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格博士(1/2)
岳复听完,诧异的扫了一眼那位一直很淡定坐在椅子上的洋毛子老外。
这个时期,500大洋的月薪可算是高薪人士,就连光头大佬明面上的薪水也不会超过一千。而日耳曼人的民族特点,已经注定了他们不会信口开河。
冲老外点点头,岳复用标准的第三帝国语说了一句“您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岳复。”
“咦,你会说德语?”一直表现的很淡然的年轻日耳曼人大为惊讶。
在这个落后的东方国家,别说第三帝国语,就连鹰语,都很少有人会。没想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尉级军官竟然会说这个,而且,听着还不费劲。
他当然不会知道,在指挥学院进修过外国语言学的岳复掌握了多达六门语言,而其中最精通的是日语,甚至能说日本国内几种地方语而足以乱真。
也许是久未和人用母语如此畅快的交谈,岳复很快就把这位来中国的原因摸了个清楚。
虽说这个时期的中国很贫穷,但几十年前八国联军在华夏大地上的一场洗劫可是让不少人看到了这个神秘东方古国的丰厚底蕴。
因此,即便知道中国此时已经陷入战乱,但是梦想着来中国碰碰运气的年轻人依然大有人在。
而眼前这位,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其研究的一个项目在国内不受重视,一气之下跑到中国,希望在这个缺乏最前沿科学技术的国度找到机会,可以继续自己的研究。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思想可不是仅仅只有中国人才有。
不过这位也够倒霉,坐了几个月轮船来到中国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该找谁,东走西晃来到了重庆,却因为贪嘴吃了顿重庆火锅患上了急性痢疾。
最后要不是秦家的老管家出手相助,这位估计就得埋骨于那座美丽的山城了。
“我一定是吃了假火锅。”年轻的日耳曼人提起那段往事还依旧愤愤不平。
可怜的日耳曼人,你一定不知道重庆火锅里的辣椒都可以论斤称。别说西方人,就是绝大部分华夏人,都不能像你那样吃个涮火锅,都还要连汤都喝了。
一想到这位说他不过是喝了两大碗肉汤,岳复都有点儿寒毛直竖。
“还有,我不叫格博士,请叫格鲁诺夫,格鲁诺夫维克多。”看日耳曼人的表情,显然自从来到中国之后,就一直被中国人按照习惯把他名字的第一个字当成了姓氏。
“哦,格鲁诺夫博士,你好,欢迎你来到潼关……”“呃!“还没客套完,岳复的眼珠子突然瞪圆了,声音瞬间卡在了嗓子里,瞪着两只眼睛盯着眼前的这位德国佬惊呼出声“等等,您叫格鲁诺夫?格鲁诺夫维克多?”
不是岳复承受力太差、遇事喜欢一惊一乍;而是,格鲁诺夫这个名字对于一名长期用枪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熟悉到你如果不知道这个人,就不配是玩枪的。
当然,这个名字对于二战前的各国来说,不过是个符号,很少有人会去多看一眼。
但用不了太久,这个名字就会响彻整个世界。
由他主导设计并大量生产的一款机枪的枪口下,至少有数十万盟军士兵的冤魂!
很少有人知道格鲁诺夫的全名,但岳复却刚好是知道的那部分当中的一个。
格鲁诺夫维克多,二战时期第三帝国军装备最多的机枪42”的名字一定会被亲历那场占城的人公认第一。
虽然二战中全世界各式枪械层出不穷,但没有一款武器能和42相媲美。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1章 格博士(2/2)
是全球第一款采用金属冲压技术制造的枪械,外貌近乎简陋,用欧洲各国潜伏在第三帝国的间谍的原话就是这实在是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
所有间谍得出的唯一结论是第三帝国已经不行了,他们极端缺乏原材料,连他们战术核心的机枪,都采用如此简陋粗糙的制造技术。
只有一战和二战最大的军火贩子美利坚的军械专家们清楚,不是第三帝国不行了,而是第三帝国在金属冲压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他们前面。
而从未来来此的岳复更加知道,42研究成功,不光是金属冲压技术的突破,其实更是枪械生产技术的一次重要的突破。
格鲁诺夫本人并不是枪械设计师,他是一名金属冲压技术的专家。
当时由于第三帝国军一线部队对机枪的需要量很大,他以专业的眼光认为按照传统枪械制造工艺,很难满足这样的需要(它采用机械加工,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床、铣床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既浪费材料,又花费很多工时)。
他认为机枪采用金属冲压工艺制造是必然趋势。实际中,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42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也更加紧凑。
这对于金属资源缺乏的第三帝国来说,是非常实际的。
美利坚的军械专家们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他们都低估了42用实战证明了设计者格鲁诺夫的天才设计。
无论在红色北极熊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还是诺曼第低矮的灌木丛林,是北非炎热的沙漠,还是柏林的碎石和瓦砾堆,42最为刻骨的印象,就是它的枪声。
42机枪射速每分钟最低1000发,最高1300发。
而机枪射速超过每分钟1000发以后,据说人就无法分辨单个的枪声。
42射击声不是如同捷克式或者伯朗宁机枪的“哒哒哒”声,而是类似高速转动的电锯的“嗤嗤嗤”声,也有盟军士兵形容象撕开大片亚麻布的声音。
新兵对此还没有什么,盟军的老兵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这种恶魔般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声音就是死神的呼唤。
这是必然的,因为42射中,那么他一瞬间就会中弹数发,活命的可能微乎其微。
实战中,42因为其高射速,不但对付小股目标游刃有余,对付集团目标的也是非常有效的。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米勒上尉的所在的一个连和其他的三个连队作为先头部队抢占海滩。
而守卫沙滩的第三帝国军只有一个加强的海防排,其中一个机枪班,二挺42,对登陆的美军造成了重大的杀伤。
第三帝国军的二个机枪手时而扫射,时而精确点射,准确的把美国大兵挨个击毙在海滩上。
最终这两挺42造成米勒上尉的连三十多人阵亡,七十多人受伤,几乎全军覆没。
如果不是米勒上尉靠着自己的经验和勇敢,巧妙的绕过42的枪下。
电影中受伤的士兵,都是多处中弹,全身是弹孔血流不止,还有被射出内脏得,惨不忍睹。其实,这段剧情还真不是瞎扯,是根据一个真实战例改编而来。
在1944年诺曼底战役中,驻守在碉堡内的海恩·塞弗罗,这个后来被称为“奥哈马之兽”的20岁年轻士兵,靠着一挺42机枪,在9个小时里他用光了哨所里所有库存的12000发子弹。
机枪子弹用完了以后,他又用自己的毛瑟步枪继续射击打了400发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