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背后有高人指点(1/2)
刘小丫得意的恭送林风出了车间,邀请他过几天过来参加今年的股东大会。
今年公司的业绩不错。
这次的股东大会,她不仅要总结今年的业绩,对未来的规划和投入费用也有了具体的规划。
非常期待所有的股东能够亲自参加这次的股东大会。
一起探讨公司未来的发展。
“我安排一下,必须亲自参加才行,既然你的野心这么大,明年的投入也多达两个亿,那我岂能不盯着点儿。”
林风笑了笑,满口答应下来。
今天他邀请刘小丫一起吃个午饭,没想到被她给套路了。
这小丫头片子真的是个狠角色。
论能力和变通力,真的不在吴唯之下,已经远远超出了吴唯。
难怪她的厂子能够做起来,吴唯只能移民国外,去帮别人打工。
性格决定了命运。
刘小丫是他这辈子,唯一看走眼的女人。
回公司的路上,陈沐春笑问林风,有没有被她老婆忽悠到。
“有,我觉得她的变化好大。”
“我也觉得她变化很大,这些年一直在不断的努力学习,想要证明自己,确实让我好惊艳,今天发现老婆不仅漂亮,而且聪明过人,能力出众,我真的捡到了宝。”
陈沐春感叹到。
当初如果不是刘小丫主动追她,他可能就回家相亲,按照父母的要求,娶了那位五大三粗的乡村女教师了。
刘小丫让他的人生多了一种色彩。
这抹色彩,也成就了他的事业。
“好女人会影响三代人,不过你们俩是互相成就,没有你的优秀,哪有她的成就,她这种人是最容易被外界影响的那类人,近朱者可赤,近黑者可黑,别太高抬了她,看低了自己。”
林风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道。
想到几个月前,刘小丫还陪着供应商在外面吃饭,为了说服别人压款,差点被人动手动脚,现在心里就来气。
“那是一场误会,刘小丫不是那种女人,其实她的内心很纯洁的。”
陈沐春得意的笑道。
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你老婆准备自己搞摄像头的研究是好事,但是能不能搞出名堂还得观察,咱们未来的研究方向还是要侧重摄像头的软件技术,还有芯片的升级。”
林风给陈沐春提了句醒。
不管刘小丫有多大的野心,先天不足的问题一直存在。
刘小丫在未来五年内,肯定会严重依赖华风的技术。
现在华风新产品立项里面,也要增加无人机,还有高端医部设备的方案,包括矿山,能源开采。
林风觉得刘小丫今天打开了他思维的一扇窗。
医部设备的微创技术,未来会是主攻方向。
“我会好好考虑的。”
陈沐春点了点头。
于公,于私,他都会布局这些方向的研发。
“三十亿的研发项目可不是一件小项目,给你两个月的时间来优化研发申请,这些数据一定要经过会计的评估,专业的调研,不可以盲目上马。”
林风叮嘱了一番陈沐春,将车停在了研究院的楼下。
“我不陪你上去了,稍后会和陈总开会,你自己上楼吧。”
林风开启了车门。
目送陈沐春走进了研究所的大楼之后,这才点了一脚油门,来到了公司楼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257章:背后有高人指点(2/2)
刚上楼,就看见陈婧雯从办公室出来。
林风朝她挥了挥手,询问她稍后有没有空。
“半小时后我来找您吧,现在约了一位客户见面。”
陈婧雯指了指会客室,她暂时抽不时间。
“那你先忙,有空来一趟我的办公室。”
林风回到办公室,拔了个电话给杨雪,询问摄像头公司的情况。
“你去了一趟工厂?我昨天才去,还没有顾得上和你聊公司的情况呢,准备开完股东大会再一起说。”
杨雪略显不好意思的说了一句。
她从华尔街道回来之后,前去摄像头公司看了看,想看看今年的业绩是否符合上市标准。
结果刘小丫最近花了不少的钱,今年赚来的利润被她一通收购和升级生产设备,升级改造车间花得七七八八了。
现在刘小丫还在忽悠她,准备增资扩股,进行二轮融资。
明年大幅度增加研发费用,试图摆脱对华风的高度依赖。
面对野心勃勃的刘小丫,杨雪还在犹豫要不要批复她的申请。
想趁着这个周末,找人替她评估一下刘小丫提交的年报再做决定,心里正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没想到林风主动问题,杨雪顺道说了说情况。
“晚上我回来之后,和你一起研究一下她提交的年报还有兴建研究院的申请。”
林风听完杨雪这么一说,猜到杨雪的心里也没有底。
以刘小丫的脑瓜子,还有她的能力,不应该会下这么大的一盘棋。
这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
林风心里不得不提高警惕。
虽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小丫又是陈沐春的老婆,本不应该怀疑她。
可是她做出这么多的变革,完全颠覆了她的能力范围。
这些主意,也不是陈沐春能够想得出来的。
背后究竟谁是她的参谋,必须弄清楚。
挂断电话之后,林风起身煮了一壶咖啡,闭目养了一会儿神。
陈婧雯送走了一位供应商,敲开了林风的房门。
“嗨,林董,找我有事?”
“请坐!”
林风指了指沙发,起身为陈婧雯倒了一杯咖啡,将他在刘小丫厂子里拍摄的录像发送给了陈婧雯。
“你看看,这些设备咱们的手机工厂用不用得上?”
陈婧雯认真看完了刘小丫厂子里的机器人,点了点头道。
“我前几天去了一次福士康,他们也引进了一批机器人,现在他们的机器人车间兴建了三条,看起来效果不错,我已经派人去调研了,也请福士康了一些参考资料,只不过升级改造的成本不低,短期看不出优势,如果小批量生产,根本用不上,只有大批量生产,才能发挥出一点优势出来。”
陈婧雯介绍了情况。
她因为收集的相关资料不足,一直没有向林风汇报这件事情。
既然林风问起了,年后应该会有比较靠谱的评估报告出来。
主要还是因为机器人的故障率比较高,售后服务,维修保养现在还没有成熟。
不如再观望一下。
手机工厂目前的产能还是能够满足订单的需求。
升级改造车间,太费时间了。
不如在二厂装修的时候,再启动升级方案。
人工有人工的优势,机器人也有机器人的优势,目前难分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