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咧,出锅!”胡大厨将蘑芋豆腐炒好之后,装了两盘子。
“好香,我从来没见过这种豆腐!”
连成柏看着眼前的蘑芋豆腐,只觉得色香味俱全,他拿着筷子就要吃。
方翠英和姜兰急坏了。
姜荷说“连少爷,你可是酒楼的少东家,这是新菜,还是我先尝尝。”
她的话说得漂亮,连成柏正想说不用,姜荷已经拿起了一块蘑芋就往嘴里送。
一旁的姜兰早就做好准备了,张嘴就咬掉了姜荷筷子上的蘑芋,姜兰囫囵一吞,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小兰。”方翠英着急地看向姜兰。
“姐,好吃吗?”姜荷明白姜兰是为什么,她甜甜地笑着,两眼亮晶晶的,就像是天边的星星一样。
连成柏蹙眉,怎么觉得她们娘三个表情不对?
“我没吃出来。”姜兰咂吧嘴,这会只觉得嘴巴里香得不得了,完全不记得蘑芋豆腐是什么味了。
“哈哈,姐,那你再尝一块。”姜荷再夹了一块给姜兰,姜兰眼也不眨地吃了,这次她没敢吃太快,她一边嚼一边回味着,说“好吃。”
连成柏已经夹了一块尝了起来,吃了一块,又夹了一块,才总结说“滑、嫩、鲜、香!”
“是道好菜。”连成柏夸赞着,看向姜荷问“这道菜,你是听谁说的?”
“这道菜啊。”姜荷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眨了眨,才说“连少爷,这是我外婆家的祖传秘方。”
方翠英她怎么不知道什么祖传秘方?
姜兰小荷这张嘴就说瞎话的本事,可是越来越厉害了,瞧她那一副说得跟真的似的模样,要不是她连外婆都没见过,她差点就要信了!
“好。”连成柏没有再问,而是问“那你这个,什么豆腐,怎么卖?”
“蘑芋豆腐!”姜荷解释道“蘑菇的蘑,芋头的芋。”
“你还识字?”连成柏挑眉,视线落在姜荷的碎布头拼起来的衣裳上,不是他看不起她,而是她家看起来就穷,不像读得起书。
“我大伯是童生。”姜荷没说她不识字。
“原来如此。”连成柏一副了然的模样,现在很多人,齐一家之力,供一个孩子上学,考上了秀才,那就是光宗耀祖的。
姜荷见她误会了,也没解释,她们一家,要不是被姜贵这个读书人拖累,凭她爹挣钱的本事,怎么可能日子过得这么清苦?
“我家做的蘑芋豆腐,保准整个丰安县只有一家,只有我们会做。”姜荷这话,也是为蘑芋豆腐加码,昨天搓蘑芋的时候,她手都搓得通红的,可不能把这蘑芋豆腐给贱卖了。
“我在宁安府都没吃过。”连成柏看了一眼这蘑芋豆腐,味道好吃,而且,他自认见识过不少好东西,但,从未吃过这蘑芋豆腐。
“所以啊,连少爷,我家的蘑芋豆腐,做出来,也很不容易,所以,我家的蘑芋豆腐,十文钱一斤。”姜荷笑眯眯地说着。
一旁的方翠英咽了咽口水,简直惊呆了!
姜兰下意识地看向罐子里的蘑芋,还剩下大概四五斤吧?
别看这豆腐就一罐子,但,这豆腐格外压称。
“小丫头,肉才十文钱一斤呢!”连成柏没说这个价钱成不成,而是提了肉的价格。
这豆腐再好,那也是素菜。
姜荷摇了摇头说“连少爷,肉是十文钱一斤,但,肉多啊,只要你给钱,就能买到,可蘑芋豆腐不一样,都是没吃过的,这价钱肯定不一样。”
“您说宁安府都没见过,要是这蘑芋卖到府城去,这价格怕是能出一个天价吧?”
十文钱一斤,是姜荷在心中算计好的价格,虽说物以稀为贵,但蘑芋豆腐,算起来还是一个蔬菜,一时间的高价,也许会让人尝个鲜,但高太多,谁也不是傻子。
连成柏再次打量着姜荷,之前的那两道菜,他只当小姑娘馋嘴,碰运气了,这回看到这个蘑芋豆腐,他觉得这丫头真不像是小孩子。
“连少爷要是不要,我再问问别人。”姜荷伸手抱着罐子就要走。
连成柏忙让人拦下说“姜姑娘,我可没说不要,行,十文就十文,但,这东西,只会卖给我们十里香酒楼吧?”
若是只有十里香酒楼,那肯定不一样。
姜荷笑容更灿烂了,说“连少爷,要是我们做得多,你们又要不了这么多,难道我们也不能卖给别家?”
她虽然没指望着一直做蘑芋生意,但,眼前来说,蘑芋豆腐的生意,能给她们带来银钱。
“你们做多少,我们就能要多少。”连成柏心里已经琢磨着自己把这蘑芋豆腐卖到府城去了!
“连少爷,我们只卖给你的话,是不是得多给点钱?”姜荷见连成柏没表示,主动提出来。
反正她们人力有限,每天做出来的蘑芋豆腐不会很多,再说,她还不知道山上有多少蘑芋呢,谁知道能做出多少蘑芋来?
“可以。”连成柏沉吟半晌,说“五百文,一年之内,只能卖给十里香。”
“成交。”姜荷喜滋滋的,一张脸庞笑成了花,眼睛笑成了月牙形状。
连成柏问“你们每天能做多少?”
姜荷敛起了笑容,正色道“做蘑芋豆腐可费功夫了,所以,我收你十文一斤,一点儿也不多。”
连成柏“……”
他问的是这个吗?
“一天,十多斤,等以后,可能会做得更多一些。”姜荷模糊地说着,并没有说一个准确的数字。
刘掌柜悄悄在连成柏耳旁说了一句话,连成柏才想起最重要的一件事,他问“这蘑芋豆腐,能保存多久?”
“两三天,不过,水不能用普通的水。”姜荷补充道“如果夏天,可能一两天,新鲜着吃更好。”
“那行,掌柜的,付钱。”连成柏让刘掌柜付钱。
“连少爷,还有野兔和野鸡,一起卖。”姜荷忙让姜兰把背篓放下来,说“刘掌柜,这野兔和野鸡,您称称。”
“好。”刘掌柜将野兔和野鸡拿了出来,说“这野兔挺沉的。”
“好咧,出锅!”胡大厨将蘑芋豆腐炒好之后,装了两盘子。
“好香,我从来没见过这种豆腐!”
连成柏看着眼前的蘑芋豆腐,只觉得色香味俱全,他拿着筷子就要吃。
方翠英和姜兰急坏了。
姜荷说“连少爷,你可是酒楼的少东家,这是新菜,还是我先尝尝。”
她的话说得漂亮,连成柏正想说不用,姜荷已经拿起了一块蘑芋就往嘴里送。
一旁的姜兰早就做好准备了,张嘴就咬掉了姜荷筷子上的蘑芋,姜兰囫囵一吞,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小兰。”方翠英着急地看向姜兰。
“姐,好吃吗?”姜荷明白姜兰是为什么,她甜甜地笑着,两眼亮晶晶的,就像是天边的星星一样。
连成柏蹙眉,怎么觉得她们娘三个表情不对?
“我没吃出来。”姜兰咂吧嘴,这会只觉得嘴巴里香得不得了,完全不记得蘑芋豆腐是什么味了。
“哈哈,姐,那你再尝一块。”姜荷再夹了一块给姜兰,姜兰眼也不眨地吃了,这次她没敢吃太快,她一边嚼一边回味着,说“好吃。”
连成柏已经夹了一块尝了起来,吃了一块,又夹了一块,才总结说“滑、嫩、鲜、香!”
“是道好菜。”连成柏夸赞着,看向姜荷问“这道菜,你是听谁说的?”
“这道菜啊。”姜荷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眨了眨,才说“连少爷,这是我外婆家的祖传秘方。”
方翠英她怎么不知道什么祖传秘方?
姜兰小荷这张嘴就说瞎话的本事,可是越来越厉害了,瞧她那一副说得跟真的似的模样,要不是她连外婆都没见过,她差点就要信了!
“好。”连成柏没有再问,而是问“那你这个,什么豆腐,怎么卖?”
“蘑芋豆腐!”姜荷解释道“蘑菇的蘑,芋头的芋。”
“你还识字?”连成柏挑眉,视线落在姜荷的碎布头拼起来的衣裳上,不是他看不起她,而是她家看起来就穷,不像读得起书。
“我大伯是童生。”姜荷没说她不识字。
“原来如此。”连成柏一副了然的模样,现在很多人,齐一家之力,供一个孩子上学,考上了秀才,那就是光宗耀祖的。
姜荷见她误会了,也没解释,她们一家,要不是被姜贵这个读书人拖累,凭她爹挣钱的本事,怎么可能日子过得这么清苦?
“我家做的蘑芋豆腐,保准整个丰安县只有一家,只有我们会做。”姜荷这话,也是为蘑芋豆腐加码,昨天搓蘑芋的时候,她手都搓得通红的,可不能把这蘑芋豆腐给贱卖了。
“我在宁安府都没吃过。”连成柏看了一眼这蘑芋豆腐,味道好吃,而且,他自认见识过不少好东西,但,从未吃过这蘑芋豆腐。
“所以啊,连少爷,我家的蘑芋豆腐,做出来,也很不容易,所以,我家的蘑芋豆腐,十文钱一斤。”姜荷笑眯眯地说着。
一旁的方翠英咽了咽口水,简直惊呆了!
姜兰下意识地看向罐子里的蘑芋,还剩下大概四五斤吧?
别看这豆腐就一罐子,但,这豆腐格外压称。
“小丫头,肉才十文钱一斤呢!”连成柏没说这个价钱成不成,而是提了肉的价格。
这豆腐再好,那也是素菜。
姜荷摇了摇头说“连少爷,肉是十文钱一斤,但,肉多啊,只要你给钱,就能买到,可蘑芋豆腐不一样,都是没吃过的,这价钱肯定不一样。”
“您说宁安府都没见过,要是这蘑芋卖到府城去,这价格怕是能出一个天价吧?”
十文钱一斤,是姜荷在心中算计好的价格,虽说物以稀为贵,但蘑芋豆腐,算起来还是一个蔬菜,一时间的高价,也许会让人尝个鲜,但高太多,谁也不是傻子。
连成柏再次打量着姜荷,之前的那两道菜,他只当小姑娘馋嘴,碰运气了,这回看到这个蘑芋豆腐,他觉得这丫头真不像是小孩子。
“连少爷要是不要,我再问问别人。”姜荷伸手抱着罐子就要走。
连成柏忙让人拦下说“姜姑娘,我可没说不要,行,十文就十文,但,这东西,只会卖给我们十里香酒楼吧?”
若是只有十里香酒楼,那肯定不一样。
姜荷笑容更灿烂了,说“连少爷,要是我们做得多,你们又要不了这么多,难道我们也不能卖给别家?”
她虽然没指望着一直做蘑芋生意,但,眼前来说,蘑芋豆腐的生意,能给她们带来银钱。
“你们做多少,我们就能要多少。”连成柏心里已经琢磨着自己把这蘑芋豆腐卖到府城去了!
“连少爷,我们只卖给你的话,是不是得多给点钱?”姜荷见连成柏没表示,主动提出来。
反正她们人力有限,每天做出来的蘑芋豆腐不会很多,再说,她还不知道山上有多少蘑芋呢,谁知道能做出多少蘑芋来?
“可以。”连成柏沉吟半晌,说“五百文,一年之内,只能卖给十里香。”
“成交。”姜荷喜滋滋的,一张脸庞笑成了花,眼睛笑成了月牙形状。
连成柏问“你们每天能做多少?”
姜荷敛起了笑容,正色道“做蘑芋豆腐可费功夫了,所以,我收你十文一斤,一点儿也不多。”
连成柏“……”
他问的是这个吗?
“一天,十多斤,等以后,可能会做得更多一些。”姜荷模糊地说着,并没有说一个准确的数字。
刘掌柜悄悄在连成柏耳旁说了一句话,连成柏才想起最重要的一件事,他问“这蘑芋豆腐,能保存多久?”
“两三天,不过,水不能用普通的水。”姜荷补充道“如果夏天,可能一两天,新鲜着吃更好。”
“那行,掌柜的,付钱。”连成柏让刘掌柜付钱。
“连少爷,还有野兔和野鸡,一起卖。”姜荷忙让姜兰把背篓放下来,说“刘掌柜,这野兔和野鸡,您称称。”
“好。”刘掌柜将野兔和野鸡拿了出来,说“这野兔挺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