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诧异的问着手下,问他们消息准不准。
手下人说准。
“皇上已经派人悄悄出去找人了。”
端王算了算“那孩子得有八九岁了吧?”
手下人说是“大概九岁。”
端王在一边敲着桌子,不禁觉得这个孩子威胁太大了。
当年的肖家是保皇党,在皇上登基之前为了扶持他,全家都搭进去了。
后来皇上登基多年才把肖家的大小姐找回来,养在宫里,供养得极其用心,后来大了些才送出去,还给她肖家的宅子和田产铺子等。
那时候大家都在想着皇上能给她指一个什么亲事,谁知道她后来竟突然有孕,之后生了孩子就在一次事故中去世,那个孩子也不见了。
很多事外面的人不知道,但端王很清楚。
皇上跟肖大小姐日久生情,想要封她做皇后,但是太后不同意,母子俩闹了一场,这才把人送出宫。
后来两人生米煮成熟饭,肖大小姐有孕,太后更加不喜,觉得这样对皇上的声誉不好。
太后和皇上闹了许久,太后终于妥协的时候,肖大小姐也生了。
在皇上想昭告天下自己又得了个皇子的时候,却出了事。
皇上一直引以为憾,这些年都在想肖大小姐,还把她的所有家财都保留着,不许任何人碰。
端王比任何人都知道当年的事情,也知道皇上对那个孩子有多看重,因为当年他就是感觉到那个孩子的威胁性才决定把肖家大小姐和那个孩子一块杀了。
谁知道,那孩子被人带走了,这么多年都没找到,只有肖大小姐一个把命留下了,反倒是让那个皇上对这母子俩魂牵梦萦。
皇上这几年身体不好,也有对那母子来相思成疾的原因。
端王一直明白,自己不是皇上喜欢的皇子,但他这些年兢兢业业,已经做得很好,为什么皇上还要惦记着那对母子?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他无情了。
“你带人下去,跟着皇上的人,一旦找到那个孩子,杀了他。”
他的计划再过几年就要成功了,到时候,就算那个孩子还活着,对他也构不成威胁。
在城里的子才先生也得到了消息,不禁纠结了许久。
皇上果然还没死心,还在到处找小主子,这对小主子来说是好事,也算是慰藉大小姐的一片痴心。
只不过,他们暂时不能回去。
没别的,就因为小主子现在实力不够。
肖恒和肖怀知道他的决定都很着急。
“先生,皇上来找,看来对小主子也很喜欢,为何不现在回去呢?”
这时候让小主子回去做皇子,过本应该享有的锦衣玉食的尊贵生活,不是更好吗?
但是子才先生摇头“不可不可,此时万万不可回去。你们忘了,杀害大小姐的人还没找到,而小主子身边力量太小了,万一暴露,会引来那个凶手再次下手。”
他们已经失去了大小姐,不能再失去小主子了。
肖恒疑惑的问“但那时候小主子是皇子,那个人胆子再大也不能对皇子下手吧?”
子才先生苦笑着摇头“大小姐当年身边那么多人守护着,不也一样被害了吗?还有,现在皇上身体不好,若是有个万一,小主子这时候回去就会陷入争端。”
“小主子才九岁,朝中大臣对他完全不了解,根本不会支持他,他去了只会成为第一个被牺牲的炮灰。”
他已经想好了,要是皇上真的没了,他们大不了就让小主子一辈子不回去认回皇子的身份。
这样一来,只做个富家翁或者是做个朝臣也很好,最起码不会陷入权力中心,更不会陷入更大的危险中。
有时候皇位并没有那么重要,开心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肖恒和肖怀明白了他的顾虑,便应下来,也答应了不再提回去的事。
“可是,我们什么时候告诉小主子他身世的事?”
子才先生说“小主子还小,还是等再过几年,他长大一些。”
两人也觉得小主子太小了,这时候说了反而不好,便都点了头。
两人直接离开了,临走的时候听到隔壁刘二毛等人在吃饭庆祝,不禁笑了笑。
过年前,小主子给这帮孩子算了分成还发了红包,他们长这么大从来没拿过这么多银子,可算是能过个丰裕的新年,全都高兴坏了。
他们第一次买了新衣服,把住的地方收拾干净,买了很多肉,聚在一块过了一个富足的新年。
肖恒和肖怀都笑着,觉得他们家小主子果然不是池中物,年纪小小就能自己赚钱,还能带给其他人希望和好的生活。
这样的能力,将来必然成大器。
而姜沉正陪着宋酒儿听书。
这书就是养生经,是宋酒儿说出大概他编写故事再更改,最后定板的故事。
过年的时候,茶肆酒楼还有很多玩闹的地方依然很热闹,说书先生的生意也好得很。
大家不用上工,手里有闲钱,就会出来玩一玩,听戏听书还有投球什么的,都热闹得很。
姜沉把已经写好的十五个故事交给了韩毅,韩毅检查后交给了说书先生,现在趁着过年全都拿出来说了。
他和宋酒儿就是来看效果的。
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说书先生在上面说着那个孩子到了城外荒庙,差点就被带走的事,一个个都担心的捂住嘴。
大家都想知道孩子怎么了,但也不敢问,就怕问出来,说书先生来一句下回分解,他们就得抓肝挠肺的等着明天再来听。
好在说书先生很有良心,接着就说出神仙指点,带着孩子的爹和郎中找到孩子的后续。
“太好了,孩子找到了,快带回家吧,可不能在外面遭罪了。”
“可怜呦,刚生下来的孩子就被抱走了,一口奶都没吃上,真是惨。”
“你们听见了吗,生孩子的时候可不能乱,也不能乱喊乱叫。”
众人听了故事,都津津有味的议论着,还说着里面讲解的要点。
姜沉跟宋酒儿相视而笑,都很欣慰与养生经受人欢迎,目的达到了。
端王诧异的问着手下,问他们消息准不准。
手下人说准。
“皇上已经派人悄悄出去找人了。”
端王算了算“那孩子得有八九岁了吧?”
手下人说是“大概九岁。”
端王在一边敲着桌子,不禁觉得这个孩子威胁太大了。
当年的肖家是保皇党,在皇上登基之前为了扶持他,全家都搭进去了。
后来皇上登基多年才把肖家的大小姐找回来,养在宫里,供养得极其用心,后来大了些才送出去,还给她肖家的宅子和田产铺子等。
那时候大家都在想着皇上能给她指一个什么亲事,谁知道她后来竟突然有孕,之后生了孩子就在一次事故中去世,那个孩子也不见了。
很多事外面的人不知道,但端王很清楚。
皇上跟肖大小姐日久生情,想要封她做皇后,但是太后不同意,母子俩闹了一场,这才把人送出宫。
后来两人生米煮成熟饭,肖大小姐有孕,太后更加不喜,觉得这样对皇上的声誉不好。
太后和皇上闹了许久,太后终于妥协的时候,肖大小姐也生了。
在皇上想昭告天下自己又得了个皇子的时候,却出了事。
皇上一直引以为憾,这些年都在想肖大小姐,还把她的所有家财都保留着,不许任何人碰。
端王比任何人都知道当年的事情,也知道皇上对那个孩子有多看重,因为当年他就是感觉到那个孩子的威胁性才决定把肖家大小姐和那个孩子一块杀了。
谁知道,那孩子被人带走了,这么多年都没找到,只有肖大小姐一个把命留下了,反倒是让那个皇上对这母子俩魂牵梦萦。
皇上这几年身体不好,也有对那母子来相思成疾的原因。
端王一直明白,自己不是皇上喜欢的皇子,但他这些年兢兢业业,已经做得很好,为什么皇上还要惦记着那对母子?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他无情了。
“你带人下去,跟着皇上的人,一旦找到那个孩子,杀了他。”
他的计划再过几年就要成功了,到时候,就算那个孩子还活着,对他也构不成威胁。
在城里的子才先生也得到了消息,不禁纠结了许久。
皇上果然还没死心,还在到处找小主子,这对小主子来说是好事,也算是慰藉大小姐的一片痴心。
只不过,他们暂时不能回去。
没别的,就因为小主子现在实力不够。
肖恒和肖怀知道他的决定都很着急。
“先生,皇上来找,看来对小主子也很喜欢,为何不现在回去呢?”
这时候让小主子回去做皇子,过本应该享有的锦衣玉食的尊贵生活,不是更好吗?
但是子才先生摇头“不可不可,此时万万不可回去。你们忘了,杀害大小姐的人还没找到,而小主子身边力量太小了,万一暴露,会引来那个凶手再次下手。”
他们已经失去了大小姐,不能再失去小主子了。
肖恒疑惑的问“但那时候小主子是皇子,那个人胆子再大也不能对皇子下手吧?”
子才先生苦笑着摇头“大小姐当年身边那么多人守护着,不也一样被害了吗?还有,现在皇上身体不好,若是有个万一,小主子这时候回去就会陷入争端。”
“小主子才九岁,朝中大臣对他完全不了解,根本不会支持他,他去了只会成为第一个被牺牲的炮灰。”
他已经想好了,要是皇上真的没了,他们大不了就让小主子一辈子不回去认回皇子的身份。
这样一来,只做个富家翁或者是做个朝臣也很好,最起码不会陷入权力中心,更不会陷入更大的危险中。
有时候皇位并没有那么重要,开心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肖恒和肖怀明白了他的顾虑,便应下来,也答应了不再提回去的事。
“可是,我们什么时候告诉小主子他身世的事?”
子才先生说“小主子还小,还是等再过几年,他长大一些。”
两人也觉得小主子太小了,这时候说了反而不好,便都点了头。
两人直接离开了,临走的时候听到隔壁刘二毛等人在吃饭庆祝,不禁笑了笑。
过年前,小主子给这帮孩子算了分成还发了红包,他们长这么大从来没拿过这么多银子,可算是能过个丰裕的新年,全都高兴坏了。
他们第一次买了新衣服,把住的地方收拾干净,买了很多肉,聚在一块过了一个富足的新年。
肖恒和肖怀都笑着,觉得他们家小主子果然不是池中物,年纪小小就能自己赚钱,还能带给其他人希望和好的生活。
这样的能力,将来必然成大器。
而姜沉正陪着宋酒儿听书。
这书就是养生经,是宋酒儿说出大概他编写故事再更改,最后定板的故事。
过年的时候,茶肆酒楼还有很多玩闹的地方依然很热闹,说书先生的生意也好得很。
大家不用上工,手里有闲钱,就会出来玩一玩,听戏听书还有投球什么的,都热闹得很。
姜沉把已经写好的十五个故事交给了韩毅,韩毅检查后交给了说书先生,现在趁着过年全都拿出来说了。
他和宋酒儿就是来看效果的。
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说书先生在上面说着那个孩子到了城外荒庙,差点就被带走的事,一个个都担心的捂住嘴。
大家都想知道孩子怎么了,但也不敢问,就怕问出来,说书先生来一句下回分解,他们就得抓肝挠肺的等着明天再来听。
好在说书先生很有良心,接着就说出神仙指点,带着孩子的爹和郎中找到孩子的后续。
“太好了,孩子找到了,快带回家吧,可不能在外面遭罪了。”
“可怜呦,刚生下来的孩子就被抱走了,一口奶都没吃上,真是惨。”
“你们听见了吗,生孩子的时候可不能乱,也不能乱喊乱叫。”
众人听了故事,都津津有味的议论着,还说着里面讲解的要点。
姜沉跟宋酒儿相视而笑,都很欣慰与养生经受人欢迎,目的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