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7章一纸合约缓兵灾(1/2)
范文程对鸿胪寺礼宾院的管事说要出去转转,到街市上去赏赏大明京师的美景散散心。这事管事当然不会阻拦,只是派了个礼宾院小官权作向导陪同前往。
天色尚早,范文程、冷格里带着随从在礼宾官李姓小官的引导下,就在城内繁华地带闲逛起来。
有大明官员随同,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除范文程外其他几人逐渐的被京城的繁华、光怪陆离的景象给迷失的快没了心智我了个去,大明京师就是好啊,怎么啥都有腻?你看这往外冒着酒香气的酒楼,还有那些各色美女的牌楼,这美女咋老出来拉人呢?这情景光看着,就让这些还未开化的野蛮人眼馋不已呀!
要不是范文程拦着,跟着他出来的这几个人,早就不知跑到哪个青楼里边去看不到人影咧。
范章京同志那个气啊早知如此,就不带你们这帮蠢货出来咧!
为了不让大明暗探有什么觉察,范文程当真是沉得住气,东游游西逛逛的大半天就这么没了。逛着逛着,范文程随口问几名随从“各位尊驾,你们饿不?”
“饿啊,早就饿啦!范先生,咱们去哪家酒肆吃饭去?”一众人擦干嘴角的哈喇子,齐喊饿。
“就这家吧!”范文程伸手一指,指向路边的一座两层楼的大酒楼。
其实,这就是他的目的地!
礼宾院李姓小官一看,原来是身处正阳门的六必居。这六必居可是有年头的老店了,都快一百年了。
李姓小官暗道有眼光啊。
这小官当然知道这里是干什么的,六必居是一家经营“开门七件事”中的六件,除了茶叶不卖外,柴、米、油、盐、酱、醋六样生活必需品都卖,所以叫“六必居”。另外,不知怎的,今年,这家店的老板又心血来潮的开了一家酒馆,有一个山西范大老板得入伙参与其中经营,酒家的名字没有变,依然冠名“六必居”,这或许是出于便于秘密从事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来考虑的吧。
进了酒店,寻了个雅间安排众人落座,范文程就若无其事的对李姓官员说道“李大人,辛苦你大半天了,这次权当我做东请你做客。来,你先坐着喝口水,我这就出去点几道可口的酒菜来。”
这李姓官员自然是兴致高昂,平日里他这种小官也就是个打酱油的命,哪有这般的受人恭维,更何况今晚还能混个菜香酒饱呢。
范文程出门后,则是边喊着“小二”,边顺手带上了雅间的房门。
小二答应着快步走了过来“来老,客官,您老有何吩咐?”
眼睛斜看了一眼雅间,范文程开口道“你带我去看看你们这儿有什么好酒,还有什么拿手的好菜。”
声音不低,听得雅间内几人那叫一个爽快,肚子咕咕的叫声更响了几分。那坐在主宾位置上的李姓官员,还暗自擦了一把哈喇子。
拐过角来边下楼梯,范文程边低声对店小二讲“小二,叫你们掌柜的来,爷有事询问。”
“何事要问掌柜?客官直接问小的就是了?哦?好的,好的!请客官随我来……。”店小二正疑惑间,忽见眼前的这位客官顺手递过来的块碎银子,足有二两重,当下大喜,顿时眉开眼笑的领着范文程找他家掌柜去啦。
暗号对上交谈开始,密室内,范文程吩咐掌柜,即可安排人去调查与日本银山以及大明对此事态度的相关信息。
“大人,这事啊?早就传开了,都好长时间了(其实就是三天前,只是被人刻意的引导了罢了)。还有啊,原来那三大营留下来的十万精英主力,这会都不知道开到哪里去了,听说这十万人是往北边去的。还有一事,大明水师新建了好几十艘很大很大的海船,现在也不知哪里去了。”掌柜面带讨好的微笑,向范文程做着工作汇报。
这老板前几天早得到范老板的吩咐最近一位范姓贵客会来!眼前这位可得罪不得,还要满足他的所有要求,记住!是所有的、任何的要求!
这人也姓范,他和老板到底啥关系?掌柜不敢瞎猜,于是他干脆来了个竹筒倒豆子,把自己搜集到的情报一股脑的都告诉了对方。
范文程大模大样的坐在密室角摆放着的一张椅子上,还细细品尝摆在小茶几上的一杯香茶。
听完掌柜的汇报,范文程点了点头,端着茶杯吁了一口道“还有什么有价值的情报吗?”
“听人还说,还说日本国内正混战的厉害,没有多少力量对抗外敌,大明好像正是瞅准了这个机会,才准备去抢他们的银山!也不知真假?”掌柜又想了一下道。
“哦,有这事儿?嗯,还有吗?”范文程还真没注意过日本这边的任何状况,这个消息一时间倒是引起了他的兴趣。
“其他的,其他的没咧。”掌柜挠着脑袋想了想,摇了摇头道。
范文程点了下头,道“给范大老板带个信,要他过完中秋,准备好这些物资,记着,此事万不可外漏,否者我也保不了你。”
掌柜伸出双手躬身接过范文程递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正文 第177章一纸合约缓兵灾(2/2)
来的一张货物清单,但当着范文程的面他也不敢打开来看,而是连忙揣在怀中连连表示“请先生放心,在下马上就给老板传信。”
不过掌柜心道你保我?你到底谁啊?
“好了,我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得回去吃酒,不能被人发现什么端倪。上些好酒好菜,待会结账该怎样就怎样,就当不识得本尊。”范文程倒背双手转身出了密室返回雅间。
范文程可能是在心理上习惯了,满人面前是个恭维、谨慎地奴才,可到了汉人面前咋就成了本尊了呢?
“哎呀,范大使者,选到什么好菜了,去了这么久?哈哈,来来,抓紧入座,罚酒三杯。”一眼看见进门的范文程,早就等得不耐烦了的李姓小官激动地叫了起来,主家回来了,那好酒好菜定也跟着上来了呀。
果然,美酒佳肴很快上了满满的一桌子,欢声笑语立时充斥着雅间小房,就连隔壁几个江湖打扮的年轻人,也都听到了他们畅饮美酒的欢快。
范文程一众人的行踪丝毫不落的被传进皇宫大内,不多久,就有一份崇祯皇帝陛下的手谕被人揣着飞传至杨嗣昌的书房。
第二天,谈判依然继续进行。张好古无精打采打着哈欠坐在杨嗣昌身侧,但他这会儿也不敢再胡言乱语,杨嗣昌则是继续认真而庄重的和范文程交换着意见。
今天范文程出奇的平静,只是看着杨嗣昌递过来的文书淡淡的开口道“杨大人,朝廷的意思是只要我等在这合约上签押署名后,我大金就得撤回原属地?”
“是!”杨嗣昌没有什么多余的话。
“这个惠市只能由张家口外,到我大金属地交易,却不能在明国势力范围内进行任何物资交易?”范文程逐条分析。
“是!”杨嗣昌继续简明回答。
“铁器、火药为违禁物资,禁止我大金在明国购买?”范文程表面上很是愤怒,其实他心里倒也不大在意,有八大商在他怕这?
“是!”杨嗣昌一如既往简练。
“哎!好吧!此议和协议为期五年如何?五年后,我们再谈?”范文程想为自己的主子,争取一些更久远的时间来休养。
银山的事、那十万三大营精锐的事、水师好几十艘新式战船的事,重重的压在范文程的心头。万一大明解决了军饷困乏这一困境,对大金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现在日本正处于动荡之际,国内混战可不正是个可乘之机?银山?凭什么要被大明得去!
“好的,就依了贵使。不过,本官很为范使者惋惜啊。”杨嗣昌不着头脑的说了一段话来。
“呃?为何?”一时间范文程没反应过来,只是顺口反问。
“范先生德行优良,委身于建奴不可惜了吗?”明里,杨嗣昌是拍了拍范文程的马匹,让对方高兴点呗,可实际上呢?
“哦,没有什么可惜不可惜的,各为其主嘛!”前几日朝堂上被人损的好几天都不大舒服,这会被杨嗣昌夸做德行优良,范文程还是很高兴的。
议和书冠名为“朝廷与建州部族罢兵协议”,这协议书签了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部落和朝廷间的罢兵协议,又不是和外族、他国议和有何不可?强词夺理呗,大家谁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
不过开始范文程对这称谓还是极为反对的,他的身份可是代表的是我大金啊,金国!这会用部族?那不成了部落了?身份低了好几个档次啊!可杨嗣昌死活不愿意,要想改称谓那就免谈,不和你玩了,想打那就继续!没办法了,还是先完成任务再说吧。
签字之时,范文程心中暗暗发狠随你怎么叫,反正金国还是金国,我大金国谁也夺不走,你更是夺不走。哼!走着瞧,将来等我大金卯足了劲,定会叫你还看!
双方代表分别在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主使签完,副使用印。
双方签字的时候,张好古脑门上的汗差点没下来幸亏只是让自己用官方大印,不用亲自签字啊!
签字完成皆大欢喜,杨嗣昌、张好古两位使者代表朝廷宴请了范文程等一行人。
庆祝双方和解的酒宴第二日,范文程等人离开京师,在祖大乐带来的千人队“护送”下,直接出山海关返沈阳而去。
对祖大寿安排他们三人入京的用意,崇祯自是明白,当下,在杨嗣昌和范文程谈判期间,崇祯就单独召见了祖大乐、祖泽润、祖宽三人。除了询问辽东军民生存现状外,又对三人个人的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还对他们三人将来的个人野望进行了中正的分析、中肯的勉励和展望。
最后,崇祯并再三表示,辽东军民所遇到的困难朝廷是知道的。要辽东官兵、百姓放心,困难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他们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这个世上没有只付出而无回报的事情,辽东军民的付出绝不是白付出的!
祖大乐一行人是带着满怀的希望和喜悦“护送”范文程一行人返回辽东的,给辽东军民带去了皇帝陛下对他们的亲切慰问、浓浓的关怀和美好未来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