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拿什么和我斗!(1/2)
“听说了吗,今天供销社卖的那种小自行车,城里百货商店也展出来了。”
“就是大字报上印的这种吧?这种不适质量不行吗?”
一大早,田李村供销社门口就围观了一群人。
原因无他,因为今天一大早,村里供销社墙上就张贴了近两米大小的彩色海报。
上面印刷着新式新式自行车,后面还竖着两排形状夸张的大字“只需一百二,就能让你的家庭拥有一辆自行车。”
“本周购买,还送文具包一份,专供学生使用。”
每行字后,都落着几个大大的惊叹号,挑拨着围观者的眼球。
供销社只有在农忙时才用的大喇叭,也在循环播放这几句,岂能不吸引来所有人的注意?
尤其是这种营销模式,更是闻所未闻的买车,还送文具?
什么时候有这种好事了?
不少小孩,都眼巴巴的看着供销社展出的那辆车,心痒痒。
在这个生产力还不发达的年代,农村充满了黑白,自行车,也是很朴素的黑色。
可这种新式车却不一样,展示出的两辆一辆蓝色一辆浅红色。
新颖!
新式自行车展现出的一切,都可以用这个词来概括。
终于有小孩忍不住了“爹,我想要一辆。”
还有个女孩嘟囔着说“爹,我想要那个红色的。”
便宜的价格,已经让很多人心动了,但还是有人怀疑“小孩子懂个屁,光好看有啥用?临河村有人说了,这种车质量不行啊?”
“就是,要是买来坏了,咋办?还是二八大杠靠谱。”
终于有人提出这个疑惑时,供销社老板举着喇叭说“大家可以放心,新式自行车质量够硬。大家感兴趣的,可以骑骑这两辆样品车试试。而且一周内购买的,一个月内出现质量问题保维修、退换!”
“包退换?真的?!”
这句话,终于打消了人们心中最后一点疑虑,开始有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喊“我、我买一辆试试……”
和田李村同样的情形,还在周遭十几个村子里同时上演。
无数几乎大半个镇子的农村老百姓,都知道了供销社正出售新式车的消息。
质量过不过关,光靠流言是没法定性的。
又人买了第一辆,就会知道车质量有多好,临河村传出的传言,完全是放屁了。
不过消息传开还是需要时间的,大部分人都还在观望,既渴望能用低价购入自行车,又怕便宜没好货。
下午,吴强又去各村送货。
回来的时候明显有些提不起劲,拿着订单走进办公室。
刚开门,大坤就凑了过去,问“老吴,新车卖的怎么样?”
昨天李文博信誓旦旦的说,就算是一辆烂车他也能卖出去后,大坤就特期待新车的表现。
看看它能不能像博哥说的那样,好卖。
可吴强看了看坐在椅子上喝茶的李文博,却叹了口气“砸了,一天时间,才九辆新款订单,大家还是都想要二八大杠。”
大坤一下急眼了“啊?咱们新车这么便宜,还没人买?二八大杠一百五呢,他们傻啊?”
“人家不是傻,是不相信新车的质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2章 拿什么和我斗!(2/2)
吴强把订单放桌上,坐在李文博对面“李老板,你说咋办?”
李文博喝着热茶,笑呵呵的“不着急。”
还不着急呢?
到时候六百辆车都砸仓库里,您再着急都没用了!
吴强忙扑过来“李老板,要不咱们还是和百货商店商量商量,能不能往他们那里供货。还有,剩下几百辆的零件,咱也取消了吧。”
李文博还是不紧不慢的喝茶“别急。”
“李老板,你……”
吴强急的不行,看向大坤“大坤,你也劝劝李老板啊!”
大坤蹲在门口,随手揪了根狗尾巴草,叼在嘴里嚼阿嚼的说“我听博哥的,博哥说不着急,我就不着急。”
吴强傻眼了。
这俩人一个弥勒佛,一个木头人,就一点没危机意识吗?
李文博好像真不着急那样,喝完茶后慢悠悠在订单上批了字,看时间差不多了,招呼工人结账下班。
就在李文博回家时,临河村张恒德正在和一个年轻人聊天。
这年轻人叫小井,是张恒德一个外甥亲戚,之前新式自行车质量不好的流言,就是张恒德找他传出去的。
小井今天也再外面跑了一天,专门各村供销社的跑,询问新式自行车的消息。
晚上再回来报告给张恒德。
“买车送文具?”
张恒德听完心里也在发怵“这种点子,亏李文博想得出来!”
小井点了点头“以前也没听说买车送东西,他还真是头一个。那些文具我也打听了,是李文博昨天下午去镇上大文具厂订制的,成本还挺高,一袋三毛钱呢。”
“真舍得啊。”
张恒德深吸口气,忧虑重重的问“他今天拢共买了多少辆?”
“我找了十几个村的供销社,加起来还不到十辆呢。”
小井笑呵呵的说“恒德叔,咱之前散布新车质量不行的流言,管用了!”
小井报出数字后,张恒德长长松了口气,随即哈哈大笑“李文博算彻底玩砸了,哼,他压根就不明白,他车子做的再漂亮,用再多的手段营销,都卖不过二八大杠!”
张恒德相信,用不了几天,李文博就会撑不住,乖乖给他送车求他回款。
“二十多岁的小家伙,也想跟我斗?”
“哼!”
张恒德的自信满满,影响不了李文博的睡眠。
第二天他又睡到太阳高升,吴强载着他到印康村时已经快十点钟了。
工人在乒乒乓乓的干活,李文博和往常一样泡了杯热茶就开始跷二郎腿,由吴强送昨天的货物,顺便拿今天的订单。
和往常不一样的事,以前吴强中午都会回来一趟的,今天却没回来。
下午两点多钟,牛星峰找到了李文博“李老板,仓库里要放不下了,再生产,车辆没地方放了。”
原本仓库里就堆积了近三百辆二八大杠。密密麻麻在角落摞了两三层。
这两天随着新式车越生产越多,仓库真要腾不出地方了。
牛星峰找他,就是想问问李文博能不能扩建一下仓库。
李文博却笑了笑“不着急,很快就有地方了,再将就将就,今天要是还卖不出去,就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