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阴谋绽开了Ⅱ(1/2)
姜承乾说罢,一转头就去了立政殿。
没过多久,魏斯和其他五个大儒便联袂前来。
他们知道,姜承乾肯定有事情要跟他们商量。
果不其然。
一进去立政殿,姜承乾立即说道
“我怀疑此事,乃是渤海郡卢家在背后操纵!”
一句话,让众人严肃了起来。
“臣也这么认为,王进虽然是王寄真提拔的州刺史,但天下人谁都知道,他是卢家养的一条狗。”
“只有卢家,才能有这么恐怖的掌控力。”
“如果是卢家主导此事,那么又是为什么呢?他们背后的蓬莱仙宗到底有没有参与?”
众人都是聪明人,你一言我一语,立刻就将事情推理得七七八八。
然后,陷入了沉默。
因为他们隐隐间猜到了这个阴谋针对的是何人。
“看来,是蓬莱仙宗想要逼迫李易出城啊!”
姜承乾藏在袖子里的纤细手指捏得发白。
好歹毒的计策!
居然用冀州的无数百姓作为筹码,逼迫李易前去!
李易不去,他们就会无休止地截杀钦差大臣!
这是阳谋。
歹毒,卑鄙,无耻,但又高明。
高明就在于,你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圈套,但你必须要去。
“李大人绝对不能出城,他一旦出城,就会有危险!”
“这摆明了是一个圈套,我们绝对不能冲动!"
“这个消息要瞒着李大人,他若是知道,以他的性格,极有可能强行出城前往冀州!"
大儒们商量了一番,达成了共识。
李易对于大乾现在太过于重要了。
他们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李易就这么出城。
一旦李易遭遇不测,大乾也就完了。
可是冀州百姓生灵涂炭,怎能不救?
蓬莱仙宗和卢家当真是不当人子,居然用亿万生灵当赌注!
“让我走一趟吧。”
最终,走出来一个大儒。
此人名叫宇文舜。
现任吏部尚书。
他主动请缨,众人也没有什么意见。
大儒亲自上阵,总该没有问题了吧?
于是,京都对于冀州的第三波支援,就此到来。
这一去。
足足过去了半个月。
半个月后,宇文舜回来了。
他没有完成任务。
而是深受重创。
刚回到京都,便口吐鲜血,陷入到了昏迷。
除他之外,其他人全军覆没。
唯有他,燃烧了昔年写过的几篇文章,爆发出一股力量,侥幸逃回。
连大儒都差点死,事情已经很清楚,一定是蓬莱仙宗在后面谋划。
渤海郡卢家是厉害,但还不至于能够对付大儒。
“现在该怎么办?”
姜承乾是真的迷茫了。
冀州的消息,一天比一天紧急。
这么多天过去,早就已经饿殍遍地,流民到处了。
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而京都在连续损失了三波钱粮之后,现在的钱粮也已经不足了。
毕竟京都消耗也很大,而且才新近扩军不久。
该怎么办?
大儒们也拿不出一个主意。
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个人来到了宫中。
不是别人。
正是李易!
这么大的事情,李易当然知道。
早在第一次信使进城的时候,李易就得到了下面人的汇报。
不过,那个时候他没有当一回事。
毕竟干旱,洪涝这种都属于是天灾。
民生多艰,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天灾。
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是等到第一次钦差大臣派出去,全军覆没之后,李易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他这个人别的没有,危机意识是真的挺强烈。
毕竟他可是一个经常作死的人。
山匪作祟,杀死钦差。
这种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47章 阴谋绽开了Ⅱ(2/2)
怎么听怎么诡异。
但当时李易也没有说什么,因为他觉得姜承乾能够处理得很好。
可是很快。
第二批钦差,还是这么一个凄惨的下场。
这就让李易觉出了不一般的味道。
“这是一个大阴谋!”
既然是阴谋,那么总有要针对的人吧?
结合一下冀州是谁的地盘。
渤海郡卢家。
而卢家乃是王寄真的支持者。
再想想自己和王寄真结下的梁子。
答案也就跃然而出了。
卢家是冲着哥们来的!
在想明白了这个关系后,李易就已经蠢蠢欲动了。
一方面是愤怒,另一方面则是欣喜。
愤怒和喜悦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情绪,但是出现在李易身上一点也不违和。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愤怒的是,卢家为了逼迫他出城,竟然用冀州亿万百姓的生命为筹码。
这种举动,歹毒而又疯狂。
但凡是个人,还有一点人性,得知此事之后,必然也会义愤填膺。
这充分说明,这些高高在上的混账,多么不把人命当一回事。
百姓如野草,但他们不是真的野草。
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野草割了一茬还有一茬。
但李易也很喜悦。
因为他正愁着,该怎么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出城。
渤海郡卢家就满足了他们的心愿。
他们用这种残忍的方式,逼迫李易必须做出选择。
若是不去,那么干系可就大了。
只有出城,才能遇到危险。
只有遇到危险,才有可能挂掉,然后成为天帝。
所以李易想得很清楚。
自己去了冀州之后,肯定是要闹个天翻地覆的。
至于什么陷阱,什么圈套的,那都不重要。
你有本事你就弄死我!
真弄死了我,我就让你知道什么是残忍。
反正哥们有两条命,我玩得起,你可不一定玩得起!
但还不等李易去皇宫请缨。
大儒宇文舜就已经在路上了。
似乎生怕情况有变一样,他走得很急。
于是李易只能作罢。
这一去的时间有点久,李易本来以为事情可能就这么平息了。
但没有想到的是,噩耗再度传到了巡天监。
就连大儒,都差点陨落!
这件事情,透露出了两个重要的信息。
第一,蓬莱仙宗和卢家这次是铁了心了,就是要逼李易出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第二,大乾不能再派人去了,这明显是添油战术,是非常愚蠢的举动。
为了防止,姜承乾抢先一步做出决策。
李易直接来到了宫中。
他走入了大殿之中。
面容严肃。
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就算他想要苟着,也不可能了。
他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冀州的无辜百姓,因他而死。
“见过监正大人”“。”
“见过大宗师。”
文武百官们纷纷向李易行礼。
武将称呼监正,文臣则称呼大宗师。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易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有些神化的意思了。
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出入稷下学宫的缘故。
李易在稷下学宫所提的知行合一和横渠四句,可以说是振聋发聩。
本来,李易因为年纪太小。
许多老朽文人,觉得称呼其为大宗师有些尴尬。
但现在没有这种尴尬了。
达者为师。
做圣贤,可从来都跟年纪无关。
“李卿若是因为冀州旱情而来,就不必开口了,此事朕已经有了安排。
姜承乾知道李易因为什么而来,抢先开口,试图堵住李易的嘴。
“敢问陛下的安排是什么?”
李易皱起了眉头。
“继续派人,去送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