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效仿着他们,也牵起了手,一时间,望京城里有些东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甜蜜,也更加让人欢喜。
有人说,这就是永安县主的魔力,只要她一回来,整个世界都会跟从前不一样。
人们开始跪下来,恭贺十一殿下大获全胜,恭贺十一殿下夺了怀北六座城池。
同时也恭贺永安县主除掉怀北太子,让天下太平,让南岳无忧。
后来,有人开始哭泣。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哭泣。
他们说,永安县主给我们报仇了,那些曾死在望京城战乱中的人们,终于可以安息了。
次日,望京城外大祭。
就像人们说的,这一次攻打怀北,是将两国之战做了一个百年结局。
至少在百年之内怀北绝不敢再犯南岳。
而且最重要的,真的是报仇了。那些死去的无辜百姓,朝廷终于对他们有了一个交待。
城外大祭的同时,帝后到天坛祭天。祈愿从这一天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原本多云的天气,在大祭结束之后忽然放晴。
人们的心,也跟着晴了。
老皇帝正式为七皇子和陆芳华赐婚,两家高兴得当天晚上就在一起吃了一顿。
季淑妃跟罗书兰二人手拉着手,那感情看着比七皇子跟陆芳华还要好。
季淑妃还悄悄跟罗书兰说“老二去了南地,老九去了北地,老头子说了,不能把好儿子都给弄到那么远去,就让我们家湛儿留在京城陪他。阿秋不是说让他长命百岁么,这样一来,咱的孩子们可轻松了。往后湛儿有更多的工夫能陪芳华,咱们两个也可以一起做生意去。”
如今,季淑妃迷上了做生意,就连江皇后都觉得做生意比待在宫里有意思多了。
但她是皇后,有些事情季淑妃做得,她却做不得,这让她觉得十分遗憾。
不过隔三差五的她也换了便装跟着季淑妃一起出宫去转转,什么千秋庄永安县她都去,日子倒也过得比从前精彩。
老皇帝就比较郁闷,但是卫离说了,当父母的最高兴的应该是什么?是孩子们都有出息,都能担大任。是媳妇孩子热炕头,是家和万事兴。
你看看大家都这么高兴,你也应该高兴起来。皇后娘娘愿意出宫,那您就跟她一块儿出去呗!一回两回的她不乐意,您去得多了她也就习惯了。
于是老皇帝也就跟着一起出宫,几个人经常是偷偷跑出去玩一天,三更半夜才回来。
好在也没耽误上朝,也没耽误国事。不累,精神头儿倒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整的老皇帝也不知道是因为心情好了身体才好,还是因为陆辞秋给留的药起了作用。
回京的第五天,陆辞秋到永福宫陪江皇后用膳。
席间江皇后提起宁妃和德妃很想念自己的儿子,说她想问问她们愿不愿意出宫。
如果能放下宫里的富贵和地位,她就准了她们去南地和北地陪各自的儿子。
陆辞秋觉得江皇后的格局打开了,二人便一起去见了宁妃和德妃。
那两位一听这话都给江皇后跪下了,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有这样的福气,她们愿意。
老皇帝对此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征求了燕千绝的意见。两位皇妃出宫分别往北地和南地而去,那么虽然那两边并不属于封地,但实际上也会形成一个小朝廷。皇子为王,两位皇妃自然就是太后。他让燕千绝自己拿个主意,要不要开这个口子。
燕千绝倒也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然后摇头,“无碍。别人信不过,我那两位皇兄,我还是信得过的。何况如今的南岳,也不是谁想称王就称得起来,有阿秋坐镇京都,您觉得东西南北哪边敢乱?大国怀北都被我们拿下六城,谁有异动不得掂量掂量。”
老皇帝放了心,“你要这样说,那朕也没有什么意见了。也是,有阿秋在,操心那些事真没用。何况你们之间感情也好,有时候用感情维系的关系,更加牢固。”
又是五日后,两位皇妃出宫。一个往南,一个往北。
二人临走之前留下了很多东西,有的是这些年在宫中积攒的,有的是出嫁之前从娘家带来的。她们的意思是,此一去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回来,可能赶不上这些孩子们的大婚了,这些东西就留下来,算是她们给孩子们的大婚礼物。
但陆辞秋没要,她的理由是“娘娘们到了南地北地就知道了,要是想回来看看,也就是三四天的事情。那边有比马车便捷得多的交通工具,两位皇兄我都教给他们如何使用了。何况父皇他这几十年也不退位,我跟燕千绝是自由人,指不定过阵子我们就上南地钓鱼去了。冬天太冻,我想到南边儿猫个冬。”
两位皇妃乐坏了,一听说可以常来常往,陆辞秋也会到南地和北地串门子,她们再也没有了顾虑,开开心心地走了。
那些东西陆辞秋叫人装了车,在后头跟着。两位皇妃多年的积蓄不能就这样留下,她们的儿子也会成亲,这些东西得给她们未来的儿媳留着。
送走了两位皇妃,陆辞秋回了永安县,老老实实在永安县住了好几个月。
这几个月里,永安县在她的治理下更加繁荣了,期间有不少州府的府尹或是太守上京述职,都会特地到永安县来拜见永安县主。主要是想取取经,也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可寻。
如今这些大人们把姿态都放得很低,陆辞秋解决了怀北太子的事,全天下都知道了。
那么厉害的人物折在陆辞秋的手里,可见陆辞秋的本事肯定是凌驾于怀北太子之上的。
这他们还有什么可不低头的,实力碾压啊!
这些人不但对陆辞秋低头,还向罗家低了头。一向看不起商户的朝廷官员,都知道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谁也不敢再瞧不起罗家,反而把罗家抬得高高的,一个个见了罗老夫人都恨不得叫奶奶。大家都希望罗家能在自己治下做更多的生意,帮着他们把经济发展起来。
许多人效仿着他们,也牵起了手,一时间,望京城里有些东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甜蜜,也更加让人欢喜。
有人说,这就是永安县主的魔力,只要她一回来,整个世界都会跟从前不一样。
人们开始跪下来,恭贺十一殿下大获全胜,恭贺十一殿下夺了怀北六座城池。
同时也恭贺永安县主除掉怀北太子,让天下太平,让南岳无忧。
后来,有人开始哭泣。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哭泣。
他们说,永安县主给我们报仇了,那些曾死在望京城战乱中的人们,终于可以安息了。
次日,望京城外大祭。
就像人们说的,这一次攻打怀北,是将两国之战做了一个百年结局。
至少在百年之内怀北绝不敢再犯南岳。
而且最重要的,真的是报仇了。那些死去的无辜百姓,朝廷终于对他们有了一个交待。
城外大祭的同时,帝后到天坛祭天。祈愿从这一天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原本多云的天气,在大祭结束之后忽然放晴。
人们的心,也跟着晴了。
老皇帝正式为七皇子和陆芳华赐婚,两家高兴得当天晚上就在一起吃了一顿。
季淑妃跟罗书兰二人手拉着手,那感情看着比七皇子跟陆芳华还要好。
季淑妃还悄悄跟罗书兰说“老二去了南地,老九去了北地,老头子说了,不能把好儿子都给弄到那么远去,就让我们家湛儿留在京城陪他。阿秋不是说让他长命百岁么,这样一来,咱的孩子们可轻松了。往后湛儿有更多的工夫能陪芳华,咱们两个也可以一起做生意去。”
如今,季淑妃迷上了做生意,就连江皇后都觉得做生意比待在宫里有意思多了。
但她是皇后,有些事情季淑妃做得,她却做不得,这让她觉得十分遗憾。
不过隔三差五的她也换了便装跟着季淑妃一起出宫去转转,什么千秋庄永安县她都去,日子倒也过得比从前精彩。
老皇帝就比较郁闷,但是卫离说了,当父母的最高兴的应该是什么?是孩子们都有出息,都能担大任。是媳妇孩子热炕头,是家和万事兴。
你看看大家都这么高兴,你也应该高兴起来。皇后娘娘愿意出宫,那您就跟她一块儿出去呗!一回两回的她不乐意,您去得多了她也就习惯了。
于是老皇帝也就跟着一起出宫,几个人经常是偷偷跑出去玩一天,三更半夜才回来。
好在也没耽误上朝,也没耽误国事。不累,精神头儿倒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整的老皇帝也不知道是因为心情好了身体才好,还是因为陆辞秋给留的药起了作用。
回京的第五天,陆辞秋到永福宫陪江皇后用膳。
席间江皇后提起宁妃和德妃很想念自己的儿子,说她想问问她们愿不愿意出宫。
如果能放下宫里的富贵和地位,她就准了她们去南地和北地陪各自的儿子。
陆辞秋觉得江皇后的格局打开了,二人便一起去见了宁妃和德妃。
那两位一听这话都给江皇后跪下了,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有这样的福气,她们愿意。
老皇帝对此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征求了燕千绝的意见。两位皇妃出宫分别往北地和南地而去,那么虽然那两边并不属于封地,但实际上也会形成一个小朝廷。皇子为王,两位皇妃自然就是太后。他让燕千绝自己拿个主意,要不要开这个口子。
燕千绝倒也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然后摇头,“无碍。别人信不过,我那两位皇兄,我还是信得过的。何况如今的南岳,也不是谁想称王就称得起来,有阿秋坐镇京都,您觉得东西南北哪边敢乱?大国怀北都被我们拿下六城,谁有异动不得掂量掂量。”
老皇帝放了心,“你要这样说,那朕也没有什么意见了。也是,有阿秋在,操心那些事真没用。何况你们之间感情也好,有时候用感情维系的关系,更加牢固。”
又是五日后,两位皇妃出宫。一个往南,一个往北。
二人临走之前留下了很多东西,有的是这些年在宫中积攒的,有的是出嫁之前从娘家带来的。她们的意思是,此一去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回来,可能赶不上这些孩子们的大婚了,这些东西就留下来,算是她们给孩子们的大婚礼物。
但陆辞秋没要,她的理由是“娘娘们到了南地北地就知道了,要是想回来看看,也就是三四天的事情。那边有比马车便捷得多的交通工具,两位皇兄我都教给他们如何使用了。何况父皇他这几十年也不退位,我跟燕千绝是自由人,指不定过阵子我们就上南地钓鱼去了。冬天太冻,我想到南边儿猫个冬。”
两位皇妃乐坏了,一听说可以常来常往,陆辞秋也会到南地和北地串门子,她们再也没有了顾虑,开开心心地走了。
那些东西陆辞秋叫人装了车,在后头跟着。两位皇妃多年的积蓄不能就这样留下,她们的儿子也会成亲,这些东西得给她们未来的儿媳留着。
送走了两位皇妃,陆辞秋回了永安县,老老实实在永安县住了好几个月。
这几个月里,永安县在她的治理下更加繁荣了,期间有不少州府的府尹或是太守上京述职,都会特地到永安县来拜见永安县主。主要是想取取经,也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可寻。
如今这些大人们把姿态都放得很低,陆辞秋解决了怀北太子的事,全天下都知道了。
那么厉害的人物折在陆辞秋的手里,可见陆辞秋的本事肯定是凌驾于怀北太子之上的。
这他们还有什么可不低头的,实力碾压啊!
这些人不但对陆辞秋低头,还向罗家低了头。一向看不起商户的朝廷官员,都知道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谁也不敢再瞧不起罗家,反而把罗家抬得高高的,一个个见了罗老夫人都恨不得叫奶奶。大家都希望罗家能在自己治下做更多的生意,帮着他们把经济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