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继续和岳坪庄对抗下去?(1/2)
不是李文博会钻空子,而是这种营销手段,在后世都是常规操作。
尤其是发展到互联网内卷时代,广告字样印得越来越小,广告词越来越夸张。
当然,八十年代不是没有这种手段西方,各种一口青春永驻的美丽水,一喷爱人无数的香水等广告,也都夸张得要命。
只要提前说明一切以实物为准,就安全了。
李文博跟何云华说了一下封面的思路,后者琢磨了会点点头后,又说了新产品的麻烦事。
首先,就是餐具。
一开始何云华是不打算配备餐具的,毕竟华人惯用的是筷子,而筷子长度比桶面要大,附加在包装里的话,就得做更大的桶面。
其次就是定价。
因为包装费用更贵,看上去也更高档,虽然实际上跟泡面成本差不多,但如果定价不高一个层级,就没有差异了。
这两件事对当局者或许很为难,但在后世早就了解一切的李文博,压根不用考虑,直接说“餐具做成硬塑料的叉子,一定要干净合格,就做成白色吧,显干净。”
“至于定价,先定一块。”
李文博一句话,让何云华直接瞪大眼“老板,你没搞错吧?叉子我还能理解,虽然不太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但吃面很好用。可定价一块,是不是太贵了?”
这年头普通工人忙活一天,也就赚一两块。
一桶面就一块?
李文博耸耸肩“我们这款产品,在零食中定位本来就是高档品。一块钱的面,和两毛钱的面,味道都是一样的,但桶面更方便。何云华,我们要的是差异化,这是新产品,肯定要跟旧产品有差异。”
“再说,你别看现在贵,等过个三四年,呵呵。”
李文博说到这干笑一声。
在他印象中,康师傅是九一年才开始在内陆生产的。
当时一定价就是一块九毛钱。
但还是很热销。
因为短短几年,国内生产力高速发展,粮票渐渐被取代后,工资水平更是直线拔高。
从一个月几十块,到一个月几百块,也就是这几年的事。
何云华琢磨了一会,虽然还有不解,但毕竟李文博才是老板,点头确定了。
新流水线现在都在岳坪庄,二厂都是旧流水线。其中一部分用来生产干吃面,一部分则用来生产新式桶面。
等资金富裕了,把所有旧流水线都换成新的,指日可待。
岳坪集团片刻不停地搞生产时,武龙面条厂也没闲着。
中午吃过饭,孙武龙就招来各车间领导,开会。
“这几天都开几次会了,难道孙老板还没想出办法?”
走向会议室时,有人低声讨论。
另一个小领导回道“办法哪有这么好想?岳坪集团那边进口了新流水线,效率是咱们的一倍不止,咱们能竞争过,才有鬼了。”
“三班倒也生产不过?”
“生产不过,人家一条新流水线的效率,顶咱们三四条。不过也不用担心,上次开会孙总不是说了吗,再向上面要一笔钱,咱们也买新流水线!”
议论中,大家刚推开会议室的门,就被扑面而来的烟味呛到了。
几个领导赶紧进去开窗通风,这才注意到烟雾缭绕中孙武龙的身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62章 继续和岳坪庄对抗下去?(2/2)
“都来了?”
孙武龙声音有些沙哑,今天来就是跟大家宣布个消息。
所有人心里一惊,赶紧找座位做好。
孙武龙吞吐着烟雾,缓缓说“我爸呢,又给我批了三十万。”
大家立马面露喜色。
“不愧是孙少,家里有背景得很。三十万这么多,说批就批来了。”
大家也都大喜地拍马屁“有了三十万资金,应该够了吧,咱们也进口流水线,不信干不过岳坪集团!”
“不够。”
还是有人很冷静的,说话的是生产部的大领导,起身皱眉说“孙总,要追上岳坪集团,起码要花六七十万进口流水线。”
“这么贵?可我听说杭州那边的进口流水线,二三十万就够了啊?”
有人反驳。
生产部的皱眉说“那是美元!咱们厂的钱,之前都拿来研发、生产新式泡面了。新的包装、牛肉进货,还有开市场,都要钱。财务,咱们还能拿出多少?”
“前几天跟岳坪集团抢其他市的市场,钱就跟烧似的,都花没了。”
财务部的低声说“流动资金,还有四十多万吧。”
泉城面条场本身规模不小,比飞旗集团强上不少。
但也仅限于此了。
他们急于抢占市场,花了不少钱,不然也不可能把产品渗透进北镇。但随着岳坪庄生产力上去,市场又都被抢回去了。
想抢赢李文博,必须进口新机器。
“加上孙总的三十万,买机器差不多够了,但其他的……”
大家都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有些感叹。
财务部的领导皱眉说“李文博短时间内,怎么搞到这么多流动资金买进口机器的?”
“我听说他买机器没花钱,起码没走账。人家手底下还有钱,等着跟咱们烧呢。”
“李文博有进口的关系吧?”
这些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到这,都看向了孙武龙。还是生产部的领导开口,特为难“孙总,不能再向您家,申请点支援?”
“你以为我特么不想啊?”
孙武龙忍不住地骂道“我恨不得把孙家资产都调过来,直接买下岳坪庄。可我爸愿意吗?我来,他就给了我八十万,这三十万,就是最后的支援。”
孙武龙看向四周“就三十万了,你们有什么办法?”
“借贷款行吗?”
有人试着说“先竞争,说不定有转机呢。”
这主意一出来,大家纷纷附和“先借贷款干着吧,孙总,以您的名义,应该能借出一大笔的。”
孙武龙看着这些人,气得鼻子都歪了借贷款是个办法。
而且是来资金最快的办法。
只是以面条厂的名义,能借出来的金额太少。想多借,就得以孙武龙、孙家的名义。
可问题来了。
以面条厂的名字贷款,万一还是竞争不过岳坪庄,大家都跟着一块倒霉,毕竟这些领导也是有股份的。
但如果以孙武龙的名义贷款,到时候竞争不过岳坪庄,破产后倒霉的只有孙武龙一个!
要不要贷款,继续和岳坪庄对抗下去?
这是场有风险的赌博,孙武龙干巴巴抽着烟良久,还是吐出口烟雾,冲小助理说“给白行长打个电话,就说我请他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