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玉贵妃的欣慰(1/2)
“没想到赵天承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看来在岚京城中必然有人在给他们通风报信。”
皱了一下眉头后,赵天翰又冷冷一笑。
“就算他赶回来也晚了,等他回到岚京城的时候,一切已尽在本殿的掌控之中,他回来只会是送死而已。
而且他与沈芸灵竟然违旨提前离开滨县,这倒是可以做做文章啊!”
言罢,他抬头看向站在下方等候指令的莫风。
“命人将赵天承、沈芸灵违旨离开滨县的消息传出去,再安排人上书进言,本殿自会降旨治他们抗旨不尊之罪的。届时也正好看看,都有哪些人会替他们说话好。”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莫风抱拳领命后,刚刚想转身离开,赵天翰却再次出声将他叫住。
“等等,东寒还在殊兰县吧。传讯给他,本殿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沿路给赵天承和沈芸灵制造阻碍,延缓他们返回岚京城的速度。”
“属下领命。”
这一次赵天翰没有再出声,莫风大步走出了霁月宫。
“太子现在越来越有天子威仪了,做事果断有谋略,好!”
之前玉贵妃并没有插话,全程看着赵天翰的安排。
在发现赵天翰遇事不再焦急暴躁,反而冷静沉着、进退有度之后,玉贵妃十分欣慰的点点头。
“多亏母妃的悉心教导,儿子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已经学习克制了。母妃放心,儿子登基之后,绝对会做出比父皇更大的成绩的。”
此时此刻,赵天翰十分的有信心。
从来他都是骄傲的,从不认为他的能力会比其他人差,尤其是在寿帝心目中最满意的大皇子,更是他一生的假想之敌。
近两年赵天承突然冒出头来,竟然还得了寿帝的喜爱和欣赏,这更是令赵天翰无法忍受。
接连的几次失利,令他在一时之间有点心态失衡,这才频频出错。
赵天翰认为,自己现在已经克制住了弱点,赵天承和沈芸灵,再不会是他的对手。
“很好,太子有如此自信是好事,可是也要记得万不能盲目自信而变成自大。”
明白赵天翰就要成为一国之君了,有些话玉贵妃也开始点到而止,不再像以前那样事事都要指点一二。
“太子,你想利用誉王和沈芸灵违旨一事,找出朝中与他们亲厚之人。可是找出来之后,你准备将那些人如何处置呢?”
朝中不满意赵天翰继位的大有人在,尤其是帝师吕琦等人,就一直不太认可赵天翰。
可是这些人毕竟都是老臣或者比较有身份的人,处理起来还是比较棘手。
“这件事情儿子已经想好了,”对于玉贵妃的疑问,赵天翰一脸的自信。
“母妃之前不是和儿子说过,必要之时需要杀鸡儆猴吗。儿子认为,正好可以那这些人开开刀,但有不服本殿继位者,全都斩杀。
本殿倒是要看看,在这些人被斩杀之后,还有谁敢跳出来阻碍本殿的大业!”
“这……,”听了赵天翰的话,玉贵妃轻皱眉头,“太子,如此血腥镇压,会不会引起百官的反弹,形势反而会对咱们不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568章 玉贵妃的欣慰(2/2)
在玉贵妃想来,最好还是使用比较和缓的手段,平和的完成皇权的交替。
“母妃,您做事最是果决,怎么到了最后却反而束手束脚起来。”
赵天翰摇摇头,坐到了玉贵妃的身边。
“母妃不要忘了,形势本来就对咱们不利,要是儿子不将那些反对儿子的人都除掉,万一赵天承他们将掌握的事情全都暴露出来,那岂不是会有一堆人来声讨咱们。
只有将那些人都杀怕了,他们才会知道这个天下到底是谁的,才不会有人跟着赵天承来反对咱们了。父皇有一句话儿子始终记忆犹新,‘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此时当如是啊!”
“嗯,太子所言甚是,是母妃心慈手软了。”
听着赵天翰的分析,玉贵妃认真地想了想,觉得他所言不错,便不再劝阻他。
“总之你心中有数就好,不论你怎么做,母妃都支持你。”
“娘娘、太子殿下,边城有紧急讯息传回!”
赵天翰和玉贵妃刚刚商议完事情,一直守在门口的闵公公就手中托着一个小竹管,快步走了进来。
赵天翰接过小竹管,当先打开阅读起来,“母妃,是儿子的属下传来的讯息,沈振南领兵回朝了。”
当初赵天翰在互市城中安排了不少的人手,后来两国交战,为了百姓的安全考虑,沈振南将互市城中的人全都转移到了边城之中,互市城中只驻扎了一些先头部队。
因此,赵天翰的一些暗手也都转移进了边城。
虽然由于沈振南的管理严密,他们打探不到什么大消息,可是这一次沈振南带领北大营将士回朝,这么大的动静还是瞒不住人的,所以他们赶紧将消息传回了岚京城。
“沈振南也要回来了!”
玉贵妃再次皱紧眉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沈振南手握北大营,手下军士不少,若是他公然支持赵天承,那些军士可是个麻烦。”
赵天翰也收起了之前的轻松神情,“不错,沈振南和他手下的军士是个问题。”
“太子,不若你以皇上的名义下道圣旨,命沈振南带兵直接在北疆剿匪,以缓他回京的时间。
只要拖延一些时日,待得皇上、太后相继离世,太子你登基为帝后,也就不怕他们了。”
想了片刻,玉贵妃当先说道。
“好,就按母妃的办法般。”听了玉贵妃的话后,赵天翰眼睛一亮。
“沈振南若领旨,则必然不会在短时间内回到岚京城,等他剿匪结束,咱们大局已定。
他若不领旨,儿子就有理由治他个抗旨不尊之罪,可以降旨以谋逆罪讨伐他!不论怎么样,都对咱们十分的有利。”
越说越觉得此计可行,赵天翰忙站起身。
“母妃,事不宜迟,儿子先回父皇寝殿那边看看。若是父皇还醒着就劝说父皇下旨,若父皇还是昏迷不醒,儿子就自己下旨,总是这道旨意要尽快下达,决不能耽误时间。”
言罢,他朝着玉贵妃施了一礼后,便大步的朝外走去。
“吾儿长大了,本宫终于可以放心了。”
看着走远的赵天翰,玉贵妃一脸欣慰的朝着闵公公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