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反派的心头朱砂痣 > 第七十一章 旧事

第七十一章 旧事

以齐允义一贯的所见所闻,他当然不会觉得这是李雁自己挑剔,而是觉得忠信侯未免太看重与先荣承伯之间的交情,竟为了一个孤女要这般委屈自己儿子。

当然了,齐允义那个时候还不认识陶千宜,毕竟他自小住在宫里面,就是偶有能出来的机会,那么多好玩的东西还顾不上来,哪会想到去见小伙伴的未婚妻。

所以,一边是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友人,一边是素未谋面,又无论从哪个方面都看不出来优势的陌生女子,齐允义那心自然是偏得不行。

但还是那句话,他当时人在宫里,就是有心要为小伙伴打抱不平,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额……总不能是让他那么点年纪,就给自己伴读送女人吧?他就算真想送,手边也没人啊,宫女又不是能随便指派的。

而李雁见齐允义当时消停了下来,便也没再把这当回事,毕竟他的脑回路根本和一般王孙公子不一样,除了那点还属于小男孩的幼稚攀比心理之外,他是真没准备要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来碍他的眼。

但偏偏齐允义就是把这事记进了心里。

在宫中时,他是不好做什么没错,可没过两年,等到齐允义出宫建府的时候,那心思就又活络了起来。

行吧,作为贴心的小伙伴,齐允义觉得,既然忠信侯府不肯给李雁安排这些,那他倒也没必要故意去触李家的霉头,便不发慈悲,不送人了。

可寻常公子哥到李雁这个年纪,有的都已经娶妻生子了,自家好友却因为未婚妻太小,至今连个女人香都没有闻过,齐允义那简直是看不下去。

山不就我,我就山。

既然他不好给李雁送女人进侯府,那他改带李雁去女人堆里,总没问题了吧。

也不知道齐允义这人怎么就那么天才,竟是想了主意,要带李雁去烟花之地见识一下。

李雁他是有洁癖不假,但又不是沽名钓誉,也没觉得去那种地方有什么问题。

更何况,当时是齐允义吵着要去,李雁只当他是出宫不久,对什么都新鲜着。当然也不敢放他一个皇子随便行事,不然万一真的出了点事怎么办。

可去了之后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给他准备的。

李雁……

然后李雁就成功让齐允义见识了一番他的龟毛程度,深深震惊了这位少见多怪的十皇子殿下。

以往在宫里面的时候,齐允义就已经是觉得李雁事儿多,结果到那时才知道,合着人家以前看在皇宫的份儿上,那还是收敛着的了。

齐允义最后都不记得他自己是怎么回的皇子府,就光记得下巴酸疼了——大概是因为太过于惊讶,嘴巴一直就没有合上去过。

在有过了这么一遭后,齐允义是再也不想着要给自家小伙伴找女人了,只觉得他就和李信义一样,心累。

可齐允义这下子倒是真的消停了下来,侯府里面的冯金锭却完全是真火了。

冯金锭也不是个迂的,自小长大的环境不同,她对青楼楚馆这样的地方,并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那样偏见,自然知道这种地方有这种地方的好处,甚至她当年学做生意的时候,还亲自去过那里谈生意。

但,在冯金锭看来,那种地方,谈生意、谈正事,甚至是联络感情,都可以,可就是不能真只为了姑娘而去。

作为亲娘,即便因为冯金锭她自己没遭遇过妾侍之流,也不想着要给自己儿子塞人,但若说是坚决反对,那也不至于。

就像李雁先头来讨要丫鬟,冯金锭虽然怕是底下有人不安分,但如果李雁他非要不可的话,也不是不行。

可这跟去花街柳巷,又完全是两回事了。

家里的丫鬟再是心大,那也全是干干净净、知根知底,外面又是个什么情况?

别跟她说什么洁身自好,冯金锭不否认那里面会有苦命人,但再是一朵清莲,耳濡目染之下,也多得是烟尘手段。更别提还有那诸多不便明言的药物,甚至于,她当年可是还见过有人将五石散混入烟烛之中的。

这一回,冯金锭都没有再找李信义,而是难得亲自责罚了李雁。她也不动手,知道这小子皮糙肉厚,打一场,疼一阵,然后转头就能抛之脑后,根本从不上心。

她一边罚了李雁去跪祠堂,让他自己好好反省一下,另一边从源头上,根本掐灭了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

当然,当然了,对方是她亲儿子,冯金锭再怎么着,也不会选择把人给阉了,这么着一个彻底法的。

冯金锭知道那里的姑娘们,为什么都对你这么热情吗?

李雁因为儿子身份尊贵,俊朗非凡?

冯金锭屁,那是因为你傻,不仅是傻,还人傻钱多!

冯金锭随便想一想也知道,能被带出来招待他们二人的姑娘,肯定都是楼里最出挑的那一批。

能到了那一种程度的姑娘,可不仅是要长得好,脑子更是清醒的。出身再好,可能给她们赎身吗?长得再好,跟她们有关系吗?关键,是有银子没有。

有钱才是爷,蛤蟆赛潘安。

冯金锭深深觉得她以往就是太娇惯李雁了,给他养成了大手大脚的毛病。眼下走一趟青楼,姑娘没碰半个,银票可少了好几张。就这,那里的人能不惦记他?

正巧,那一年陶千宜被捉了奉旨行商,私下又跟冯金锭商量了要给她的红利。

毕竟这和先头的小打小闹不同,冯家不再只是没什么影响的行个方便而已,而是给出了大笔人脉、商道。与泰宗帝的理直气壮不同,陶千宜可不愿让冯家吃下这亏,便又是从她自己争取来的那二成红利里面,给冯金锭再划拨出了一部分。

冯金锭倒是觉得一家人不用计较这么多,后来见陶千宜实在坚持,也只让她在那边记账就好,不用真的送银子过来了。

按照冯金锭的说法,这银子搁在陶千宜手里不打眼,但要是进了侯府,万一被哪个御史言官看见,那她到时候可是解释不清楚这些银子的来路的。

这不,眼下就给她借此想到了整治李雁的办法。

以齐允义一贯的所见所闻,他当然不会觉得这是李雁自己挑剔,而是觉得忠信侯未免太看重与先荣承伯之间的交情,竟为了一个孤女要这般委屈自己儿子。

当然了,齐允义那个时候还不认识陶千宜,毕竟他自小住在宫里面,就是偶有能出来的机会,那么多好玩的东西还顾不上来,哪会想到去见小伙伴的未婚妻。

所以,一边是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友人,一边是素未谋面,又无论从哪个方面都看不出来优势的陌生女子,齐允义那心自然是偏得不行。

但还是那句话,他当时人在宫里,就是有心要为小伙伴打抱不平,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额……总不能是让他那么点年纪,就给自己伴读送女人吧?他就算真想送,手边也没人啊,宫女又不是能随便指派的。

而李雁见齐允义当时消停了下来,便也没再把这当回事,毕竟他的脑回路根本和一般王孙公子不一样,除了那点还属于小男孩的幼稚攀比心理之外,他是真没准备要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来碍他的眼。

但偏偏齐允义就是把这事记进了心里。

在宫中时,他是不好做什么没错,可没过两年,等到齐允义出宫建府的时候,那心思就又活络了起来。

行吧,作为贴心的小伙伴,齐允义觉得,既然忠信侯府不肯给李雁安排这些,那他倒也没必要故意去触李家的霉头,便不发慈悲,不送人了。

可寻常公子哥到李雁这个年纪,有的都已经娶妻生子了,自家好友却因为未婚妻太小,至今连个女人香都没有闻过,齐允义那简直是看不下去。

山不就我,我就山。

既然他不好给李雁送女人进侯府,那他改带李雁去女人堆里,总没问题了吧。

也不知道齐允义这人怎么就那么天才,竟是想了主意,要带李雁去烟花之地见识一下。

李雁他是有洁癖不假,但又不是沽名钓誉,也没觉得去那种地方有什么问题。

更何况,当时是齐允义吵着要去,李雁只当他是出宫不久,对什么都新鲜着。当然也不敢放他一个皇子随便行事,不然万一真的出了点事怎么办。

可去了之后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给他准备的。

李雁……

然后李雁就成功让齐允义见识了一番他的龟毛程度,深深震惊了这位少见多怪的十皇子殿下。

以往在宫里面的时候,齐允义就已经是觉得李雁事儿多,结果到那时才知道,合着人家以前看在皇宫的份儿上,那还是收敛着的了。

齐允义最后都不记得他自己是怎么回的皇子府,就光记得下巴酸疼了——大概是因为太过于惊讶,嘴巴一直就没有合上去过。

在有过了这么一遭后,齐允义是再也不想着要给自家小伙伴找女人了,只觉得他就和李信义一样,心累。

可齐允义这下子倒是真的消停了下来,侯府里面的冯金锭却完全是真火了。

冯金锭也不是个迂的,自小长大的环境不同,她对青楼楚馆这样的地方,并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那样偏见,自然知道这种地方有这种地方的好处,甚至她当年学做生意的时候,还亲自去过那里谈生意。

但,在冯金锭看来,那种地方,谈生意、谈正事,甚至是联络感情,都可以,可就是不能真只为了姑娘而去。

作为亲娘,即便因为冯金锭她自己没遭遇过妾侍之流,也不想着要给自己儿子塞人,但若说是坚决反对,那也不至于。

就像李雁先头来讨要丫鬟,冯金锭虽然怕是底下有人不安分,但如果李雁他非要不可的话,也不是不行。

可这跟去花街柳巷,又完全是两回事了。

家里的丫鬟再是心大,那也全是干干净净、知根知底,外面又是个什么情况?

别跟她说什么洁身自好,冯金锭不否认那里面会有苦命人,但再是一朵清莲,耳濡目染之下,也多得是烟尘手段。更别提还有那诸多不便明言的药物,甚至于,她当年可是还见过有人将五石散混入烟烛之中的。

这一回,冯金锭都没有再找李信义,而是难得亲自责罚了李雁。她也不动手,知道这小子皮糙肉厚,打一场,疼一阵,然后转头就能抛之脑后,根本从不上心。

她一边罚了李雁去跪祠堂,让他自己好好反省一下,另一边从源头上,根本掐灭了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

当然,当然了,对方是她亲儿子,冯金锭再怎么着,也不会选择把人给阉了,这么着一个彻底法的。

冯金锭知道那里的姑娘们,为什么都对你这么热情吗?

李雁因为儿子身份尊贵,俊朗非凡?

冯金锭屁,那是因为你傻,不仅是傻,还人傻钱多!

冯金锭随便想一想也知道,能被带出来招待他们二人的姑娘,肯定都是楼里最出挑的那一批。

能到了那一种程度的姑娘,可不仅是要长得好,脑子更是清醒的。出身再好,可能给她们赎身吗?长得再好,跟她们有关系吗?关键,是有银子没有。

有钱才是爷,蛤蟆赛潘安。

冯金锭深深觉得她以往就是太娇惯李雁了,给他养成了大手大脚的毛病。眼下走一趟青楼,姑娘没碰半个,银票可少了好几张。就这,那里的人能不惦记他?

正巧,那一年陶千宜被捉了奉旨行商,私下又跟冯金锭商量了要给她的红利。

毕竟这和先头的小打小闹不同,冯家不再只是没什么影响的行个方便而已,而是给出了大笔人脉、商道。与泰宗帝的理直气壮不同,陶千宜可不愿让冯家吃下这亏,便又是从她自己争取来的那二成红利里面,给冯金锭再划拨出了一部分。

冯金锭倒是觉得一家人不用计较这么多,后来见陶千宜实在坚持,也只让她在那边记账就好,不用真的送银子过来了。

按照冯金锭的说法,这银子搁在陶千宜手里不打眼,但要是进了侯府,万一被哪个御史言官看见,那她到时候可是解释不清楚这些银子的来路的。

这不,眼下就给她借此想到了整治李雁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