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姝谋 > 第184章 一个合格的丞相,忧皇帝而忧

第184章 一个合格的丞相,忧皇帝而忧

   第184章 一个合格的丞相,忧皇帝而忧(1/2)

傍晚。

雨越下越大。

仿佛天破了个窟窿,直直的往下泼水。

大街上,落在地上的水顺着青石板流入地下的排水沟。

不一会儿,就见水流从急切到了缓慢。

一刻钟后,工部府衙的门口,有一个侍卫匆匆忙忙踩着雨水进了大门。

“不好了,大人,不好了。”

来人一进屋,便急切的报上了。

一句话才说完,他站的地方先湿了一滩水。

虽然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但是衣服也已经湿透,可见外头的雨有多大。

急切的喊声让工部侍郎眉头直跳,他看了一眼外头的雨,猛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才道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好好说话。”

来人哪里能不慌张,见他出来赶忙道

“大人,这雨下太大,西京湖已经上升到最高水位了。”

工部侍郎一听,一个踉跄没站稳,整个人往后倒去,被身后的人眼疾手快堪堪扶住。

西京湖是京城内湖,西京湖若越过了最高水位,那说明排水系统已经超负荷运作了。

这雨还在下,西京湖水位上涨,若越过红线,起码要淹掉一半的京城。

这可是天大的事。

前几日在朝堂上,策王说话的时候,他还打了包票,说京城的排水泄洪一定不会出事。

但现在,打脸居然来得那么快。

工部侍郎吓得腿都软了,这根本不是他能承受的事情。

身后一位主事扶住他,“大人,现在可要稳住了,必须进宫才行。”

工部侍郎都要哭了“但是进宫,我能说什么。”

主事压低声音“大人,照实说。无论如何,还有钦天监赵大人呢。”

工部侍郎反应过来,“对对对,还有赵大人。”

这件事他不可能不报,事情到了这一步,他自认兜不住。

这件事由什么而起,大家心知肚明,为了皇帝的脸面,大家都没有说。

但是现在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眼看着大山就要压到他头顶了,有个人来分担,他疯了才拒绝。

“快快快,进宫,本官要进宫禀报陛下。”

苏府,宁心苑。

绾宁坐在椅子上看书,外头雨声哗啦啦的。

半夏送了热茶上来,嘴里嘟囔着

“小姐,这雨越下越大了。真是跟瓢泼似的。”

绾宁回过身,看向身后的大雨,外头杜若进来。

“小姐,工部侍郎进宫了。

西京湖已经上涨到最高水位,若再下下去,不出一个时辰,城外枫林湖的水,怕是就要开始倒灌了。”

绾宁嗯了一声,面不改色走到窗前,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挨着入夜,越发显得天色黑压压的阴沉。

“不会的,等入夜雨便会小了。”

杜若不明所以,只觉得这是绾宁的随口猜测,也没有多话,行了一礼下去了。

绾宁临着窗前坐下。

西京湖水位上涨,但是到底没有越过红线,雨很快便会小下去。

工部得到了消息,想必京城按察使也差不多入宫了。

京城大雨,城外淹没了许多庄子,城内的人也不安分,为了防止暴动,便于管理,闭城是最好的选择。

绾宁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时候,让赵砚臣出来。

从她的人通知西京湖水位危险,到工部侍郎入宫,再到皇帝松口,放赵砚臣出狱。

入夜,雨会小下来。

时间,刚刚好。

皇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84章 一个合格的丞相,忧皇帝而忧(2/2)



御书房。

此时一片死寂。

皇帝听完京城按察使的话,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明眼可见的烦躁。

他走到窗前,眼睛看着窗外的雨,眉头紧皱,不知道在想什么。

“陛下下旨吧,再晚就来不及了。城外已经淹没了良田无数,京城如今自顾不暇,稳住城里城外的人为当务之急。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御书房里的几位大臣都沉默着,没有人敢说话,更不敢去看窗外的雨,如今那雨,便真正是洪水猛兽一般。

空气停顿了许久,皇帝终于一挥手,吐出两个字“封城。”

按察使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但是一旁的工部侍郎却依旧战战兢兢

“陛下,西京湖……”

工部侍郎后面的话没有说,默默地递上一张京城舆图,皇帝看完眉头皱的更深。

只是神情里依旧让人看不出什么情绪。

工部侍郎许久不见皇帝出声,想到出门时主事说的那些话,开口道“陛下,是否请钦天监赵大人来。”

皇帝抬头,一双利眼如鹰鸷一般看向工部侍郎。

工部侍郎吓了一跳,急忙跪下磕头

“微臣失言,还望陛下恕罪。微臣……,微臣……实在是没得法了。”

皇帝的目光移开,看向右边

“许爱卿觉得此事该如何?”

许丞相上前一步,想了想开口道

“回禀陛下,下雨乃日常气候,就算有洪涝灾害也是正常,从六月初七开始,朝廷便一直派人积极寻找对策,以避免洪涝灾害,但是,历年来这种事,死伤在所难免。

陛下爱民如子,已经做了能做的,其他的就是交给底下人落到实处。

不过此事,确因先前由钦天监赵大人所提起,陛下传他来问问话,也无可厚非。

陛下要完全了解信息,才能查明真相。

赵大人竟能看出天象,没准也有应对之策。

从前也不是没有钦天监算出天象之事,提前做应对的,这是正常流程。”

许怀义这话,半点没有提到天罚,而把整件事说成普通的雨水天象,字字句句都是皇帝想听的。

虽然这些话和绾宁信中说的差不多,但是许怀义并不是因为绾宁才说的,而是为了皇帝。

他知道皇帝坐不住了,想见赵砚臣,但是又不敢,生怕别人往天罚方面想,巴不得大家都别提起才好。

但是现在,事情已不受控制。皇帝怕是也坐不住。

事情具体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而且皇帝对赵砚臣好奇了,无论如何赵砚臣能如此清晰明白的,算出天象,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之前皇帝不见赵砚臣,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以为他是某一势力的人,是以此为借口想达到什么目的。

但是现在看来并不是。

赵砚臣说的都是真的,就说明他不是任何人的爪牙,这一点又让皇帝卸下了一些防备。

丞相做到他这一步,在察言观色这一项来说,可谓是炉火纯青。

他谁的队都不站,只站皇帝,便可以保证自己走在哪里都不摔倒。

现在皇帝想见赵砚臣,他自然要给出足够的理由,让皇帝没有后顾之忧。

一个合格的丞相,必然要忧皇帝而忧。

所以他虽然说了绾宁信中的那些意思,却只是为了皇帝。

这个时候,他也还没有想到,其实绾宁也并不介意他究竟为了谁,她只要达到目的

皇帝亲自让赵砚臣出狱。

赵砚臣可以光明正大,安然无恙地,正式站到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