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老板,回去我能申请涨工资不?(1/2)
“荀州存款送电视的活动已经打响,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数十辆运送岳坪电视的货车,停在了银行门口,排起了长队,同样排起长队的,还有来存款的荀州百姓!”
一名记者看着这一幕,神情无比亢奋“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各地银行一度出现挤兑抢空的现象,那荀州的方法,会不会成为改变的先锋号呢?”
“为此,我们特地请到了全权赞助这一活动的岳坪集团市场部经理王晓武,来回答这一问题,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晚上的今日有话说……”
摄像机咔咔拍摄者热闹的现状,似乎所有人都觉得,这将是反通胀打响的第一枪似的。
随着黄仁强的资金到账,本地银行存款送电视的活动正式打响了。
供货方是岳坪电子。
因为市场哄抢,很多供销大厦的彩电都开始限购了,但这里却宣布第一天无限量供应。
只要长期存款超过一定额度,就能低价买走一台。
所有产品都在涨价,就这里在便宜卖,加上彩电是硬货、大件,大部分人宁愿拼着存款会越来越贬值,也想拿回家一台。
远处荀州市的领导看着这一幕,嘴都笑歪了。
市政几乎没花钱,仅仅是上面安排了跟岳坪集团沟通了下,活动就开始了。照着今天的火爆程度看,这次活动不仅能赚到大笔的钱,还会给他脸上增光。
打响反通胀的号角——
多光荣的一句话啊?
而且等银行回笼资金,也能快速投入生产,支援那些快要破产的企业,起码在本地为此一个相对的平衡,撑过物价闯关。
想到这,领导就美得不行。如果让李文博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嗤笑出声物价闯关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随之而来的经济寒冬却持续了一年还多。
一次小活动回笼的资金,够干嘛?
至于打响反通胀的第一枪更是扯淡别的企业,会白白把钱送出去,支援本地政策?
人家是做买卖,不是做慈善。
不过这不妨碍领导们美一阵子,而且对李文博的态度现在特别好,以前把他当成投机倒把的典型分子。
现在打电话都说他是人民的好兄弟了。
而此事一出,也引发了商圈的大量讨论,很多老板说李文博是蠢货,是在做慈善,一些同行更是落井下石的说李文博这样做,就等着倒闭吧!
但媒体方面,却对李文博的做法赞口不绝。
央视一家节目是这么说的“岳坪集团的发家史,以前引起过很多争议。又是投机倒把、又是破坏市场规则遭到企业联合抵制。但他还是发展起来了,顺应着时代的潮流。”
“而他发展起来后,他的钱用来做了什么呢?”
“公开资料显示,他名下没有别墅豪车、没有修建夜总会娱乐城,也没有把手伸向娱乐圈,勾搭女明星,更没有向海外转移资产。”
“他把赚来的钱,投资到了反通胀上,甚至亏本经营,真正做到了先富带动后富!”
屏幕里的专家喋喋不休“此外,他成为齐鲁食品行业的龙头后,完全有能力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做到全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641章 老板,回去我能申请涨工资不?(2/2)
规模。根据他们的市场占有率,是完全可能的。”
“可岳坪集团却毅然投入了高新产业,还在各种会议上多次表示,他要做技术革新,要赶超国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企业家!”
“希望其他企业家,也能向岳坪集团、向李总学习!”
最后这句话,才是政府想对企业家们传达的通货膨胀很难熬,可你们更不应该因此缩起脖子,只顾着自己生存。
哪怕不像李文博一样捐钱呢,也别顺着市场把价格订得那么高,进一步扩大膨胀。
一时间,商场不少人对李文博破口大骂。
官场不少人却对李文博赞不绝口。
但这些跟李文博暂时都没关系。
昨天赴约戴小娥后,李文博就在规划着什么,一大早就下楼打了好几个电话。
约莫十点多钟,他刚在前台挂断一个电话,就见楼梯白露伸了个懒腰下来了。
李文博正好也累了,找个座位坐下冲她招招手“考虑得怎么样了?”
“行李我都收拾好了。”
白露语气挺慵懒的,这话的意思就是准备走了。
李文博也能理解,这么危险,人家又是个女孩子,干嘛要冒这个险呢,正打算点点头,问她几点的飞机呢,白露却又说“不过我昨天琢磨了琢磨,还是决定留下。”
李文博一愣,就见她嘻嘻一笑“老板,回去我能申请涨工资不?”
“能。”
李文博也笑了,从包里拿出一张a4纸来,递了过去“好好看看,接下来一个月,会很精彩。”
白露接过,就见纸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但不乱,每条都用符号标明了。
一个缜密的计划,也进入了白露的眼帘。
戴小娥有两条支柱产业,一是海鲜养殖、加工、包装,二是船只建造。
李文博在纸上做了明确的标注,要针对这的就是第一条支柱产业,其中最要针对的是海鲜包装。
看到这白露有点疑惑“李总,那他们的养殖和加工呢?我感觉这才是赚钱的大头啊。”
“养殖和加工是在国内流转的,虽然来钱,但不是戴小娥最看重的。”
李文博叼上了根香烟,眯起眼睛,语气自信“你知不知道戴小娥包装的是什么产品?”
“不就是海鲜吗?本地渔民捞上来,他们统一收购,制作成冰鲜啊、鱼干等等食品,再运输出去——”
没说完,就被李文博打断了“你说的这些他们也做,但只是小头,他们真正的大头,也是戴兴渠在改开后仍旧能横行的原因,在西欧。”
“啊?”
白露一下就蒙了。
他们不就是本地混混和外地奸商之间的矛盾吗,格局特低的那种,咋突然就抬升到国际方面了?
李文博见她一愣一愣地,解释说“欧美最受欢迎的海鲜,你知道是什么吗?”
“蜗牛?牛肉?不过既然是海鲜,应该是鱼肉吧?”
白露分析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同时也注意到正在说这些的李文博双眼放光,俨然已经发现了戴小娥旗下产业的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