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咱们已经被他耍了,下马威绝对不能少(1/2)
黄一昌在村里搞鬼的时候,李文博也已经换好了衣服,准备晚上去赴宴了。
七点钟,老何开车来接他,去了一家当地特色饭馆。
进去后就见到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笑眯眯地迎了上来“哟呵,李总你好。”
“你好。”
李文博跟他握手时,老何介绍了下。
这位中年老板马博明是当地龙头企业博明制造的老板,主要生产水管、硬塑胶等产品。
人家算这地方的地头蛇,听说李文博要投资建厂,一周前就想跟他见一面了。
只不过苏入夏拒绝了李文博,这才拖到现在。
两人交流了一会后,谈到建设东方曼哈顿都笑了,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但随着李文博投资建厂,肯定会吸引来大量的配套厂家。
荀州经济上一个档次,是肯定的。
这对博明制造也是有好处的。
所以马博明才能跟李文博心平气和的坐着聊天,如果马博明也是做电器的,跟他就会你死我活了。
谈到平巷村,马博明也叹了口气,说他也知道些平巷村的内幕。
当初建厂的时候领导人也是雄赳赳气昂昂的。
但无奈当时是混合企业,政府占比还大,所以公司领导很多时候做决策的时候,没法根据市场来,而是得根据市政下的指标来。
走的还是计划经济那一套。
同时呢,又有很多乡镇企业嗅到了里面的油水,承包了很多零件制造,比如螺丝钉、流水线设备更换零件等。
这些乡镇企业水平有限,却仗着在本地有关系,走后门拿到了承包权。
这些残次品,直接导致小米电视机厂生产的合格率不高,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
最后,草草收场。
简单总结就是,人情关系影响了企业决策。
最后吃完饭,马博明是这么说的欢迎李总来荀州投资,大家互利共赢。但这件事乱子太大,李总最好别掺和。
马博明的好心提醒,让李文博对此事更加警惕。
可也奇怪他李文博是跟你马博明有什么交情吗?
“你特地请我吃饭、警惕我,有何用意?”
李文博把这句话藏在心里,下楼的时候看着马博明那辆奔驰,多留意了两眼。
第二天一早,李文博接到了平巷村打来的电话,那头是黄一昌,问他今天什么时候到村里。
李文博报了个十点钟,就回头睡觉去了。
村里在黄一昌的指挥下,拉起了欢迎的横幅。
村里的大队部也忙活起来,准备丰盛的招待餐。
但等了一上午,也没把人等来,十一点钟时黄一昌终于不耐烦了,又去给酒店打电话,李文博这才告诉他身体有恙,改明天。
黄一昌有些傻眼,但还是让大家回去,第二天再来迎接。
第二天同样是十点钟,同样是拉着大大的横幅,同样是丰盛的招待餐,同样是等了几个小时,李文博下午打电话来了流感,发烧,怕传染给村子,再改明天。
这次光头都有些耐不住了“村长,我都让兄弟们准备两天了,他老是不来,啥意思?”
黄一昌也觉得不能这样下去,皱眉说“我明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94章 咱们已经被他耍了,下马威绝对不能少(2/2)
去打听打听。”
又是一天早上,黄一昌一大早就安排人一块去了市里。
想进酒店找李文博呢,却被告知不在,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去什么当地劳务市场。
黄一昌忙赶去劳务市场也没碰到李文博,却打听到了后者的动向根据劳务市场的领班说,李文博来是要找会开拖拉机、挖掘机的,说是要拆厂房!
黄一昌心里一惊,心说李文博那天竟然不是在开玩笑,他真的要把厂房扒了,只把流水线带走去别的地方新建?
那得多长时间,多花多少钱啊!
他也舍得?
黄一昌满脑袋热汗,回去跟光头几人说了声后,大家一致觉得,李文博是嫌弃要价太高,不跟他们玩了!
这对两方来说,绝对都是损失最大的结局。
光头不干了“村长,你当时肯定是要价太高了,他亏点没事啊,以后咱们咋指望这个赚钱?还种地啊?”
黄一昌愁得不停抽烟,抬头说“我再去找他一次,看看价格好商量……”
刚说到这,外面有人吵吵“村长,车!村口有车来了!”
黄一昌一惊,喊着问“是拖拉机还是挖掘机?”
“轿车!”
“嗯?”
黄一昌一愣,赶紧推门小跑去村口,车却已经穿过村子,来到北边的厂子门口。
李文博已经开了厂门,进去查看了。
黄一昌暗叫一声这厮诡计多端,又让光头赶紧叫人。
光头也很为难“村长,我还以为他今天也不来了呢,就让兄弟们提前回去了。”
“能来几个来几个,咱们已经被他耍了,下马威绝对不能少。”
黄一昌说到这,又一摆手“人来了也别着急,我先跟他谈谈,你看我动作。”
“好。”
光头乖乖点头时,李文博看着杂草丛生的厂房有些感慨。
小米电视机厂六个大字还挂在门上,但已经掉色,小米的米也掉了一撇一捺。
里面好多墙皮上爬满了爬山虎,还有些墙体已经坍塌,漏出了里面的流水线。
厂房很宽大,各种车间、各种建筑还没怎么被使用过,能看出,建立之初这家厂子确实充满野心就这么说吧,这厂子装个五千人根本没问题!
里面甚至盖了宿舍和食堂……岳坪集团总部的员工宿舍,都还没盖起来呢!
站在厂门口,李文博感觉到了时间对这家企业的残酷。
“一九八五。”
李文博苦笑着摇摇头按理说前几年算是企业发展的黄金年代。
可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员工素质、比如外行的领导,最终导致厂子变成了这副模样。
“可惜啊,要是厂子当初能维持下去,如今品牌也该响当当了。”
艾小安跟在李文博后面,环顾四周有些感慨,看向后面的几个村民时,更是嗤笑“如果他们没捣乱,现在跟着厂子也早该发家了,不像现在这样,只能等着别人送钱。”
“大部分群众都是短视的,不能怪他们。”
李文博淡淡的说“有空多读读老人家的斗争策略。”
艾小安撇撇嘴时,黄一昌赶来了,急吼吼的“哎哟,李总您来村里,怎么也不说一声,我好准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