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破釜沉舟保住绾宁(1/2)
到现在为止,绾宁是不认识宋渊的,前十六年她都没怎么出门,最近这些日子出门,宋渊又不在京城,不认识也很正常。
而刚刚老夫人让她来时,虽然提了一句,但这个时候没有介绍,她也不能乱认人。
宋渊看向绾宁,看她这低头的神情,更是越看越像。
别的可能会骗人,但这长相真的骗不了。
这身衣服,这个打扮,这个装束,实在太像太像了。
老夫人看他这个神情,就知道今天的安排没有白费,他已经往那边想了。
“宁丫头,来,见见,这便你的父亲宋渊。”
说完又看向宋渊“这就是宁丫头。”
绾宁虽然心中有准备,但是听老夫人这么一说,神情还是一愣,然后看了一眼老夫人,老夫人点了点头,这才上前半步,对着宋渊行了一礼,但这声父亲,始终没有叫出口。
老夫人出来打圆场“这种事,一时有些无法接受也是有的,没关系,来日方长。
如今见过了就好。”
宋渊看着她的脸挪开视线“是,坐吧,先吃饭。”
宋渊的声音很粗犷,听得出来,语气里还有些小心翼翼。
他没有多说话,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绾宁究竟和苏梓月有没有关系。
绾宁嗯了一声,随着老夫人入座。
桌上都是绾宁爱吃的菜,满满的摆了一桌子。
宋渊没怎么说话,都是老夫人在说,绾宁不时应和几句。
偶尔眼神撇过去,看一眼宋渊。
从前世的认知里,宋渊这个人,不善言辞,也不苟言笑。
他为人正直,忠君爱国,在绾宁的身世揭露之前,只一心守卫着边境。
后来她的身份被吴氏有心的暴出来,宋渊虽然跟她没有多亲近,但是确确实实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
只是,其他再多的,也没有。
宋渊有变化,是在得知她是苏梓月的孩子之后,对她和从前,不可同日而语。
那个时候,绾宁才知道,她的这位父亲,对她真正的母亲,有多情深意重。
在感情上,宋渊深情专一,认准了苏梓月,那么其他人,就再也入不了他的眼。
就连太师府的女儿,他都不愿娶。
之后苏梓月“重病”,边境战事起,宋渊想着战争结束,便回来向陛下求取一份旨意。
那一战,打了一年多,等他回来,苏梓月已经不在了。
后来,他没有再娶。
偌大的国公府,既没有他的妻妾,也没有一个孩子,可见他对苏梓月的真心和深情。
从这一点来说,绾宁可以看出来,宋渊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宋渊如今年过四十,留着两撇八字胡。
身高八尺,面容刚毅,很有男子气概,一眼看去,很符合一个正直勇猛的将军形象。
他五官周正,能看得出来年轻时也是个俊朗少年。
其实绾宁自己的容貌是有三分像宋渊的。
剩下五分像苏梓月,今日这一身打扮,看宋渊刚刚的神情,她和老夫人都没有白费心思。
上一世,绾宁对国公府的感情,更多的是愧疚。
但是有了上一回老夫人对她说的那一番体己话,她对国公府亲近了许多。
作为国公府的女儿,现在她觉得庆幸,也觉得很好。
老夫人待她好,绾宁也愿意和他们亲近。
这一顿饭吃了很久,老夫人看着桌上的儿子孙女,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
这一幕,她盼了多少年没盼到,以为一辈子都看不到了,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天,心中自是高兴。
吃完饭,三人一起去了前厅。
一路上宋渊也没有说话。
只老夫人问了绾宁一些事情,其实都是问给宋渊听的,绾宁都一一回答。
回了前厅,宋渊听着二人说话,眉头皱起又松开。
眼神有意无意的在绾宁脸上看过,想问什么,又有些不好问出口。
老夫人见状,开口道
“你们父女俩头一回见面,生疏也是正常的,多见几回就好了。
宁丫头,你也别怪你父亲,你父亲就是这个性子,不怎么会说话,从小就跟木头似的,他心里想着你念着你的,只是口中说不出来。”
绾宁低头“是。”
就在此时,宋渊看过来,似乎是鼓起勇气,对着绾宁问道
“你平日里喜欢吃些什么?”
说完,惊觉自己声音好像太大了一些,两手有些无所适从,立马又放低了声音
“我就是随意问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66章 破釜沉舟保住绾宁(2/2)
。”
在军中他向来大声惯了,突然对着绾宁,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绾宁回答
“爱吃梨花酥,还有榛子酥。”
绾宁说完,一旁的半夏补了一句
“小姐都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这么多年都是吃糠咽菜过来的。”
从前没办法,她们只能靠自己,有委屈了也只能吞近肚子里。
现在有人撑腰,半夏是半点都看不得自家小姐受委屈。
听到半夏的话,老夫人和宋渊心里都生出愧疚,看向绾宁更是心疼。
吃糠咽菜……
宋渊实在想不到绾宁居然那么惨。
撇开心里的不适,宋渊还想着的是绾宁爱吃的梨花酥,和榛子酥,苏梓月也爱吃。
遂又问了一句“可有不爱吃的?”
这一回绾宁没有说话,看向身后的半夏。
半夏会意,赶忙道
“小姐没什么不爱吃的,本来厨房里给的吃的就少,哪还能挑三拣四呢。
不过小姐却有不能吃的,是山上一种绿色的野果子,周身长了细细毛绒。
乡下人叫猕桃,那个小姐却是不能吃的,吃了便会浑身发红发痒,要好几日才会消下去。”
半夏还没说完,宋渊腾地一下站起来。
看向绾宁的眼神,那叫一个热切。
他向绾宁走了两步,又停下来。
身子往前倾,但是又像是在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和动作。整个人看起来莫名的有些诡异。
老夫人不明所以,“怎么了这是?”
宋渊反应过来,连连摇头
“没有没有,就是想着这种果子平时挺难吃到的。”
说完才悻悻的坐下来,只是眼神落在绾宁身上,想好好看看,却又有些不敢的神态。
半夏被宋渊吓了一跳,没有再继续往下说。
绾宁低着头,她知道为什么宋渊反应那么大。
因为苏梓月也和她一样。
今日这个状况,更容易让人联想。
为了这一出,绾宁在上一次和苏梨一块去慧慈庵的时候,找当地的农人买了些来吃,今日由半夏说出来正好。
到这里,想来宋渊已经有六七分怀疑了。
不过到底没有证据,他还不能拿吴氏怎么样。
但是,有了这些怀疑,宋渊自会去查。
也不会着了吴氏的道,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若不然,依着宋渊的脾性,吴氏一句生了她的话一说出来,宋渊就什么话都不会说了。
前世就是如此,宋渊一回来,见了吴氏一面,就念着她生了绾宁,给了吴氏半个国公府的财产。
但是啊,吴氏还不满足,她要整个国公府,压榨完国公府的最后一丝价值之后,还促成灭了国公府满门。
所以,这一世,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绾宁尽了最大的努力,一点一滴潜移默化,一步一步,从张嬷嬷到老夫人,再到宋渊,就是为了现在。
她要吴氏,竹篮打水一场空。
还要吴氏,赔了夫人又折兵。
宋老夫人看着二人,努力找些话题企图让气氛缓和一些。
但是宋渊和绾宁都没有怎么接话。
宋渊想的是要尽快弄清楚真相,绾宁则是维持着被吴氏迫害不善与人交际的形象。
她越如此,国公府便越心疼她,对吴氏的怨怼也越清晰。
老夫人看二人如此,心知也不能太急。
便让宋渊离开了。
宋渊走后,又拉着绾宁说了些体己话。绾宁乖巧的一一应着,看得老夫人又是一阵心疼。
在说到进宫事件的时候,绾宁倒是回了几句。
“祖母先别急,这件事,既然是策王从中作梗,必然是想从中得到什么。
咱们就让他去做,也免得赔上国公府,不值当。
策王到底是皇子,哪怕手段不对,皇上不会做的太过。”
事情到了今天,绾宁干脆就把自己的安排说成是策王的手笔,只要国公府不去淌这趟浑水就好。
国公府没事,那么她这出安排,就几乎没有任何瑕疵。
老夫人听完,没有立刻答话。
她不太相信策王能做出什么,不过听绾宁讲的也确实是有道理。
反正国公府打算破釜沉舟也要保住绾宁,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也就不差这几日了。
“好,祖母答应你,先看看再说。”
看绾宁担心国公府,言语间都是为国公府考量,更让老夫人坚定保住绾宁的决心。
同时心中琢磨着,要怎么让绾宁名正言顺地回到国公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