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唐之我真不想当皇上啊 > 第七百七十章 布置防守

第七百七十章 布置防守

   第七百七十章 布置防守(1/2)

大唐,黄昏时分。

李治正与长孙无忌在寝宫之内用宴。

同时也借着这个机会向长孙无忌请教一下政务上的事宜。

不过没有多久,话题就开始有些偏离。

“舅舅,朕准备重新修缮大明宫。”李治看着长孙无忌,稍作犹豫后说道。

“大明宫?”长孙无忌愣了愣。

大明宫他是知道的,李世民在位时就开始修建。

起初的名字是“永安宫”,意求太上皇李渊长永安泰。

不过李渊离世后,大明宫的修建就搁置了下来,现在是皇家离宫式的建筑。

长孙无忌沉吟了一会儿后说道“陛下为何想要重新修缮大明宫?”

李治苦笑一声道“太极宫地势低下湫湿,太医说我若是长居于此,久了恐怕会染上风痹。”

“嗯,这样说来,倒是的确有修缮的必要。”长孙无忌点了点头。

看到长孙无忌点头后,李治的眼中流露出一抹喜意!

长孙无忌现在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百官之首。

他的意见对于朝中官员来说极为重要。

只要长孙无忌支持自己,那重建大明宫的事宜,想来是不会受到太大的阻扰。

“既然舅舅也觉得有修缮的必要,那朕便找个时间将这件事安排下去。”李治一边笑着,一边用筷子夹起一份名贵的菜肴放在长孙无忌的碗里。

李治说道“舅舅过去一年过的清贫,以后可要多享受享受才是。”

“臣,谢过陛下。”长孙无忌说道。

他口中虽然说着道谢,行动上却是连礼都没有行。

直接夹起菜肴吃了起来。

李治倒也不在意,装作漫不经心的说道“舅舅,房玄龄、马周这些人,现在该如何处置?”

“继续把他们关着就是,等过上一年,一切都稳定下来,再把他们放出来。”长孙无忌笑了笑道。

“不过最近有大臣上奏,希望他们能尽快出来啊。”李治说道。

“哦?是谁?”长孙无忌的语气有几分诧异。

要知道现在整个朝堂,谁不知道房玄龄他们是前太子一系的人。

按理来说应该恨不得和他们撇清关系。

怎么会有人向他们求情?

李治看了眼长孙无忌,淡淡地说道“高季辅,许敬宗。”

“原来是他们两个。”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这两人都是很有能力的,陛下以后可以多听取他们的意见。”

“舅舅不生气?”李治笑了笑。

“呵呵,他们想让房玄龄出来,无非是希望制衡我,不让我一家独大,这也是为了大唐的社稷,是好事。”长孙无忌目光深邃,让李治根本无法看清他心里真实的想法。

“朕没有答应他们。”李治喝了口热茶。

沉默了片刻后,李治又补充了一句道“朕相信舅舅。”

长孙无忌没有说话,只是安静的咀嚼着口中的食物,嘴角却是微微翘了起来。

不过就在这时,连续几声长长的急报声在宫外响了起来。

几个狼狈不堪的士兵在御林军的搀扶下跟在带路太监的后面,朝着李治所在的宫殿奔去。

“这般动静,莫非是鸿翎急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七百七十章 布置防守(2/2)



正在用餐的李治猛地抬起头来,他双拳紧握,心情甚是忐忑。

这段时间以来大唐各地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大事。

此时送来长安的鸿翎急报定是与战事有关!

“舅舅,难不成是出什么大事了?”李治不禁问向坐在自己对面的长孙无忌。

“陛下不用担心,且先看看是何事!”长孙无忌沉稳的说道。

闻言,李治心里也安定了不少,只是藏在袖袍底下的双手,紧紧攥住了衣袖!

太监很快来到了殿外,将急报递给了门口的内侍,内侍急忙将之呈上。

李治接过急报微微一怔,这急报竟然不是一份!!

他连忙将封口拆开,拿出里面的奏折看了起来。

里面的内容不多,李治只是扫了一眼便将所有的内容全部看完。

只是看完之后,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无比,握着奏折的手指极为用力,指关节都有些发白!

“陛下,发生了何事?”长孙无忌看到李治的神情,抿着嘴问道。

李治没有回答,只是将剩下的急报全部拆开,一眼看过之后,手一抖,筷子就将面前的碗给戳翻,汤水洒了一地。

一侧的侍女见了连忙走上前来,收拾着地上的汤水。

长孙无忌见李治如此失态,微微皱了皱眉,将急报全部拿了过来,扫了一眼之后眼睛猛地睁大,心脏都差点停滞!

“这!这!这怎么可能!吐蕃、高句丽、回纥、吐谷浑、室韦、靺鞨、骠国、真腊这么多国家,他们是怎么联合在一起的!这不可能!”长孙无忌猛地站了起来,面前的桌子都被掀翻,各种名贵的菜肴散落了一地。

李治指着几分信上的几个印章说道“这都是各地守将的帅印,定是不会有差!”

长孙无忌的嘴唇有些发白,他立刻就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以大唐的实力,独自面对其中任何一国,甚至其中的两国、三国,都丝毫不用担心。

可现在进攻大唐的至少有十余个国家!

若是处理不好,大唐将有倾覆的危机!

“舅舅,现在应该怎么办?”李治本能的向长孙无忌征求意见。

长孙无忌的脸色阴晴不定,犹豫了许久后才说道“进攻大唐的国家虽多,不过其中威胁最大的便是西部的吐蕃,东北方的高句丽,北方的回纥,当下最重要的,便是立刻调军将这三处防线守住!

而这三处防线,西部有苏定方将军,东北部有程知节,我们只需要调遣援军和物资,想来这两位将军能够守住,现在最危险的地方便是在北方,没有一名真正的大将坐镇!”

李治听到长孙无忌的分析,也总算是平静了下来。

他思考了一番后问道“舅舅,北方应该派何人去镇守?”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后道“英国公李勣!”

李治心中一震,他忍不住开口道“李勣不是被软禁在英国公府,他会出来领兵吗?”

“他当然会!”长孙无忌无比肯定的说道。

这些老臣,或许不会认可李治,也不会为李治效力。

但大唐出现危机的时刻,也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李治一听便点了点头道“朕即可召英国公进殿!任他为关内道行军大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