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等着看好戏吧(1/2)
既然秦天松口了,两人的谈话便进入正题。
楚轩直截了当地问道“三天后就是圣后的寿诞,届时陆廷之献上云霄道藏,你的东华道经就要被比下去了。
我想知道,你接下来还有什么计划?”
秦天对于皇室子弟,向来十分冷淡,报以警惕和戒备。
他当然不会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楚轩,便再次反问道“先说出你的想法和计划,我需要知道,你想做什么?”
当初离开灵武学宫时,楚轩就明显感觉到,秦天对他和辰公主等人更冷漠了。
如今看来,秦天仍然对他保持警惕和防备。
哪怕他已经表明了诚意,秦天也不肯透露接下来的计划。
不过,楚轩并不会太在意。
他能理解秦天的心思,毕竟他也不会坦诚相待,内心也有自己的盘算。
“以你的计划为主,我可以配合你。你的目标是陆家,而我的目标是林家!”楚轩幽幽地说道。
秦天沉默了,内心分析着“仁德皇帝一直没有立太子,几位皇子之间早就开始明争暗斗了。
那几位皇子且不说,楚轩和楚胤的斗争最激烈。
不论武道资质、还是心计和秉性,楚轩都优于楚胤。
偏偏楚轩把楚胤当成了最大的劲敌,根源就在于林贵妃的家族,林家。
林家既是顶尖的权贵世家,又是皇亲国戚,势力几乎占据了小半个朝堂。
反观楚轩,既没有受宠的母妃,也没有强大的家族支撑。
所以,他最忌惮的不是楚胤,而是林家!
如今我设计对付陆家,势必会牵连到林家,他见此机会,便想与我联手。
只可惜,他的势力有限,恐怕帮不到我太多。”
秦天略微一分析,就明白了楚轩的心思。
他心知肚明,仅凭他的力量,确实难以覆灭陆家,更不可能扳倒林家。
楚轩同样也做不到。
但两人联手的话,有楚轩这位皇子暗中配合,关键时刻推波助澜一下,事情进展会顺利很多。
甚至,最终的结果有可能超出预期。
想到这里,秦天便点头答应了,“你我里应外合,覆灭陆家应该不是问题。
只是,林家根深叶茂、势力牵扯太深,很难借这次机会将其彻底扳倒。”
楚轩微微颔首“这一点,我早有心理准备。
不求能扳倒林家,只要能将其重创,大幅削弱其势力,就算圆满了。
五年前,我开始拉拢林家的敌对势力,并暗中搜集林家的把柄和罪证。
如今,我手上已经掌握了林家大量的罪证。
若是平时,我放出那些罪证,很难收到成效,无法动摇林家的根基。
这次你我联手,那些罪证能否重创林家,就要看你的计划和行动,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显然,楚轩早就在暗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给林家致命一击。
这次秦天要对付陆家,他终于找到机会,才主动与秦天合作。
既然是合则两利的事,秦天当然不会拒绝,语气自信地道“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见他如此有信心,楚轩心里也更踏实了,起身走向房门口。
“那就预祝我们合作成功,如愿达成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37章 等着看好戏吧(2/2)
说罢,楚轩打开房门,迈步离开了。
……
接下来的两天,皇城里越来越热闹。
圣后的寿诞在即,皇城中一片普天同庆的架势。
清心宫内外都张灯结彩,皇宫里也是灯火辉煌,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第二天傍晚,十四国的国王使团,像是约好了时间一样,同时进入皇城。
每个使团都有数十辆马车,近千名护卫和仆从,带着无数宝物和贡品,旌旗招展地驶过大街,进入皇宫。
皇城的许多百姓,都涌到大街两旁,围观十四王国的使团。
看到各国使团来朝拜,携着珍宝与贡品来贺寿,皇城百姓们都满腔激动与自豪。
他们以身为归元皇城的子民为荣,颇有种‘天下共主、唯我独尊’的自豪感。
夕阳西下时,十四国的使团进入皇宫,在禁卫军的带领和监视下,住进了藩国使馆。
当天夜里,藩国使馆举行了盛大的筵席,仁德皇帝设宴款待十四位国王。
不过,仁德皇帝只是露个面,走了个过场,便提前离席了。
十四位国王也没有吃喝的兴致,只是借着筵席互相认识,暗中议论仁德皇帝的真实目的。
一夜过去,新的一天到来。
今天便是圣后的寿诞,举国同庆的喜庆日子。
一大早,仁德皇帝便带着朝廷重臣和皇家子嗣,乘坐豪华尊贵的车辇,在上千名禁卫军的拱卫下,浩浩荡荡地赶往清心宫。
十四国的国王和使团,也跟着仁德皇帝的仪仗,一起去清心宫请圣后起驾。
绵延六七里的车队,旌旗招展、招摇过市,引得十几万皇城百姓们夹道围观。
城卫军和禁卫军出动了近万人,在车队途径的大道上排成人墙,维持秩序。
晨曦中的皇城,一派热闹喧嚣的景象。
半个时辰后,仁德皇帝的仪仗抵达清心宫外。
仁德皇帝带着皇家子嗣和朝廷重臣、皇亲国戚们,在大门外三拜九叩,请圣后起驾。
各种礼仪和规章走一遍,又是半个时辰过去。
圣后的鸾驾离开清心宫,在一众禁卫军和仆从的护卫下,不疾不徐地赶往万寿山。
仁德皇帝的仪仗,和十四王国的使团,都跟着圣后的鸾驾。
威武庄严的车队,扩充到万人之多,连绵近十里,蔚为壮观。
许多凑热闹的百姓,也跟着车队前往万寿山。
虽然,他们没资格登上万寿山,更不可能参观延年殿。
但这种普天同庆的盛况,往往要十年才有一次。
他们能在万寿山下仰望延年殿,感受一下节日的欢庆,也是很开心的事情。
一个时辰后,犹如十里长龙的车队,抵达万寿山脚下。
近万人的车队,很快就分成了三部分。
大部分马车都停在山脚下,留下许多禁卫军、护卫和仆从们看守。
仁德皇帝、皇家子嗣、朝廷重臣和皇亲国戚们,以及十四王国的国王、质子们,都要跟着圣后踏上万寿梯,登上山巅的延年殿。
还有一部分禁卫军和护卫们,将押送几十辆马车,从西边的官道登上山巅。
那些马车里装满了珍宝,是众多朝臣、皇亲国戚和十四王国进献的贺寿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