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丰收的一年(1/2)
福大富的婚礼忙活了好几天,大家伙儿都很开心。
闹洞房的时候,福小芸没去,她就和李妍在洞房外面,看着来参加婚宴的人闹洞房,倒是有趣极了。
洞房外的游廊上。
福小芸和李妍坐在一起,听着远处的喧闹声,两个人的眼里都带着些许的笑意,显然也是很开心的。
“小花姐和你大哥感情真好,真让人羡慕呀。”
李妍看着前头,忍不住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来。
大家伙儿闹洞房的时候,想欺负福大富,福大富也都生生受着了,然后将林小花护在身后。
他放出话来,严肃道“你们欺负我可以,但是欺负我媳妇,却是万万不能的!”
这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摆出来,大家伙儿却没怕,反而是起哄得更猛了。
他们索性也就不管林小花了,一个劲的折腾福大富。
“嗯,是挺让人觉得羡慕的!”
福小芸认真地点点头,也很赞同李妍的话。
福大富和林小花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起初他们之间的感情,大概只能算得上是懵懵懂懂的那种。
但是到后来,越相处,却越有了一种相濡以沫的感觉。
便是…这辈子能够跟你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仿佛福大富的全天下,就是林小花似的。
福小芸想着,就偏头看向李妍。
却发现…
李妍的眼神直勾勾的,似乎有点儿出神,也不知道是想到什么了。
莫不是…
福小芸忽然想起那天晚上,自己喝多了一点点酒,跟着沈清河一起回家的时候,看见李妍在和福二贵打闹的事情了。
从在镇上遇见开始,李妍和福二贵似乎就经常打闹。
自己那个傻乎乎的只知道读书的二哥,也只有在和李妍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变得有一些不一样。
忽然间意识到了什么的福小芸,心头就是猛的一跳。
不会吧?
福小芸转头看向李妍,看着她失神的样子,便忍不住装作调侃着问道“阿妍,怎么了?你…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
“我没有!”
李妍连忙否认,但…福小芸也不是傻子,她几乎是立即就看出来,李妍的脸已经红了。
嗯,福小芸相信,在此刻李妍的脑海里,应该已经浮现出那个人的影子了。
想着,福小芸就趁机乘胜追击道“阿妍,说起来,前段时间除了有人来找我大哥提亲以外,还有人问过我二哥的情况呢。”
“什么?”
李妍听见这个,果然就显得紧张了一些,忙拉住福小芸,问道“怎么回事?竟然还有人找福二贵?”
“嗯。”
福小芸点点头,回答道“我二哥好歹也是个秀才嘛,而且年纪还小。加上我们这一家子人,嘿嘿,都这么出色。”
“他们可能就盯上了我二哥,在赌我二哥以后会不会也这么出色吧?现在上门来的,有什么永阳伯家的嫡次女啦。”
“还有那个什么侯府的庶长女之类的,不过我都不了解她们。”
“而且,我二哥那个人你也是知道的。他现在一门心思就想着好好读书,先考上举人再说呢,也暂时不想考虑这些事情。”
“哦…”
李妍看似漫不经心地答应了,但是却在心里默默地记下了这些事。
哼。
永阳伯家嫡次女?侯府庶长女?她记住了!
七月以后,伴随着天一天天的炎热起来,农田也都快到了要秋收的时候了。
从这段时间开始,福小芸基本上每隔一天都会往来于京郊的司农府衙,剩下的时间,都在家里准备一些奏报上的事情。
主要,是对今年农田情况进行一些汇总。
包括陈大人寻访各地递交回来的一些各地方上面的农田预计收成情况,还有今年京郊试验田的一些收成情况。
以及…
福小芸让元娘在曲河村帮忙进行推广的稻种的种植情况等等。
总之,即使是在最北边的麦子,那些从前收成非常差的地方,今年的这些麦子种下去以后,收成都还是不错的。
至少,北边的农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52章 丰收的一年(2/2)
也不需要依靠饲养牛羊,而是靠着种植麦子,都能够吃饱了的那种。
除此以外,还有今年土豆的收成。
显而易见,土豆在环境更好的地方显然成效更好,但虽然如此,种在北地,收成也勉强能够接受了。
换句话说就是…以后北地的粮食,基本上就能自给自足了。
士兵们在不打仗的时候,可以去农田里进行种植,然后在双方形势紧张的时候,还可以上战场。
这天,福小芸忙活完这些,已经很晚了。
她打了个哈欠,看了一眼窗外。
七月底了,今晚没有月亮,星空倒是还算明亮,福小芸看着看着,就想起沈清河送给自己吃的那些月饼来了。
前段时间…
就是在福大富成婚之前,沈清河过来找过福小芸,问福小芸,喜欢吃什么馅儿的月饼。
然后,特意去京城最好的月饼铺子定制的。
月饼!
福小芸吃着吃着莲蓉蛋黄味的月饼,就想起另外一件事来了。
嗯…今年她的酒肆里能推出一块冰皮来,一定很受欢迎!
想着想着,浓浓的困意袭来,福小芸打了个哈欠,就准备先回去洗漱睡觉了。
中秋节前,福小芸将自己的报告写好整理好了,呈送给了皇上,皇上看了以后,龙颜大悦。
关于今年会丰收的事儿,皇上那里其实早就已经有所预料了。
现在嘛…
得了福小芸的奏折,再收到了陈大人那里送过来的一些今年提前收下来的稻谷和麦子,皇上更开心了。
今年风调雨顺,从南到北试验田都是普遍丰收的。
这也就说明,福小芸这里的改良以后的稻子和麦子,果然是不错的!
当即,皇上便下旨,今年尽可能多的将种子搜集起来,明年进一步扩大种植的范围,争取三到五年之内,全国上下都种上福小芸推出的新品种水稻和麦子!
这天。
皇上的旨意才不过刚刚下发下来,朝廷一片沸腾。
早在今年,皇上下旨册封福小芸为大司农的时候,其实皇上就已经提过,关于福小芸这里改良稻种和麦种的事情。
可…朝臣们一直以为,改良要经过不断地试验,反复去探究。
他们完全没想到,福小芸这里竟然这么快就已经能将提高了至少五成收成的稻种和麦种,推广向全大周上下了。
一时之间,消息传开以后,百姓们也都炸了。
直呼福小芸这是神农转世啊!
…
福小芸却也没有太过得意,她的这些稻子和麦子,说起来也并不是自己亲自改良的,而只是随身空间里的。
她只需要将随身空间里的稻子和麦子种植出来,然后将种植好了的稻子还有麦子,重新放回到随身空间的一个储物器里面。
那储物器,便会自从再生成新的稻种和麦种了。
每一次新生成出来的,都会比之前的好一些,可至于到底好多少,这却是一件随机的事情。
总而言之,一切都还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的。
皇上宣读完了旨意以后,朝臣们便继续议事,福小芸对于那些修建水渠,还有通渠的事情并不懂。
她也就百无聊赖地站在那儿站着,有点瞌睡。
朝臣们也没人敢说她,一个个的只兢兢业业的,做着他们自己的事情也就是了。
下朝后。
福小芸出了勤政殿,伸了个懒腰。
将心底里的困意,稍稍驱散了一些。
现在时辰还很早呢,换成现代的计时时间,其实也就不到九点。
朝廷每次开大朝会的时候,基本上四五点就要开始了,到今天,九点结束大朝会,其实已经算得上是结束得早的。
福小芸以前读过历史。
宋仁宗时期,他就曾经因为开大朝会的时候没水喝,忍了一个上午呢,事后他还非常仁慈的,没有责怪那个小太监。
的确也不容易了。
正想着…
身后,沈清河却不知从哪儿就窜了出来。
他穿着武官的官服,一脸笑意,看见福小芸,便调侃着问道“福大人这是打算去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