李婆婆说得没错,去年李家一屋子的人闲置在家,还能帮忙下地种田,可今年却不一样,近乎人人都有了事做。况且整个李家加上自己屋的田,都在余岁手里,但凭她跟李老大两个人,是怎么也忙不过来的。
而眼下的南河村,虽说历时多年,这水渠修成,终于可以不再受旱灾的连累了,可却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
村里被占了地的几户人家无处糊口,有地种的却跟风种了稻谷,可现今人人有地种,松阳县的粮价大跌,大伙儿更是尚未等到收成,便已然知道今年不仅一文钱赚不到,反而还要亏欠。
田埂里,个个都在唉声叹气,也全然没了干劲儿,只能自认倒霉,巴不得赶紧收了,哪怕是赔钱,好快些种下一批物种。
看见余岁来还未播种的李家田地里干活,周围的邻居都悔不当初地上前跟余岁吐露口水“余娘子,要是我们早点听你的,今年也不至于如此!哎……”
余岁闻言,也只能无奈地安慰道“没事,总归咱们是有的种了,实在不行,等明年也是一样的!”
“只能如此了。”那嫂子点了点头,随后却看向余岁身后推车内从未见过的种子,好奇地问,“余娘子,你家这是打算种地了?今年种点啥?我看着稻谷卖不上价,其它的五谷杂粮也都跟着低了不少,今年种啥都赚不到钱。”
“这是棉花。”余岁大方地说着,也没遮掩。
“啥?棉花?”
大家伙一听,十分难以置信地看着余岁,仿佛以为她在白日做梦,谁不知道这棉花只能在鄯州才能出产,余岁竟拿到了这南河村来种。
众人围在余岁身后的种子车旁,不禁面面相觑,原以为她早有先见,今年会种些什么能发财的物种,谁知她竟种起了棉花?
在外人看来,余岁此举,多少是有些自不量力了,且不说棉花能不能卖上价,单是想要种出来就十分困难了。
“余娘子,你……你没开玩笑吧?这棉花不是只能在鄯州生产,咱们这南河村,受灾旱多年,咋能种得出棉花?”
有人质疑纷纷,更有好心的大娘提醒道“余娘子,要我看,趁着这棉花没下地,你还是换一样种吧,俺们这稻谷虽卖不上价,可起码能长出来,就算不卖,咱们村家家制米,留着自用也省去了一大笔钱。你这棉花怕是……”
“我知道大家都是好意。”余岁也不闹,只是笑着说,“我也是试试而已,若是能种出来最好,种不出来也就罢了。倘若真有上天眷顾,我种出了棉花,以后咱们村就跟着我种棉花,咱们不就另有出路了?”
见余岁这般大方又想得开,众人也没再说啥,反而是连连给余岁加油打气。村民们心思单纯,自知余岁说的也没错,反正今年这个光景,种了旁地也不一定能赚钱,万一余岁真的种出了棉花,大家也跟着沾光,若种不出来,亏的也不是自家的钱,无所谓便是了。
李家田地近百亩,播种的人手不够,余岁便想了一个好法子,请村上无地可种的农户帮自家种地。
他们不仅有种地的本事,还有更富足的时间,只要余岁像去年一样,照例按月给他们分工钱就是了,也免得去外面再雇佃农来。
没有地种的人家一听到余岁家里有事做,还能拿工钱,左右都是一个村的,便争先恐后地前来做事。
人手一多,效率也高了,没过几日,那棉花种子就纷纷落地了。
村上的人听说李家今年种棉花,也时不时地跑来观望。
有人盼着余岁家的地里真的能种出棉花来,大家也好跟着沾光;也有人等着看余岁家的笑话,毕竟村上的大伙儿今年都赔了钱,若是单余岁一个人家里发了财,谁心里也不平衡。
看着种子全部入了土,余岁才算是彻底心安。
饭桌上,李双全看着近日的清汤寡水,忍不住抱怨“他娘,最近做的都是啥饭?一点油水都见不着!”
李婆婆白了李双全一眼,小声嘟囔道“爱吃不吃。”
李双全虽不敢说啥,可这一个劲儿的唉声叹气,实在令人心烦,余岁只能无奈地解释道“最近账上的钱不宽裕,买了种子,还要给大伙付工钱,大家再忍忍,等棉花种长出来了,就不用这么多人了。”
“岁岁,咱家的钱可都给你买棉花种子了,你这棉花可别有啥事,不然咱家一屋子的人都要饿死了!光靠这一个铺子,又要付工钱,又要养活一大家子,我看是难。”李双全阴阳怪气地看了余岁岁一眼,口气中还带着些许等好戏看的意思。
李婆婆说得没错,去年李家一屋子的人闲置在家,还能帮忙下地种田,可今年却不一样,近乎人人都有了事做。况且整个李家加上自己屋的田,都在余岁手里,但凭她跟李老大两个人,是怎么也忙不过来的。
而眼下的南河村,虽说历时多年,这水渠修成,终于可以不再受旱灾的连累了,可却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
村里被占了地的几户人家无处糊口,有地种的却跟风种了稻谷,可现今人人有地种,松阳县的粮价大跌,大伙儿更是尚未等到收成,便已然知道今年不仅一文钱赚不到,反而还要亏欠。
田埂里,个个都在唉声叹气,也全然没了干劲儿,只能自认倒霉,巴不得赶紧收了,哪怕是赔钱,好快些种下一批物种。
看见余岁来还未播种的李家田地里干活,周围的邻居都悔不当初地上前跟余岁吐露口水“余娘子,要是我们早点听你的,今年也不至于如此!哎……”
余岁闻言,也只能无奈地安慰道“没事,总归咱们是有的种了,实在不行,等明年也是一样的!”
“只能如此了。”那嫂子点了点头,随后却看向余岁身后推车内从未见过的种子,好奇地问,“余娘子,你家这是打算种地了?今年种点啥?我看着稻谷卖不上价,其它的五谷杂粮也都跟着低了不少,今年种啥都赚不到钱。”
“这是棉花。”余岁大方地说着,也没遮掩。
“啥?棉花?”
大家伙一听,十分难以置信地看着余岁,仿佛以为她在白日做梦,谁不知道这棉花只能在鄯州才能出产,余岁竟拿到了这南河村来种。
众人围在余岁身后的种子车旁,不禁面面相觑,原以为她早有先见,今年会种些什么能发财的物种,谁知她竟种起了棉花?
在外人看来,余岁此举,多少是有些自不量力了,且不说棉花能不能卖上价,单是想要种出来就十分困难了。
“余娘子,你……你没开玩笑吧?这棉花不是只能在鄯州生产,咱们这南河村,受灾旱多年,咋能种得出棉花?”
有人质疑纷纷,更有好心的大娘提醒道“余娘子,要我看,趁着这棉花没下地,你还是换一样种吧,俺们这稻谷虽卖不上价,可起码能长出来,就算不卖,咱们村家家制米,留着自用也省去了一大笔钱。你这棉花怕是……”
“我知道大家都是好意。”余岁也不闹,只是笑着说,“我也是试试而已,若是能种出来最好,种不出来也就罢了。倘若真有上天眷顾,我种出了棉花,以后咱们村就跟着我种棉花,咱们不就另有出路了?”
见余岁这般大方又想得开,众人也没再说啥,反而是连连给余岁加油打气。村民们心思单纯,自知余岁说的也没错,反正今年这个光景,种了旁地也不一定能赚钱,万一余岁真的种出了棉花,大家也跟着沾光,若种不出来,亏的也不是自家的钱,无所谓便是了。
李家田地近百亩,播种的人手不够,余岁便想了一个好法子,请村上无地可种的农户帮自家种地。
他们不仅有种地的本事,还有更富足的时间,只要余岁像去年一样,照例按月给他们分工钱就是了,也免得去外面再雇佃农来。
没有地种的人家一听到余岁家里有事做,还能拿工钱,左右都是一个村的,便争先恐后地前来做事。
人手一多,效率也高了,没过几日,那棉花种子就纷纷落地了。
村上的人听说李家今年种棉花,也时不时地跑来观望。
有人盼着余岁家的地里真的能种出棉花来,大家也好跟着沾光;也有人等着看余岁家的笑话,毕竟村上的大伙儿今年都赔了钱,若是单余岁一个人家里发了财,谁心里也不平衡。
看着种子全部入了土,余岁才算是彻底心安。
饭桌上,李双全看着近日的清汤寡水,忍不住抱怨“他娘,最近做的都是啥饭?一点油水都见不着!”
李婆婆白了李双全一眼,小声嘟囔道“爱吃不吃。”
李双全虽不敢说啥,可这一个劲儿的唉声叹气,实在令人心烦,余岁只能无奈地解释道“最近账上的钱不宽裕,买了种子,还要给大伙付工钱,大家再忍忍,等棉花种长出来了,就不用这么多人了。”
“岁岁,咱家的钱可都给你买棉花种子了,你这棉花可别有啥事,不然咱家一屋子的人都要饿死了!光靠这一个铺子,又要付工钱,又要养活一大家子,我看是难。”李双全阴阳怪气地看了余岁岁一眼,口气中还带着些许等好戏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