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一桶金(1/2)
再过几日就是除夕了,年底的最后一次赶集,十里八村的农户们都忙着来做买卖,置办年货,这也是松阳县内最热闹的几日了。
王的家姐姐闺名叫玉兰,比余岁年长不过两岁,从前一个村子里住着,竟也没说上几句话。不过好在如此,余岁正好跟她重新认识了一下。
一路上,两个女子一拍即合,相见恨晚。虽然余岁只是同玉兰称,机缘巧合得了麦子,并未细说,可玉兰却是个向来沉稳的,也不多问。
王玉兰的大哥福贵是个老实人,跟在后面推着麦子,照看着李今朝跟两个孩子,一伙人浩浩荡荡的进了县城。
县城内热闹非凡,两个小娃娃一进城门就傻了眼,被各式各样新奇的玩意儿吸引住了目光,特别是年纪最小的小七,看着那一串串冰糖葫芦,口水直流,步子都迈不动了。
当着王家两兄妹的面上,余岁稍稍有些尴尬,忙俯身下去,握着小七的小手低声道“乖小七,等姨娘把麦子换了银两,就给你买糖葫芦好不好?”
小七很懂事,尽管十分不舍,还是乖乖地点点头,跟着余岁走了。
玉兰带了一筐刺绣,她绣工精细小巧,样式可爱玲珑,也没废多少工夫,就换了不少的银钱。
余岁推着几担子小麦,那附近的粮店老板瞧了,早就是眼冒金光,想不到这寒冬腊月里,竟有如此好品质的麦子,若是磨成白花花的面粉,定被一抢而空。
“夫人,你这麦子咋卖?”
一见有人问价,余岁赶紧热情地答道“十五两一担!”
“这么贵?”一身老板模样打扮的人摸了摸小胡子,又搓了搓麦子,打量着余岁。
贵?余岁开价之前,可是特地打听过的,这白面馍馍五文钱一个,白面饼子七文钱,肉饼十文,且冬日里细粮难得,白面更是鲜少,加上自己这麦子是精中之精,卖十五两一担,也不算高价,不过是这些商人想压价罢了。
“那老板觉得多少合适?”余岁虽心里想着,可面上还是礼貌。
“五两。”老板伸出五根手指,在余岁面前晃了晃。
要不是看着人多,余岁差点骂出声,市面上粮店里正常的麦子还要十几两一担,他开口就压了三分之二的价格,感情是看着自己不过一个妇人,出的麦子又不多,明知是好东西,就等着捡便宜罢了。
“您再去别处逛逛吧。”余岁堆了一个难看的笑脸给他。
而后,除了路过的商人,附近的粮店老板也多有询问,可给价却一家比一家低,根本达不到余岁能接受的还价范围。
眼看着天都快黑了,问的人多,可要买的,却没几个。
余岁瞥了几眼,那几家粮铺的老板都在自己门前张望着自己,看着她一整日竟一担麦子也没卖出去,都在打量着等余岁憋不住了,自己去找他们出手。
一早还踌躇满志的余岁,这会儿的激情与信心也被消磨得差不多了,闷声坐在一边,眼看着就要散集了,自家还等着吃穿用度,这些黑心的商户却谁都不肯抬抬贵手,生怕被一个妇人占去一点便宜!都在巴不得她白送才好!
“妹妹,还剩多少?”
买好东西的玉兰拉着福贵过来一瞧,不免有些尴尬,“奇怪了,这么好的麦子咋没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4章 第一桶金(2/2)
买?”
余岁泄气的低声称“许是要价高了,最高的才出八两……要不就卖了吧,”
“别啊!”玉兰拉了拉余岁,“妹子!这么好的麦子,八两你就亏了!”
“没办法,马上就要散集了,家里还等着用钱……”余岁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心头在滴血……
玉兰柳眉一蹙,眼珠一转,轻咳两声“别急呀,咳咳,瞧我的!”
还不等余岁发问,只见她给自家大哥使了个眼色,王福贵便配合的从人群中挤上前来,很是阔气地抓着推车,有意抬高了声调“夫人,你这麦子我全要了,你给我便宜些,十二一担,如何?”
余岁一听,倒也聪明,很快地反应了过来,故作犹豫“小哥,我这麦子,你全县上下也找不到第二家,数量虽少,却是精品,不是我自夸,这麦子莫说在松阳县,即便是进了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做成糕饼,没人不爱。”
“你说的也是,那就十四两!给我收着!”福贵一挥手称。
还不等余岁答话,就见那边的粮铺里忙跑出来一个老板“诶诶,等等!夫人,你刚刚不是卖十五两,要不你给我,我十五两买!”
一见有人抬价,那些粮商心里也是有数的,刚刚还在观望,这会儿也都纷纷凑了上来。
“这是我先出价的!”福贵不屑地哼声,满脸写着财大气粗,“别说了,十六两,给我!”
“十八两!”
这些个粮商也是有头脸的,总不能为了区区十几两,被人抢了去,终归丢人。
“二十两!”福贵当仁不让。
叫价到此,几个老板开始犹豫了,余岁忍不住轻咳了两声,感觉差不多够了!可玉兰却扯了扯余岁,示意她别说话。
那几个老板不由重新打量了王福贵一番,一副狗眼看人低的样子撇嘴“瞧你的样子,也不像是能拿出二十两的人啊。”
余岁只当是穿帮了,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哪知王贵喜却白了那老板一眼,从怀里掏出满满一袋子银两,丢给余岁“夫人,这是定金,只要你答应,剩下的,我再给你送来。”
余岁见此,惊得下巴险些脱臼,他家可是一根针都要砍成三个来过日子的,哪来这么多钱?
不等余岁反应,那老板才赶紧吼道“二十五两!卖给我!夫人!我有现银!”
听到玉兰在耳边轻咳了两声,余岁也知道,该收场了。
傍晚时分,在散集的最后一刻,余岁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份钱,当沉甸甸的五十两银子到手时,在冷风中吹了一天,口干舌燥,肚子干瘪的余岁,差点哭了出来。
“玉兰姐姐,今天可多亏了你!走,咱们下馆子去!”余岁偷偷捏着衣袖擦了擦眼角,将银子稳稳当当地揣好,随后才挽着玉兰离开,只是她更好奇,孙玉兰的银子是哪来的!
等到几人入了小酒馆里,玉兰才哼笑一声,把那钱袋子打开,这一瞧,除了上面那一层薄薄的几个碎银,下面竟全是石头。
“……”
余岁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没办法,现在的人眼高于顶,钱袋子不鼓,谁瞧得上你?”玉兰叹了口气,说着玩笑,却透着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