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说故事(1/2)
选一德才兼备之人扶棺?
叶凤顷听了,直想笑。
暗暗在心里骂老东西你咋不直接说让慕容焱扶?
呸!
慕容焱是慕容烈的弟弟,两人平辈,这事儿得是慕容烈的儿子才能干的事儿,怎么能让慕容焱来?
不过……
她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继续望着周庆“依周爱卿之见,这位德才兼备之人该选谁?”
虽然猜到他可能会选慕容焱,但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指了江远之。
“微臣觉得,江大人十分合适。”
“其一,大行皇帝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之所以有今天,全是陛下所赐。”
“其二,江大人也算德才兼备,又独具慧眼,官位是正四品,品阶够。”
“其三,江大人总想着要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眼下正是好时机。”
叶凤顷听完老家伙的话,眼前一亮。
啧啧……
真没想到啊,这周庆也有改邪归正的一天!
老东西这次虽然制造了问题,却也完美的解决了问题。
不错不错!
“好!说的好!就依你!”
江远之听到她说好的时候,长长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慕容烈的葬礼便被议定下来。
因为叶凤顷怀有身孕,又是一国之主,她只是出席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场合。
至于将慕容烈埋入皇陵之事,则是由慕容焱与江远之一同完成的。
盖棺落土。
一切似乎就也这么尘埃落定了。
生活总是要继续的。
即便没有了慕容烈,叶凤顷也还是在努力的过她每一天的日子。
朝堂之上,那帮老东西还是明里暗里给她使绊子。
这不,刑部的那位主事吴良大人,又开始暗讽她。
说有个女人,丈夫去世,孩子年幼,婆婆让她不要改嫁,她却趁着夜里婆婆熟睡之际,将婆婆杀了。
吴良这是另有所指啊!
叶凤顷挑了挑眉,转着手中扳指,用一种看小丑的眼神望着吴良。
他和这个名字可真配呢!
吴良,无良!
果然是同道中人。
她并没有生气,反而还很赞同吴良说法“吴大人说的是,这位媳妇确实不应该,不管怎么样,杀人犯法,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吧。”
吴良领旨“臣谨遵陛下旨意!”
看他要站回群臣队伍中,叶凤顷冲他招了招手“哦对了,吴大人且慢,你说起这事,朕倒想起来有个故事,也说给你们都听听。”
吴良见她点了自己的名,颇有几分高兴,便没有退回到群臣之列。
而是站在殿中,静静等候叶凤顷的故事“陛下请说,臣洗耳恭听。”
叶凤顷轻哼一声,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始讲故事。
“朕要说的这个故事呀,是十三年前的故事,只是民间传闻,不知真假,卿等听完一笑了之,不必放在心上。”
“说是在十三年前,有个穷困潦倒的秀才,来国都赶考,他埋头苦读十余载,只为搏个功名,一举成名天下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554章 说故事(2/2)
“但是呢,这个秀才运气不好,他出发来国都的时候,因为没有马儿,只能靠两条腿走,一走就是两个多月,等他快到国都的时候,已然是冬天了。”
“这个秀才还穿着单薄的秋衣,被冷风一吹,不几日就生了病,他又困又饿又累,晕倒在一户农家门前。”
“农户是个心地善良之人,见他穿的这样单薄,又晕倒在家门前,便将他带进家里,灌了两碗热米汤下去,那秀才就这样慢慢好转起来。”
“农户有个女儿,长相一般,却有一手做饭的好手艺,为了照顾这个穷困的秀才,她把家里所有的吃食都拿了出来,只为让秀才好好休养身体。还把家里的棉衣拿出来,改了又改,为秀才做了两件棉服。”
“秀才在农户家养病的这段日子里,对女儿产生了好感,并与她有了肌肤之亲。”
“好日子总是过的特别快,转眼,秀才便全都好了,又要进国都赶考,姑娘依依不惜送别他,哭的好不伤心。”
“秀才一走就是半年多,姑娘没等到秀才的消息,肚子却一天天大起来,父母觉得姑娘做了丑事,便处处羞辱于她,这孩子不用说,是那秀才的。”
“再后来,秀才中了天显二十三年的进士第十二名,也算是金榜题名、光耀门楣了。”
“秀才很是高兴,立刻让人回乡向父母报告这个好消息,又在国都置办了宅子,过的风生水起,他哪里还记得有个为他生下孩子的姑娘?”
“因为金榜题名,不少大家闺秀看上了这个清瘦温润的秀才,受了媒灼之名,上门提亲,秀才高兴的很,以为有了妻子娘家的助力,自己便能飞黄腾达,便一口答应,丝毫不提自己已与姑娘有夫妻之实。”
“再后来,这书生在国都做了官,娶妻纳妾,好不快活!那乡下姑娘在生下孩子后,郁郁而终。”
“可能是书生缺德事做多了,他娶了那么多房小妾,也没能生出个一儿半女,眼看着就要绝后了,这才想起那农家姑娘,等他再去找的时候,那姑娘已经香消玉殒了,只留下个六岁的男娃。”
“秀才一看那孩子,便知道是自己亲生的,便哄骗那对老人家,说是带着孩子去找他亲爹,将孩子骗到了自己家里,对外说是自己的夫人所生,放在膝下养起来。”
“可怜那对老夫妻,没了女儿,又没了外孙,想找秀才,也不知道该去何处寻人,着实可怜呐!”
说完之后,她还佯装抹了抹眼睛,对农户一家的遭遇十分同情。
和她的淡定从容相比,吴良脸色则要难看的多。
他一直以为这段黑历史不会有人知道。
不曾想……
这件事,竟然以故事从当今陛下嘴里说出来,怎能不叫他心惊肉跳?
而且,陛下连细节都说的这样清楚,分明就是已经知道了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是谁。
吴良站在那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一双眼惊恐的望着叶凤顷,腿肚子都在打颤。
“陛下……是从何处听说的这个故事?”
“臣……听着,觉得……有些危言耸听!”
叶凤顷看了看他打颤的腿,轻笑“诸位爱卿,不妨说说,像这样的男人,若是在我朝为官,该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