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末世黎明 > 正文 第八十二章 联军之基、他部之楷

正文 第八十二章 联军之基、他部之楷

   正文 第八十二章 联军之基、他部之楷(1/2)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杨嗣昌等人也是知道了,哲别李部回归汉族的殷切期望。

不过,圆滑的杨嗣昌历时抓住了机会,他要好好利用这个迷失族群,当即表示“此事,杨某定当尽快禀请皇上圣裁。不过,有一事还需向木子李阁下说明眼下,朝廷也是困难重重,事务繁多。新皇登基,不光大明国内需要治理,现今,朝廷还被后金这只白眼狼,给骚扰的不厌其烦,也不定有闲暇顾及到贵部的事情啊。哎!大明朝,上至皇上下至黎民百姓,凡谈及后金,无不恨之入骨!你看,我和曹将军今番即将出使蒙古各部,主要任务,就是看看能否把蒙古各部的力量拧在一块,以求朝廷在与后金的较量中,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不像现在,前面朝廷与后金的较量,后面蒙古各部还在给朝廷掣肘,这些事情想来实令人愤恨。”

“噢,还有这事?我部和其他部落的交往,主要还是贸易往来。更何况,我部也是刚远道来此,对周边情况也不甚了解。只是知道,现今的蒙古各部已经是四分五裂各自为政,他们的力量也值得借助?难道现今的大明,已经到了被后金困扰的无法破局,需要借助这已经是四分五裂的蒙古了?”木子李思大惑不解。

“那倒不至于,关键是,不能被这散乱蒙古掣肘嘛。所以,我和曹将军就是为这事而来的。再说了,这汉蒙回本就一家,他们也是我朝的一员,朝廷有难,难道作为朝廷一员的蒙古不应出一份力吗?”杨嗣昌把成祖出征蒙古时的观念抛了出来。

“呃,这,哦,那是应该!”木子李思顺着杨嗣昌的思路走了一会,也是额首。

见对方额首,杨嗣昌瞟了对方一眼“见到木子李统领,杨某倒是有了一个想法,不知道可否……?”

看着对方话说一半就顿住了,木子李思道“请尚书大人说来一听。”

曹文诏等人也是放下正要夹菜的筷子,也竖起耳朵开始聆听。

“贵部这回归之事,杨某定会考虑如何奏请皇上的。但是,杨某有一个想法是这样的杨某先奏请皇上,册封你部,再封赏一块临近大明长城一侧,最好在这大同边城附近的领地,这块大草原的领地,就由贵部驻守。”杨嗣昌道出了自己的构想。

向众人看了一圈,杨嗣昌又把自己这个想法好处阐述了一下

杨嗣昌这个建议的几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一者,哲别李部从此就名真言顺的,有了一块由大明庇护、使他族不敢窥视的领地;

二者,哲别李部还可以以此为根基休养生息,培植力量;

三者,还可以借助大明的力量,扩大在草原上的影响力,可以使一些小的部落前来依附,逐渐的可以使哲别李部得以壮大;

四者,影响力的扩大,还有助于哲别李部商贸的扩大,还可以借助大明丰富的物产,来拓展贵部的生存空间;

“如此一来,贵部即可为我汉蒙联军之基,也可为他部之楷。待他日平定后金,稳固蒙古草原,再奏请皇上褒奖贵部,何去何从任由自选,这样岂不更好!”杨嗣昌将自己的这一肚子的“坏水”,过滤的非常清澈。

“听起来是这么回事,不过事关重大,我回去与族兄商议后,再回复尚书大人吧!前段,我族援手土尔扈特部后,其部分裂,顾实汗和他的6个儿子带领大部去了西藏周边,备受排挤的一部,不愿意去那西藏,而是与我部合并,就是因为他们这些人知道我部要回归汉族,他们也不想再行奔波,以求安稳。族长也是怕夜长梦多,顾实汗反悔,逼迫他的这些分裂的族人回归的话,那将如何是好!还有,我们也不想再回叶尼塞河畔了,以防俄罗斯人的记恨袭扰。所以,还望尚书大人尽快通融。”木子李思听杨嗣昌这话,觉得也不无道理,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最起码,在大明边上先扎下根来再说,总比被俄罗斯人盯着强多了,再说了,有了大明朝廷的扶持,心里也就有了底气,这样也不用再做那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四处游荡的生活也不想再过下去了。关键的是,其他小部落的依附,和借助物产丰富的大明,来拓展本族群的生存空间,这两句话太有诱惑力了。

“好,木子李阁下尽管放心,我会尽快向皇上陛下奏明此事的。另外,芹姑娘与曹将军之事,杨某也会一并向皇上奏报的,这可是件大事啊。哈哈哈,倒是忘了,来,来,曹将军、芹小姐,杨某先敬二位一杯。”杨嗣昌奸计得逞,开始转移视线了。

曹文诏慌忙起身,端起酒杯看着芹姑娘,那意思是亲爱的芹,咱二人共饮此杯吧!

起身举杯,芹丫头瞟了一下曹文诏“谢谢尚书大人了,曹文诏,来!”

“国家大事”芹丫头不想操心,当听到,眼前的这个什么尚书,还记挂着自己和如意郎君的事,欣喜不已。现在又见对方向自己和心上人敬酒,更是满意,对这个什么尚书的好感程度直线上升。

随同曹文诏起身举杯一饮而尽,细枝末节什么的她才不在乎呢。

见此景,木子李思也是起身回敬杨嗣昌“那就有劳尚书大人了,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正文 第八十二章 联军之基、他部之楷(2/2)

,思,也敬尚书大人一杯,干杯!”

席间,杨嗣昌不能指望曹文诏能给自己出谋划策了,那两位现在已经深深地陷入了爱河当中而不能自拔,在那里亲亲我我着呢。

这场酒喝的畅快淋漓,喝到半场,蒙古来的汉子和曹文诏的亲兵们还搞起了串联,你方敬罢,我方敬。推杯换盏,一直喝到到大半夜方才结束。很多人都喝的酩酊大醉、胡话连篇。

酒尽曲终,一夜无话,鼾声四起。

日上三竿,众人才收拾停当。今天可是新兵回来报道的日子,曹文诏这个总兵大人可不能懈怠。

当木子李思带着随从离开大营,准备返回部落,他还有要是需要和自己的族兄商议,所以也不想太过耽搁。

大营外,杨嗣昌拉着木子李思的手,露出一副不舍的表情“木子李阁下,昌,也不能在这大营久呆,还要出使林丹汗那里。今番离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啊,好好保重,待来日相见,定当不醉不归。”

木子李思也是被杨嗣昌的真情所感动“尚书大人,咱所议之事,思,定当照办!两千族人和一千奴隶,组成三千人的军队,不日即可抵达贵部,归您的汉蒙联军所属。”

“木子李阁下有心了,贵部的这份功绩,昌,定当禀明皇上,皇上定会心中有数的。”杨嗣昌也为木子李思的豪迈所感动。

“尚书大人这是说的那里的话,身为汉族后裔,大明有难理应鼎力相助。”木子李思更为豪迈。

镜头一转,人群的另一侧,曹文诏那粗燥的大手,正被一双碧玉娇嫩的小手紧紧地抓着。

矮了面前的男人一个脑袋,芹丫头仰着白净的小脖子,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盯着曹文诏。

曹文诏咽了一下口水,也是灼热的捕捉着对方的眼神那一双摄魂的大眼睛啊……。

“诏,早去早回,平安归来,我会在族里等着你的喜讯。记着,回来后,一定要先去看我。”伴着摄魂大眼睛,朱唇里还吞吐着诱人的天籁之音。

“诏,定不敢忘,回来后,定当先去看望姑娘。现有皇命在身,实在是无暇脱身,还望姑娘海涵。”曹文诏的眼睛眨都不肯多眨一下。

“哈哈哈,丫头,走来,咱们也好尽快回去,让你当面给你额祈葛(有人说应该叫阿布,其实阿布的称呼是现代蒙古语法,额祈葛是古蒙古语法、额赫(也是古蒙古语法),把你这喜讯说道说道去。曹文诏,你也回去吧,不要辜负了我家芹丫头啊!走了。”木子李思看着亲亲我我的两个人,不由的大笑着招呼众人回转。

“诏,我走了……。”芹丫头依恋不减。

“噢,好……。”曹文诏那个不舍。

看着即将远去的蒙古兄弟,杨嗣昌最后喊了一句“木子李阁下,别忘了把那首《塞下曲》带给你们的族人,大汉民族的百姓们,时刻铭记着李广将军的丰功伟绩,我们也都盼望着他的后人们,早日回归故国……。”

回头看了一眼,眼含激动地热泪,挥动马鞭决然离去,木子李思他们渐渐的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

当天下午,行兵大营招募的新兵陆陆续续的赶了回来,登记造册,分发装备马匹,准备停当,就差整军训练了。

依着曹文诏的意思,这些新兵虽然说骑马没有问题,但是毕竟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军团训练,遇有突发情况难免会发生意外。

但是,杨嗣昌等不了了,他只是安排些许时间,那些让一同而来的“政宣员”们,对这些新兵洗了一下脑,就要急着赶往察汉部。

他清楚地记着皇上的话要赶在三月份之前,把察汉部与后金之间的部落拉到大明一侧来,还要尽可能的说动林丹汗不要轻举妄动大动干戈与内部。

经过反复磋商,最后,杨嗣昌、曹文诏意见达成统一边行军边训练,军纪优先,战阵次之。因为这次出行并不是征战,而是出使。

行过马商的曹文耀出了一个,使大家都心动的注意边行军边训练,顺便做回行商。

“嗯,不错,那就将我们的现有银两购取蒙古人必需之物吧,回来后再出手易货来的物品。这样既可以使我们获得了充足的粮饷,还可以减少蒙古人对我们的戒备之心。很好,很好!杨某建议,就有曹文耀来担任这军需官吧。曹将军,要不就封曹文耀千总之职,就由他来负责蒙古之行所需的货物?!”杨嗣昌当然知道曹文耀是曹文诏的族弟,顺水人情嘛。

已经恢复了将军本色的曹文诏,见此景,开始假意推辞“扬大人,这不太合适吧!”

“合适,合适,就他在这大同城熟络,那几个能认清回兵营的路就不错了,呵呵。”杨嗣昌拍板决定了此事,还指着曹文诏带来的那几个千总开起了玩笑。

“哈哈哈……。”一众游击、千总皆仰头大笑。

经过几天的接触,曹家叔侄给他们的印象很是不错,没有因为曹文诏的关系而趾高气昂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货物准备停当,军队经过洗脑,士气显著提高。精神抖擞,就等择日列队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