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工部侍郎铁图已经入狱,从他府中搜出的证据,柳大人已经整理好,送进宫来请皇上过目。”
贾公公将一些资料送到寿帝的御案上,见着寿帝今天的心情还不错,凑上前低声问道。
“皇上之前在证据还未送到的时候,就下令抄了铁图的家,并直接传讯誉王殿下,抓捕江州府知府郭华。
难道皇上就不怕,誉王和沈大小姐会有失误,或者从铁图的府中搜不出证据,再引起百官恐慌吗?”
“呵呵,”寿帝放下手中的证据,笑着看向贾公公。
“承儿和灵儿的办事能力,朕还是清楚的,他们两人都不是糊涂无脑,或者会扭曲事实诬陷他人之人。滨县的河堤修葺不到一年就决堤了,这件事情想来就知道有问题。
而能够将修河公款贪墨,又将那么多的建筑材都更换,工部内必然有人和江南道有所勾结,才能够做到悄无声息。因此无论是否有证据,铁图都是最值得怀疑的人。”
贾公公跟随寿帝几十年了,是他很信任的人,因此寿帝并不介意向他解释一下自己的举动。
同时通过他的话语可以看出,他对赵天承和沈芸灵两人,全都十分的满意。
“吾皇睿智,仅仅是看到誉王传回的信件,就能够想到这么多的事情。我朝有皇上坐镇,真乃是我南华国之福啊!”
深深地朝着寿帝躬身施了一礼,贾公公不动声色的拍了一记马匹,哄得寿帝哈哈大笑起来。
寿帝刚刚笑完,御书房外就传来了敲门声,贾公公朝着寿帝微微施礼后,走到了门口,将门打开。
一名小内侍靠上前,在贾公公的耳边低于两句,随后贾公公将门一关,回到了寿帝的身边。
“皇上,大理寺卿柳大人在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禀告。”
“柳文轩来了,难不成是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寿帝微微眯了下眼睛,再次放下手中的柳文轩所整理的证据。
“之前城门卫回报,有大理寺的人快马加鞭从南城门进入岚京城,老奴想来,可能是誉王殿下所说的,护送奏折和罪证的人回来了。”
方才光顾着说话,倒是将方才城门卫传递过来的消息忘了,贾公公赶紧说道。
“哦?赵子清的奏折和他搜集的罪证护送回来了!快,宣柳文轩御书房觐见。”
对于赵子清的奏折所写内容,以及他那边搜集的关于江州府知府郭华的证据,寿帝只是很感兴趣的。
因此他朝着贾公公挥挥手,后者赶紧出了御书房,前去安排人接柳文轩进来。
柳文轩带着东西进入御书房,他在御书房中停留了接近一个时辰,而后才在贾公公陪送下,走出了御书房范围。
最近柳文轩的事情很多,而且动作都蛮大的,很多的官员都在注意着他的行动。
因此在他进入皇宫开始,就有不少人又开始谈论起来,不知道这一回,又有哪个官员要事发了。
“皇上果然慧眼如炬,誉王殿下和沈大小姐短短数日就将滨县局势掌控,有他们在,滨县重建指日可待。”
见着寿帝在看过赵子清的奏章后,脸色有点阴沉,贾公公赶紧说起赵天承和沈芸灵,希望能够令寿帝转换心情。
好在他伺候寿帝几十年不是白干的,对寿帝的心思还是比较了解,这两句话,果然是吸引了寿帝的注意力。
“不错,承儿和灵儿果然没有让朕失望,竟能够在刚抵达滨县之时,就将灾民掌控住,第二天就开始了重建工作,确实有些能力。”
抚了抚胡须,寿帝的脸上露出笑容,可是笑容刚刚展开,随即又散去,露出了一丝杀机。
“承儿奏章中提到,他们刚一到滨县,就有人在暗中以车队无粮来鼓动灾民,先要制造混乱行刺他和灵儿。竟敢行刺皇子和准皇子妃,这件事情一定要严查!”
“是,老奴定会派人严查此事,绝不姑息。”
贾公公垂首领命,眼中也有一丝寒芒闪过。
他深受赵天承母妃之恩,一直暗中照顾着赵天承,想要尽自己的能力,守护他一生。因此,他也不想看到赵天承和沈芸灵受到伤害。
此时的滨县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干活的灾民。
每一个人,除了年岁太小的和年纪太大的,其余人全都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忙碌而劳累,但是所有人的精神状态都出奇的好,脸上也都戴上了笑容。
灾民们的整体状态,和数日前比,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遭灾家园被毁,没有希望,可是现在,在赵天承和沈芸灵的领导下,见着街道被收拾干净,城墙开始重建,所有人都重新燃起了希望,都想要亲手将家园重建。
这几天沈芸灵也没闲着,她带着人四处奔走,工地上也要注意卫生,给劳作的人喝的必须是烧开的水,绝对不允许灾民们喝生水。
每天她还会让医疗队的人给各处工地送药茶,主要是祛湿消暑,以及防治蚊虫叮咬后的消炎所用。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滨县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每天都在变化着。
这一天,沈芸灵正在医疗区看穆先生给一名被蛇咬伤的灾民治伤,幸而那条蛇的毒性不强,穆先生医术又好,诊治起来没什么难度。
“晚些时候我会派人给砍伐队送去一些防蛇虫的药囊,这江南地区,山上的蛇类还是比较多的。”
见着男子无事了,沈芸灵微微松了一口气。
“老夫见着车队运来的药材中,驱虫驱蛇的药也不少,想来沈大人也是早就预见到这里的蛇虫比较多了吧。放心吧,等下老夫就带人制作药囊。”
洗了洗手,穆先生将挽起的衣袖放下,朝着沈芸灵说道。
“如此就拜托穆先生了,在这医疗队中,就属穆先生的医术最好,所谓能者多劳,只能是辛苦您了。”
沈芸灵话音刚落,不想外面却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随即一名医者冲了进来,脸色苍白。
“沈大人、穆先生,出大事了!疫情,出现了!”
“皇上,工部侍郎铁图已经入狱,从他府中搜出的证据,柳大人已经整理好,送进宫来请皇上过目。”
贾公公将一些资料送到寿帝的御案上,见着寿帝今天的心情还不错,凑上前低声问道。
“皇上之前在证据还未送到的时候,就下令抄了铁图的家,并直接传讯誉王殿下,抓捕江州府知府郭华。
难道皇上就不怕,誉王和沈大小姐会有失误,或者从铁图的府中搜不出证据,再引起百官恐慌吗?”
“呵呵,”寿帝放下手中的证据,笑着看向贾公公。
“承儿和灵儿的办事能力,朕还是清楚的,他们两人都不是糊涂无脑,或者会扭曲事实诬陷他人之人。滨县的河堤修葺不到一年就决堤了,这件事情想来就知道有问题。
而能够将修河公款贪墨,又将那么多的建筑材都更换,工部内必然有人和江南道有所勾结,才能够做到悄无声息。因此无论是否有证据,铁图都是最值得怀疑的人。”
贾公公跟随寿帝几十年了,是他很信任的人,因此寿帝并不介意向他解释一下自己的举动。
同时通过他的话语可以看出,他对赵天承和沈芸灵两人,全都十分的满意。
“吾皇睿智,仅仅是看到誉王传回的信件,就能够想到这么多的事情。我朝有皇上坐镇,真乃是我南华国之福啊!”
深深地朝着寿帝躬身施了一礼,贾公公不动声色的拍了一记马匹,哄得寿帝哈哈大笑起来。
寿帝刚刚笑完,御书房外就传来了敲门声,贾公公朝着寿帝微微施礼后,走到了门口,将门打开。
一名小内侍靠上前,在贾公公的耳边低于两句,随后贾公公将门一关,回到了寿帝的身边。
“皇上,大理寺卿柳大人在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禀告。”
“柳文轩来了,难不成是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寿帝微微眯了下眼睛,再次放下手中的柳文轩所整理的证据。
“之前城门卫回报,有大理寺的人快马加鞭从南城门进入岚京城,老奴想来,可能是誉王殿下所说的,护送奏折和罪证的人回来了。”
方才光顾着说话,倒是将方才城门卫传递过来的消息忘了,贾公公赶紧说道。
“哦?赵子清的奏折和他搜集的罪证护送回来了!快,宣柳文轩御书房觐见。”
对于赵子清的奏折所写内容,以及他那边搜集的关于江州府知府郭华的证据,寿帝只是很感兴趣的。
因此他朝着贾公公挥挥手,后者赶紧出了御书房,前去安排人接柳文轩进来。
柳文轩带着东西进入御书房,他在御书房中停留了接近一个时辰,而后才在贾公公陪送下,走出了御书房范围。
最近柳文轩的事情很多,而且动作都蛮大的,很多的官员都在注意着他的行动。
因此在他进入皇宫开始,就有不少人又开始谈论起来,不知道这一回,又有哪个官员要事发了。
“皇上果然慧眼如炬,誉王殿下和沈大小姐短短数日就将滨县局势掌控,有他们在,滨县重建指日可待。”
见着寿帝在看过赵子清的奏章后,脸色有点阴沉,贾公公赶紧说起赵天承和沈芸灵,希望能够令寿帝转换心情。
好在他伺候寿帝几十年不是白干的,对寿帝的心思还是比较了解,这两句话,果然是吸引了寿帝的注意力。
“不错,承儿和灵儿果然没有让朕失望,竟能够在刚抵达滨县之时,就将灾民掌控住,第二天就开始了重建工作,确实有些能力。”
抚了抚胡须,寿帝的脸上露出笑容,可是笑容刚刚展开,随即又散去,露出了一丝杀机。
“承儿奏章中提到,他们刚一到滨县,就有人在暗中以车队无粮来鼓动灾民,先要制造混乱行刺他和灵儿。竟敢行刺皇子和准皇子妃,这件事情一定要严查!”
“是,老奴定会派人严查此事,绝不姑息。”
贾公公垂首领命,眼中也有一丝寒芒闪过。
他深受赵天承母妃之恩,一直暗中照顾着赵天承,想要尽自己的能力,守护他一生。因此,他也不想看到赵天承和沈芸灵受到伤害。
此时的滨县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干活的灾民。
每一个人,除了年岁太小的和年纪太大的,其余人全都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忙碌而劳累,但是所有人的精神状态都出奇的好,脸上也都戴上了笑容。
灾民们的整体状态,和数日前比,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遭灾家园被毁,没有希望,可是现在,在赵天承和沈芸灵的领导下,见着街道被收拾干净,城墙开始重建,所有人都重新燃起了希望,都想要亲手将家园重建。
这几天沈芸灵也没闲着,她带着人四处奔走,工地上也要注意卫生,给劳作的人喝的必须是烧开的水,绝对不允许灾民们喝生水。
每天她还会让医疗队的人给各处工地送药茶,主要是祛湿消暑,以及防治蚊虫叮咬后的消炎所用。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滨县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每天都在变化着。
这一天,沈芸灵正在医疗区看穆先生给一名被蛇咬伤的灾民治伤,幸而那条蛇的毒性不强,穆先生医术又好,诊治起来没什么难度。
“晚些时候我会派人给砍伐队送去一些防蛇虫的药囊,这江南地区,山上的蛇类还是比较多的。”
见着男子无事了,沈芸灵微微松了一口气。
“老夫见着车队运来的药材中,驱虫驱蛇的药也不少,想来沈大人也是早就预见到这里的蛇虫比较多了吧。放心吧,等下老夫就带人制作药囊。”
洗了洗手,穆先生将挽起的衣袖放下,朝着沈芸灵说道。
“如此就拜托穆先生了,在这医疗队中,就属穆先生的医术最好,所谓能者多劳,只能是辛苦您了。”
沈芸灵话音刚落,不想外面却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随即一名医者冲了进来,脸色苍白。
“沈大人、穆先生,出大事了!疫情,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