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游说(1/2)
温如意淡漠的看了一眼淮南王,看向那几百人,把名单拿了出来,交给燕云“点吧。点到的人站到左边。”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明白怎么回事。
燕云拿来单子,开始点名“曹莽。”
那一群人里面,有个长得浓眉大眼,一脸横肉的人。
曹莽年纪其实来岁了,但走路还很有力气,说起话声音也不小,冷冷的“干什么?奶奶的!”
温如意看去,“上一边站着去。”
冷冷的,不容反驳。
曹莽是淮南王的副将,跟随多年了,谁也不怕,平时楚凌见了都很乖,那里受过这种气?
“奶奶的,你敢……”
“来人,把他给我绑上。”
温如意不等曹莽把话说完,已经命人动手了,院子里的人都要冲上来,但那些人的地上忽然起了一阵灰尘,吓得这些人都后退了,其中的一些孩子,都哇哇大哭起来。
楚云看着温如意“你要干什么?”
“你们要干什么,我就要干什么,把那孩子给我带来。”
温如意手里的剑指着对面一个三岁的小女娃,小女娃在一个男子腿边,看着温如意急忙躲到了他父亲的身后。
燕云走去拉那个小女娃,小女娃的父亲要动手,却忽然倒在地上,吓得小女娃不行,蹲下晃动男子。
院子里忽然乱了。
就是曹莽也被吓到了。
温如意则是说道“把孩子弄来。”
燕云抱起小女娃到了温如意面前,小女娃立刻朝着温如意捶打起来,楚清珏起身护着温如意的肚子,小女娃看到楚清珏吓到,急忙后退,温如意看她要摔倒了,伸手拉了她一下,把她抱在怀里,手里的剑扔到一边。
小女娃哭的不行,大人们都惊呆了。
温如意拍了拍小女娃“不要哭了,你不哭,我就让你爹没事,你要是哭,我就砍断他的手脚。”
小女孩吸了吸鼻子,回头看地上的人,温如意说道“给他一颗药。”
燕云走去给了一颗药丸放到了对方嘴里,对方很快醒了,起身要找女儿,温如意把小女娃放下,小女娃急忙跑了过去,男子抱起女儿冷冷的看着温如意,温如意扫了扫手,看着偌大的院子里“点到名字的人去左边。”
曹莽被捆住,其他的人为了孩子,都去了左边。
没多久左边就站了一群人,名单上的人名字没有了,燕云看向温如意,温如意说道“不久前淮南王府将一部分,京城内的将士家眷,暗中迁移了出来,此时皇上已经跟淮南王说过,要出来的人原数返回,淮南王已经应下,皇上一直不愿意证明再提这事,一来老王爷年事已高,不愿意驳了情面,二来想着将士们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不多,如今有这个机会,自是要通融些日子。
再者,皇上也是希望,将士们能明白,这将在外,不可将家眷随军,自行将家眷送回,但如今已经过去一年之久,却无人主动回去。
皇上为此事也是劳心。
杀……是自己的将士,不杀……忤逆犯上。
实在难以抉择。
故此,皇上命我来说此事,也是希望将士们,能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
皇上的意思是,要我尽量说合。
但我的意思是,以和为贵,各位不要为难于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二百九十三章 游说(2/2)
”
大家都不啃声,此时都看着淮南王,淮南王这样……他们也有些心慌,这私自把家眷从京城迁出,本身就是大罪。
“不过,也不是非要你们都回去,法子还是有的,难得你们都团聚了,再回去,这难舍难分,也显得皇上不近人情。
所以本王妃做主,可以不回。”
众人惊讶,温如意笑了下“不过,孩子要全部带走,且一个不留,若是腹中还有,人也要带走,等孩子生下,将大人送回,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不行。”
一个女子急忙搂住自己的孩子。
温如意朝着那边看了一眼,却是没有去理会对方,孩子们都害怕的哭了起来。
“你也是要做娘的人,你如何能想出如此歹徒的事来?”女子指着温如意问。
温如意坦然道“总比你们夫妻,家人分开的好,而你们在此处,也终究是心腹之患,自古以来,将出征,家眷不带,难不成是怕涣散军心么?说白了,是要你们出征的时候,还记得,家里还有个人等你们,你们保护的不仅仅是这个国家,还有妻儿子女。
清剿搬出,就是要造反,这不必我说。
皇上已经宽限许多时日,你们还是不肯悔改。
今日来,将你们的子女带走,对你们也有好处。
希望你日后,想要打回去的时候,不要见到你们的子女,父子相见,血溅当场。”
“你,你要我们父子相残?”
一个人在人群质问。
温如意起身,弯腰捡起地上的剑,朝着那人走去,男人后退了两步,温如意嘴角上翘,目光阴鸷“是个男人就站在那里,不要躲。”
对方站稳,咬了咬牙。
温如意的剑横在他脖子上“你们盘踞在此,将家人接来,你们意欲何为?你们每年都要回去一次两次,也可以小住一月两月,皇上对你们课程亏待?
如果不曾,为何要清剿离京?
若是镇守边关的人都如你们,那天朝还有多少年?
百年之后,还有天朝么?
即便在这里成了气候,光彩么?
你们接了自己的家眷出来,那族人呢?九族呢?
这里,就算好,你们算什么?
土匪?
你们只有守城,地上粮食颗粒无收,棉花,布匹出不来,谁给你们?
没有皇上的旨意,你们吃不饱穿不暖,什么都没有。
三年五载看你们屯粮,有银子,但那是军饷,早晚要吃空用完的,没了呢?
你们不打仗,下去种庄稼?”
温如意看了一眼周遭的人,“想想吧,你们在京城长大,是什么管教, 进宫有嬷嬷和相爷侍郎教导,出了门有先生关照。
仪态都不一样,你们的孩子在这里,能怎样?
长大后,也不过就是泥里大家的莽夫。
带走他们,是要他们知道,他们是天朝的人,是要陪伴太子,皇子的人,日后可以为国效力,在朝堂上展露才能。
留在这里,能做什么,在这院子里,容得下几个人?”
大家都沉默了,有些跟来的女子家里都还有父母,来的时候也很茫然,以为很快就能回去,可是来了之后,不但水土不服,还要忍受不能再见父母的煎熬。
有些,忍不住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