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一章:鏖战山西(二十一)(1/2)
太原第一军司令部!
筱冢义男中将此时的心情沉到了谷底,战局的变化让他感到痛苦。
在第37师团被中国军队全歼之后,他突然间发现,自己竟然失去了对全局的把握和控制。
现在整个山西到处都在打仗,从晋西北到晋东南,连带着河北以及河南也都在交战。
打仗不可怕,他们从日本来到中国就是为了打仗,只是到处都在打败仗,这让筱冢义男无法接受。
宁武方向的战斗他们败了,忻口方向的战斗同样败了,就连增援作战也都失败了,筱冢义男此刻觉得整个山西的局势已经彻底的失去了控制。
现在单单是整个山西战场上的日军几乎丧失了主动权,连河南、河北的情况也一样,甚至于更加的严重。
眼下太原地区虽然目前还没有受到威胁,但是忻口和晋南地区却已经被中国军队突破了,只要中国军队拿下几个不重要的据点,就能完全兵临太原城下,届时第一军的情况可就危险了。
晋西北的情况就更不要说了,自从马铮所部发起反攻以来,土八路在晋西北就不像是以前那么谨慎了。
叫他们不断地袭击大日本皇军的据点,并且不断地配出精锐的敌后武工队刺杀皇协军头目以及日本军官,逐渐的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
这次他们集中了十几万大军,主动向晋西北的十来个县同时发起进攻。
由于晋西北的守军数量严重不足,第一军已经丧失了对晋西北地区的控制。
眼下,土八路虽然还没有将那几个重要的县城攻下来,但是却控制了晋西北绝大多数的乡村以及部分城镇,他们拿下晋西北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对于,第一军而言,威胁最大的还是马铮所部。
这次马铮所部出动几十万大军,实力强横,除了在山西战场,他们还在冀北地区发起进攻,涞源、抱定一线战场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纵观整个战场就会发现,此时的第一军如果没有足够的援兵支援的话,那么最好的结果也只是从山西撤军。
所以在看清了形势之后,筱冢义男只能收缩兵力,不仅仅将太原附近的部队撤回太原城,同时也命令晋东南、晋西北等地的部队回援太原城,以防被中国军队分割包围。
同时,筱冢义男更不惜放下姿态向方面军司令部求援,在筱冢义男看来,此时的第一军真的是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了。
筱冢义男也算是日本军界少有的清醒人了,他知道什么时候该高傲,什么时候该认怂,而现在就是该认怂了,不然的话前几天被击毙在战场上的安达二十三就会是他的前车之鉴。
什么军人荣誉,什么帝国荣光,那都是骗傻子的。
真要是死在了战场上,运气好一点的将会化为一坛子骨灰,然后运回国,让民众祭拜一下。
运气不好的话,死了都是背黑锅的。
就比如说前几天阵亡的安达二十三,现在上面已经在准备拿他当替罪羊了,所以在筱冢义男看来,现在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了。
脸面的事情,等解决了眼下的危机再说!
当接到筱冢义男的求援电报之后,冈村宁次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一边调集部队增援,一边将情况上报到国内,请求大本营立即对华北地区进行增兵,即便是那些没有受过多长时间训练的新兵也行。
相比而言,冈村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远不是筱冢义男等人所能相提并论的,他在国内还是有一定的根基的。
很快,他的求援电报就被人直接送到了陆相东条的书桌上。
这段时间关于华北地区的战事不利的消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不管是日本国内最重要的媒体朝日新闻还是东京的其他各国的报纸,都争相报道了日军在华北战场上的糟糕表现。
但是不管是东条还是大本营的其他大佬,都没有想到局势竟然会糜烂到如此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一千六百零一章:鏖战山西(二十一)(2/2)
这那还是简单的战事失利,这分明是大溃败,而且还是一个军团的大溃败,其后果简直是灾难性的。
东条看完冈村宁次的电报之后吃了一惊,立即进宫晋见了日本天皇,在征得天皇的同意之后立即向全国下达了日本第三次全国战争动员,准备继续组建新部队。
按照大本营的计划,拟定在3个月内征召40万人,组建20个步兵师团投入中国战场。
至于眼下华北地区的乱摊子,东条也没有任由就这样糜烂下去,他亲自下令,让关东军立即抽调3个师团入关,从东北南下,直接攻击五省战区的部队。
另外,大本营方面还决定从华中地区调集部分精锐入华北,协助冈村宁次驻守华北。
但是,大本营的想法是好的,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棒喝。
这次中国军队军的表现出奇的默契,根本就不给日军这个机会。
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带着几个师团的兵力北上,部队还没有开拔就被军统局打探清楚了动向。
军统的特务们截获了这一情报之后,立即就将情报上呈到了蒋委员长的案头。
蒋委员长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有人说他的指挥水平也就相当于一个步兵营张,但他却是却是一个合格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政治家,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份情报的潜在价值。
日军竟然调华中的部队入华北,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华北的小鬼子顶不住了。
也就是说只要加把劲就可已经整个华北地区全部收回来,甚至于还可以重创日军华北方面军,这个诱惑可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现在问题是,将华北日军打垮的并不是他引以为傲的中央军,而是以马铮所部为首的杂牌军,甚至于连土八路在里面也起到了极大地作用。
现在包括晋绥军、八路军以及马铮所部的势力遍布整个北方,要是再让他们将整个华北都占领了,那么对于重庆方面而言那是灾难性的,这让蒋委员长很是纠结。
原本按照蒋委员长的做法是放任日军北上,让日军同这些杂牌军拼个你死我活,而他的中央军则是最后出场打扫战场,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啊。
但是军委会当中还是有一些比较有战略眼光的人,薛岳、白崇禧以及陈诚等人坚决反对让华中的日军北上。
原因是日军现在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东南亚,兵锋已经攻入缅甸境内,而驻缅英军无论是从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方面都和日军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对手,所以远征军同日军在缅甸打的很艰苦。
从目前得到的情况显示,远征军在缅甸打的并不理想,所以必须防备日军有一天会从云南等地直接攻入大后方,一旦云南沦陷,四川和重庆必将难以保全。
到时候,政府只能撤到更加偏远的青海或者是甘肃了。
届时政府能不能存在还真是一个未知数,要知道青海和宁夏的马家军可不是阎老西、马铮这样的文明人,他们没一个是好相与的人。
所以与其到时候看马家军的脸色,还不如现在和马铮所部打好机会,一旦事情有变,完全可以前往绥察地区,继续主持抗战。
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的国府大员不愿意坐山观虎斗。
而蒋委员长也明白了众人的意思,思之再三,最终做出决定,命令薛岳所部北上拦截。
因此日军刚刚走到河南,就发现前面出现了大批的中国军队,对方已经修筑好了防线,似乎就在等他们。
于是乎,一场大会战再次爆发。
所以,当马铮所部南下攻打太原的时候,阿南惟几的第十一军却在河南地区同薛岳所部死磕。
为了牵制第11军主力,重庆方面还调集了第九战区和第五战区主力,向着十一军的主力驻守的鄂西北地区发起了反攻。
国军的攻势很迅猛,日军被打的只能采取防御态势,唯恐战线崩溃。
一时间,华中地区也是枪炮声不断,战场态势陷入了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