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七章 抽丝剥茧(1/2)
打开那个用金丝檀木制成的暗红色的小匣子,在面赫然放着一摞书信。
崇祯端详了一会这摞书信,伸手轻轻地有拇指和中指将书信拿了出来,又一伸手把这摞书信平放在了龙案上,由王承恩早就准备好的一个长方形托盘。
做完这些,崇祯帝抬起头来,扫了下方一众大臣“诸位臣公,朕,这里也有几封书信,就有劳各位鉴别一二了。王承恩,拿给他们看看吧。”
在王承恩双手捧着托盘走下大殿的时候,崇祯帝又在匣子的底部拿出了一份手稿,并将手稿平铺在了自己面前的龙案之上,细细的观看起来。
放在托盘中的书信,首先观看的,自然还是魏忠贤魏公公了。毕竟他觉得自己今天可是又立新功啊,其他众蝼蚁怎么能和自己一较高下呢。也就当仁不让的,把他自己给抬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一个可以站在皇帝面前俯视天下的新的高度。
后面等着想一探究竟的一干大臣们,看着魏忠贤在拿起第一份信件以后,看了大半天,愣是没有反应。干嘛啊这是?你倒是看啊还是不看啊?
是啊,他在干嘛啊!原来啊,他魏忠贤是在等边上的黄立极给他念信件的内容呢!为哈啊?为啥!咱魏公公不识字这事您忘了?别说,现在朝中的一干大臣光等着一探究竟了,还真吧魏老大不识字的这茬给忘了。
魏忠贤自己也纳闷啊你黄立极在干吗啊?干吗不念给咱家听啊?不带这样玩儿的。
那位说了,你魏忠贤不识字,干嘛非要第一个拿过来“看”啊,还等着别人来念给你听?
您这就不知道了吧,这就是区别啊,这样不才能显得咱魏公公高人一等吗?总不能让咱魏公公翘着脚尖,伸着耳朵,听别人在念什么吧,那多掉价啊!
“黄立极,你这是怎么了?你倒是给咱家念啊!”魏忠贤等的有些不大耐烦了,扭头斜着三角眼哼着声的问向黄立极。
黄立极的神魂被这几封信件的内容给震倒了,还没爬起来呢。这会儿被他干爹魏忠贤一声责怪,也是吓得一个激灵。
赶紧的来了个神魂归位,拎了拎心绪,冲着魏忠贤作揖道“厂公,这个,这个,这个信啊。”
“什么这个,这个的,你倒是说啊,这信都说了些啥!”魏公公心里那个气啊,你他娘的黄立极平时的机灵劲哪儿去了。
崇祯帝连头都没有抬,还是自顾自的看着面前的那份手稿,好像心事很重的样子。
可能由于内阁改制以后,皇帝在朝堂上一贯的表现,大殿中的朝中众大臣,也没大主意皇帝此刻的表现。直到听见魏忠贤的话,大伙才猛然醒悟,感情吧魏公公不识字的事儿给忘了。此刻,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魏公公和黄立极的对话给吸引过去了。
“厂公,你看,这几封信的内容,和刚才您呈现给皇上的那几封信得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的,你看这,还有这。”黄立极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个震惊得发现给说了出来。边把刚才那个托盘里的几封信和这几封信对比着的指指点点的来了个一一比较。
魏忠贤不识字,但可不是傻子啊,他的眼力那是相当厉害的,对照着这几封信的内容,他也发现,这几封信的字迹和字里行间的摸样几乎一模一样,你看那些对等位置上的字,那伸胳膊露、腿拳打脚踢的样子,一看就是一样的字嘛。
“还真一样啊?你是说这两个托盘里的信都是一样的内容?”魏忠贤疑惑的问着。
“是的,厂公的确是这样的,信得内容其确实一个意思。”黄立极回答的十分的肯定。
“啊,怎么会这样?!”魏公公大为诧异。
众位大臣也都发出了不同的感叹之声。
“啊,怎么会!”
“什么,信的内容一模一样?”
“这么巧?难道皇上也是刚获取的这毛文龙与后金串通的密信?”
“哼!看那毛文龙还能不能洗脱罪名,连皇上都得到了他这通敌的证据!他定然在劫难逃!哼!哼!”
大堂之上一片哗然,在魏忠贤“看完”书信后,其他的大臣也都开始了争相传阅,并且在那灵光的大脑里也开始了各种无限的遐想难道后金给他毛文龙用的是美人计?还是黄金万两?还是封王拜相?割地封侯!!!
无论争论的焦点怎样,但最终的观点还是毛文龙通敌的事儿是铁证如山了,想跑都跑不掉,现在唯一令人费解的就是,皇帝什么时候也得到的这几份书信,看纸面,有几分的存放时间好像是不短了。
就在原本庄严无比的朝堂快要变成菜市场的时候,崇祯帝抬起了头,向大堂之内扫了一眼。王承恩会意“肃静,成何体统!朝堂之上,休得大声喧哗!”
声音一下子静了下来,刚才的喧哗好似从来就没有发生似的安静。
“都看过了吧,什么想法啊?”崇祯虽然心事重重的,但表现出来的却是一副风轻云淡的神色。
“皇上,老奴刚才和众大臣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毛贼通敌铁证如山,还望皇上制裁他,治他个通敌叛国的死罪,否则不足以平民愤啊,皇上!”魏忠贤首先跳将出来哭喊着。
这次魏忠贤显得是那么的大义凛然,连“不治毛文龙的罪,就不足以平民愤”的借口都摆出来了。
“哦,那么依着诸位的看法,这些信件就是毛文龙通敌的确凿的证据老?”崇祯帝显得很冷静。
看着这帮子自以为聪明无比的大臣们,崇祯还是没有太过显露自己的态度,但是还是略微的表现了一丝不满。
看着皇上微微不悦的神态,孙承宗移步出得班列奏请道“陛下,依老臣只见,此事见不得就是真相,或许这就是后金,施了一个“反间计”也不一定。”
“嗯,还是孙爱卿老成持重!这朝堂之上,均是帝国的重臣,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将牵动着整个帝国,上至朝廷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甚至是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正文 第六十七章 抽丝剥茧(2/2)
外番邦,乃至敌对势力之贼子豺狼之辈的视线。故此,诸位一定要谨记凡事均要三思而后行方可。若凡事都如今日这般,事关帝国大将重臣之忠奸是非的裁决,都如此的草率的话,那岂不是太儿戏了!如此大事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日常事务的态度又会怎样!你们叫朕,怎么还敢将略大的一个帝国之命运,放心大胆的交于尔等之手处理呢!碰!”崇祯大为生气的表达了自己不满意,说到最后还猛拍了一下龙案。
在赞许了孙承宗老成持重后,又对那些急吼吼的表示支持魏忠贤的判断,毛文龙就是通敌叛国的恶贼的诸多大臣,大发牢骚和不满的崇祯,此刻瞪着一双散发着龙威的龙目,正扫视着台下的一众大臣。
见皇上发这么大的火,一干大臣也都噤若寒蝉起来,腿不自觉的打了个软腿,“呼啦啦”的一下子跪到一大片,连连请罪“臣等欠滤了,望陛下恕罪。”
“哼!恕罪?算了!都起来吧,别动不动的就下跪。今后要想法子干好自己分内的事,那比什么都强!都起来吧。”崇祯帝连文邹邹的“平身”二字都不愿意说了。
待众臣都起身后,发完牢骚的崇祯帝,又指了指龙案上的那份手稿,对众大臣说道“至于毛文龙是否通敌,还有朕手里的这几份信件怎么来的,待会呢,朕自会一一给诸位道来。现在,咱先看看这份出自毛文龙之手的,亲笔秘密奏本吧!”
此手稿,是毛文龙特地秘密奏报给崇祯的,事关东江镇前段时间一些所为的缘由,就如这“通敌”信件
禀陛下,末将毛文龙叩上
现就后金与东江镇的一些书信往来之事由,特如实禀报如下
因后金早有灭我东江镇之心,但数与无策。为除掉末将,后金势力经常暗下黑手,大行暗战之法,反间计、刺杀、刺探军情等手段层出不穷。反之,我对后金也是亦然,所使反间政策之谍战也可谓不胜枚举。
我与后金相互刺探、侦查、搜集情报、等形式可谓是不计其数。
此前,后金为招降我毛文龙,曾特劝降派使的次数就达六七次之多,当然,我毛文龙都明确的予以了拒绝。
不过,为了减缓我东江镇外部之压力,给后金以遐想的空间,我毛文龙还是考虑着,在关键的时刻,来一次或者来几次的假降,以使我东江镇军民,能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和换取更大的、更灵活的对敌作战之生存空间。
但,请陛下宽心,臣毛文龙保证,任何书信往来,均不会避讳陛下,每次来往的书信,文龙定会以塘报的形式,发于陛下知。但此时还是以绝密为佳,望陛下恩准。
念完这些,崇祯帝拿起这份奏报书稿,在自己的身前左右来回的晃了几下,就又慢慢的折了起来,放回了那个暗红色的匣子里面去了。
然后,崇祯帝又让王承恩将那几份信件,也在大臣的手里面收了回来,放回匣子里,扣好匣子的盖子,交由王承恩继续好好保管。
做完这些,崇祯帝又缓缓的开始了分析
既然后金多次的招降,毛文龙均予以了明确的拒绝,那为什么还要暗地里勾结后金?是要暗度陈仓?那为什么把每次的与后金的书信往来都秘密地报与朕知晓?
诸位自己想想,说他毛文龙暗通敌国,这完全是站不住脚的吧!
另外,诸位臣工需要注意的是这么多年以来,他毛文龙在后金实力范围内的反间效果还是极好的,光后金辖区逃至东江镇的军民可就有近百万之数了!这是什么概念,这个数字庞大到连后金高层都感到了恐慌。还有,受此影响,后金政权的贼子汉官们也是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汉官叛逃的也可谓是越来越多,还由此给后金政权都造成了裂缝渐生的地步。
那么,朕要问各位臣工了,这样的人,这样行为方式的毛文龙,他会造反吗?朕以为,说他通敌叛国纯属无稽之谈!这完全站不住脚的!所以,朕,可以断定几点
第一,毛文龙和后金本就是假意通好,也就是关键时刻的假降;
第二,毛文龙每次给后金写完书信,还同时就信的内容和后金的动向报告给朕,这说明了,毛文龙是绝对的,对朝廷忠心是不二的;
第三,所以,朕断定,此次的事件,就是后金针对毛文龙,实施的一次“反间计”,后金是想借天下人悠悠之口来逼朕杀掉毛文龙。他们就是要通过朕之手,替他们解决掉这个让他们头疼的毛文龙!
“最后,朕想给诸位提个醒自此以后,作为大明帝国的朝廷,对任何正在做实事的文臣武将,均不可猜忌!不得掣肘!无论人前背后皆不得议论诋毁。诸位臣工可都听明白了吗!”崇祯最后的这“听明白了吗”几个字那是咬的非常的清晰无比的,并且字里行间还透着一股阴冷的口吻在里边。
明显的看到一些大臣身子哆嗦了几下,“呼啦啦”又跪倒回禀“臣等听明白了,此前种种,万望皇上恕罪!”
“记住就好,任何人不得触犯!平身吧。”崇祯的冷冰冰的定了调子。
至此,毛文龙通敌叛国一事,顺利“结案”,圆满的划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
至于这个“毛文龙每次给后金写完书信,还同时就信的内容和后金的动向报告给皇上知”这个在相关的史书里是有记载的,有兴趣的话可以查阅一番。还有说文龙据山东,中的这个“山东”也并非现在之山东,应该是明时称辽东鞍山以东得的广大地区。这个就不细究了,本来就是虚的。
经过这么一折腾,使得魏忠贤感到颜面无光,脸色难看的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崇祯看了看魏忠贤“魏卿,你大可不必在意。这世事本无常,有些事儿是非人力所能改变的。若不是朕这里早就有纹龙的书信往来的话,这后金施这反间计,即便是朕,也难以明辨的,你就不要往心里去了。还有,你那亲随应该已经暴露了,召回来吧,不可责罚,召回后送至信王学府继续学习,朕将来还会继续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