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 杀人不见血(1/2)
“大王放心,粮食这种事情从来都是重中之重,这代国各地,今年4月的时候,就已经按照大王的吩咐,在各处的官田都种上了地瓜,想必今年秋收之后,百姓们亲眼看到这东西的产量,也就不会再有犹豫了!”
在这个封闭的农业社会里,粮食从来都是重中之重,冯敬当然不会忘记这件事。
“那土豆呢?”
苏建和邹旸他们两个,到现在为止,还眼巴巴的等着关内候的封爵呢,可是朝廷的旨意迟迟没有下来,这让他们两个不由得心中忐忑不已。
最近这几个月的时间,有事没事就想着给刘登写封信,生怕刘登把他们的事情给忘记了。
“还是老规矩,现在土豆还在滹沱河谷大规模的培植,前几天听邹将军他们说大概还有月余的时间,就差不多可以收割了,想要大规模推广的话,估计还得要等到明年!”
经过了去年冬天的事情,整个代国官场上下,对于地瓜这东西都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现在一整套的流程都已经出来了,从最开始采摘到最后的加工存放,都已经有了一套规程。
这可是让天下百姓们,都能吃饱肚子的好东西。
猪肉炖粉条这道名菜,现在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一把粉条再加上一小条猪肉,已经足够让全家人吃饱了,这种东西当然深受百姓们的喜欢。
军队的军需官们,更是对于粉条这东西喜欢到了骨子里。
只要存放的时候稍微注意一点,保持干燥,放个几个月的时间都不会坏,而且这东西一旦泡水就会膨胀,只需要一小把,就已经足够一个士兵吃饱一整天了。
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毕竟,军中最重实际!
士兵们出发的时候,每人背上个十来斤,省着点吃的话,已经足够他们一个月食用了,这大大的减轻了后勤辎重运输的难度。
今年的地瓜还没收割,中尉府那边已经提前打好了招呼,直接向内史府订购了五万石的粉条作为军粮储备。
“推广归推广,不过边军那边一定要打好招呼,粉条可以随意的流通,但是地瓜不行,尤其是雁门和云中一线,若是有人敢随意夹带出关,直接给我就地斩首,一个不留!”
以这东西恐怖的产量,真要是让匈奴人大面积种植的话,那才真正是汉朝人的灾难呢。
粮食供应不足,这一直是制约游牧民族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人毕竟不是动物,无论是匈奴人还是汉朝人总是要吃点粮食的。
人的身体要是长时间只吃肉不吃素的话,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生病。
关于这一点,匈奴人也很清楚。
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农耕民族那样的本领,只能不断的靠抢劫来获取足够的粮食。
所以关于土豆和地瓜的流通,刘登必须得小心再小心。
“大王放心,这个我早就吩咐过了!另外,那些秘商他们提出了另外一个意见……”
冯敬说话的时候有些犹豫。
“哦?丞相有话直说,咱们两个不用有任何的隐瞒!”
“这是他们写出来的一个条陈,还是请大王自己看吧!”
冯敬说完之后,面色古怪地从自己的衣袖里再次拿出了一个折子。
刘登有些疑惑的接过,只是扫了一眼,整个人就瞪大了眼睛。
“嘶——”
刘登猛地想了起来,这注意不还是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320章 杀人不见血(2/2)
己出的吗?
现在,他们这么提出来,这是想替刘登背这个黑锅啊!
当时的刘登出于义愤,一门心思的想要灭绝匈奴人,可是,现在想来,这真的是最好的办法吗?
“这种盐已经弄出来多少了?”
刘登面色犹豫的问道。
“现在已经囤积了不下三十万石,现在只等大王的命令!”
冯敬的面色有点古怪,不过刘登也理解,冯敬说到底还是个读书人,对于这种太过阴毒的办法天生就有一种抵触。
在食盐里面掺入铅粉……
这才是真正的杀人不用刀啊!
恐怕,那些匈奴人到死也不会知道,杀了他们的人居然远在万里之外
按照他们条陈中所提出来的这种剂量,根本都不需要一年。
只需要短短个月的时间,就能够让一个精壮的男人因为铅中毒而起不了床。
这的确可以快速的削弱匈奴人,而且,几乎不会有任何的人员伤亡。
但是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代国的制盐业,现在已经垄断了国内将近一大半的市场。
而且刘登的成本实在是太低廉了,低廉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因为这个原因,那些原本靠着私盐和匈奴人交易的私盐贩子,一个个彻底破了产。
经过了这一年多时间的发展,刘登手下的这些秘商们,几乎已经垄断了匈奴境内六成以上的食盐供应。
可以说,刘登才是对匈奴贸易中最大的盐贩子。
真要是按照这些人提出来的意见,恐怕光是大规模的铅中毒,就已经足够让匈奴骑兵减员一大半了……
但是,静下心来想想的话,这真的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吗?
彻底灭绝了匈奴人之后,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草原上又会诞生一个新的游牧民族。
如果不能拿出一个长治久安的办法,难道要让子孙后代们,过个几十年之后再到草原上去投毒吗?
“国相大人你怎么看?”
刘登有点明白,为什么冯敬的脸色那么古怪了,这办法的确是个好办法,只不过有点太损阴德了。
虽然说汉匈两族是世仇,但是,真的把这个办法投入战场的话,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大王想听实话吗?”
冯敬犹豫了一下,然后认真的看着刘登的眼睛问道。
“当然!”
“我以为此法太过阴毒,有失堂堂正正,我等若是用了此法的话,恐怕,终生都要被人诟病……”
果然和刘登想的差不多,冯敬一定会持反对意见。
“这件事情国相大人不用去管了,你就当从来没见过这个折子吧!”
刘登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
有了孩子之后,他的心态的确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他做事的时候,不再那么决绝。
此刻他真的动摇了,兵不血刃的解决匈奴问题,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可是,一想到数十几百万人因自己一个注意而死,他现在的心情却没办法高兴的起来。
“诺!那老臣就先告退了!”
冯敬说完之后,朝着刘登行了一礼,慢慢的走出了刘登的书房。
明明大好机会就在眼前,他却迷茫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
之前写的太久远了,自己都忘记了,谢谢大佬的提醒!马上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