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坏消息和更坏的消息(1/2)
商场如战场,只是杀人不用刀。
又是一个周末,本应该休息的岳坪集团,机器却仍旧在轰鸣。
李文博刚走进办公室,几个高管就跟了进来。
为首的是刘兵,神色焦急“李总,情况不太对了,那些企业联合发声明后,不少地方的商户直接不要咱们的产品了。”
“那些商户很多都是背靠企业而活的,短短三天,咱们在外地的营业额下降了百分之九。”
另一个高管急匆匆的说“而且泉城警方也下达通知,说要来调查。”
李文博动作一僵,扭头看他“泉城警方?”
高管点点头。
商户不收他们的产品,李文博能理解,毕竟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
可泉城警方是什么意思?
本地企业他们不保护,反而助长外地企业?
虽说没有明文规定,保护本地企业是很多地方默许的,毕竟本地企业会缴纳大量税收。
李文博眼角抽了下,但很快也就明白了估计原因有二,一是泉城警方也觉得在这次商战中,李文博赢不了,早晚方便面市场,还是北斋集团的天地,所以没有保护本地企业的心思。
第二,估摸就是因为私人恩怨了。
白旭这位警员亲属,和李文博毕竟有过过节。
有时候,招惹太多人也不是好事。
李文博心里发凉,继而冷笑“让他们查,咱们又不是小作坊,安全一直是抓的最重的。最不怕的就是查,叫来报社记者跟进,好好报道报道咱们厂的卫生环境。”
刘兵有些纳闷“李总,有必要吗?”
岳坪集团销售额下降,不是因为他们的安全有问题,而是被太多企业抵制,声誉出了问题。
这种情况下,一再强调自己的产品有多卫生、多安全,只会浪费钱浪费精力。
现在情况本来就紧张,还浪费钱……
李文博却毫不犹豫的说“听我的。”
刘兵只好点了点头。
他们这些高管担心,厂里的普通员工也跟着紧张。
明显能感觉到厂里的气氛不太对劲,卖多卖少,一天两天的大家还看不出来,但三天五天,大家也都能察觉到了最近少卖出去了很多货。
而且不少村子的货架上,已经出现了北斋集团的方便面。
这是个很危险的警告。
不过以普通员工的眼界,能看到的危险也就仅限于此。
最紧张的还是秦海棠、何云华这两位。
刘兵离开后,李文博刚反手关上办公室的门,何云华就打来电话了。
李文博回来后,何云华就又奔赴向了清岛,打算在年前把厂子的改建完工。
可他打来的消息却不乐观“李总,昨天工商的黄璞玉来找我谈过,说我们现在很危险,上面有心事提前回收贷款,免除风险。”
李文博眉头一挑“这么快?”
现在各地银行,都不愿意承受风险,李文博在清岛贷款虽然不算最高的那批,但也不是个小金额。
如今岳坪集团在和北斋集团的商战中落于下风,甚至大有落败的趋向,清岛本地银行为了减少风险使出这种对策,很正常。
但李文博没想到,他们这么沉不住气。
“我知道了,你告诉老黄,回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64章 坏消息和更坏的消息(2/2)
可以,但怎么也得等到三月。”
李文博深吸口气说“老黄要是不愿意,你就让他打电话,我亲自跟他说。”
“好。”
何云华很快挂掉电话后,李文博不等松口气,就见秦海棠也有特不对劲的眼神看着他。
他翻个白眼“姐姐,你不会也有坏消息吧?”
“真聪明。”
秦海棠笑了笑,但怎么看她都不是很开心的样子,冷冷的说“两个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一个好一个坏?那我先听好的。”
“不是,两个都是坏消息,一个更坏而已。”
秦海棠耸耸肩。
李文博眼皮抽了下“先说不那么坏的那个。”
“鸢都分厂的刘峰,跑路了。”
秦海棠淡淡的说“他上个月交上来的报表,就和实际账单对不上。之前我派人去调查,人已经跑了,卷走了三十万。另外帮咱们在那边跑渠道的马宏军,也不跟咱们合作了,反倒是在帮着北斋集团跑起了生意。”
“鸢都的市场占有率,过去一周时间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多,抢占咱们的,就是北斋集团的面。”
秦海棠说完,看向李文博“当初你看人,还真看错了。”
当初李文博亲赴鸢都,买下的厂子交给刘峰处理,渠道交给马宏军来跑。
之前倒是没啥事,这俩人能从岳坪集团吸血赚钱,还肯替李文博卖命。
一旦出事,他们第一个乱套!
李文博点上根烟,拉过一个板凳来坐在秦海棠对面,慢悠悠的问“平度市的张超呢?”
岳坪集团在鸢都有两家分厂,一家是刘峰管理,另一家就是张超在管理。。
“他没什么问题,不过业绩也有点下降。”
秦海棠说着翻找了下账单,推给李文博。
不看不知道,一看李文博才发现鸢都的利润下降了这么多。
他吐出口烟雾,语气深沉“刘峰那家,也交给张超。给他打电话,坚持下去,我给他总厂分红。”
总厂分红基本相当于干股分红了,秦海棠有点吃惊的看了眼李文博。
现在厂里的股份已经分配的差不多了,再想给刘峰分成,基本要从李文博自己的股份里出。
见她吃惊,李文博笑了笑“我早就打算稀释我的股份了。”
“你、你真是个怪人。”
秦海棠再次被李文博的奇怪心思震惊到了,但凡有钱大老板,尤其是做到李文博这一步的,哪个不是想方设法的把公司股份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李文博却在公司还没发展时,就稀释。
秦海棠能理解李文博是为了奖励员工,却也纳闷你就一点也不稀罕钱?
“怪就怪吧,这年代想把公司真正做强,循规蹈矩的可没戏。”
李文博耸耸肩,问“另一个坏消息是什么?”
“和何云华那通电话差不多。”
秦海棠深吸口气,语气沉重“昨天开始,登州、兰陵等各分厂所在地,都打来电话,说各地招商,有回收贷款的意思。”
“这次跟北斋集团的对峙中,一旦咱们吃了败仗,各地银行肯定会率先发难,咱们近千万的负债会立马成为炸弹。”
秦海棠盯着李文博的眼睛,一字一顿“把咱们炸的,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