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裴谨,叩见皇上。”
片刻后,裴谨就在小内侍的引导下,进入了御书房。
“平身,”寿帝朝着他抬抬手,“卿此刻前来御书房,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臣有事起奏,滨县重建已进入关键时期,第一批赈灾粮草已快用尽,誉王殿下申请第二批赈灾粮草,可是却被户部的人压下,说是北疆战事调用了大批粮草,现在无粮可调给滨县。
滨县即将断粮,誉王殿下担心断粮后灾民会出现躁动,因此让臣代为弹劾户部官员尸餐素位,不顾滨县百姓死活,克扣赈灾粮草。这是誉王的证据,还请皇上明鉴。”
裴谨面无表情的将事情陈述了一遍,而后将奏章呈上。
他的语气十分的平缓,并不带任何个人的感情好恶,就是向寿帝表明,他只是代替赵天承,告户部的状而已。
贾公公赶紧将裴谨的奏章接过,交与寿帝。
寿帝在看过奏章后,脸色微微一沉。
“户部还真是胆大妄为,朕竟然不知,我南华国中的存粮竟然已经少到,连滨县灾民的赈灾粮都不起的地步了!”
也不怪寿帝大怒,在新年期间,户部还曾上书言除了北疆之外,其他地区的粮食产量在雪灾之后恢复良好,尤其是江南地区粮食更是大丰收,国家粮库中粮食充足。
当时寿帝大喜,还曾奖赏了户部不少的官员。
可是现在这才过去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户部竟然说国家粮库中粮食不足了,这岂能不令寿帝生气,深感自己被户部的人欺骗了。
“裴谨,此事到底如何?”
“回皇上,臣已经查明,国家粮库中粮食还是比较充足的,足够担负滨县的赈灾粮而绰绰有余,因此不存在粮食不足的情况。”
说着,裴谨又将调查的一些数据取出,交给了贾公公传呈寿帝。
“哼,果然不出朕所料,这些人竟然敢趁着天灾之时捞取好处,简直该死!”
看了这些数据,寿帝冷哼一声将资料拍于桌上。
“贾公公,传朕旨意,将这几名扣压赈灾粮草的户部官员抓捕入狱,调查他们可是受了何人的授意,竟然敢阻挠誉王赈灾。同时调查他们这几年来,可有收受贿赂的证据。”
“是,老奴领旨。”
贾公公领命,快速退出了御书房。
“皇上,之前有人暗中告发大理寺诸位大人的事情,臣也已调查清楚,悉数皆是诬告。
而且在调查中臣发现,大理寺少卿冯跃等人家中所遇的事情,似乎背后皆有人在主导。其用意,似乎就是让他们诸事缠身,无暇分心公事。”
在贾公公退出去后,裴谨又将之前寿帝交代他秘密调查的事情结果上奏。
早在大理寺卿柳文轩受伤,紧接着大理寺少卿冯跃家中出事,而后祈雨大理寺中的官员们不是家中出事,就是被人暗中弹劾渎职、贪污受贿。
这一连串的事情发生下来,自然引起了寿帝的怀疑,他便暗中命裴谨调查此事。
“呵,果然不出朕之所料,就是有人不想朕开始调查郭华的事情,这才出手阻挠。看来,郭华所知道的事情必然十分的重要。”
寿帝看着调查的结果,微微皱起眉头。
他虽然很气愤那暗中之人,可是现在北芦国使团即将前来,议和之事关乎两国百姓的利益,他确实无暇顾及郭华这边的案情。
再者大理寺的人几乎全都惹上的事情,就算裴谨已经证实他们没有贪污受贿,可是其各自家中发生的事情,也已经令他们焦头烂额,分身乏术了。
“大理寺的大牢可还安全?”
“回皇上,柳大人已经基本肃清了大理寺内部,大理寺中暂时还是安全的。”
明白了寿帝的意思,裴谨出声道。“若是皇上不太放心,不妨命汉王领兵守卫大理寺大牢。
汉王武功高强,若是由他出马,一来大理寺大牢必将防卫的犹如铁桶。二来也能表现出皇上对郭华的重视,必会令一些宵小不敢再随意的出手了。”
汉王是九皇子,自幼好武,练得浑身肌肉横生、孔武有力,就是可惜脑子不太好使,有点一根筋。
不过一根筋的人要是认真起来,那也是很难对付的,因此裴谨才会出这个主意。
“汉王吗,确实是个好人选。”
寿帝眼睛一亮,点点头。
对于自己的几个儿子,寿帝自诩还是很了解的。因此对于汉王的满脑子都是肌肉的德行也是很无奈。
不过好在汉王很听话,寿帝说让他做什么,他绝对会老老实实的去做。就是人不够聪明,往往费了老大劲儿事情也不一定办好。
不过看守大牢这种事情,并不需要费什么脑子。
再者真正看守大牢、防备暗杀的,还是大理寺的人。而汉王,只不过是寿帝派去震慑宵小的挡箭牌而已。
而且岚京城上下无人不知汉王的一根筋,他要是奉命守大牢,那要是没有寿帝的旨意,就是太子赵天翰要硬闯大牢,他都敢直接上手揍一顿,正是守大牢的上佳人选。
很快的,在户部几名官员因为克扣赈灾粮草而被抓入狱的同时,汉王也收到了命他保护大理寺大牢的圣旨。
随后很多人就发现,汉王带着兵丁,将大理寺的大牢给围了起来,而且汉王本人竟然直接搬进了大理寺大牢,要和犯人一起住……
“母妃,父皇已经发现异常了,时间紧迫,不知道孙太医那边的药可曾制好了?”
霁月宫中,赵天翰一脸的焦急之色。
方才他才与玉贵妃说完魏怀、魏佐两兄弟的事情,就听到了寿帝下旨抓了户部几名官员,并派遣汉王前往大理寺护卫大牢的事情。
这种种安排,都让赵天翰的心中充满了紧迫感。
“稍安勿躁!”
玉贵妃的心中也很担忧,不过她深知焦急慌乱没有任何用处,因此还是一副镇定的样子。
“孙太医已经在研制药粉了,最重要的是剂量问题,必须要试验好。否则剂量大了,皇上和太后马上就死了,那对咱们的计划十分的不利。”
“臣裴谨,叩见皇上。”
片刻后,裴谨就在小内侍的引导下,进入了御书房。
“平身,”寿帝朝着他抬抬手,“卿此刻前来御书房,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臣有事起奏,滨县重建已进入关键时期,第一批赈灾粮草已快用尽,誉王殿下申请第二批赈灾粮草,可是却被户部的人压下,说是北疆战事调用了大批粮草,现在无粮可调给滨县。
滨县即将断粮,誉王殿下担心断粮后灾民会出现躁动,因此让臣代为弹劾户部官员尸餐素位,不顾滨县百姓死活,克扣赈灾粮草。这是誉王的证据,还请皇上明鉴。”
裴谨面无表情的将事情陈述了一遍,而后将奏章呈上。
他的语气十分的平缓,并不带任何个人的感情好恶,就是向寿帝表明,他只是代替赵天承,告户部的状而已。
贾公公赶紧将裴谨的奏章接过,交与寿帝。
寿帝在看过奏章后,脸色微微一沉。
“户部还真是胆大妄为,朕竟然不知,我南华国中的存粮竟然已经少到,连滨县灾民的赈灾粮都不起的地步了!”
也不怪寿帝大怒,在新年期间,户部还曾上书言除了北疆之外,其他地区的粮食产量在雪灾之后恢复良好,尤其是江南地区粮食更是大丰收,国家粮库中粮食充足。
当时寿帝大喜,还曾奖赏了户部不少的官员。
可是现在这才过去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户部竟然说国家粮库中粮食不足了,这岂能不令寿帝生气,深感自己被户部的人欺骗了。
“裴谨,此事到底如何?”
“回皇上,臣已经查明,国家粮库中粮食还是比较充足的,足够担负滨县的赈灾粮而绰绰有余,因此不存在粮食不足的情况。”
说着,裴谨又将调查的一些数据取出,交给了贾公公传呈寿帝。
“哼,果然不出朕所料,这些人竟然敢趁着天灾之时捞取好处,简直该死!”
看了这些数据,寿帝冷哼一声将资料拍于桌上。
“贾公公,传朕旨意,将这几名扣压赈灾粮草的户部官员抓捕入狱,调查他们可是受了何人的授意,竟然敢阻挠誉王赈灾。同时调查他们这几年来,可有收受贿赂的证据。”
“是,老奴领旨。”
贾公公领命,快速退出了御书房。
“皇上,之前有人暗中告发大理寺诸位大人的事情,臣也已调查清楚,悉数皆是诬告。
而且在调查中臣发现,大理寺少卿冯跃等人家中所遇的事情,似乎背后皆有人在主导。其用意,似乎就是让他们诸事缠身,无暇分心公事。”
在贾公公退出去后,裴谨又将之前寿帝交代他秘密调查的事情结果上奏。
早在大理寺卿柳文轩受伤,紧接着大理寺少卿冯跃家中出事,而后祈雨大理寺中的官员们不是家中出事,就是被人暗中弹劾渎职、贪污受贿。
这一连串的事情发生下来,自然引起了寿帝的怀疑,他便暗中命裴谨调查此事。
“呵,果然不出朕之所料,就是有人不想朕开始调查郭华的事情,这才出手阻挠。看来,郭华所知道的事情必然十分的重要。”
寿帝看着调查的结果,微微皱起眉头。
他虽然很气愤那暗中之人,可是现在北芦国使团即将前来,议和之事关乎两国百姓的利益,他确实无暇顾及郭华这边的案情。
再者大理寺的人几乎全都惹上的事情,就算裴谨已经证实他们没有贪污受贿,可是其各自家中发生的事情,也已经令他们焦头烂额,分身乏术了。
“大理寺的大牢可还安全?”
“回皇上,柳大人已经基本肃清了大理寺内部,大理寺中暂时还是安全的。”
明白了寿帝的意思,裴谨出声道。“若是皇上不太放心,不妨命汉王领兵守卫大理寺大牢。
汉王武功高强,若是由他出马,一来大理寺大牢必将防卫的犹如铁桶。二来也能表现出皇上对郭华的重视,必会令一些宵小不敢再随意的出手了。”
汉王是九皇子,自幼好武,练得浑身肌肉横生、孔武有力,就是可惜脑子不太好使,有点一根筋。
不过一根筋的人要是认真起来,那也是很难对付的,因此裴谨才会出这个主意。
“汉王吗,确实是个好人选。”
寿帝眼睛一亮,点点头。
对于自己的几个儿子,寿帝自诩还是很了解的。因此对于汉王的满脑子都是肌肉的德行也是很无奈。
不过好在汉王很听话,寿帝说让他做什么,他绝对会老老实实的去做。就是人不够聪明,往往费了老大劲儿事情也不一定办好。
不过看守大牢这种事情,并不需要费什么脑子。
再者真正看守大牢、防备暗杀的,还是大理寺的人。而汉王,只不过是寿帝派去震慑宵小的挡箭牌而已。
而且岚京城上下无人不知汉王的一根筋,他要是奉命守大牢,那要是没有寿帝的旨意,就是太子赵天翰要硬闯大牢,他都敢直接上手揍一顿,正是守大牢的上佳人选。
很快的,在户部几名官员因为克扣赈灾粮草而被抓入狱的同时,汉王也收到了命他保护大理寺大牢的圣旨。
随后很多人就发现,汉王带着兵丁,将大理寺的大牢给围了起来,而且汉王本人竟然直接搬进了大理寺大牢,要和犯人一起住……
“母妃,父皇已经发现异常了,时间紧迫,不知道孙太医那边的药可曾制好了?”
霁月宫中,赵天翰一脸的焦急之色。
方才他才与玉贵妃说完魏怀、魏佐两兄弟的事情,就听到了寿帝下旨抓了户部几名官员,并派遣汉王前往大理寺护卫大牢的事情。
这种种安排,都让赵天翰的心中充满了紧迫感。
“稍安勿躁!”
玉贵妃的心中也很担忧,不过她深知焦急慌乱没有任何用处,因此还是一副镇定的样子。
“孙太医已经在研制药粉了,最重要的是剂量问题,必须要试验好。否则剂量大了,皇上和太后马上就死了,那对咱们的计划十分的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