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唐,百年必亡(1/2)
就在李炎前往剑南道的这几日里。
长安城,亦是有了几分变化。
皇宫,政事堂内。
马周几人正处理着今日的政务,却是听闻外面吏部尚书求见。
“吏部尚书?他来做什么?”
马周放下手里的奏折,一脸不解地问道。
高季辅在一旁说“陛下眼下不在长安,许是有什么正事来找你。”
“正事”马周摇了摇头,“我倒是觉得,这位吏部尚书是来找我求情的。”
剑南道的情况,四人可是一清二楚。
陛下刚到贵阳县,就把整个县里的官员全部撸了下去。
可见这贵阳县的吏治有多糟糕。
这一切,能说吏部没有责任?
每年的吏部考评,什么问题都没有发现,这吏部之中,定然是有人勾结剑南道。
想的更深一点儿,没准这些庸官背后最大的靠山,就是这位吏部尚书呢?
高季辅沉默了一会儿道“马仆射,会不会是你想的太多了,吏部尚书我与他接触过,不像是那种人。”
这位吏部尚书,毕竟是太宗时期的老人了。
无论是才能还是品行,都难以挑剔。
否则也不会委以重任。
吏部,隐隐可是六部之首。
马周叹了口气“但愿如此,否则这朝堂又要生出大变故了。”
“马仆射不出去见一见?”高季辅问道。
“嗯那便出去见一见。”马周沉吟了一会儿,终是做出了决定。
他站起身,走出了政事堂。
外边,吏部尚书恭敬地等待着。
见到马周走出来,拱了拱手道“见过马仆射。”
马周挥了挥手“不必多礼,不知尚书大人过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马仆射,臣听闻陛下那边刚刚革除了一个县的县令?”吏部尚书问道。
“不错,那县令鱼肉百姓,本就该诛。”马周点了点头,“倒是吏部,这么些年,为何竟然没有察觉到那县令的异常?每年的考评,就是这么考评的吗?”
吏部尚书脸色微微一变,连忙告罪道“是下官之过,回去后,下官定然会整顿吏治!”
“嗯,是要好好整顿整顿。”马周眯着眼看着他,心里有些奇怪。
这位吏部尚书转门跑过来,就为了和自己说这事儿?
未免也有些小题大做了吧。
不过是一个县令的事儿,还需他一个尚书记挂在心里。
正当他这么想着时,吏部尚书又开口道“马仆射,臣有一事想请教大人。”
“哦?何事?”马周表面不动声色,心里提起神来。
“敢问马仆射,对于陛下此次改革,是如何看待的?”
“一五计划?”马周微微一怔,旋即说道“自然是好,这大唐经过去年的改革,百姓的生活发生了何等巨大的变化,难道你还看不到嘛。”
吏部尚书的眸子忽然一沉,这细微的变化,马周并没有察觉到。
“马仆射,可这一五计划,大兴土木,劳财伤民,户部去年一整年都没有什么盈余。另外,还有所谓的商部,鼓励百姓经商,现在民间的百姓愈来愈重利。
还有那所谓的大唐日报,其内容更是不堪入目,哗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唐,百年必亡(2/2)
取宠。长此以往,并非什么好事啊。”
说完,吏部尚书作揖下来,对着马周重重一拜。
“马仆射,你乃百官之首,太宗皇帝亦视你为大唐的肱骨之臣,难道您就这么眼睁睁看着陛下带着大唐往一条不归路走去吗?”
说了这么一大通,马周的脸色也从一开始的轻松变得凝重了起来。
吏部尚书的这番话,他听懂了。
这是剑指陛下所行之大变革!
陛下刚刚离开长安不久。
吏部尚书就直接过来向自己说明此事此种巧合,让马周不得不联想在一起。
“剑南道的事,你一早就知道?”马周声音沉了下来。
吏部尚书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去年中秋时,我才查明这一切,吏部里有人收了剑南道的礼。”
“所以那山獠女刺杀阎立德,陛下离京,都是你策划的?”马周继续追问。
这一次,吏部尚书却是没有再回话。
马周紧紧地盯着他“不说话,我就当你默认了。”
吏部尚书把身子抬了起来,开口道“我是为了大唐。”
“为了大唐?可笑!现在的大唐天下承平,四方皆定!这是最好的盛世!”马周喝道。
“这不过是虚假的繁荣罢了!”吏部尚书抬起头,与马周四目相对。
眼神之中的坚定,让马周也为之动容。
“马仆射,我今日过来,是来与你摊牌,也是来求得你的支持!”
“陛下他是错的!什么一五计划!好好看一看这个大唐和长安城吧!”
“城中百姓人人言商,读书求学者还有几人?女子在外抛头露面,不知礼义廉耻,马仆射,下官听闻陛下要在今年的明经举中让女子也可为官?何其荒谬!”
“马仆射,你再看看这长安城里,茶楼小贩,人人拿着报纸品谈这朝中大员!这又是何其不敬!”
“我等乃是朝廷命官!岂是他们能随意评论?”
“马周。”吏部尚书身体站的笔直,“陛下错了!为臣者,君既有错,便要让陛下认识到这个错误,否则继续如此下去,我大唐,百年内必亡!”
听完这一番话,马周脸色阴晴不定。
他也并非庸人。
吏部尚书说的这些,他自然也有所察觉。
陛下做的这一切,百姓的生活当然会越来越好。
但,报纸启民智,重商而百姓富。
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马周虽不太确定,可也能大概猜到。
吏部尚书所说的,唐百年必亡,或许并非虚假。
自古以来,每一个王朝都给百姓的身上添加一层一层的枷锁。
这思想的枷锁,乃是王朝统治的根基。
愚民才好糊弄啊。
要是百姓都聪明了,反而不好统治。
陛下这所谓的一五计划,则是再给百姓身上的枷锁松绑。
这固然是圣人般的壮举,却也会招来不可预估的未来。
“马仆射,你好好想一想,下官便先告辞了。”吏部尚书见马周久久未曾说话,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开。
马周抬起眼,看着吏部尚书的背影,内心颇为复杂。
吏部尚书郝处俊。
倒也是一名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