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人都安排治疗了吗?”
边城议事厅中,沈振南看向前来回复消息的李斌和汪志。
“大将军,受伤的军士和齐哥的人,都已经送去救治了。至于死者……”
犹豫了一下,李斌继续开口道“现在天气益热,尸体不好存放,而且他日运回也不方便,末将想将齐哥那边牺牲的人和咱们的军士一样,火化后留下骨灰送回家中。”
毕竟很多人都讲究个落叶归根,有些地方的人还很在意留个全尸,所以李斌说这话时,很是犹豫。
“嗯,就这么办吧,骨灰也好,总好过让家人看到腐坏的尸体吧。就说这件事情是我要求的,以免尸身腐坏带来疫病,全都火化了吧。”
沈振南想了想,就大手一挥,下了命令。见着李斌有点担心,他又解释了一下,“你也不用担心齐伟那边的人会有意见,他的人都是退伍老兵,对于军队不留尸体,全都火化取骨灰运送回家的习俗是清楚的,他们那边不会有问题的。”
“是,末将领命!”
李斌抱拳施了一礼,走出议事厅前去安排相关事宜。
另一边,受伤的汪志坐在椅子上,见着沈振南和李斌的事情谈完了,忙要站起身回话。
“你有伤在身,坐下说话吧。”沈振南朝着他摆摆手,“这么说,调换粮草的事情十分的顺利,陆祁和齐伟将粮草分为三份,由三个商队分别带回边城了?”
“是,未免大批粮草运到边城太过引人注意,因此正是这样安排的。”
汪志的伤口已经全都包扎好了,只是身体依旧有点虚弱,当下也不坚持,听命的坐到了椅子上。
“末将这边的商队走的是最近的直线距离,再加上领队之人对路线十分的熟悉,因此我们走了些小路,这才缩短了近一天的时间回到了边城。”
将跟随陆祁与齐伟会合,联合穆扎卡的暗手一起调换粮草,到分商队运回粮食,到大桥是遇到有人准备毁坏大桥的事情全都讲述了一遍,汪志的神情有点沉重。
“大将军,那些牺牲的军士和商队的人……”
“放心吧,不会让他们白白牺牲的。我会将这些事情都写到奏章中,传讯皇上,对这些人进行奖赏和抚恤,不会让英雄的家人受苦的。”
沈振南抚抚胡须,心中已经有了腹案。
正所谓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他准备写份奏章向寿帝告状,就说战场后方州府管制不力,竟让北芦国奸细潜伏,意图毁坏大桥。
只要寿帝关注了此事,必然会让周边城镇派兵守护大桥安全,而同时他也可以诉苦求粮,借此暗中传递出边城缺粮的状态,让赵天翰通知莫儿塔,他好借此阴莫儿塔一把。
至于说从周边县镇调粮,北疆这边的粮食产量一向不算高,粮食一年只有一熟,冬季又比较严寒,因此属于地广人稀的州府。
要不是边城有这数万的守军,沈振南又带了几万人过来,边城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人口。
因此小数量的从周边凑粮倒也能坚持几天,但是想要大批量的粮食,还是得寿帝从国家粮食储备库中调取。
寿帝下旨调粮,到粮食运到边城,由于粮车笨重,没有个十天八天日运不过来,因此这就有了一个极大的空缺时间。
想来,也没有人能够坚持十几天不吃饭,还能保持战斗力吧?
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相信可操作的空间就很大了。
想着心事,沈振南让汪志回去休息,自己则斟酌着语句,开始书写告状的奏章。
很快的,一只体格健壮的信鹰就从边城腾空而起,朝着岚京城飞去。
随后,另有一只信鹰低调的飞出军营,看方向,应该是朝着南边而去。
“混账!北疆官员是如何治理地方安全的,竟然会让北芦国的奸细潜伏其中,更是让他们有机可乘,想要毁掉边城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简直是渎职!”
一把摔掉沈振南用信鹰传回的消息,寿帝气得脸色张红。
“你们说说,地方上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对于北疆地势熟悉,行动迅速,一看就不是趁着边境战乱刚刚潜伏过来的,这明显就是在我国潜伏了很久的人。
还有之前的粮草被烧毁一事,看来也是北芦国奸细所为。你们再看看这条消息,正押送郭华回岚京城的队伍,前日也遇到了伏击,伏击者竟然是百名北芦国人!”
微眯起眼睛,寿帝看着下方听到自己的话后,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的官员们。
“你们以为就这些吗?还要加上之前中毒死于大理寺大牢中的铁图,他中毒的毒芹,就属北芦国中最多。
这件件事情都说明什么?这说明在我南华国内,隐藏着极大地一批北芦国奸细,而且这些奸细定然与我南华国朝中的某些人有所联系。
否则这么多的北芦国人,他们是如何躲过我国严格的户籍检查,潜伏进来的?必然是有人在暗中相助他们的!
查,给朕严查,一定要查出来到底是谁在暗中与北芦国人勾结,做出此等叛国之事!”
寿帝最受不了的就是叛国,因此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中杀机凛然,令下方的一众大臣全都浑身一颤,赶紧躬身领命。
“臣等遵旨!”
“令边城周边县镇调兵镇守大桥,但凡有靠近大桥图谋不轨者,杀无赦!加快粮食的调派,一定不能让边城断粮。先从周边县镇调集几日口粮,兵部这边也要加快速度,尽快将第二批粮草运出。”
大桥要守护好,可是现在更重要的是粮草,一想到边城的守军可能会饿肚子作战,寿帝的眉头就深深地皱了起来。
“臣启皇上,前年雪灾对北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雪灾过后,北疆的气温也较往年凉了好多,以至于去年北疆的粮食产量低于往年三成。因此,北疆诸地,恐无余粮驰援边城二十万军民啊!”
寿帝的话音落下后,户部尚书冯远岱脸上留着冷汗,走出官员队列,躬身而立。
“受伤的人都安排治疗了吗?”
边城议事厅中,沈振南看向前来回复消息的李斌和汪志。
“大将军,受伤的军士和齐哥的人,都已经送去救治了。至于死者……”
犹豫了一下,李斌继续开口道“现在天气益热,尸体不好存放,而且他日运回也不方便,末将想将齐哥那边牺牲的人和咱们的军士一样,火化后留下骨灰送回家中。”
毕竟很多人都讲究个落叶归根,有些地方的人还很在意留个全尸,所以李斌说这话时,很是犹豫。
“嗯,就这么办吧,骨灰也好,总好过让家人看到腐坏的尸体吧。就说这件事情是我要求的,以免尸身腐坏带来疫病,全都火化了吧。”
沈振南想了想,就大手一挥,下了命令。见着李斌有点担心,他又解释了一下,“你也不用担心齐伟那边的人会有意见,他的人都是退伍老兵,对于军队不留尸体,全都火化取骨灰运送回家的习俗是清楚的,他们那边不会有问题的。”
“是,末将领命!”
李斌抱拳施了一礼,走出议事厅前去安排相关事宜。
另一边,受伤的汪志坐在椅子上,见着沈振南和李斌的事情谈完了,忙要站起身回话。
“你有伤在身,坐下说话吧。”沈振南朝着他摆摆手,“这么说,调换粮草的事情十分的顺利,陆祁和齐伟将粮草分为三份,由三个商队分别带回边城了?”
“是,未免大批粮草运到边城太过引人注意,因此正是这样安排的。”
汪志的伤口已经全都包扎好了,只是身体依旧有点虚弱,当下也不坚持,听命的坐到了椅子上。
“末将这边的商队走的是最近的直线距离,再加上领队之人对路线十分的熟悉,因此我们走了些小路,这才缩短了近一天的时间回到了边城。”
将跟随陆祁与齐伟会合,联合穆扎卡的暗手一起调换粮草,到分商队运回粮食,到大桥是遇到有人准备毁坏大桥的事情全都讲述了一遍,汪志的神情有点沉重。
“大将军,那些牺牲的军士和商队的人……”
“放心吧,不会让他们白白牺牲的。我会将这些事情都写到奏章中,传讯皇上,对这些人进行奖赏和抚恤,不会让英雄的家人受苦的。”
沈振南抚抚胡须,心中已经有了腹案。
正所谓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他准备写份奏章向寿帝告状,就说战场后方州府管制不力,竟让北芦国奸细潜伏,意图毁坏大桥。
只要寿帝关注了此事,必然会让周边城镇派兵守护大桥安全,而同时他也可以诉苦求粮,借此暗中传递出边城缺粮的状态,让赵天翰通知莫儿塔,他好借此阴莫儿塔一把。
至于说从周边县镇调粮,北疆这边的粮食产量一向不算高,粮食一年只有一熟,冬季又比较严寒,因此属于地广人稀的州府。
要不是边城有这数万的守军,沈振南又带了几万人过来,边城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人口。
因此小数量的从周边凑粮倒也能坚持几天,但是想要大批量的粮食,还是得寿帝从国家粮食储备库中调取。
寿帝下旨调粮,到粮食运到边城,由于粮车笨重,没有个十天八天日运不过来,因此这就有了一个极大的空缺时间。
想来,也没有人能够坚持十几天不吃饭,还能保持战斗力吧?
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相信可操作的空间就很大了。
想着心事,沈振南让汪志回去休息,自己则斟酌着语句,开始书写告状的奏章。
很快的,一只体格健壮的信鹰就从边城腾空而起,朝着岚京城飞去。
随后,另有一只信鹰低调的飞出军营,看方向,应该是朝着南边而去。
“混账!北疆官员是如何治理地方安全的,竟然会让北芦国的奸细潜伏其中,更是让他们有机可乘,想要毁掉边城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简直是渎职!”
一把摔掉沈振南用信鹰传回的消息,寿帝气得脸色张红。
“你们说说,地方上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对于北疆地势熟悉,行动迅速,一看就不是趁着边境战乱刚刚潜伏过来的,这明显就是在我国潜伏了很久的人。
还有之前的粮草被烧毁一事,看来也是北芦国奸细所为。你们再看看这条消息,正押送郭华回岚京城的队伍,前日也遇到了伏击,伏击者竟然是百名北芦国人!”
微眯起眼睛,寿帝看着下方听到自己的话后,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的官员们。
“你们以为就这些吗?还要加上之前中毒死于大理寺大牢中的铁图,他中毒的毒芹,就属北芦国中最多。
这件件事情都说明什么?这说明在我南华国内,隐藏着极大地一批北芦国奸细,而且这些奸细定然与我南华国朝中的某些人有所联系。
否则这么多的北芦国人,他们是如何躲过我国严格的户籍检查,潜伏进来的?必然是有人在暗中相助他们的!
查,给朕严查,一定要查出来到底是谁在暗中与北芦国人勾结,做出此等叛国之事!”
寿帝最受不了的就是叛国,因此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中杀机凛然,令下方的一众大臣全都浑身一颤,赶紧躬身领命。
“臣等遵旨!”
“令边城周边县镇调兵镇守大桥,但凡有靠近大桥图谋不轨者,杀无赦!加快粮食的调派,一定不能让边城断粮。先从周边县镇调集几日口粮,兵部这边也要加快速度,尽快将第二批粮草运出。”
大桥要守护好,可是现在更重要的是粮草,一想到边城的守军可能会饿肚子作战,寿帝的眉头就深深地皱了起来。
“臣启皇上,前年雪灾对北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雪灾过后,北疆的气温也较往年凉了好多,以至于去年北疆的粮食产量低于往年三成。因此,北疆诸地,恐无余粮驰援边城二十万军民啊!”
寿帝的话音落下后,户部尚书冯远岱脸上留着冷汗,走出官员队列,躬身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