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百姓见到孟义焕的军队的时候,都激动的不得了。安抚了民心后,孟义焕先安排房屋被压垮的百姓们住在他们带来的帐篷里,等到魏戊珏过来后,就把一切事务都移交给他。自己每天主要负责巡查,确保受灾百姓能及时得到最妥善的安置和能解决温饱。
魏戊珏则是埋头处理起解决问题和善后的工作。他自己是在江州首府江浣城里不停地走动着,江州的其他地方则是由自己的下属去探查,每天飞鸽传书或者快马送信给他。晚上他就收集好所有的信息,和自己的智囊团一起研究探讨,找出最适合的方法。
衣食住行,衣服和食物是最重要的两样。他们先将带来的衣物分发给受灾百姓,确保他们不会因为太冷而受伤或者冻死。其次就是定点开放赈灾棚,一日三餐都由官府,保证灾民们至少能裹腹。等到这两样稳妥地实行下来后,就是处理住的事情了。
他和孟义焕带着不少内行人实地考察了受灾百姓的家,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安抚结果。房屋受损较轻的,就给以银两让其自行修理。受损比较严重的,就由官府安排工匠处理。房屋已经不能住人的,就由官府统一修建房屋,然后安排灾民们入住。
其实这个方案很不错,也算是很公平的。但是很快,魏戊珏就发现了很大的问题。明明他们把能想到的都考虑到了,但还是有不少百姓冻死或者饿死在路边。没多久,江州城就开始爆发了雪后瘟疫。流窜的速度很快,死亡人数开始不断攀升。有钱的人家都害怕的开始收拾行李,举家迁移。没有钱的人家只能战战兢兢地等待死亡的到来。
“启元,你带人去查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魏戊珏不相信无缘无故就会死掉那么多无辜的百姓,一定是有人背着自己耍心眼。
“梅印,你去把所有能请来看病的大夫都请过来,一定要查明这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百姓会死在这个病的手上。另外,大夫们想要什么药,你们一定要全部备齐。”这病看上去很奇怪,像是瘟疫,但又同常见的瘟疫有些不一样。
启元带着一队人马开始调查事情的原委,梅印则是很快集齐了所有能看病的大夫。
“从今天开始,五天之内,若是你们查不清楚这是什么病,你们就等着掉脑袋吧。”魏戊珏并不想威胁他们,但若是没有一点压力,这些人肯定不会上心的。
几个大夫一听要掉脑袋,吓得都跪在地上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
果不其然,几个大夫为了查明病因,几乎是没日没夜地诊断和讨论,甚至还把能用的医书都堆在一起,还有人把医药古籍都拿出来了。
但是五天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他们把他们能想到的病都用药试了一遍,可惜还是没什么作用。而城里的瘟疫肆虐的更严重了,有一名大夫都不行中招,也变成被研究的对象了。
梅印眼看着时间已过,但毫无进展,干脆跑去附近的州县又抓来几位大夫。谁知道其中一位头发花白,胡子一大把的老大夫在经过反复确认后,终于确定这是雪后瘟疫。
“胡大夫,您确定吗?”一位中年大夫不确定地问道。毕竟这关系着他们的脑袋,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
“我可以很确定,这确实是雪后瘟疫。”胡大夫严肃地点点头,“我小的时候见过一次,那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也曾发生过一次雪灾,不过不是在江州,是在纹江一带。我跟着父亲去救人,看到的就跟眼前的景象一模一样。”
胡大夫捋捋胡须,“那时候的病人也同他们一样,浑身忽冷忽热,不停地抽搐,神志不清,到后来就开始口吐白沫,浑身泛紫。因为其他的瘟疫症状没有泛紫这个特征,所以我很肯定是。”
“那胡大夫,你知道怎么治疗吗?”魏戊珏微蹙眉头地问道。
胡大夫点点头,“首先要先将他们隔离,但要让他们躺在通风的地方,像这样封闭的空间肯定是不利于他们痊愈的。另外,给没有患病的人准备银叶水,每天三次洗脸洗手,尤其是外出回来。然后熬镇山竹的竹叶水,每天早晚各一次。至于患病的人,我会把药方写好,你们记得每天三次让他们按时服用。不出七日,他们就会痊愈的。”
“那就有劳胡大夫了。”魏戊珏感激地说道。
拿到胡大夫的药方,魏戊珏就开始安排下属去各地采购药材。也不知道是谁泄露了药方,他们需要的那些药材的价格,竟然一夜之间翻了不止十倍的价格。
魏戊珏听到后猛地一掌拍碎了桌子,“竟然有人敢坐地起价!”他怒不可遏,“这些人简直嚣张至极。谁敢给我涨价,就把他的医馆给我封了。”
“主子……”梅印犹豫了一下,“涨价的医馆不是一两家,附近城里的医馆都涨了价,而且统一说辞是一直都这个价。咱们若是贸然封了医馆,属下担心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魏戊珏目光森冷地看着屋子的一角,随后冷哼一声,“他们以为坐地起价,我就没办法收拾他们吗?”回头看着梅印,“传令下去,江州还有附近州县的所有医馆,必须为赈灾捐出东西。至于是银子还是药材,就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吧。”
“属下明白,属下立刻去办。”梅印领命后,立刻返身离开去下达命令。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魏戊珏命令医馆必须捐东西,但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捐药材,所以那些医馆的大夫们,都宁愿捐个一两百两的银子也不愿意捐那些药材。毕竟,那些药材能卖到的价钱可不是百两银子能计算的。
魏戊珏看着梅印送上来的银子,气得咬牙切齿,“拿这些银子去买药材,能买多少是多少。”
“属下遵命。”
江州百姓见到孟义焕的军队的时候,都激动的不得了。安抚了民心后,孟义焕先安排房屋被压垮的百姓们住在他们带来的帐篷里,等到魏戊珏过来后,就把一切事务都移交给他。自己每天主要负责巡查,确保受灾百姓能及时得到最妥善的安置和能解决温饱。
魏戊珏则是埋头处理起解决问题和善后的工作。他自己是在江州首府江浣城里不停地走动着,江州的其他地方则是由自己的下属去探查,每天飞鸽传书或者快马送信给他。晚上他就收集好所有的信息,和自己的智囊团一起研究探讨,找出最适合的方法。
衣食住行,衣服和食物是最重要的两样。他们先将带来的衣物分发给受灾百姓,确保他们不会因为太冷而受伤或者冻死。其次就是定点开放赈灾棚,一日三餐都由官府,保证灾民们至少能裹腹。等到这两样稳妥地实行下来后,就是处理住的事情了。
他和孟义焕带着不少内行人实地考察了受灾百姓的家,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安抚结果。房屋受损较轻的,就给以银两让其自行修理。受损比较严重的,就由官府安排工匠处理。房屋已经不能住人的,就由官府统一修建房屋,然后安排灾民们入住。
其实这个方案很不错,也算是很公平的。但是很快,魏戊珏就发现了很大的问题。明明他们把能想到的都考虑到了,但还是有不少百姓冻死或者饿死在路边。没多久,江州城就开始爆发了雪后瘟疫。流窜的速度很快,死亡人数开始不断攀升。有钱的人家都害怕的开始收拾行李,举家迁移。没有钱的人家只能战战兢兢地等待死亡的到来。
“启元,你带人去查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魏戊珏不相信无缘无故就会死掉那么多无辜的百姓,一定是有人背着自己耍心眼。
“梅印,你去把所有能请来看病的大夫都请过来,一定要查明这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百姓会死在这个病的手上。另外,大夫们想要什么药,你们一定要全部备齐。”这病看上去很奇怪,像是瘟疫,但又同常见的瘟疫有些不一样。
启元带着一队人马开始调查事情的原委,梅印则是很快集齐了所有能看病的大夫。
“从今天开始,五天之内,若是你们查不清楚这是什么病,你们就等着掉脑袋吧。”魏戊珏并不想威胁他们,但若是没有一点压力,这些人肯定不会上心的。
几个大夫一听要掉脑袋,吓得都跪在地上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
果不其然,几个大夫为了查明病因,几乎是没日没夜地诊断和讨论,甚至还把能用的医书都堆在一起,还有人把医药古籍都拿出来了。
但是五天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他们把他们能想到的病都用药试了一遍,可惜还是没什么作用。而城里的瘟疫肆虐的更严重了,有一名大夫都不行中招,也变成被研究的对象了。
梅印眼看着时间已过,但毫无进展,干脆跑去附近的州县又抓来几位大夫。谁知道其中一位头发花白,胡子一大把的老大夫在经过反复确认后,终于确定这是雪后瘟疫。
“胡大夫,您确定吗?”一位中年大夫不确定地问道。毕竟这关系着他们的脑袋,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
“我可以很确定,这确实是雪后瘟疫。”胡大夫严肃地点点头,“我小的时候见过一次,那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也曾发生过一次雪灾,不过不是在江州,是在纹江一带。我跟着父亲去救人,看到的就跟眼前的景象一模一样。”
胡大夫捋捋胡须,“那时候的病人也同他们一样,浑身忽冷忽热,不停地抽搐,神志不清,到后来就开始口吐白沫,浑身泛紫。因为其他的瘟疫症状没有泛紫这个特征,所以我很肯定是。”
“那胡大夫,你知道怎么治疗吗?”魏戊珏微蹙眉头地问道。
胡大夫点点头,“首先要先将他们隔离,但要让他们躺在通风的地方,像这样封闭的空间肯定是不利于他们痊愈的。另外,给没有患病的人准备银叶水,每天三次洗脸洗手,尤其是外出回来。然后熬镇山竹的竹叶水,每天早晚各一次。至于患病的人,我会把药方写好,你们记得每天三次让他们按时服用。不出七日,他们就会痊愈的。”
“那就有劳胡大夫了。”魏戊珏感激地说道。
拿到胡大夫的药方,魏戊珏就开始安排下属去各地采购药材。也不知道是谁泄露了药方,他们需要的那些药材的价格,竟然一夜之间翻了不止十倍的价格。
魏戊珏听到后猛地一掌拍碎了桌子,“竟然有人敢坐地起价!”他怒不可遏,“这些人简直嚣张至极。谁敢给我涨价,就把他的医馆给我封了。”
“主子……”梅印犹豫了一下,“涨价的医馆不是一两家,附近城里的医馆都涨了价,而且统一说辞是一直都这个价。咱们若是贸然封了医馆,属下担心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魏戊珏目光森冷地看着屋子的一角,随后冷哼一声,“他们以为坐地起价,我就没办法收拾他们吗?”回头看着梅印,“传令下去,江州还有附近州县的所有医馆,必须为赈灾捐出东西。至于是银子还是药材,就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吧。”
“属下明白,属下立刻去办。”梅印领命后,立刻返身离开去下达命令。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魏戊珏命令医馆必须捐东西,但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捐药材,所以那些医馆的大夫们,都宁愿捐个一两百两的银子也不愿意捐那些药材。毕竟,那些药材能卖到的价钱可不是百两银子能计算的。
魏戊珏看着梅印送上来的银子,气得咬牙切齿,“拿这些银子去买药材,能买多少是多少。”
“属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