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君子不藏器(1/2)
眼看着差点碰在一起的两个人,朱厚照急了!
不对劲!
问题,相当大!
原本两个人距离还拉的比较远,哪知道不过的转眼之间,竟是凑到一起去了!
而眼见朱秀荣倒退两步,朱厚照满脸的冷漠。
“干嘛呢?”
“闹着玩吗?”
“当着本宫的面前,你来我往,很有意思是吧?”
朱厚照毫不留情的呵斥!
朱秀荣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一般,垂着头,脸色通红。
而后,朱厚照便恶狠狠的瞪着宁远。
“老宁,你那话……是什么意思?”他冷声开口。
“这……”
宁远尴尬一笑道“殿下,其实……”
朱厚照当即一挥手“好了,本宫知道了,你这小子有问题,就这样,别说了!走走走!”
说着,推着宁远离开了。
后面的朱秀荣见了,唇角蠕动,暗暗叹了口气。
宁远虽只是简单说道了一句,可问题已呼之欲出。
可能……有麻烦了。
但她仔细回想了一番后,困顿不已。
似乎她也没有坑害宁远的地方吧?
宁远那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东宫。
朱厚照满脸的阴冷,无论是吃东西还是玩游戏,都没了兴致。、
他就那般死死地盯着宁远“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宁远唯有苦笑,轻摇头道“殿下,没事。”
朱厚照眼睛一瞪“你再说?”
“确实没事。”宁远也是有些无奈。
“是吗?”
朱厚照仍旧半点不信“老宁,今日你若是不说清楚,咱们以后便不是兄弟了,你最好说清楚了。”
宁远犹豫了一下。
旋即,侧目过去,认真道“殿下可知,陛下最近看臣尤其不顺眼?”
朱厚照却是有些不解“为什么?”
宁远极为严肃,缓缓吐出三个字“开花弹!”
朱厚照立即沉默下去
宁远怅然一叹,苦笑不已。
皇帝陛下对他的态度,模棱两可,甚至有些厌恶。
为什么?
一切的原因皆在于开花弹。
无论是于朝廷还是于天家来说,军事,都是最大的问题根本所在。
这是保证江山社稷最稳固的基石。
开花弹强不强?
毋庸置疑的强!
大同那边,朝廷本无计可施,可就因为开花弹的出现,转瞬之间扭转战局。
这是好事!
于当朝来说,也是大功一件!
因为开花弹的强大,足以影响整个大明的命运。
只此一物,足以让大明屹立与世界之林,教诸多外族、小国日后再也不敢侵扰大明!
这是何其恐怖的事情?
可与此同时,这里面也有相当大的隐患!
不声不响,大同那边忽然出现了开花弹,让满朝文武,乃至于皇帝陛下怎么想?
尤其是公主朱秀荣甚至以此事威逼过皇帝陛下,简直无异于将他宁远送上断头台!
开花弹能打得鞑靼抱头鼠窜,可若是反过来打朝廷呢?
朝廷,扛得住吗?
宁远自己都不知道!
京师这边,满打满算,二十多万大军。
至于诸多卫所,完全不堪重用。
卫所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17章 君子不藏器(2/2)
平日间,那就是普通的农户,而打仗的时候,这些农户便成了将士。
这些人,也能打仗?
而区区一百多枚开花弹便能打的鞑靼六万大军溃败逃窜,假若炮筒对准朝廷呢?
后果,不堪想象!
“如此说来,本宫妹子确实害了老宁你?”朱厚照呲牙花。
宁远没有作声。
此事对他来说,一直如鲠在喉,可又无可奈何。
譬如涿州的事情。
皇帝陛下当真觉得刘能会贪墨银子吗?
还是他宁远会贪墨银子?
那是在敲打他!
“哎!”
朱厚照长声一叹“本宫也略有耳闻,先前,妹子确实说过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说那开花弹能打鞑靼,也能打朝廷。”
打朝廷,那便是真正的造反了。
而通过大同那边的表现,当数万大军加上开花弹,一路向东,攻打京城……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就是这样,弘治皇帝只是区区不愿意搭理他宁远,已然是最轻的了。
若换做开朝大佬,或者是文皇帝,如他这种不可掌控之人,早就给咔嚓了。
“但是,老宁,本宫还是愿意相信你的!”朱厚照说道。
“嗯!”
宁远轻点头,心里也是压力重重。
也亏得他将开花弹献给朝廷,要不然后果实在不可想象,甚至一命呜呼也说不得。
而这,也是朝廷衮衮诸公对大同大捷讳莫如深的根本原因。
没人愿意提及,更没人敢提。
这时,朱厚照想了想,道“老宁,那开花弹的威力,当真那般恐怖?假若你造反,会如何?”
宁远平静的看了看,认真开口“不敢多言,但最起码,可划江而治。”
朱厚照深深点头,长长叹息“好兄弟!”
什么是划江而治?
也就是说,假若宁远真就造反,就算打不下京师,也可以向南转移,与朝廷形成对立的局面。
“那皇帝老子昏聩啦!”
朱厚照喃喃似的道“你老宁如果有二心,又岂会乖乖交出大同的兵权?”
说着,却是苦笑不已“换做本宫当了那皇帝老子,可能也会多疑吧?”
宁远想了想,道“所以臣才觉得陛下是真正的大度而仁慈。”
这是真心话。
但凡皇帝陛下稍微狠心一点,他宁远现在也就彻底完犊子了。
朱厚照却是满不在意的挥了挥手,侧目道“老宁啊,那刘美人……还没有身孕?你可要抓紧努力了啊!”
“额……”
宁远有些尴尬“这才好了没多久,殿下您……别乱说。”
朱厚照撇嘴“好了,老宁你安心吧,本宫去找父皇说一说,另外……你当真没打本宫妹子主意?”
宁远忙是摇头“没有的,不会!”
“好,本宫最后信你一次!”
朱厚照起身,朝着养心殿走去。
两日时间恍然过去。
弘治皇帝亲自带领文武百官,摆驾三大营的校场。
演武,即将开始。
不多时,诸国使臣也拖拖拉拉的赶来。
场下,一片肃静。
谁人都知道,大明最强的兵器,即将展现出来。
而在人群中,小王子侧着头,就仿佛漠不关心一般。
“镇国战神到!”
声音落下,一行训练有素的女火铳手,自远处,缓缓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