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渡边的建议(求订阅)(1/2)
1940年的4月29日,就在日本国民在庆祝天皇的寿诞的时候,马铮却在归绥召开高级军官会议。
此次会议有马铮亲自主持,会议的内容就是讨论之前他制定的那个根据地发展规划纲要。
原本包括周生、柳治国等人在内的所有高级军官还以为马铮这是要进行战后总结,却不曾想马铮压根儿就不说这事儿,会议开始就就拿出来事先自己制定的规划。
当得知马铮要在绥远、察哈尔以及晋北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的时候,尽管众人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但是还是被马铮的大手笔震撼住了。
要知道,在他们看来,就算是要建立稳固的地盘,也是要有所取舍的,并不是所有的城镇和县区都适合充当根据地,都可以算作是他们的防区。
就拿张家口来说,这里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距离北平不过一百多公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但是由于日军控制着宣化地区,古时候这里便是九边重镇中的宣大要地,日本人随时可以出宣化进攻张家口。
再加上日军现在还控制着整个热河,他们也可以出兵崇礼,直接横插张家口东部。
所以部队将张家口列入防区范围内,实在是太冒险了。
因此很多人预计,即便是部队要固守一方根据地,也不会将这种不利于防守还容易遭到进攻的地方纳入防区范围。
但是却不曾想,马铮不但没有放弃一丁点地盘,甚至于还将一部分日占区也纳入了自己的防御范围内,比如说晋北的部分县区。
这些县区现在还是小鬼子的占领下,可能所部只是占领了县城或者是仅仅只是占领了一两个乡镇,但是马铮还是将这些地方纳入了所部的防区。
单单从这一点众人就看到了马铮的“野心”,自然也被震撼到了。
除此之外,马铮关于部队的发展规划也令所有人大吃一惊,两年的时间部队扩编到五十万,相当于要将眼下部队的准备了翻一番还要多。
先不说有没有那么多的合适的兵员,单单几十万人所需的武器装备就是一个大问题。
要知道,现在部队作战所需的武器装备还是靠缴获,少量的是自己生产。
但如果是五十万人的话,单单靠缴获显然是无法满足部队作战所需的,一下子扩兵这么多,这显然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更不要说马铮还要建立那么多的学校和医院,即便是每一所学校都只需要几千大洋,想想几十个县区,那将是多大的一笔资金。
此外修建医院所需要的花费更为恐怖,一所医院就算是再怎么简单,没有几万甚至于十几万大洋是根本建不起来的。
现在一下子要修建几十所医院,这对五省战区本身就不太富裕的财政将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所以,当众人看完马铮搞出来的这个发展规划之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在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实现。
而沈严、周生等人,在经过一番论证之后,更是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但是马铮的决心已定,任凭众人如何质疑反对,他还是坚持按照这个发展规划来实施。
因为马铮知道,世道已经变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太平洋战争就会全面爆发,届时日军的战略重心将会向南转移。
尤其是到了42年、43年以后,中国战场上的精锐基本上没剩下多少了,这个时候正是部队反攻的好机会,所以,现在众人反对的那些理由在马铮烟来还真不是事儿。
最终,在马铮的坚持下,这个这个发展规划得以在会上通过了。
随后,整个五省战区便按照马铮制定的规划,开始划分防区。
一时间,各部队调动极为频繁,引得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大为紧张。
回头再说日军方面,随着渡边中将带着调查组抵达华北,针对驻蒙军被全歼的事情展开全方位的调查。
这对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来说,调查组的到来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一旦调查出什么问题,所有人都会跟着吃挂落,搞不好还会有人掉脑袋。
因此,对于渡边中将等人,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表现的非常的谨慎,既不敢怠慢,也不敢过分的靠近。
而绥西大捷对于日伪军的影响还不仅如此,由于这次华北方面军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也失败的太突然了,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是大量日伪军的调动,导致很多原本防守严密的地区出现了防务真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日伪军不得不放弃了一部分不太重要的乡镇,这给了本地抗日力量一丝喘息的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马铮所部的这次战果实在是太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渡边的建议(求订阅)(2/2)
煌了,华北各地的抗日部队仿佛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在绥西大捷的鼓舞下,八路军、游击队甚至于土匪武装,都奋起反击,对日伪军驻地以及交通线展开进攻和破坏,让山西、山东以及河北等地的日伪军头疼不已。
此时的华北日军感觉自己深陷泥潭一般,处境非常的艰难。
在了解到华北日军的困境之后,渡边中将一边继续调查驻蒙军被全歼的真相,一边向大本营建议,可以先让多田骏继续在华北任职,戴罪立功,免得华北局势彻底的恶化。
或者是,大本营方面先派人到华北主持大局,至于如何处理华北方面军现任的这些高级指挥官,等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以后再说。
总而言之,先将华北的局势稳定下来,追究责任的事情先不着急。
大本营方面在接到了渡边中将的汇报之后,也大为震惊。
他们没有想到华北的局势竟然米兰岛了如此地步,这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于是乎,在陆军部三巨头的主持下,大本营当即召开了一场专门讨论华北局势的高级会议。
会上,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提议,鉴于华北目前局势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不管是多田骏还是现任的各个高级军官都无法扭转颓势,因此可以考虑将华中战场的冈村中将调往华北。
至于多田骏中将,暂时可以调回国接受调查!
闲院宫载仁亲王不仅仅是皇族、陆军大将,而且还是天皇的叔叔,在军中威望很高,且作为陆军三巨头的他都这样说了,其他人自然不会不给面子。
于是乎,很快日军大本营就有了决议,多田骏回国述职,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然而,大本营这边的命令还没有下达,中国战场的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
在绥中大捷的鼓舞下,国民政府竟然从华中地区集结了数十万大军,对第11军驻地展开反击,试图夺回南昌等地。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得不让大本营暂停调冈村宁次北上的想法。
更为重要的是,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更加的蠢蠢欲动了,无奈之下,大本营只能接受渡边中将的另一个提议,让多田骏继续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继续在中国战场戴罪立功。
与此同时,为了扭转颓势,稳定住华北的局势,大本营决定再次对华北地区增兵。
而就在中日两国烽烟再起的时候,欧洲的局势也有了新的变化。
4月9日,德军突袭了北欧小国丹麦,接着又对挪威用兵,开启了德国战车横扫欧洲的序幕。
德国在一战中吃了大亏,所以希特勒上台后一直试图打破凡尔赛条约的束缚,同时也在为进攻英法等国做准备。
而在进攻英、法之前,希特勒决定首先侵占北欧的丹麦和挪威。
之所以这么规划,那是因为丹麦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扼海上交通要冲。挪威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北部,北临巴伦支海,西滨大西洋,南起北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德国首先占领这两个国家,就可以打破英、法对德国海军的封锁,使德国舰艇能畅通无阻地进入北海和大西洋,并可以在挪威西海岸建立海军基地,限制英国海军的行动,这就保障了德国进攻西欧的北翼安全。
同时,还使瑞典供应给德国的铁矿砂可以通过挪威北部的纳尔维克港运出,经挪威海面运往德国。
德国每年消耗1500万吨铁矿砂,其中1100万吨要取道挪威从瑞典进口。
此外,挪威“国民大会党”的头目、前国防部长吉斯林,早就想把挪威和德国联结成“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共同体”,这正中希特勒下怀,他也正想建立一个大德意志联邦,于是德国便决定率先侵占这两个国家。
丹麦、挪威都是小国,国防力量薄弱。
就拿丹麦来说,全国只有两个步兵师,海军舰艇仅有2万吨。
1935年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丹麦认为加强战备反会引起德国的猜疑,因而未作战争准备。
挪威虽然有6个步兵师,但不满员,且配置分散,首都奥斯陆附近配置两个师,其余分别配置在克里斯蒂安松、卑尔根、特隆赫姆和纳尔维克等地。
此外有均已超龄的舰艇64艘,飞机190架。
挪威的防御作战计划是建立在英、法派遣远征军的基础之上的。
德军针对丹麦、挪威的这些弱点,采取了闪击战,在闪击战中使用了空降兵。
德军闪击丹麦、挪威的空降作战,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空降作战,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