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宦宠天下 > 第119章 期待第一朵桃花盛开

第119章 期待第一朵桃花盛开

   第119章 期待第一朵桃花盛开(1/2)

杜若宁看着沈决像狗一样被江潋拖走,笑得肩膀直颤,一边笑一边叫住跟在两人后面的望春“春公公,今儿个是什么日子,怎么大人们都没上早朝?”

望春等着走,来不及详细解释,只告诉她,皇上最近忙着炼一炉很要紧的丹药,没办法每天上朝,所以早朝改为三天一次了。

原来如此。

杜若宁点点头,若有所思。

李承启那炉要紧的丹药,只怕就是添加了他儿子指尖血的丹药吧?

世上竟真有如此荒唐的父亲,为了自己长命百岁,不惜摄食亲生骨肉的血。

这种人,就算别人不造反,他儿子总有一天也会造他的反吧?

毕竟,儿子再孝顺,也没有几个真正愿意用自己的血来喂养昏庸的父亲。

杜若宁感慨一番,示意陈三省把那只泔水桶处理掉,自己和贺之舟一起离开,坐上马车去了书院。

至于沈决会被糟蹋成什么样,她一点也不关心,尽管这家伙的到来出乎意料地帮她又逃过一劫。

倘若不是沈决跟江潋抢络子,江潋可没这么容易放过她。

果然只要有人抢,狗屎也是香的。

那两只络子根本就不是她打的,而是她拜托胡嬷嬷打的,说是要等阿爹和大哥回来送给他们做礼物。

胡嬷嬷听说是送给国公爷和世子的,打得非常用心,特意去街上买了上好的丝线。

上好的丝线便是她对江潋说的唯一一句真话,也不知道那傻小子信没信。

管他呢,反正他收了她的礼,就不能再为难她,她又可以轻松几天了。

曹广禄这几天还是没动静,也不知道粘在桌子下的信他到底看没看到。

她当时并没有粘得太隐蔽,按理说应该早就看到了,除非打扫卫生的小太监只做表面功夫,否则不可能看不到。

再等两天吧,如果还没动静,就得想别的法子提醒他了。

……

曹广禄早就看到了那封信,但这信并不是打扫的小太监发现的,而是他自己发现的。

他对谁都没有声张,看完之后就把信扔在火盆里烧了。

确切来说,那都不算是一封信,因为它从头到尾只有一句话不想死的话,写下一个当年参与谋反之人的名字,于三月十五日送到城外三清观,埋在正殿的香炉灰中,就可以用他的命换你的命。

曹广禄不知道这封信是真是假,更不知道它是怎么出现在自己书案下面的。

他叫来身边的几个小太监一一询问,这几日有没有可疑的人进过书房,几个人都说没有。

因为曹广禄发现信是在杜若宁出宫后的第二天,宫里正被那个闹鬼事件弄得人心惶惶,他本人又被鬼魂下了索命状,情绪变得十分暴躁。

所以服侍他的小太监们每天战战兢兢,根本没心情好好整理,而那两个见过杜若宁的小太监,更是将嘴巴牢牢封死,不敢告诉他实情。

这个节骨眼上告诉他,极有可能被盛怒之下的他乱棍打死。

曹广禄查不出究竟是谁所为,一连几天都在想信里的那句话,想得神志都恍惚起来。

陛下说得没错,明昭余孽的爪子已经伸进了宫里,那封无声无息出现的信,就是最好的证明。

肯定是有人潜在宫里,趁着夜深人静偷偷把信送进来的。

那人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送信,应该也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杀人吧?

所以,信的内容应该是可信的吧,只要他拉个替死鬼出来,就能逃过一死。

他虽然已经不年轻了,但他还是不想死,活着多好啊,哪怕只是待在宫里,每天也都是鲜活的,不一样的。

何况他在宫外还有亲人,他的老母亲还尚在人世,他的兄弟给他生了几个侄子侄女,还将其中一个侄子过继给他做儿子,如今他儿子又成了家,去年刚添了一个大胖小子。

他当爷爷了,还没见过自己的小孙子长什么样,他怎么能死呢?

不行,他不能死。

那就让别人去死好了。

他在心里盘算了好几天,终于筛选出一个够资格替他去死的人,只等着三月十五日去三清观把此人的名字埋在香炉里面。

一想到要出城,他又忍不住紧张,这些年他连宫门都很少跨出,更不要说出城了。

这样有点太过冒险,让他觉得很没安全感,他想着,到了那天,他要好好乔装打扮一番,然后从宫里的密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19章 期待第一朵桃花盛开(2/2)

出城,这样就不怕被人看到了。

宫里的密道没几个人知道,他之所以知道,也是当年明昭帝告诉他的。

明昭帝对他真的很好,可是……

唉,他也有他的苦衷,只能等死了再去地下和明昭帝赔罪了。

既然出了城,不如顺便回家一趟,去看看多年没见的家人。

这些年,他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兄弟和儿子,自己几乎没怎么花过,只要兄弟和儿子过得好,他也就满足了。

这样想着,他竟然有点迫不及待,想让三月十五日快点到来。

……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便是三月,京城的春天真的来了。

伴随着春天一起来的,还有定国公用兵如神,一鼓作气攻破西戎都城,西戎王被迫投降,要与天朝议和的消息。

消息一经公布,便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民众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争相称颂定国公的英明神武,夸赞他不愧是大周的不败战神,定海神针。

高兴疯了的民众们并不知道,这个消息早就已经送达皇宫,定国公的大军也已经在回京的路上,只是皇帝不想让百姓太早知道,所以拖到现在才公开。

按照祖制,大军得胜还朝,皇帝要亲率官员和民众出城去郊外迎接,名曰“郊迎”。

而嘉和帝既想让杜关山死,又不想他的死影响到郊迎仪式,便打算在远公公得手之后,先将杜关山的尸体送回来,对外声称是身负重伤提前回来医治,等到大部队回来,郊迎仪式结束后,再公布他不治身亡的噩耗。

这样就可以让民众循序渐进地接受定国公的死亡,避免他们的悲痛之情影响到郊迎仪式,而回京的队伍少了杜关山,人们便只能给皇上歌功颂德,此举可谓两全其美。

这个两全其美的计策是江潋想出来的。

为了让杜关山的死不被人怀疑,他甚至还建议嘉和帝,可以先留杜若飞一命,让他带军回京,在郊迎仪式上把他父亲该得的尊荣和奖赏全都给他,让他替他父亲接受民众的敬仰。

这样一来,民众的情绪有了宣泄之处,也不会有人再怀疑杜关山的死与皇帝有关,而没有了杜关山做靠山,皇上想什么时候收拾杜若飞和定国公府,都将易如反掌。

嘉和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便让他传密信给远公公,暂且先留杜若飞一命。

宋悯自从在包子铺被气到昏厥之后,就一直看江潋不顺眼,恨不得杀了江潋以断绝杜若宁对他的心思。

他隐约觉得江潋另有图谋,便私下劝谏嘉和帝,不要对江潋太过信任,应该依照他们最初的方案,一次性解决掉杜关山父子,这样才是永绝后患最有效的办法。

至于民众,他们的想法看法是最不重要的,就好比当年的宫变,明昭帝被杀,皇位易主,民众最多不过声讨几句,慌乱几天,很快便又若无其事地过起了自家的小日子。

所以,他们只要日子过得下去,才不会管朝堂如何风起云涌。

嘉和帝却不认同宋悯的说法,他已经不是十年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信王,现在的他,想要功绩,想要赞颂,想要青史留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怎么能说民众不重要呢?”他对宋悯道,“你向来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朕都有点不认识你了。”

宋悯苦笑。

他也快不认识皇上了。

当年那个目标坚定,杀伐果断的李承启,如今却成了用自己儿子的血炼丹的昏君。

他坐上皇位不过十年,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都是江潋害的。

是他一直在皇上跟前进谗言,先是哄着皇上做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事,然后一点点加大力度,在不知不觉间把皇上引上了昏君的道路。

死太监,他真该被千刀万剐!

宋悯恨得牙痒,感觉自己不能再对江潋的恶行视而不见,他要杀了江潋,为大周,也为自己扫除这个心头之患。

江潋对此浑然不觉,随着天气变暖,他收到的桃树画像也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

光秃秃的枝丫渐渐长出了花苞,花苞也在一天天长大,从最初的小墨点,变成可以看出形状的骨朵,最近几日,已经呈现出半开的状态。

起初,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只是想看看杜若宁在耍什么花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他开始期待第一朵桃花盛开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