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凝越摸越觉着元妃娘娘的脉相蹊跷,眉心一直紧锁着不愿松开,看得元妃娘娘心中也跟着七上八下,“丫头莫要多心,我这身子自己清楚得很,绝对不会出什么差错,你无须挂记在心。”
她立刻摇了摇头,明显不认同元妃娘娘这番话,语气严肃打探道“馨姨这些日子可曾觉着身子不爽,或是有什么怪异之处?”
元妃娘娘闻声哑然失笑,“都说了只是你多心而已,除了稍染风寒以外,并无什么问题,反而觉着这精气神一天比一天要好。”
是了!
奇怪之处就在这里!
按常理来说,元妃娘娘若真身染风寒,脉相应该呈软绵绵上浮之状,轻浅按压便能感觉出来,亦或是脉相发紧,想一根弦紧紧绷着才对,怎会出现越来越强劲的怪象,这极其不符合常理。
她双眸微微闭合,细细感受着脉象中的气息流动,竟再度发觉新的怪异之症。
杨月凝心中略微疑惑,先是抽手将指尖搭在自己的脉搏上,然后又唤来清辛把脉,最后才将指尖重新落回到元妃娘娘的腕间。
由此比较,她终于发现端倪。
单凭元妃娘娘脉搏跳动的频率来看,的确查不出什么问题,但若是有心之人将几个人的脉相稍加对比,便能察觉出这其中细微的不同。
大家的脉相都是可以实打实摸到的,只有元妃娘娘那种沉稳有力的脉相发虚,就好像被人设了什么障眼法一般,好不容易摸到实际脉搏也很快被那种有力的假象所覆盖。
仅仅只是刹那间,杨月凝还是察觉出些许不同。
元妃娘娘的脉相有虚无缥缈之兆,说不定内里底子早已经被抽干,如今只剩一个躯壳,甚至给人一种“回光返照”的感觉。
“馨姨可曾为自己诊过脉?”她半遮半掩试探道。
元妃娘娘不明就里,但依旧照实回答道“那是自然,但我瞧着脉相强劲,根本没有任何病症,所以才叫你放宽心。”
杨月凝内心已有定论,勉强扯出一抹看似轻松的笑意,柔声开口道“月凝本想着在馨姨面前小露伸手,万没想到医术不到家,不仅什么都没有查出来,反而还闹出笑话了。”
元妃娘娘急忙摆手,眼底宠溺毫不掩饰,悉数表露出来,“无碍,我知道你一心为了我的身体着想,开心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怪你。”
两个人又闲话家常一段时间,元妃娘娘脸上的笑容明显变多,似乎并没有将刚刚诊脉的事情放在心上,直到接近午时才依依不舍放杨月凝离开。
“乖乖回去歇息吧,在我这里逗留这么长时间,也该回去向家中秉明早朝发生的事情,我不能强留你。”元妃娘娘说话间,脸上满是依依不舍的神情。
杨月凝看到她这副表情,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但更记挂着脉相之事,只想尽快回去翻阅母亲的手札和师公的手记,查出这种脉搏的蹊跷之处。
因此她也并未客气,径直开口道“今日月凝确实有急事,不方便在馨姨这边多留,不过馨姨放心,近日月凝并无要紧事,一定会多多过来瞧着您。”
“孤家寡人罢了,有什么可瞧的,我知晓你步步为营十分繁忙,也不愿多给你添麻烦,如今沈泓那老头子已经不需要用你做掩护,你也不必时时顺应他的传召,该忙什么就去忙什么。”
元妃娘娘正打算示意她离开,又仿佛想到什么事情一般,继续叮嘱道“你这个时候才回去,想必那位难缠的老夫人不会轻易放过你,我还是叫惠雯姑姑陪你走一遭。”
“馨姨无须记挂月凝,祖母现下还不敢动我,我也绝不会逆来顺受任由旁人欺负。”
杨月凝缓缓开口,心道幸好前世没有遇到元妃娘娘这个靠山,若与元妃娘娘前世就已经相认,只怕当时也会被她这个榆木脑袋拖下水,凭白落一个不得善终的结局。
好在今时不同往日。
元妃娘娘微微摇头,眼底闪过一抹不屑,“自老夫人苛待你母亲开始,我便一直瞧她不顺眼,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下手罢了,如今有你在中间做媒介,倒省去不少无端的借口。”
杨月凝闻声心内一阵无奈,只道馨姨还真没把自己当外人。
利用她做跳板也就罢了,居然还说得这样清楚明白,也多亏她分得清里外,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睚眦小人,不然只会暗戳戳凭白结下梁子。
“若将军府的人真敢为难你,就让惠雯姑姑给他们些教训尝尝,那是自我进宫就一直留在身边伺候的老姑姑,手段厉害着呢,将人打得一月半余不能下床走动,都不会见血。”元妃娘娘说起来似乎甚是骄傲,随后才挥手命清辛送她出宫。
杨月凝起初与清辛一前一后走在小路上,直至走到宫人稀少的位置后故意放缓脚步,似乎有话要同清辛说一般,清辛也立刻会意,疾步赶上她的动作,压低声音问道“县主有何吩咐?”
“只是向你打听些寻常事情而已。”她眉心再次深深锁在一起,脸上全无方才在正殿中巧笑嫣然的模样,沉下语气冷声问道“元妃娘娘近期可有什么异样?”
清辛一向与主子交好,也从没有把她视作外人。
听她这样问,清辛便知其中另有蹊跷,立刻毕恭毕敬回答道“主子前段日子得了一场大病,整日高烧不退、胡言乱语不说,还染了咳喘的恶疾,就连脾气也与往常不同,甚至险些对奴婢动手。”
高烧、咳喘、胡言乱语、脾气暴戾……
杨月凝心里“咯噔”一沉,语气中也透着难以言说的紧张感觉,“元妃娘娘病症早有端倪,早前在正殿中为何不报,若是耽误及时救治怎么办?”
清辛见她周身散发着隐隐怒意,立刻跪在地上开口解释道“县主息怒,是娘娘不让我们透露一丝一毫,怕您和陛下担心。”
她这才发现无意间吓到了清辛,急忙将人虚扶起身,“我并无责怪你的意思,你莫要过分紧张,只是事态严重,所以语气不免急躁些。”
若真如她所想那般,事态就不仅仅是“严重”二字能简单盖过的。
杨月凝越摸越觉着元妃娘娘的脉相蹊跷,眉心一直紧锁着不愿松开,看得元妃娘娘心中也跟着七上八下,“丫头莫要多心,我这身子自己清楚得很,绝对不会出什么差错,你无须挂记在心。”
她立刻摇了摇头,明显不认同元妃娘娘这番话,语气严肃打探道“馨姨这些日子可曾觉着身子不爽,或是有什么怪异之处?”
元妃娘娘闻声哑然失笑,“都说了只是你多心而已,除了稍染风寒以外,并无什么问题,反而觉着这精气神一天比一天要好。”
是了!
奇怪之处就在这里!
按常理来说,元妃娘娘若真身染风寒,脉相应该呈软绵绵上浮之状,轻浅按压便能感觉出来,亦或是脉相发紧,想一根弦紧紧绷着才对,怎会出现越来越强劲的怪象,这极其不符合常理。
她双眸微微闭合,细细感受着脉象中的气息流动,竟再度发觉新的怪异之症。
杨月凝心中略微疑惑,先是抽手将指尖搭在自己的脉搏上,然后又唤来清辛把脉,最后才将指尖重新落回到元妃娘娘的腕间。
由此比较,她终于发现端倪。
单凭元妃娘娘脉搏跳动的频率来看,的确查不出什么问题,但若是有心之人将几个人的脉相稍加对比,便能察觉出这其中细微的不同。
大家的脉相都是可以实打实摸到的,只有元妃娘娘那种沉稳有力的脉相发虚,就好像被人设了什么障眼法一般,好不容易摸到实际脉搏也很快被那种有力的假象所覆盖。
仅仅只是刹那间,杨月凝还是察觉出些许不同。
元妃娘娘的脉相有虚无缥缈之兆,说不定内里底子早已经被抽干,如今只剩一个躯壳,甚至给人一种“回光返照”的感觉。
“馨姨可曾为自己诊过脉?”她半遮半掩试探道。
元妃娘娘不明就里,但依旧照实回答道“那是自然,但我瞧着脉相强劲,根本没有任何病症,所以才叫你放宽心。”
杨月凝内心已有定论,勉强扯出一抹看似轻松的笑意,柔声开口道“月凝本想着在馨姨面前小露伸手,万没想到医术不到家,不仅什么都没有查出来,反而还闹出笑话了。”
元妃娘娘急忙摆手,眼底宠溺毫不掩饰,悉数表露出来,“无碍,我知道你一心为了我的身体着想,开心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怪你。”
两个人又闲话家常一段时间,元妃娘娘脸上的笑容明显变多,似乎并没有将刚刚诊脉的事情放在心上,直到接近午时才依依不舍放杨月凝离开。
“乖乖回去歇息吧,在我这里逗留这么长时间,也该回去向家中秉明早朝发生的事情,我不能强留你。”元妃娘娘说话间,脸上满是依依不舍的神情。
杨月凝看到她这副表情,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但更记挂着脉相之事,只想尽快回去翻阅母亲的手札和师公的手记,查出这种脉搏的蹊跷之处。
因此她也并未客气,径直开口道“今日月凝确实有急事,不方便在馨姨这边多留,不过馨姨放心,近日月凝并无要紧事,一定会多多过来瞧着您。”
“孤家寡人罢了,有什么可瞧的,我知晓你步步为营十分繁忙,也不愿多给你添麻烦,如今沈泓那老头子已经不需要用你做掩护,你也不必时时顺应他的传召,该忙什么就去忙什么。”
元妃娘娘正打算示意她离开,又仿佛想到什么事情一般,继续叮嘱道“你这个时候才回去,想必那位难缠的老夫人不会轻易放过你,我还是叫惠雯姑姑陪你走一遭。”
“馨姨无须记挂月凝,祖母现下还不敢动我,我也绝不会逆来顺受任由旁人欺负。”
杨月凝缓缓开口,心道幸好前世没有遇到元妃娘娘这个靠山,若与元妃娘娘前世就已经相认,只怕当时也会被她这个榆木脑袋拖下水,凭白落一个不得善终的结局。
好在今时不同往日。
元妃娘娘微微摇头,眼底闪过一抹不屑,“自老夫人苛待你母亲开始,我便一直瞧她不顺眼,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下手罢了,如今有你在中间做媒介,倒省去不少无端的借口。”
杨月凝闻声心内一阵无奈,只道馨姨还真没把自己当外人。
利用她做跳板也就罢了,居然还说得这样清楚明白,也多亏她分得清里外,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睚眦小人,不然只会暗戳戳凭白结下梁子。
“若将军府的人真敢为难你,就让惠雯姑姑给他们些教训尝尝,那是自我进宫就一直留在身边伺候的老姑姑,手段厉害着呢,将人打得一月半余不能下床走动,都不会见血。”元妃娘娘说起来似乎甚是骄傲,随后才挥手命清辛送她出宫。
杨月凝起初与清辛一前一后走在小路上,直至走到宫人稀少的位置后故意放缓脚步,似乎有话要同清辛说一般,清辛也立刻会意,疾步赶上她的动作,压低声音问道“县主有何吩咐?”
“只是向你打听些寻常事情而已。”她眉心再次深深锁在一起,脸上全无方才在正殿中巧笑嫣然的模样,沉下语气冷声问道“元妃娘娘近期可有什么异样?”
清辛一向与主子交好,也从没有把她视作外人。
听她这样问,清辛便知其中另有蹊跷,立刻毕恭毕敬回答道“主子前段日子得了一场大病,整日高烧不退、胡言乱语不说,还染了咳喘的恶疾,就连脾气也与往常不同,甚至险些对奴婢动手。”
高烧、咳喘、胡言乱语、脾气暴戾……
杨月凝心里“咯噔”一沉,语气中也透着难以言说的紧张感觉,“元妃娘娘病症早有端倪,早前在正殿中为何不报,若是耽误及时救治怎么办?”
清辛见她周身散发着隐隐怒意,立刻跪在地上开口解释道“县主息怒,是娘娘不让我们透露一丝一毫,怕您和陛下担心。”
她这才发现无意间吓到了清辛,急忙将人虚扶起身,“我并无责怪你的意思,你莫要过分紧张,只是事态严重,所以语气不免急躁些。”
若真如她所想那般,事态就不仅仅是“严重”二字能简单盖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