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弃后重生:本宫不愁嫁 > 第99章 朝廷威信与百姓

第99章 朝廷威信与百姓

誉王府书房的烛光几乎彻夜未灭,赵天承奋笔疾书,将沈芸灵整理的资料结合了那一年的年志,再加上他自己的润笔,重新整理成一份详实的奏章。

直到鸡鸣三次之后,他才放下毛笔,抬手揉了揉僵硬的脖子,伸了个懒腰。

“王爷,您彻夜未眠,今日是休沐日,您还是赶紧休息一会儿吧。”

薛景澜几乎陪了赵天承大半夜,直到四更天的时候,才在赵天承的驱赶下回去休息的。可是鸡还未鸣,他就已经起来,吩咐厨房的人准备了好消化的热粥和小菜,赶紧给赵天承送了过来。

“你怎么不好好休息,这么早就起来了。”

将墨迹已干的奏折和资料整理好,赵天承站起身,用薛景澜让下人送来的洗漱用品洗漱了一下,这才走到了书房中间的小桌前坐下。

“你也没吃东西吧,这么多呢,坐下一起吃吧。”

朝着薛景澜招招手,赵天承写了一晚上东西,早就已经饿了,直接开始吃了起来。

薛景澜跟随在赵天承身边已经多年,在外面四处游走的时候,大家也没那么多的规矩,经常都是在一起吃东西的,因此薛景澜也没推辞,坐下陪着他一起吃起早餐。

赵天承的动作很快,几下子就吃了两碗粥四个包子,擦擦嘴,他站起身拿起整理好的奏折和资料就往外走。

薛景澜看着他的动作,赶紧跟着站起身,“王爷,您要出去吗?”

“我进宫一趟,你留在府中休息就好,让卫铭陪我进宫。”

朝着薛景澜摆摆手,赵天承拿着东西返回房间,换了一身衣服,骑着马直奔皇城。

虽然今日是休沐日,可是寿帝习惯了早起,还是早早的醒来,吃过早膳之后,就来到了御书房中处理公务。

世人都认为皇上地位崇高,是最享福的人,可是又有谁知道居高位者,每日里所付出的辛劳。

“皇上,誉王殿下求见。”

寿帝批阅了几份奏章,正喝茶休息的时候,贾公公走上前,轻声说道。

呵呵一笑,寿帝放下茶盏,“今天是休沐日,没想到一向懒散的承儿竟然还会来御书房求见朕,还真是难得啊。让他进来吧。”

“儿臣参见父皇!”

很快的,赵天承便在小内侍的引领下,走进了御书房。

“免礼吧。”寿帝抬手示意赵天承起身,随即他看了看赵天承的脸,“脸色不太好,看样子你是一夜未睡吧。出了什么事情,让你这么急着来找父皇?”

赵天承毕竟奋笔疾书了一个下午加一整夜,两只眼睛累的通红,因此寿帝一眼就看出了他彻夜未眠。

“父皇,儿臣有奏折奉上,还行父皇明鉴。”

赵天承并未解释,直接从怀中取出奏折和整理好的资料,躬身呈给寿帝。

贾公公赶紧上前,将东西从赵天承的手中接过,转交寿帝。

“你先坐下休息吧,这里不是早朝,你我父子不用那么多规矩。”寿帝接过奏折,一边打开,一边朝着赵天承吩咐。

主要是寿帝看着赵天承发红的眼睛和憔悴的脸色,有点心疼他了。

“多谢父皇。”

赵天承朝着寿帝施了一礼,坐到了御书房下首的椅子上。一旁的小几上,贾公公早就很有眼色的让小内侍给摆上了茶水和点心。

朝着贾公公点点头,赵天承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随后他就再未有动作,只是坐在那里看着寿帝。

寿帝在打开奏折之后,脸色就慢慢变得严肃起来。他不发一言的认真的看着奏折,时不时地还翻开配套的资料一一对正,尤其是在翻开那本年志的时候,他的眉头更是紧缩起来。

“承儿,你这所奏之事,可有把握?”

握着奏折,寿帝严肃的看向赵天承。

“父皇,儿臣也只是凭借今年的异常天气,对照三十年前来推断的。所有证据和三十年前那场雪灾的详细记录都已呈上,相信父皇也能看出,今年的天气异常与三十年前相比,简直如出一辙。”

赵天承长身而起,朝着寿帝躬身施礼。

“儿臣向父皇请旨,立刻调配赈灾物资,提前做好准备,以免雪灾来临时毫无防范,再一次发生三十年前的灾难。”

“承儿,调动那么多的物资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凭这些相似之处也无法确定就一定会发生雪灾。

若是朝廷有大范围的动作,搞不好会引发百姓的慌乱,届时若是有人趁乱闹事,那引起的动乱就会更严重。”

寿帝看着赵天承,又看了看手中的奏折,微微的摇摇头。

他身为皇上,每一个命令都牵涉着天下百姓,是不可能仅凭着怀疑,就下如此重大的命令的。对于这个未知的雪灾,他很犹疑。

“父皇,雪灾没来那是天佑我南华,可若是我们没有做准备,而雪灾又来临了,那将会伤亡多少百姓?若是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雪灾并未来临,那儿臣愿意担负所有罪责。”

眼见着寿帝十分的犹豫,赵天承立刻跪倒在地。

现在已经马上就要进入十月份了,按着沈芸灵的推算,估计进入十月份,天气就会开始大幅降温,而到了十一月底,就会开始降雪了。

气温下降和降雪开始以后,道路运输就会更加困难,因此所有的准备都必须在降雪之前完成。现在所留给他们的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也不怪赵天成会焦急。

“承儿,你真的愿意承担所有后果?你要明白,若是朕真的按你的推测,开始命令各州府准备物资,必然会有朝臣反对,说你危言耸听、扰乱民心。

若是雪灾真的来临了,那你就是拯救万民的英雄。若是最后雪灾没有来临,那你就是妖言惑众的罪人。你要考虑清楚啊!”

天灾往往是人力所不可抗的,就算朝廷没有准备,可是雪灾真的来临了,谁也不会怪罪朝廷为什么不能提前预知灾难。

可要是朝廷大张旗鼓的让百姓做好准备,浪费了人力物力,搞的人心惶惶,可是最后雪灾却并未来临。那时百姓就会怪罪朝廷草木皆兵、听信妖言,会降低对于朝廷的信服力。

而这些,都是寿帝所不愿意看到的。相较于保住朝廷的威信,死些百姓,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

誉王府书房的烛光几乎彻夜未灭,赵天承奋笔疾书,将沈芸灵整理的资料结合了那一年的年志,再加上他自己的润笔,重新整理成一份详实的奏章。

直到鸡鸣三次之后,他才放下毛笔,抬手揉了揉僵硬的脖子,伸了个懒腰。

“王爷,您彻夜未眠,今日是休沐日,您还是赶紧休息一会儿吧。”

薛景澜几乎陪了赵天承大半夜,直到四更天的时候,才在赵天承的驱赶下回去休息的。可是鸡还未鸣,他就已经起来,吩咐厨房的人准备了好消化的热粥和小菜,赶紧给赵天承送了过来。

“你怎么不好好休息,这么早就起来了。”

将墨迹已干的奏折和资料整理好,赵天承站起身,用薛景澜让下人送来的洗漱用品洗漱了一下,这才走到了书房中间的小桌前坐下。

“你也没吃东西吧,这么多呢,坐下一起吃吧。”

朝着薛景澜招招手,赵天承写了一晚上东西,早就已经饿了,直接开始吃了起来。

薛景澜跟随在赵天承身边已经多年,在外面四处游走的时候,大家也没那么多的规矩,经常都是在一起吃东西的,因此薛景澜也没推辞,坐下陪着他一起吃起早餐。

赵天承的动作很快,几下子就吃了两碗粥四个包子,擦擦嘴,他站起身拿起整理好的奏折和资料就往外走。

薛景澜看着他的动作,赶紧跟着站起身,“王爷,您要出去吗?”

“我进宫一趟,你留在府中休息就好,让卫铭陪我进宫。”

朝着薛景澜摆摆手,赵天承拿着东西返回房间,换了一身衣服,骑着马直奔皇城。

虽然今日是休沐日,可是寿帝习惯了早起,还是早早的醒来,吃过早膳之后,就来到了御书房中处理公务。

世人都认为皇上地位崇高,是最享福的人,可是又有谁知道居高位者,每日里所付出的辛劳。

“皇上,誉王殿下求见。”

寿帝批阅了几份奏章,正喝茶休息的时候,贾公公走上前,轻声说道。

呵呵一笑,寿帝放下茶盏,“今天是休沐日,没想到一向懒散的承儿竟然还会来御书房求见朕,还真是难得啊。让他进来吧。”

“儿臣参见父皇!”

很快的,赵天承便在小内侍的引领下,走进了御书房。

“免礼吧。”寿帝抬手示意赵天承起身,随即他看了看赵天承的脸,“脸色不太好,看样子你是一夜未睡吧。出了什么事情,让你这么急着来找父皇?”

赵天承毕竟奋笔疾书了一个下午加一整夜,两只眼睛累的通红,因此寿帝一眼就看出了他彻夜未眠。

“父皇,儿臣有奏折奉上,还行父皇明鉴。”

赵天承并未解释,直接从怀中取出奏折和整理好的资料,躬身呈给寿帝。

贾公公赶紧上前,将东西从赵天承的手中接过,转交寿帝。

“你先坐下休息吧,这里不是早朝,你我父子不用那么多规矩。”寿帝接过奏折,一边打开,一边朝着赵天承吩咐。

主要是寿帝看着赵天承发红的眼睛和憔悴的脸色,有点心疼他了。

“多谢父皇。”

赵天承朝着寿帝施了一礼,坐到了御书房下首的椅子上。一旁的小几上,贾公公早就很有眼色的让小内侍给摆上了茶水和点心。

朝着贾公公点点头,赵天承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随后他就再未有动作,只是坐在那里看着寿帝。

寿帝在打开奏折之后,脸色就慢慢变得严肃起来。他不发一言的认真的看着奏折,时不时地还翻开配套的资料一一对正,尤其是在翻开那本年志的时候,他的眉头更是紧缩起来。

“承儿,你这所奏之事,可有把握?”

握着奏折,寿帝严肃的看向赵天承。

“父皇,儿臣也只是凭借今年的异常天气,对照三十年前来推断的。所有证据和三十年前那场雪灾的详细记录都已呈上,相信父皇也能看出,今年的天气异常与三十年前相比,简直如出一辙。”

赵天承长身而起,朝着寿帝躬身施礼。

“儿臣向父皇请旨,立刻调配赈灾物资,提前做好准备,以免雪灾来临时毫无防范,再一次发生三十年前的灾难。”

“承儿,调动那么多的物资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凭这些相似之处也无法确定就一定会发生雪灾。

若是朝廷有大范围的动作,搞不好会引发百姓的慌乱,届时若是有人趁乱闹事,那引起的动乱就会更严重。”

寿帝看着赵天承,又看了看手中的奏折,微微的摇摇头。

他身为皇上,每一个命令都牵涉着天下百姓,是不可能仅凭着怀疑,就下如此重大的命令的。对于这个未知的雪灾,他很犹疑。

“父皇,雪灾没来那是天佑我南华,可若是我们没有做准备,而雪灾又来临了,那将会伤亡多少百姓?若是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雪灾并未来临,那儿臣愿意担负所有罪责。”

眼见着寿帝十分的犹豫,赵天承立刻跪倒在地。

现在已经马上就要进入十月份了,按着沈芸灵的推算,估计进入十月份,天气就会开始大幅降温,而到了十一月底,就会开始降雪了。

气温下降和降雪开始以后,道路运输就会更加困难,因此所有的准备都必须在降雪之前完成。现在所留给他们的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也不怪赵天成会焦急。

“承儿,你真的愿意承担所有后果?你要明白,若是朕真的按你的推测,开始命令各州府准备物资,必然会有朝臣反对,说你危言耸听、扰乱民心。

若是雪灾真的来临了,那你就是拯救万民的英雄。若是最后雪灾没有来临,那你就是妖言惑众的罪人。你要考虑清楚啊!”

天灾往往是人力所不可抗的,就算朝廷没有准备,可是雪灾真的来临了,谁也不会怪罪朝廷为什么不能提前预知灾难。

可要是朝廷大张旗鼓的让百姓做好准备,浪费了人力物力,搞的人心惶惶,可是最后雪灾却并未来临。那时百姓就会怪罪朝廷草木皆兵、听信妖言,会降低对于朝廷的信服力。

而这些,都是寿帝所不愿意看到的。相较于保住朝廷的威信,死些百姓,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