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杨月凝与傅承寒两个人经此一事都没有兴致再游山玩水,但为了接下来的计划也只能硬着头皮挨时间。
直至小太监毕恭毕敬走到他们身侧,压低声音回禀一句傅承翎已经回到行宫中,两个人才依着计划缓步赶过去。
行宫内,傅承翎听说二皇兄过来探望,也不方便直接将人拒之门外,收起旁边医治伤口的药材,又换上一身干净的衣物,这才派人去请。
令人意外的是,只有一位妙龄少女缓步踏入宫中,并未瞧见二皇兄的身影。
他眉眼间并未现出诧异神色,而是面容平静,目光直视不移,对着面前的女子微微颔首,轻缓唤了一声,“杨姑娘安好。”
杨月凝阔步而入,见他气度依旧翩然如同谪仙下凡一般,目光中不由闪烁着几分赞许之色,不请自来直接坐在他的对面,“希望三皇子不要恼怒月凝唐突。”
“杨小姐客气。”他言谈不多,惜字如金,更显傲视而独立。
难得让往日巧舌如簧的杨月凝,都察觉到一种无言以对的尴尬感觉。
虽然气氛并未凝固,两人相处和十分和睦,但总能给人一种坐如针毡的感觉,若是换了旁人,眼下定会找机会落荒而逃。
杨月凝眸中含笑,大大方方打量着他,似乎并没有被当前的氛围影响到,直至目光瞧见他袖口中透出的隐隐血痕,才从袖袋中拿出一瓶草药研磨而成的药水。
“这是月凝自己调配的药材,三皇子若是不嫌弃,稍后可以用来医治身上的伤口。”
“多谢杨小姐。”
杨月凝“……”
傅承翎闻声神色自然敛住袖口,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丝毫不见违和感,这种漠然态度不禁让杨月凝略感诧异,
这位皇子究竟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才能养成这么逆来顺受的冷清的性子,真真可惜了这么温润绝姿的皮囊。
她悄然扁了扁嘴巴,目光投向别处,下一秒自然而然落在旁侧的书籍上。
《韩氏典籍》。
这本书出自已经过世的韩老之手,算是其暮年所著的文献,在讲解一些为人处事道理的同时,也夹杂一些幼年经历,算作朝花夕拾的自传。
因为扶瑛最喜欢韩老,所以她重生之后为了与扶瑛亲近,特地拜读过这位长者几篇文章,不曾想今日竟会投傅承翎所好。
她随手拿过书籍,动作十分自然,仿佛是在自己家一样,轻手轻脚翻阅几页,傅承翎由着她,厅中只有翻阅书页时的沙沙声音回响着。
她意不在此,只是做做样子,因此时间并未耽搁太久,随即悠悠开口道“三皇子喜欢韩老?”
“尚可。”
“那您可知韩老的生平过往?”
“……”
对方没有回应。
她也不在乎,兀自开口道“听说韩老早年一直生活在叔嫂膝下,嫂子待老先生不善,终日无法吃饱穿暖,甚至常常对其拳脚相向,但毕竟有养育之恩,因此韩老对叔嫂一直十分恭敬。”
这番话落入傅承翎耳畔中,并没有掀起太大涟漪。
对方一双温润眸子中并没有情绪转动,就这样静静的望着她,仿若只是最基本的尊重罢了,既没有继续听下去的兴趣,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
杨月凝难得吃瘪,不禁哑然失笑,调整一下情绪,再次悠悠说下去。
“韩老毕竟是一代文使,最重情义规矩,哪怕手足相残时也没有徒生怨恨之心,若不是叔嫂犯下滔天大错,他断然不会狠心大义灭亲。”
她目光灼灼望着傅承翎,面容满是笑意,却透着些许敷衍,意有所指道“其实韩老的叔嫂也没做错什么大事,只不过打着他的旗号伤害邻里而已。”
“三皇子瞧瞧,位高权重之人有几个双手是清清白白的,按理来说韩老应该以养育之恩为先才对,连手足相残都能忍受,谁能想到此人会因为公理而大义灭亲呢。”
傅承翎面色仍未改变,脸上笑容温润淡然,“本宫不了解韩老。今日受教了。”
杨月凝无语望着他,莫名生出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心中知道一时三刻无法改变他,索性也没有计较。
反正她已经点到即止,如何考虑就是傅承翎自己的事情了,若是这次不行,大不了她改日再絮叨一遍,反正来日方长。
他若真不了解其中内情,也不会抱着韩老的“过往”不放手,大抵是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吧。
“寄人篱下与助纣为虐是两件不能混为一谈的事情,三皇子觉得此言可对?”
傅承翎没有理会她,回应她的只有一室寂静。
她优雅起身,将那本厚重的书啪一声摆到傅承翎面前,少女稚嫩面庞上映出一抹与年纪不符的老成笑容,“月凝今日唐突了,毕竟只是一个小女子,目光短浅、见解也一般,还望三皇子不要在意。”
“杨小姐多虑了。”傅承翎浅笑,对着她微微拱手,似乎根本不在意她方才一席话,顺势吩咐宫人,“再为杨小姐斟些茶水吧。”
“不必了,月凝只是担忧您的伤势而已。”话音微顿,她想了想,再次解释道“主要是二皇子心中惦念着您,但总要避嫌,所以月凝才走这一遭,如今已经忠人之事,便不多打扰了。”
“替本宫谢过二皇兄,杨小姐慢走。”
他说完正准备起身相送,径直被杨月凝拒绝,“月凝是二皇子好友,您是皇后娘娘的义子,你我二位理应避嫌,实在不方便让您相送。”
两个人说着,身影已经走到厅堂门口。
傅承翎听到这话,微微顿足,似有留步的意思。
杨月凝面色笑意更加明朗,“月凝需明哲保身,以便养精蓄锐,想来三皇子也能理解月凝的所作为所,就此拜别。”
明哲保身——
听到她将这四个字咬的极重,傅承翎目光始终追随在她的背影上,一时竟分不清她口中的明哲保身到底是用来形容谁的。
明哲保身的那个人,大抵是他吧。
思虑至此,他神色平静转身,回到座位之前还不忘顺手将大殿的双门合死,将自己关在空寂无人的厅堂中。
虽然杨月凝与傅承寒两个人经此一事都没有兴致再游山玩水,但为了接下来的计划也只能硬着头皮挨时间。
直至小太监毕恭毕敬走到他们身侧,压低声音回禀一句傅承翎已经回到行宫中,两个人才依着计划缓步赶过去。
行宫内,傅承翎听说二皇兄过来探望,也不方便直接将人拒之门外,收起旁边医治伤口的药材,又换上一身干净的衣物,这才派人去请。
令人意外的是,只有一位妙龄少女缓步踏入宫中,并未瞧见二皇兄的身影。
他眉眼间并未现出诧异神色,而是面容平静,目光直视不移,对着面前的女子微微颔首,轻缓唤了一声,“杨姑娘安好。”
杨月凝阔步而入,见他气度依旧翩然如同谪仙下凡一般,目光中不由闪烁着几分赞许之色,不请自来直接坐在他的对面,“希望三皇子不要恼怒月凝唐突。”
“杨小姐客气。”他言谈不多,惜字如金,更显傲视而独立。
难得让往日巧舌如簧的杨月凝,都察觉到一种无言以对的尴尬感觉。
虽然气氛并未凝固,两人相处和十分和睦,但总能给人一种坐如针毡的感觉,若是换了旁人,眼下定会找机会落荒而逃。
杨月凝眸中含笑,大大方方打量着他,似乎并没有被当前的氛围影响到,直至目光瞧见他袖口中透出的隐隐血痕,才从袖袋中拿出一瓶草药研磨而成的药水。
“这是月凝自己调配的药材,三皇子若是不嫌弃,稍后可以用来医治身上的伤口。”
“多谢杨小姐。”
杨月凝“……”
傅承翎闻声神色自然敛住袖口,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丝毫不见违和感,这种漠然态度不禁让杨月凝略感诧异,
这位皇子究竟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才能养成这么逆来顺受的冷清的性子,真真可惜了这么温润绝姿的皮囊。
她悄然扁了扁嘴巴,目光投向别处,下一秒自然而然落在旁侧的书籍上。
《韩氏典籍》。
这本书出自已经过世的韩老之手,算是其暮年所著的文献,在讲解一些为人处事道理的同时,也夹杂一些幼年经历,算作朝花夕拾的自传。
因为扶瑛最喜欢韩老,所以她重生之后为了与扶瑛亲近,特地拜读过这位长者几篇文章,不曾想今日竟会投傅承翎所好。
她随手拿过书籍,动作十分自然,仿佛是在自己家一样,轻手轻脚翻阅几页,傅承翎由着她,厅中只有翻阅书页时的沙沙声音回响着。
她意不在此,只是做做样子,因此时间并未耽搁太久,随即悠悠开口道“三皇子喜欢韩老?”
“尚可。”
“那您可知韩老的生平过往?”
“……”
对方没有回应。
她也不在乎,兀自开口道“听说韩老早年一直生活在叔嫂膝下,嫂子待老先生不善,终日无法吃饱穿暖,甚至常常对其拳脚相向,但毕竟有养育之恩,因此韩老对叔嫂一直十分恭敬。”
这番话落入傅承翎耳畔中,并没有掀起太大涟漪。
对方一双温润眸子中并没有情绪转动,就这样静静的望着她,仿若只是最基本的尊重罢了,既没有继续听下去的兴趣,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
杨月凝难得吃瘪,不禁哑然失笑,调整一下情绪,再次悠悠说下去。
“韩老毕竟是一代文使,最重情义规矩,哪怕手足相残时也没有徒生怨恨之心,若不是叔嫂犯下滔天大错,他断然不会狠心大义灭亲。”
她目光灼灼望着傅承翎,面容满是笑意,却透着些许敷衍,意有所指道“其实韩老的叔嫂也没做错什么大事,只不过打着他的旗号伤害邻里而已。”
“三皇子瞧瞧,位高权重之人有几个双手是清清白白的,按理来说韩老应该以养育之恩为先才对,连手足相残都能忍受,谁能想到此人会因为公理而大义灭亲呢。”
傅承翎面色仍未改变,脸上笑容温润淡然,“本宫不了解韩老。今日受教了。”
杨月凝无语望着他,莫名生出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心中知道一时三刻无法改变他,索性也没有计较。
反正她已经点到即止,如何考虑就是傅承翎自己的事情了,若是这次不行,大不了她改日再絮叨一遍,反正来日方长。
他若真不了解其中内情,也不会抱着韩老的“过往”不放手,大抵是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吧。
“寄人篱下与助纣为虐是两件不能混为一谈的事情,三皇子觉得此言可对?”
傅承翎没有理会她,回应她的只有一室寂静。
她优雅起身,将那本厚重的书啪一声摆到傅承翎面前,少女稚嫩面庞上映出一抹与年纪不符的老成笑容,“月凝今日唐突了,毕竟只是一个小女子,目光短浅、见解也一般,还望三皇子不要在意。”
“杨小姐多虑了。”傅承翎浅笑,对着她微微拱手,似乎根本不在意她方才一席话,顺势吩咐宫人,“再为杨小姐斟些茶水吧。”
“不必了,月凝只是担忧您的伤势而已。”话音微顿,她想了想,再次解释道“主要是二皇子心中惦念着您,但总要避嫌,所以月凝才走这一遭,如今已经忠人之事,便不多打扰了。”
“替本宫谢过二皇兄,杨小姐慢走。”
他说完正准备起身相送,径直被杨月凝拒绝,“月凝是二皇子好友,您是皇后娘娘的义子,你我二位理应避嫌,实在不方便让您相送。”
两个人说着,身影已经走到厅堂门口。
傅承翎听到这话,微微顿足,似有留步的意思。
杨月凝面色笑意更加明朗,“月凝需明哲保身,以便养精蓄锐,想来三皇子也能理解月凝的所作为所,就此拜别。”
明哲保身——
听到她将这四个字咬的极重,傅承翎目光始终追随在她的背影上,一时竟分不清她口中的明哲保身到底是用来形容谁的。
明哲保身的那个人,大抵是他吧。
思虑至此,他神色平静转身,回到座位之前还不忘顺手将大殿的双门合死,将自己关在空寂无人的厅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