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妃娘娘听到陛下在外面等着,脸上笑意愈发掩饰不住,却依然嘴硬抱怨道“若不是因为他,我哪儿用得着受这么多罪,他还好意思在外面等着,传我的命令下去,就说不见,让他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
“慢着!”杨月凝立刻看出元妃娘娘心中所想,顺势递话道“馨姨,陛下一直在清馨宫内守着您,您看在一朝天子屈身在此的份儿上,勉勉强强见他一面又如何。”
元妃这才松口,“也罢,那就依着月凝的意思,喊他进来见一面,有些帐只能和他算,这次本宫可要好好敲他一笔,留着日后给我的月凝丫头做嫁妆用。”
杨月凝心知不过是调侃罢了,依着她的心性又附和两声,随着沈泓进殿悄声带着丫鬟们退出去,将单独相处的空间留给陛下和元妃娘娘。
此时她大脑依旧没有闲着,还在考虑手札下卷的事情。
若真如元妃娘娘所说,手札下卷目前在宜安,那寻找起来恐怕与大海捞针无异,原本还能指望傅承颜借助一臂之力,如今有千瑶横在二人中间,她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自己目前可用的人手并不多,平昭绝不可能离她而去,落月根本不熟悉宜安情况,就算娶了也是一个到处乱撞的无头苍蝇,枫影一身侍奉多位主子,位置十分重要,不能轻易调动,林鸢身上连一丁点武功都没有。
唯一一个自小在宜安长大的人就是湘奈儿,但眼下汇丰当铺在水患中支出太多银子,略微疏忽都会导致关门大吉,更不可能轻易擅动。
一时间,杨月凝竟不知应该派谁过去调查这件事情。
除非她亲自赶往宜安走一遭,否则再无万全之策。
这个想法猛然从脑海中涌现出来,就连她自己都跟着吓一跳,先不说此一去山高路远、困难重重,中间不知会生出多少变故,单说时间上就行不通。
眼看着幽州即将生变,她一走不知要错过多少可以从中周旋的机会,而且现在手札下落不明,宜安又不止一亩三分地,走遍都要耗费不少时间,更不用说还要寻找一个隐藏在暗处的东西。
但元妃娘娘的病情总不能一直拖着,要日日遭受病瘾的折磨不说,黑烟袋还会一点一点蚕食元妃娘娘的生命,若真置之不理,恐怕娘娘的身子连一年都撑不住,最后就算治好,人也会被病痛折磨得神志不清。
纠结再三,她渐渐打定主意。
元妃娘娘待她恩重如山,无论如何她都不能置之不理这件事情,而且手札原本就是母亲的东西,她理应寻回来留在自己身边,艰难险阻又如何,她早晚都要走这一遭,莫不如尽早去办。
思及此处她目光中满是坚定,正想着日后计划,一位神色匆匆的小太监突然从殿外冲进来,焦急跪倒在她面前。
“奴才见过平顺县主,劳烦您派人代奴才通传陛下一声,朝堂传来加急奏章,继续陛下批阅。”
事关朝中大事,杨月凝也不敢怠慢,立刻命清辛先行一步进偏殿禀告,随后才带着小太监一同进入殿内。
此刻沈泓已经危襟正坐在床榻边,直至她走进殿中,依旧能听到元妃娘娘劝说陛下的声音,“老祖宗早有规矩,后宫之人不得干政,你赖在我这里处理政务,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有心谋逆,你稍后再进来也是一样的。”
“不行!”沈泓甚至不愿多想,径直坚定拒绝她的想法,“你若真想谋逆,朕就把这江山拱手让给你,也好省去中间不必要的麻烦!”
以往元妃从不让他留宿清馨宫内,现下他好不容易才进入偏殿,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离开,若不是要避人耳目,他巴不得日后就在这里上朝办公。
元妃娘娘无语瞪他一眼,心知无论说什么都无法赶走他,干脆闭目养神,免得给自己多添忧思。
杨月凝见此情景清了清嗓子,打破眼下的气氛,随即目光示意小太监开口。
“陛下,淮顺县令送来加急奏章一份,请您过目。”小太监急忙将奏折递给沈泓。
听到淮顺二字,杨月凝眉心微微拧在一起,那里现在已经是她的封地,平时交给封信管辖,一方面便于练兵屯粮,另一方面是配合当地县令整治民风。
那”封信曾经传回消息,说淮顺的县令只是性格稍稍软弱一些,生活作息都与告老还乡的老年人相差无异,但归根结底是一个实打实的清官,不仅没有贪图百姓一文钱,甚至还经常拿出体己的银子抚恤百姓们。
那位县令并非多事之人,如今不分恰当时候,专程把奏章送进宫里,只能说明淮顺境内出现难以解决的棘手大事了。
果不其然,沈泓越来奏章,脸上的神色就越是难看,到最后径直把手中的奏章摔在地上,冷声呵斥道“幽州与宜安自来是井水不犯河水,没想到如今竟因为这点小事反目成仇。”
“陛下,月凝能否过目上面的内容?”杨月凝大胆开口道。
沈泓点了点头,“也罢,淮顺毕竟是你的封地,此事自然应该让你知晓,顺便帮朕想法子处理一下这件事情,毕竟朕年事已高,如今清馨宫内出事,倒搞得有些分身乏术。”
她闻声立刻捡起地上的折子。
原是淮顺境内有一处名为琼山的地方,正好伫立在幽州和宜安的边界处,一半山隘处在幽州,另一半则占据宜安地界。
从前那座荒山无人打理,所以大家都没放在心上,如今封信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将琼山围到幽州境内,宜安对此深有意见,打算借机会夺回琼山的管辖权。
两个国家边境的县郡一直争执不下,事情越闹越大,最终被宜安皇帝得知,如今打算派遣宜安皇子亲自来幽州商议此事。
杨月凝思索片刻,想必琼山就是当时自己与傅承颜发现师公遗骸的荒山,如此宝地她自然不可能拱手相让,随即悠悠开口道“既然宜安皇子想来,那我们便顺了他的心意,送上门的质子,哪儿有不要的道理。”
元妃娘娘听到陛下在外面等着,脸上笑意愈发掩饰不住,却依然嘴硬抱怨道“若不是因为他,我哪儿用得着受这么多罪,他还好意思在外面等着,传我的命令下去,就说不见,让他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
“慢着!”杨月凝立刻看出元妃娘娘心中所想,顺势递话道“馨姨,陛下一直在清馨宫内守着您,您看在一朝天子屈身在此的份儿上,勉勉强强见他一面又如何。”
元妃这才松口,“也罢,那就依着月凝的意思,喊他进来见一面,有些帐只能和他算,这次本宫可要好好敲他一笔,留着日后给我的月凝丫头做嫁妆用。”
杨月凝心知不过是调侃罢了,依着她的心性又附和两声,随着沈泓进殿悄声带着丫鬟们退出去,将单独相处的空间留给陛下和元妃娘娘。
此时她大脑依旧没有闲着,还在考虑手札下卷的事情。
若真如元妃娘娘所说,手札下卷目前在宜安,那寻找起来恐怕与大海捞针无异,原本还能指望傅承颜借助一臂之力,如今有千瑶横在二人中间,她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自己目前可用的人手并不多,平昭绝不可能离她而去,落月根本不熟悉宜安情况,就算娶了也是一个到处乱撞的无头苍蝇,枫影一身侍奉多位主子,位置十分重要,不能轻易调动,林鸢身上连一丁点武功都没有。
唯一一个自小在宜安长大的人就是湘奈儿,但眼下汇丰当铺在水患中支出太多银子,略微疏忽都会导致关门大吉,更不可能轻易擅动。
一时间,杨月凝竟不知应该派谁过去调查这件事情。
除非她亲自赶往宜安走一遭,否则再无万全之策。
这个想法猛然从脑海中涌现出来,就连她自己都跟着吓一跳,先不说此一去山高路远、困难重重,中间不知会生出多少变故,单说时间上就行不通。
眼看着幽州即将生变,她一走不知要错过多少可以从中周旋的机会,而且现在手札下落不明,宜安又不止一亩三分地,走遍都要耗费不少时间,更不用说还要寻找一个隐藏在暗处的东西。
但元妃娘娘的病情总不能一直拖着,要日日遭受病瘾的折磨不说,黑烟袋还会一点一点蚕食元妃娘娘的生命,若真置之不理,恐怕娘娘的身子连一年都撑不住,最后就算治好,人也会被病痛折磨得神志不清。
纠结再三,她渐渐打定主意。
元妃娘娘待她恩重如山,无论如何她都不能置之不理这件事情,而且手札原本就是母亲的东西,她理应寻回来留在自己身边,艰难险阻又如何,她早晚都要走这一遭,莫不如尽早去办。
思及此处她目光中满是坚定,正想着日后计划,一位神色匆匆的小太监突然从殿外冲进来,焦急跪倒在她面前。
“奴才见过平顺县主,劳烦您派人代奴才通传陛下一声,朝堂传来加急奏章,继续陛下批阅。”
事关朝中大事,杨月凝也不敢怠慢,立刻命清辛先行一步进偏殿禀告,随后才带着小太监一同进入殿内。
此刻沈泓已经危襟正坐在床榻边,直至她走进殿中,依旧能听到元妃娘娘劝说陛下的声音,“老祖宗早有规矩,后宫之人不得干政,你赖在我这里处理政务,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有心谋逆,你稍后再进来也是一样的。”
“不行!”沈泓甚至不愿多想,径直坚定拒绝她的想法,“你若真想谋逆,朕就把这江山拱手让给你,也好省去中间不必要的麻烦!”
以往元妃从不让他留宿清馨宫内,现下他好不容易才进入偏殿,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离开,若不是要避人耳目,他巴不得日后就在这里上朝办公。
元妃娘娘无语瞪他一眼,心知无论说什么都无法赶走他,干脆闭目养神,免得给自己多添忧思。
杨月凝见此情景清了清嗓子,打破眼下的气氛,随即目光示意小太监开口。
“陛下,淮顺县令送来加急奏章一份,请您过目。”小太监急忙将奏折递给沈泓。
听到淮顺二字,杨月凝眉心微微拧在一起,那里现在已经是她的封地,平时交给封信管辖,一方面便于练兵屯粮,另一方面是配合当地县令整治民风。
那”封信曾经传回消息,说淮顺的县令只是性格稍稍软弱一些,生活作息都与告老还乡的老年人相差无异,但归根结底是一个实打实的清官,不仅没有贪图百姓一文钱,甚至还经常拿出体己的银子抚恤百姓们。
那位县令并非多事之人,如今不分恰当时候,专程把奏章送进宫里,只能说明淮顺境内出现难以解决的棘手大事了。
果不其然,沈泓越来奏章,脸上的神色就越是难看,到最后径直把手中的奏章摔在地上,冷声呵斥道“幽州与宜安自来是井水不犯河水,没想到如今竟因为这点小事反目成仇。”
“陛下,月凝能否过目上面的内容?”杨月凝大胆开口道。
沈泓点了点头,“也罢,淮顺毕竟是你的封地,此事自然应该让你知晓,顺便帮朕想法子处理一下这件事情,毕竟朕年事已高,如今清馨宫内出事,倒搞得有些分身乏术。”
她闻声立刻捡起地上的折子。
原是淮顺境内有一处名为琼山的地方,正好伫立在幽州和宜安的边界处,一半山隘处在幽州,另一半则占据宜安地界。
从前那座荒山无人打理,所以大家都没放在心上,如今封信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将琼山围到幽州境内,宜安对此深有意见,打算借机会夺回琼山的管辖权。
两个国家边境的县郡一直争执不下,事情越闹越大,最终被宜安皇帝得知,如今打算派遣宜安皇子亲自来幽州商议此事。
杨月凝思索片刻,想必琼山就是当时自己与傅承颜发现师公遗骸的荒山,如此宝地她自然不可能拱手相让,随即悠悠开口道“既然宜安皇子想来,那我们便顺了他的心意,送上门的质子,哪儿有不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