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两人头一次单独相处,也是头一次单独吃饭,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吃饭吧,待瑞儿吃完酸汤水饺,董若英也吃完了一小碟子的栗子糕,待发现瑞儿的目光在她面前空掉的小碟子上扫过的时候,董若英不由自主就有些脸热。
真是鬼迷心窍了一般,她明明一点儿都不饿,竟然还吃光了一整碟子的栗子糕,虽然一整碟也只有五块,但是董若英还是觉得十分羞耻,虽然瑞儿可能就是无疑是地扫了一眼。
按说吃完了宵夜之后,董若英就应该告辞了,但是董若英脚底却像是生了根似的,实在是难得能有跟瑞哥独处的机会,她舍不得走,不过到底不是没家教的姑娘,董若英还是及时地起身告辞。
“我送你回去吧。”在帮着董若英收拾好食盒之后,瑞儿突然开口道。
“啊?”董若英真是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一时都愣住了。
瑞儿还以为她心有顾忌,忙不迭解释“雪夜难行,不能让你一个姑娘家独自回去,等下我把门送到内院大门处。”
言下之意就是,他这个外男是不会进内院的,让董若英尽管放心。
董若英哪里在担心这个,不过瑞儿的态度还是让董若英欣慰,她没错看,瑞儿真是个正人君子,当下便点头道“如此,就有劳瑞哥了。”
当下,瑞儿便与董若英一道出了书院,然后沿着长廊往内院走去,董家很大,书院跟内院之间又隔了好几个院落,这样的雪夜,院子里头也没有什么人影,就只有他们两人,一前一后走风雪中。
“冷吗?”瑞儿有些担心,回头去问董若英,他最怕的就是这样风雪交加的夜晚,每到此时就会觉得寒冷刺骨,更何况董若英这样娇滴滴的姑娘。
董若英不觉得冷,反倒觉得浑身上下都暖洋洋的,今晚她真是太开心了,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微微点点头,小声“嗯”了一声,还一边缩了缩脖子,像是朵经受不起风雪严寒的小花儿。
瑞儿没有迟疑,将食盒放在廊凳上,然后就脱下了外头的一件棉斗篷,然后不由分说就披在了董若英的身上,见董若英要推辞,他又动手帮着系上带子,然后沉声道“穿着。”
只这两个字,就让董若英老实了,没有再拒绝,老老实实披着还带着瑞儿体温的斗篷,然后红着脸晕晕乎乎跟在瑞儿的身后。
太好,天这样黑,不然瑞哥就要看到她这红的要烧起来的脸了,董若英发自内心庆幸。
“瑞哥,这棉斗篷是马婆婆的手艺?”董若英小碎步跟在瑞儿身后,两只手攥着斗篷两侧,大家闺秀什么好东西没见过,此刻却对着再寻常不过的棉斗篷充满了好奇,“这样式可真不错,乍一看倒像是京师的样式。”
董若英这话倒不是在刻意吹捧,说的是真的,她就有一件京师那边带过来的斗篷,样式跟瑞儿的这件相差无几,只不过她那那件是重锦斗篷,瑞儿的这件是棉斗篷,虽然样子好看,不过这件棉斗篷的针脚明显有些……
粗糙了。
似乎又不像是马婆婆的手艺,瑞儿平时穿的衣裳都是马婆婆做的,手艺且好着呢,董若英都知道。
所以这件棉斗篷是谁给瑞儿做的呢?董若英心里有好奇,也生出了一丝危机感。
“不是,是小婶婶给我做的,”瑞儿解释道,“前不久,小婶婶托人给我捎来的,天气冷了,小婶婶放心不下,所以给我还有祖父祖母都添置了棉衣。”
提到小婶婶,瑞儿语气不由就柔和了许多,说到这里,还特地强调了一下“都是她亲手做的。”
很明显,瑞儿很喜欢这位小婶婶,对小婶婶给他做的棉衣也十分爱惜,即便小婶婶的手艺相当……一般,甚至在董若英的眼里都有些……
惨不忍睹。
董若英也知道这位小婶婶的存在的,这个时候当然不会评价小婶婶做衣裳的手艺,而是含笑道“那小婶婶可真是有心了。”
“是的,小婶婶对我们一家一直都特别用心,”瑞儿点点头道,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突然话锋一转,问道,“你方才说,这棉斗篷是……京师的样式?”
董若英没想到瑞儿会在意什么斗篷的样式,稍稍愣了下,然后忙不迭点头道“是啊,就是京师的样式,便是在长安都很少见这种样式,我也是之前觉得稀罕从京师带回来一件儿,所以才能看得出来。”
“想必小婶婶从前是去过京师吧?”
董若英的随口一说,却让瑞儿陷入了沉思,小婶婶会去过京师吗?
不,小婶婶小叔叔明明就是湖州人士,湖州跟京师相距千里之遥,就小婶婶小叔叔一个瘸子一个瞎眼的情况又怎么可能去过京师?
那会是……小婶婶从前在湖州的时候见过这样样式的棉斗篷?
可是湖州可算得上是江南鱼米之乡了,那样温暖的地方,据说冬天都很少下雪,又怎么会用得上棉斗篷吗?
那小婶婶到底是……怎么知道京师棉斗篷的样式呢?
见瑞儿半晌不吭声,董若英有些奇怪,问道“瑞哥,你在想什么呢?”
瑞儿回过神来,随口说了一句“我还没去过京师呢,所以在好奇京师是个什么模样。”
“京师那自然是这天底下顶富贵繁荣的所在了。”说到这个,董若英便有话可说了,毕竟她是去过京师的,虽然只去过一次。
“是吗?”瑞儿随口道,脑子里还在琢磨小婶婶、棉斗篷跟京师之间的联系。
董若英以为瑞儿好奇,所以便就跟瑞儿说了之前自己跟随祖父入京的见闻,说到最后,董若英又突然一声叹息“难得去一次京师,哪知道却正好赶上一众王爷的丧礼,天家办丧事儿,民间自然也不消停,几乎所有铺子都停了生意,一应进出都不能自如,所以后面半个月我压根儿都没出过院门儿。”
这还是两人头一次单独相处,也是头一次单独吃饭,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吃饭吧,待瑞儿吃完酸汤水饺,董若英也吃完了一小碟子的栗子糕,待发现瑞儿的目光在她面前空掉的小碟子上扫过的时候,董若英不由自主就有些脸热。
真是鬼迷心窍了一般,她明明一点儿都不饿,竟然还吃光了一整碟子的栗子糕,虽然一整碟也只有五块,但是董若英还是觉得十分羞耻,虽然瑞儿可能就是无疑是地扫了一眼。
按说吃完了宵夜之后,董若英就应该告辞了,但是董若英脚底却像是生了根似的,实在是难得能有跟瑞哥独处的机会,她舍不得走,不过到底不是没家教的姑娘,董若英还是及时地起身告辞。
“我送你回去吧。”在帮着董若英收拾好食盒之后,瑞儿突然开口道。
“啊?”董若英真是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一时都愣住了。
瑞儿还以为她心有顾忌,忙不迭解释“雪夜难行,不能让你一个姑娘家独自回去,等下我把门送到内院大门处。”
言下之意就是,他这个外男是不会进内院的,让董若英尽管放心。
董若英哪里在担心这个,不过瑞儿的态度还是让董若英欣慰,她没错看,瑞儿真是个正人君子,当下便点头道“如此,就有劳瑞哥了。”
当下,瑞儿便与董若英一道出了书院,然后沿着长廊往内院走去,董家很大,书院跟内院之间又隔了好几个院落,这样的雪夜,院子里头也没有什么人影,就只有他们两人,一前一后走风雪中。
“冷吗?”瑞儿有些担心,回头去问董若英,他最怕的就是这样风雪交加的夜晚,每到此时就会觉得寒冷刺骨,更何况董若英这样娇滴滴的姑娘。
董若英不觉得冷,反倒觉得浑身上下都暖洋洋的,今晚她真是太开心了,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微微点点头,小声“嗯”了一声,还一边缩了缩脖子,像是朵经受不起风雪严寒的小花儿。
瑞儿没有迟疑,将食盒放在廊凳上,然后就脱下了外头的一件棉斗篷,然后不由分说就披在了董若英的身上,见董若英要推辞,他又动手帮着系上带子,然后沉声道“穿着。”
只这两个字,就让董若英老实了,没有再拒绝,老老实实披着还带着瑞儿体温的斗篷,然后红着脸晕晕乎乎跟在瑞儿的身后。
太好,天这样黑,不然瑞哥就要看到她这红的要烧起来的脸了,董若英发自内心庆幸。
“瑞哥,这棉斗篷是马婆婆的手艺?”董若英小碎步跟在瑞儿身后,两只手攥着斗篷两侧,大家闺秀什么好东西没见过,此刻却对着再寻常不过的棉斗篷充满了好奇,“这样式可真不错,乍一看倒像是京师的样式。”
董若英这话倒不是在刻意吹捧,说的是真的,她就有一件京师那边带过来的斗篷,样式跟瑞儿的这件相差无几,只不过她那那件是重锦斗篷,瑞儿的这件是棉斗篷,虽然样子好看,不过这件棉斗篷的针脚明显有些……
粗糙了。
似乎又不像是马婆婆的手艺,瑞儿平时穿的衣裳都是马婆婆做的,手艺且好着呢,董若英都知道。
所以这件棉斗篷是谁给瑞儿做的呢?董若英心里有好奇,也生出了一丝危机感。
“不是,是小婶婶给我做的,”瑞儿解释道,“前不久,小婶婶托人给我捎来的,天气冷了,小婶婶放心不下,所以给我还有祖父祖母都添置了棉衣。”
提到小婶婶,瑞儿语气不由就柔和了许多,说到这里,还特地强调了一下“都是她亲手做的。”
很明显,瑞儿很喜欢这位小婶婶,对小婶婶给他做的棉衣也十分爱惜,即便小婶婶的手艺相当……一般,甚至在董若英的眼里都有些……
惨不忍睹。
董若英也知道这位小婶婶的存在的,这个时候当然不会评价小婶婶做衣裳的手艺,而是含笑道“那小婶婶可真是有心了。”
“是的,小婶婶对我们一家一直都特别用心,”瑞儿点点头道,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突然话锋一转,问道,“你方才说,这棉斗篷是……京师的样式?”
董若英没想到瑞儿会在意什么斗篷的样式,稍稍愣了下,然后忙不迭点头道“是啊,就是京师的样式,便是在长安都很少见这种样式,我也是之前觉得稀罕从京师带回来一件儿,所以才能看得出来。”
“想必小婶婶从前是去过京师吧?”
董若英的随口一说,却让瑞儿陷入了沉思,小婶婶会去过京师吗?
不,小婶婶小叔叔明明就是湖州人士,湖州跟京师相距千里之遥,就小婶婶小叔叔一个瘸子一个瞎眼的情况又怎么可能去过京师?
那会是……小婶婶从前在湖州的时候见过这样样式的棉斗篷?
可是湖州可算得上是江南鱼米之乡了,那样温暖的地方,据说冬天都很少下雪,又怎么会用得上棉斗篷吗?
那小婶婶到底是……怎么知道京师棉斗篷的样式呢?
见瑞儿半晌不吭声,董若英有些奇怪,问道“瑞哥,你在想什么呢?”
瑞儿回过神来,随口说了一句“我还没去过京师呢,所以在好奇京师是个什么模样。”
“京师那自然是这天底下顶富贵繁荣的所在了。”说到这个,董若英便有话可说了,毕竟她是去过京师的,虽然只去过一次。
“是吗?”瑞儿随口道,脑子里还在琢磨小婶婶、棉斗篷跟京师之间的联系。
董若英以为瑞儿好奇,所以便就跟瑞儿说了之前自己跟随祖父入京的见闻,说到最后,董若英又突然一声叹息“难得去一次京师,哪知道却正好赶上一众王爷的丧礼,天家办丧事儿,民间自然也不消停,几乎所有铺子都停了生意,一应进出都不能自如,所以后面半个月我压根儿都没出过院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