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也就是俗称的毕业季。
整个大四,学生们普遍人心浮动。即便是保研成功和一心考研的,但面临这个浮躁的时节,心态都不可能太平稳。
赵屿跟徐羊都没有考研的打算——在21世纪刚开头的那几年,手中揣一张本科文凭,总体来说,还算尚可。
那时候的考研潮还不像现在这样如火如荼,特别是他们这种名不见经传的二本院校,除非特别有学习细胞的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外。
其余大多数的学生的选择,基本还是就业。
徐羊跟赵屿,就属于大多数中的一员。
说个叫人吃惊的事
徐羊在他们系里,居然是参加工作最早的人——当然,这倒不是靠她的勤奋努力,纯粹是,有一点狗屎运。
赵屿一个一起钓鱼的鱼友,其老乡的公司缺一个文员,就问你们学校里有没有合适的女孩?
钓鱼的时候,鱼友说起这事。赵屿接口有啊,让我女朋友去试试呗。
于是,就去试了……
然后,居然还真试住了……
于是,徐羊在连封简历都没写的情况下,在她大四的下学期,就率先入职了。
特别是那单位还有点高大上,徐羊入职的那家公司属于国家部门的二级挂靠,跟国家部门共享一个大院,位置在燕京城的最中心地带,大门有武警站岗,出入需要出入证。
徐羊于是,率先开始了自己苦逼的打工生涯——
说苦逼其实工作还没多么太过劳累,毕竟文员的工作就是打杂。适应一段时间后基本还能算不掉链子。
苦逼在于燕京城太大,而那时候地铁才只修了两条线——徐羊每天要从学校骑自行车15分钟去公交枢纽,然后坐1个半小时的车抵达另一公交枢纽,在此需要步行10多分钟进行公交换乘,1个小时后下车,再步行10几分钟,才能抵达工作单位。
鉴于燕京城当年交通的堵塞,高峰期不断,每天只单程的上班通勤时间,就高达三个小时。
下班也好不到哪里去,堵车没那么严重的时候,可以幸运地缩短到两个半小时。
而且,上下班高峰期,排队和抢座是永恒的主题——徐羊这样的身体素质,抢到座的可能性,为0。
即便有时候运气好能挨到一个座,大部分情况下,还没等闭目养神呢,就能被售票员的大嗓门给唤起来“欸,那个小姑娘,给人家老大妈让个座。”
嗯,那个年代,公交车上,还是有售票员的哦。
一天下来,徐羊的两根腿站到浮肿,在高峰期的车厢被挤到肉贴肉,一身臭汗,还喘不过来气。
可她没抱怨过一句。
她想和赵屿在一起,虽然他们两个并没有多么郑重地商量过这事儿——但她想和他在一起。
毕业并不是分离,她觉得,自己可以在这个偌大的城市工作和生活下去,无非就是辛苦一点——为此,她可以忍受每天5个小时以上的通勤,也可以忍受上司对自己的各种无端挑剔。
在她工作后,赵屿找工作的积极性明显增加。
千禧年后,正是计算机互联网的崛起阶段,市场缺口很大,他们信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怎么说呢,虽然学校不咋的,比起燕京城的各大名校来说不值一提,但就业前景,却还算不错。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屿的工作却找得颇有些挑拣——徐羊有时候陪他一起去跑面试,一天下来,能跑十几家。
赵屿相貌长得好,脑子聪明,能说会道,专业还是热门,有不少公司都朝他伸出橄榄枝——他却好像有了公主病,是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
徐羊也纳罕“你想找个啥样的啊?”
她可能眼皮子浅,觉得只要公司靠谱,一切都好说啊。毕竟都是职场新人嘛,哪可能一步登天?
她盼着他能尽快找到工作——这样,他们两个就暂时算都安稳了。
赵屿却说“我要找个赚钱多的。”
说实话,长到20多岁,大学都快毕业了,徐羊却对钱,始终没太啥概念。
她是独生女,家境虽然麻麻吧,但父母也从没短她什么。
来燕京上大学是她头一次离开家,学费都是父母给交的,生活费每个月家里会电汇过来——饭卡每个月200就足够她吃的了。其他的也都是些小零小碎的生活开支。
她这人没太啥爱好,不爱听歌也不擅长打游戏,平时倒是喜欢看,但租书店几块钱就能租十几本,也不贵。
和赵屿谈恋爱后,两个人很多时候就把钱放一起花,反正徐羊是从来不操心的——她数学不好,不会管钱,一切都听赵屿安排。
徐羊不会大手大脚,但也不会多么节俭克扣自己——她目前这个文员的工作,月薪1000,她挺知足的。
赵屿最后还是找到了工作,是家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做数据工程师。
徐羊很高兴,她觉得,毕业季的躁动已经影响不到他们——她和他,都顺利参加了工作,往下……
往下就是租房了。
随着7月份的临近,宿舍的清退成了必然。学校周边的民房成了抢手的饽饽——她们613的四名成员,也各分东西。
都晓曼没有找工作,而是搬去了她哥的单位宿舍——都大神入职科学院,条件很好,都分了单人宿舍。但奈何大神生活上是个傻子,亲妹妹只能如影随形地贴身照顾。
至于巩巧巧,直接南下去了深圳,她爸在那做生意好多年,她那是赶着继承家业去了。
年纪最小的杨冬菊倒是专心考研的,不过考研失败,和老乡在校外提前租好了房子,准备再奋斗一年。
徐羊本来是跟本班上一位名叫宋鑫的女生,商量好合租房子。那女生家乡离安城不远,算起来也算半个老乡——她们两个家境相当,预算都有限,合租是当下最解约开支的方法。
别问她为什么没打算跟赵屿一起合租,因为,她脑子里压根就没这根弦。
未婚同居?她爸妈要是知道,可是要打死她的!!
还是小命要紧!
大四,也就是俗称的毕业季。
整个大四,学生们普遍人心浮动。即便是保研成功和一心考研的,但面临这个浮躁的时节,心态都不可能太平稳。
赵屿跟徐羊都没有考研的打算——在21世纪刚开头的那几年,手中揣一张本科文凭,总体来说,还算尚可。
那时候的考研潮还不像现在这样如火如荼,特别是他们这种名不见经传的二本院校,除非特别有学习细胞的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外。
其余大多数的学生的选择,基本还是就业。
徐羊跟赵屿,就属于大多数中的一员。
说个叫人吃惊的事
徐羊在他们系里,居然是参加工作最早的人——当然,这倒不是靠她的勤奋努力,纯粹是,有一点狗屎运。
赵屿一个一起钓鱼的鱼友,其老乡的公司缺一个文员,就问你们学校里有没有合适的女孩?
钓鱼的时候,鱼友说起这事。赵屿接口有啊,让我女朋友去试试呗。
于是,就去试了……
然后,居然还真试住了……
于是,徐羊在连封简历都没写的情况下,在她大四的下学期,就率先入职了。
特别是那单位还有点高大上,徐羊入职的那家公司属于国家部门的二级挂靠,跟国家部门共享一个大院,位置在燕京城的最中心地带,大门有武警站岗,出入需要出入证。
徐羊于是,率先开始了自己苦逼的打工生涯——
说苦逼其实工作还没多么太过劳累,毕竟文员的工作就是打杂。适应一段时间后基本还能算不掉链子。
苦逼在于燕京城太大,而那时候地铁才只修了两条线——徐羊每天要从学校骑自行车15分钟去公交枢纽,然后坐1个半小时的车抵达另一公交枢纽,在此需要步行10多分钟进行公交换乘,1个小时后下车,再步行10几分钟,才能抵达工作单位。
鉴于燕京城当年交通的堵塞,高峰期不断,每天只单程的上班通勤时间,就高达三个小时。
下班也好不到哪里去,堵车没那么严重的时候,可以幸运地缩短到两个半小时。
而且,上下班高峰期,排队和抢座是永恒的主题——徐羊这样的身体素质,抢到座的可能性,为0。
即便有时候运气好能挨到一个座,大部分情况下,还没等闭目养神呢,就能被售票员的大嗓门给唤起来“欸,那个小姑娘,给人家老大妈让个座。”
嗯,那个年代,公交车上,还是有售票员的哦。
一天下来,徐羊的两根腿站到浮肿,在高峰期的车厢被挤到肉贴肉,一身臭汗,还喘不过来气。
可她没抱怨过一句。
她想和赵屿在一起,虽然他们两个并没有多么郑重地商量过这事儿——但她想和他在一起。
毕业并不是分离,她觉得,自己可以在这个偌大的城市工作和生活下去,无非就是辛苦一点——为此,她可以忍受每天5个小时以上的通勤,也可以忍受上司对自己的各种无端挑剔。
在她工作后,赵屿找工作的积极性明显增加。
千禧年后,正是计算机互联网的崛起阶段,市场缺口很大,他们信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怎么说呢,虽然学校不咋的,比起燕京城的各大名校来说不值一提,但就业前景,却还算不错。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屿的工作却找得颇有些挑拣——徐羊有时候陪他一起去跑面试,一天下来,能跑十几家。
赵屿相貌长得好,脑子聪明,能说会道,专业还是热门,有不少公司都朝他伸出橄榄枝——他却好像有了公主病,是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
徐羊也纳罕“你想找个啥样的啊?”
她可能眼皮子浅,觉得只要公司靠谱,一切都好说啊。毕竟都是职场新人嘛,哪可能一步登天?
她盼着他能尽快找到工作——这样,他们两个就暂时算都安稳了。
赵屿却说“我要找个赚钱多的。”
说实话,长到20多岁,大学都快毕业了,徐羊却对钱,始终没太啥概念。
她是独生女,家境虽然麻麻吧,但父母也从没短她什么。
来燕京上大学是她头一次离开家,学费都是父母给交的,生活费每个月家里会电汇过来——饭卡每个月200就足够她吃的了。其他的也都是些小零小碎的生活开支。
她这人没太啥爱好,不爱听歌也不擅长打游戏,平时倒是喜欢看,但租书店几块钱就能租十几本,也不贵。
和赵屿谈恋爱后,两个人很多时候就把钱放一起花,反正徐羊是从来不操心的——她数学不好,不会管钱,一切都听赵屿安排。
徐羊不会大手大脚,但也不会多么节俭克扣自己——她目前这个文员的工作,月薪1000,她挺知足的。
赵屿最后还是找到了工作,是家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做数据工程师。
徐羊很高兴,她觉得,毕业季的躁动已经影响不到他们——她和他,都顺利参加了工作,往下……
往下就是租房了。
随着7月份的临近,宿舍的清退成了必然。学校周边的民房成了抢手的饽饽——她们613的四名成员,也各分东西。
都晓曼没有找工作,而是搬去了她哥的单位宿舍——都大神入职科学院,条件很好,都分了单人宿舍。但奈何大神生活上是个傻子,亲妹妹只能如影随形地贴身照顾。
至于巩巧巧,直接南下去了深圳,她爸在那做生意好多年,她那是赶着继承家业去了。
年纪最小的杨冬菊倒是专心考研的,不过考研失败,和老乡在校外提前租好了房子,准备再奋斗一年。
徐羊本来是跟本班上一位名叫宋鑫的女生,商量好合租房子。那女生家乡离安城不远,算起来也算半个老乡——她们两个家境相当,预算都有限,合租是当下最解约开支的方法。
别问她为什么没打算跟赵屿一起合租,因为,她脑子里压根就没这根弦。
未婚同居?她爸妈要是知道,可是要打死她的!!
还是小命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