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末世黎明 >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星火燎原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星火燎原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星火燎原(1/2)

回到尚书房,感觉时机成熟的朱由检,给王承恩下了道口谕派方正化抽调带200名“君宣会”成员,在京等待时机(朱由检的意思是,等毛文龙到来后一块去)到辽东赴任,其工作重点是到辽东军中去做那些中下层军官、底层士卒的思想动员工作,要让他们知道“没有思想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的真谛和宣扬忠君爱国,保家卫民的思想。

方正化是谁,方正化就是那名主持总结大会和在大校场提问问题的那个年龄较大的太监,方正化此人给崇祯留下的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的。

上一世,也就是崇祯十七年二月,因为此前临战有功,故再次临危受命,命他出任地方长官以拒贼兵。方正化感到自己能力有限,磕着头推辞,皇帝没有同意,他又磕头说“我这次去一定做不了什么事,只想一死报主恩。”情绪低落的皇帝还是流泪派他去了。

敌攻城时,方正化和同知邵宗元等人身先士卒,登上城上的矮墙一起防守,足见其悍不畏死,勇气可嘉。四面楚歌,危机四伏,有人急急前来奏请事务,方正化很是无奈说“我的心绪已乱,你们还是好自为之。”

到城门陷落,方正化力战不退击杀了几十人,敌将忙问“你是谁?”方正化厉声说“我是总管方正化。”贼人群起而攻之随后砍杀了他,他的随从也都被杀死了,其中就包括,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张国元四人,足可见其忠心可嘉了。

说来也巧,这四人也恰巧在这群会员中,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朱由检特地让王承恩把他们5人安排在了一起,组成一个5人小组,共200人构成赴辽东的中坚。

朱由检要求他们,要把其中100人留在关宁防区,由李凤翔、褚宪章、张国元组成3人小组“坐镇”山海关负责,具体事务三人和祖大寿一同协商解决;

王正化和高时明带领100人为“东江镇”大营皮岛中坚,方正化等人是带着大帝朱由检的一份期望、一份牵挂、一份努力弥补遗憾,让他们配合毛文龙,去把这支游击队做大做强的。

朱由检要求方正化等人除了开拓在皮岛上的的百万百姓以及近3万士卒间的影响力外,还要一个重要的任务秘密,就是就是大力拓展“君宣会”在军中的影响力,大力发展吸纳合格的军队及地方上的人员加入到君宣会,并宣誓成为君宣会“会员”。此去,可谓是任务艰辛,危险重重。

能把500人中较为干练的200人派到这两个地方,足以说明,朱由检大帝对辽东方向的重视程度不一般高了。

为避免历史的重演,朱由检可是提前做足了功课,这次要把毛文龙召来,就是以防那令人遗憾、令人痛心的事情发生的,防患于未然。

同时,朱由检也是在为自己的一套理论,构思好的针对后金一系列的战略战术,有序的开展和部署所做的准备。算算时间,毛文龙也快到京师了。

需要随同这200名“君宣会”会员一道去辽东的,还有100名被派往辽东,为今后长期卧底工作,打前站铺摊子的锦衣卫成员,当然,现在也已经加入到了君宣会,成为预备会员。这100明锦衣卫最低的就是百户,由一名千户率队,扮作粮草押运士卒,连同300名军中丘八组成一只庞大的运输队走的。

这100名锦衣卫可是骆养性指挥使秘密训练出来的密探,可都是些锦衣卫中的后起之秀,军中的佼佼者。他们是怀着一颗浓浓的、要建功立业的、光宗耀祖的崇高理想的心,被挑选出来的。正因为有这些想法,所以,他们选择了难度系数最高的、前所未有的,潜入敌后进行密探的这项工作。

指挥使骆养性告诉他们,皇帝陛下很重视这项工作,要他们放开胆子大胆去干,要有不怕牺牲、小心潜伏、积极策反、及时悉心洞察敌情、发现并及时向上级汇报敌情的能力和坚定的信念。待到功成归来之时,就是皇帝陛下亲自奖赏他们之日,并告诉他们,家中父母子女不用挂心,皇上会秘密安排人予以照顾。现在这些密探心中,又多了一份为皇帝陛下效死的崇高思想、觉悟和决心。

至于那150名年轻美貌聪明伶俐的宫女们,朱由检授意下被王承恩安排的任务是要坚持不懈的,到京城各处的茶馆、酒馆、戏馆、神庙这些明朝娱乐场所,去做宣扬妇女解放工作。

至于安全方面的问题不用担心,工作自然会有锦衣卫在暗中来做,碰到那些不长眼,想占便宜的,会被这帮子壮汉警告一番的。

她们的首要工作是,尽可能的把广大妇女从思想到身心,彻底的解放出来;要抨击那“裹足”残害妇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星火燎原(2/2)

身心健康的陋习,大力倡导抛弃裹足陋习;大力宣扬“妇女也顶半边天”、倡导女子也要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个陋习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因极个别心里扭曲和变态的一些人勾勒出来的这些,为讨好另一些同意心里扭曲和变态人的陋习,一定会被广大的正常且正直人们所摈弃的。要有会慢慢改变对那些陋习的看法,直至接受和主动改掉那些陋习的做法和行为的信念。

为起到表率作用,宫女小翠儿等人,先行抛弃了“裹脚布”,以变形的脚,现身说法难得这样就是美观吗。可怜天下父母心,哪家父母就真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裹足受苦无动于衷?

不过小翠儿她们的这种做法,开始的时候肯定会受到风言风语、热嘲冷讽的。顽固的封建思想哪里能这么轻易被打碎的,即便是有的父母率先接受了这种思想,被给自家孩子裹足,开始也是迫于世俗的舆论压力,也肯定不会出来说道的,但一定会变相的劝说别人来接受这事儿。待时机成熟了,慢慢接受的人多了,才会公开承认自己早就接受开明的思想了,看看你们,真是一群老顽固。

现身说教,久则生效。

小翠儿她们还鼓励妇女同袍们,还可以出来做工养家糊口。为此,朱由检授意可以暗中资助,给她们开办了织布厂、书友社,此社负责刊印、售卖、租赁书籍,还定期举办贵家小姐夫人们来琴棋书画、吟诗作赋;

朱由检还准备和皇后她们沟通下,让皇宫这些尊贵的后、妃们设计、制作的,款式不一的服饰,交给小翠她们,让他们定期举办名为“大明国际时装节”的活动,号召天下所有制衣店都来参加评比,还要设有物质奖励。一定要小翠她们把这些组织开展的活动,尽可能的扩大在民间影响力,以图向中下层、向京城外扩散,一直扩散到全天下。让这些陋习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时候,效果就慢慢磨出来了。

至于剩下的那150名小太监,则备朱由检刻意的安排到了山西、陕西两省,用那名聪明、善辩、忠君、学识扎实的小太监王化吉带队,去执行开化这两省百姓任务的,而且是即刻启程。这两地可是上一世,崇祯帝的死结所在,所以现在的朱由检格外重视。

临行前,朱由检要求他们,要有“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进取精神;要求他们,要走到农村的广大老百姓中间去,去帮助、劝导他们,引导他们走正确的道路,千万不能走极端;

朱由检告诉他们,那里去年发生了旱情,造成了饥荒,今年旱情也很严重,来年可能还会很严重,今后的一段时间有可能还会更加严重。

所以,朱由检要求他们,要他们想办法配合官员共同来发动和组织老百姓,让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度过当前的难关,大明帝国不会不管他们,皇上不会不管他们。要让他们知道,皇帝已经寻来了能抗寒耐寒的农作物“番薯、玉蜀黍、土豆、大豆、花生”等物,待他们正好土地,备好水源,就会一并发给他们以做良种。

同时,朱由检还要求他们,一定要告诉那里的老百姓,皇帝不会看着他们饿肚子不管的,皇上会责令当地官员出面解决部分困难。

要让当地的来百姓看到,为了给他们解决困难,皇帝还特地派来了他们这些皇帝身边的人,到这里来就是要来了解实际情况,并帮助他们来解决问题的。

一定要让他们坚信只要团结起来、发动起来更多的人一同奋战,一定会战胜当前的困难。让那里的老百姓懂得,“人多才能力量大,团结才能力量大”,“人定能胜天”,只要团结在大明皇帝周遭,就一定能够战胜大自然(当然得对老百姓先解释一番何为这个天,何为大自然。汗),一定能够战胜所有困难!

最后,朱由检还要求他们,要他们尽快大力拓展“君宣会”在老百姓中的影响力,大力发展吸纳当地合格的年轻人,及地方上还算清明能干的干吏,加入到君宣会并宣誓成为君宣会“会员”。

任务分派完毕,朱由检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精心培养的这500人撒了出去,是带着他本人的期待撒出去的。

说真的,对于这些,现在的朱由检暂时真没有什么太高的期望,一个旧的体制,要想改变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只能一步一步慢慢诊疗,慢慢改变了。

这500火种,就是朱由检撒向大明江山当下的几个最困难的地方去的。这500颗火种可能会很快的产生几何效应而改变眼下不利局面。

朱由检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500颗带着自己期待的火种,将会在这些最需要他们的地方,生根发芽浴火重生,而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