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李文博?就是在明珠,舌战群儒的那个?(1/2)
人靠衣装马靠鞍。
李文博换上一身西装后,的确好看了不少。
至于陆珠儿,精心打扮后服务生都有点看呆了,拿过几件衣服来“夫人,我敢保证您是我见过最配这身晚礼服的女人,一定要穿穿看。”
“真的嘛?”
被人夸赞,陆珠儿甜滋滋的看了眼李文博。
李文博笑笑“换上看看呗,好看咱就买。”
陆珠儿拿着晚礼服进了试衣间,一会出来的时候,李文博眼睛有点挪不开了。
他上一世也参加了不少与会,看惯了礼服美人,但都没这一刻的陆珠儿漂亮。
淡紫色的连衣裙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后背敞开的积雪般的白,也让陆珠儿在优雅的同时不失性感。
加上她身段确实极好,哒哒走出来时,周遭的服务生都看呆了,竟然还有人忍不住的鼓起了掌。
这也吸引了不少男士看过来。
“她是那个大明星吗?我怎么不眼熟呢?”
有个陪老婆买衣服的中年男人,喃喃说。
她老婆气鼓鼓的掐了他一下“看不够是吧,回家我挖了你的眼!”
“唉,老婆……”
周遭人的惊诧,让李文博特骄傲的同时又有点不爽我老婆这么漂亮,外人凭啥看?
刚想到这,陆珠儿也主动凑过来说,害羞地说“文博,我不喜欢这件。”
“那就换一件。”
李文博也正巧不喜欢呢,招来服务生换一身保守地。
服务生特可惜的叹气多好看的衣服,多好看的姑娘,这样的美却被拆散了……最重要的是,那件衣服特贵,一旦卖出去提成够她们吃半个月。
不过等结账时,李文博又干咳一声低声说“把那身也打包了。”
服务生大喜,陆珠儿却凑过来低声说“文博,买那个干嘛呀。”
“嘿嘿,回家咱们自己穿。”
李文博特不要脸地笑了声,陆珠儿脸蛋更红,小声说“贵,八百多呢!”
八百多的衣服,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天价。
陆珠儿是不舍的。
李文博倒是不在乎,大包小包提回了地下车库的车里。
下面也是豪车无数,丝毫不比秦老爷子过寿那天架势少。
这就是真正大城市有钱人的数量。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在明珠钱不是钱,你觉得自己很富有了,但总能找到比你有钱的,往人群里丢块砖头,砸到的都可能是万元户。
而在燕京,官不是官。
随便丢块砖头,找你算账的就可能是国家干部。
这个描述有一半是准确的难道燕京有钱人,就比明珠少?
这里来来往往人们的穿着,都是名牌。每个女郎手里的补妆镜,都值普通人半个月的工资。
把买好的衣服放回车上,李文博又载着陆珠儿找了个地方吃西餐。一坐下看了菜单,陆珠儿就不敢点了。
怎么点块牛排,几百块就没了?
一个茶杯大小的菜,也要上百元?
她喝杯饮料,都要几十块?
她不敢点,李文博倒不客气,俩人吃了八百多块,其实都不算多。
陆珠儿见李文博点菜一点都不皱眉的样子,忍不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524章 李文博?就是在明珠,舌战群儒的那个?(2/2)
说“我觉得这地方不适合咱们。”
“你多适应适应,就适合咱们了。”
李文博耸耸肩笑道。
“这咋适应啊。”
陆珠儿撅撅嘴,用叉子插起一块牛排,送到嘴边却怎么吃怎么别扭“我用不惯这个。”
周围有人听到他们的对话,传出窃笑。
“我也用不惯,但咱们国家不是有些人喜欢迎合西方人吗,就好像用刀叉特高档似的。”
李文博耸耸肩“你要是不喜欢这种文化,就拒绝,咱们有的选。”
李文博啪的打了个响指,让服务生换双筷子,就在对方面露难色时,李文博拿出了几张钞票递了过去。
服务生立马变了脸,兴高采烈地帮他换了。
陆珠儿读过大学后,比以前更善于思考,看着李文博渐渐理解了他那句“咱们有的选”是什么意思。
有钱了,就有了选择。
说实在的,今天一天下来的体验,已经和二三十年后差别不大了,就算是去纽约曼哈顿,体验也不过是同一个级别更繁华,却不会有质的改变。
也就是说,现在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了三十年后的水平。
接下来三十年不过是让这种水平的城市更多了。
再就是,互联网。
李文博看向北方偏西的方向,那里,有个地方叫中关村。
同样,中关村的圈子里,也有无数未来的大佬,都注视着李文博。
国内电脑在九十年代才普及,但这不影响有些人已经嗅到了市场的先机,除去联想,还有很多年轻人注视着电脑行业,正蠢蠢欲动。
联想集团总经理办公室里,柳传智听着下属禀报的消息,眨了眨眼“李文博?就是在明珠,舌战群儒的那个?”
之前李文博在明珠以一己之力跟电子商联盟、跟姜家、跟苟东风讨论……不,应该说骂架的事,早就传遍了。
下属点点头“是陈小姐举办的私人宴会那,传来的消息。一个叫岳庆喜的岳坪集团分厂经理,找举办方给李文博索要了张请柬。”
柳传智呵呵笑了声“陈二小姐一向眼比天高,能看上岳坪集团吗?”
“所以此前岳庆喜想参加,都没机会。要不是李文博亲自来燕京了,估计岳庆喜也要不来请柬。柳总,您之前不是挺想见他一面的吗?要不要去一趟。”
现在的联想,是中科院全资的国有企业。
柳传智只是个经营者。
但他却在经营的过程中,看出了这个行业极其广阔的未来,一个精明的商人,面对这些很难不产生其他想法。
所以一月份,他就联系了澳港一个电脑代理商,想成立子公司。
对方就是鼎鼎大名的吕谭评,但在商讨国过程中,对方始终拿不定主意。
实际上,柳传智也在迟疑自己的做法。
其实就是怀疑一件事国内落后这么多,离开中科院的支持,他真能赶上去吗?
优先追求技术,还是优先追求贸易,在这个时代大家普遍选择后者跟老外做贸易,先把钱赚来再说。
柳传智却是追求前者的。
这是条很少人走的道路,除了柳传智,目前呼声最大,再走这条路的就是李文博。
所以,柳传智对他真的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