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万剑神皇 > 第558章 又见陶先生

第558章 又见陶先生

   第558章 又见陶先生(1/2)

据姜璇所说,这一年来陶先生基本都住在东城的望月楼。

只要没出什么事,需要陶先生亲自去解决,他很少离开望月楼。

于是,秦天向姜璇道了声谢,便与之分别,带着汶婵等人赶往东城。

姜璇停在原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里还在嘀咕着“陶老先生与祖父是至交好友,待我如孙女一般。

秦公子竟然是陶老先生的弟子,这样算来,我岂不是成了秦公子的晚辈?”

明明秦天比她还小两岁,却变成了她的长辈……这让她怎么不嘀咕?

但她转念一想,有陶老先生这层关系,她和秦天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亲近了,这当然是好事。

于是,她收敛思绪,带着剑奴和左邦、右避,赶往王宫去了。

……

另一边,秦天等人很快就找到了东城的望月楼。

那是一座高达三十多丈,有着四百年历史的八角宝塔,是货真价实的古刹。

站在宝塔的顶层,可俯瞰大半座王城,眺望远方,视野非常开阔。

到了夜晚,仿佛离天更近,伸手便可摘星拿月。

望月楼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宝塔下是占地千丈的园林,环境清幽,灵气盎然。

自从上任国主退位之后,便一直隐居于此,在此修身养性。

老国主生前以勤俭、仁政持国,素有贤名,深受姜国百姓拥戴。

隐居望月楼之后,他也没有兴师动众地翻修古刹,更没有设立大批护卫和侍从。

偌大的园林和望月楼中,除了他之外,仅有一个老太监、几十名侍卫和仆从,略显冷清。

因此,陶先生来到姜国之后,便受邀住进望月楼,能经常陪老国主聊天叙旧。

两位老人兴趣相投,一边品茶下棋,一边谈古论今,倒也不寂寞。

夜幕降临时,秦天等人出现在望月楼的园林大门外。

把守大门的护卫,见他们风尘仆仆、衣着打扮不像姜国人士,便提高了警惕,盘问他们的身份和来历。

秦天如实回答,简明扼要地说出身份和来意,并拿出一份信物递给护卫。

护卫们听完后半信半疑,态度也变得谨慎许多,便拿着信物进入望月楼禀报。

没过多久,护卫去而复返,对秦天等人颇为恭敬,领着他们进了望月楼。

三十多丈高的望月楼,总共有九层。

最顶层是老国主和陶先生下棋、品茶、赏月的地方,第八层是老国主的住处。

陶先生住在第六层,只配备了两名护卫和两个侍从。

倒不是老国主苛待陶先生,而是陶先生喜欢清静,执意要求这样。

当秦天等人登上第六层时,陶先生早就换上正装、梳好了发髻,正襟危坐于客厅中。

见秦天等人进入客厅,他眼神慈祥、面带微笑地打量着秦天,观察秦天的变化。

师徒二人已经有近一年没见了。

陶先生从秦天的身上,看到了他的成长和蜕变,心情颇为喜悦和欣慰。

他又用灵识,探查了一下秦天的实力境界,顿时眼底闪过浓浓的惊讶,觉得不可思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558章 又见陶先生(2/2)



这时,秦天、汶婵、黑袍人和秦萱,走到大厅中站定,齐齐向陶先生行礼。

“弟子秦天,拜见师尊!”

“晚辈拜见陶老先生!”

看着四位青年俊彦,陶先生心情大悦,喜笑颜开,连忙点头道“孩子们,少礼,快坐吧。”

秦天等人道了声谢,便坐在大厅两旁,与陶先生叙谈。

陶先生望向秦天,问道“看你们风尘仆仆,还有伤在身,想必来姜国王城的路上不太平吧?

先给为师介绍一下这三位小友吧。”

秦天点点头,逐个介绍道“这位是汶婵,我的师姐,寒月峰五弟子。

这位是我朋友……这位叫秦萱,是我的妹妹。”

简短的两句话,却蕴含了很多信息,陶先生目光一凝,听出了其中的端倪,但并未当场追问。

他微微颔首,捋着胡须道“果然都是天赋杰出,凤毛麟角的少年才俊!

对了,听说你拜入灵武学宫,轰动了大半个南灵州,早已声名在外了。

快给为师讲讲,这一年来,你都经历了哪些事?”

秦天道了声遵命,不疾不徐地讲述道“去年与您分别之后,没过多久,弟子便前往灵武学宫,参加东岳论武……”

从他和陶先生分别,到他在东岳论武上大放光彩,再到归元皇城发生的一些事,以及他拜入灵武学宫后的一系列经历,他都简明扼要地讲述一遍。

陶先生认真地倾听着,时而为他担忧,时而为他高兴,展露笑颜。

最终,听完秦天这一年内的经历,陶先生既欣慰又感慨“真没想到,你没有在灵武学宫闭关苦修,而是在外闯荡,竟然经历了这么多惊心动魄的大战和凶险。

难怪你能成长的如此迅速,达到如今这般实力。

看样子,你现在的实力,已经堪比天元境三重了。

如此恐怖的提升速度,放眼整个南灵州,也无人能与你比肩啊!”

陶先生非常清楚,一年前的秦天,是什么实力境界。

所以,秦天的飞速成长,让他深感震撼。

秦天自谦了两句,开始询问陶先生,这一年来在姜国做什么。

陶先生微笑着道“既然你来姜国王城的途中,结识了姜璇那丫头,想必你已经知道了为师和姜国的渊源。

老国主姜云冲,和为师是知交好友。

为师去年来此赴约,也是因为早年间答应过老国主,帮他平定姜国的乱局,整治内忧外患。

姜国的三代国主,都是仁义之君。

如此君主,虽然品行端正,却未免有些陈腐。

于国家而言,有利也有弊。

弊端很明显,姜国近几十年国力渐弱,即使国内还算太平,却已经是暗流涌动。

另有火国挑起矛盾,借陈年积怨之由,不断与姜国争执、摩擦,暗中割据和较量。

老国主忧心忡忡,却无计可施。

现任国主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又无壮士断腕的决心,便无法扭转颓废之局面。

老国主邀为师来此帮忙,既想让为师帮着出谋划策,也是想借助为师的威望,震慑一些心怀不轨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