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章 同学之情(1/2)
第二天,“皇恩新区”在周县尊的主持下开始动工。
按计划,首先建造的一期工程里,除了灾民的慈善房外。
与此同时,还计划先建一座超大规格的,日后由县里生员任教的官办学堂。
这也是教化工程的一部份,日后还会成立助学基金。
因此在动工的典礼上,可谓是群贤毕至,热闹非凡。
除了本县士绅出席之外,还有“救灾扶贫基金会”的众理事代表工商界人士。
自然,作为文教的一部份,县里的教喻也带领县学诸教员生员一起出席开工典礼。
典礼自然舞龙舞狮,万人空巷,热闹赛过过年。
礼成之后,按照惯例,周县尊和士绅代表,都亲手在新区门前种下一株株榕树。
此举意喻朝廷恩泽绵长,官民其乐融融。
齐敬贤老夫子则带领生员们,在大学堂四周种下一株株桃树李树。
意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工商界这边,自然是以“救灾扶贫基金会”为代表。
方唐镜在众理事的推举下,在基金会会址的一处泉眼旁,种下了两株梧桐树。
意喻自然也是极好的,有凤来仪,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这里日后定会引来金凤凰,这泉水也会成为凤凰池。”方唐镜开着玩笑,众人大笑。
这本是无心之言,不料齐敬贤老夫子暗暗诧异,少年人有如此志向,实是后生可畏。
凤凰池?齐老夫子眯起双目,眼神有些复杂的看着方唐镜说道
“贤侄心怀凌云,有宰执天下之志啊。”
有唐以来,“凤凰池”便是中书省的别称,宰相之职便因入主中枢而有凤凰池的美称。
因此方唐镜栽梧桐树的举动,自然而然就被齐敬贤老夫子认为有入主凤凰池之志。
“啊,夫子,您”
方唐镜顿时有一种偷窥佳人被抓现场的感觉,满脸都是大写的尴尬。
自己当然想过有朝一日做大官,做到内阁更好,这样才能赚大钱好不好。
只不过在泉水池旁种两棵梧桐树就被人想到这方面,实在是自己并没有想过的事。
这就不知说什么好了,老夫子学富五车,阅人无数,一般的说法怕是不会相信。
没等他想好说词,老夫子已说道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国家如此,正是少年人砥砺有为之时,乃是好事!”
夫子对朝廷乱象隐有不满,这才如此隐晦的表达。
好吧,夫子您开心就好!
老夫子与方唐镜以前并没有多亲近,原因主要在于方唐镜刚考上秀才不过一年。
而这一年里,方唐镜在县学的时间并不多,大多时间都在外游学。
对于长期翘课的学生,师长多是没有好脸色。
只不过这位学生却又是不折不扣的学霸,老师也只能捏着鼻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以老夫子的刻板,对这样的学生,心里定是有些不爽的。
反倒此时,方唐镜被革除了功名之后,老夫子心中惋惜,对这个学生亲切了许多。
但是方唐镜的“同学们”,却并不买这位学长的帐。
众生员看都没看方唐镜,鼻孔差点翘到天上,分明是神仙不与凡人语的模样。
方唐镜也不意外,人家都是有功名的,自己一布衣,看不起也属正常。
更何况是方唐镜还是得罪了侯府,由府学和知府亲自下条子废他功名。
别看方唐镜现在攀附上了知县,却也是科举无望,起码这几年内都无望。
他若要恢复功名,非要经过府学和知府这两关不可。
知府还好说,任满了是要调离的,可府学学喻一般是由本府人士担任,很少调动的。
所以他的同学们都认为,方唐镜这十年内都不可能恢复功名的。
这个时候,周县尊正领着一众士绅一边大谈规划,一边畅享美好未来。
众人不住附和,气氛热烈,其乐融融。
这时便有一名年约二十五六的俊雅生员来周县尊面前,恭声行礼道
“老父母大人,今日新区动工,学堂奠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修禊事也,学生恳请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058章 同学之情(2/2)
留下墨宝,勉励学童发奋读书,实为百年幸事!”
这名生员是县里的廪膳生员,名为李才俊,家里也是望族,自小便延请名师授学,少有才名,是极有才名的风流人物。
李才俊本人尤其擅长诗词歌赋,常常以“小李牧”自居,乃是各种文会的座上宾。
全县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在这里,李生员哪里忍得住刷声望的机会,第一个跳出来请命。
说完之后还不忘看了方唐镜一眼,嘴角翘起一抹轻轻的弧度。
方唐镜虽然有“松江府第一秀才”的美称。但是他的名声主要来自十六岁高中院试案首。
流传的佳作却并不多。
这也很正常,专心八股文的未必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多突出。
但对于人们寄与厚望的方唐镜来说,第一秀才没有佳作传世,就如同菜里没有盐。
未免有些淡而乏味,谈论起来总有些不得劲的样子。
而且也被县里其他生员看轻,总想要压他一头成就自己名声的想法。
其中便以这李才俊尤甚。
当年院试,他与方唐镜同场竟技,方唐镜夺得案首,他的成绩也是不差,得了个第二。
可惜,人们记住的永远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什么事。
自古文无第一,或许便是如此得来的吧。
既生瑜何生亮,李才俊大为不忿。
他自认才华要在方唐镜之上,是考官瞎了眼,乱点鸳鸯谱,这才错点了自己。
若仅仅如此,他还是有信心在其他方面压过方唐镜的,重新证明自己。
但方唐镜这个十六岁的“松江府第一秀才”的名头,实在是太过耀眼。
不论走到哪里,各种诗会文会,人们总会有意无意间谈起方唐镜,风头盖过了所有人。
这让心高气傲的其他人情何以堪!
郁闷的生员们于是有了共同的敌人,方唐镜就这样躺枪,成了集火的对象。
可是方唐镜在中秀才之后,除了到县学领取廪粮之外,大部份时间都不在县学。
这让一众想找方唐镜麻烦的生员老鼠拉龟,无处下手。
等到方唐镜被革除了功名之后,这些人都很是高兴了一阵子。
老天有眼,这下总该轮到咱们出头了吧!
李才俊是最高兴的,第一名被革除,他这个第二名就应该理所当然成为第一了吧?
然而,所有人,很快就高兴不起来。
方唐镜就算被革了功名,笼罩在他头上的第一秀才光环也并没有褪色。
相反,在他悲情色彩的故事下,第一秀才的位置反倒更显耀眼牢固。
人们开口必是方小秀才云云,闭口还是方小相公如何如何,声名更盛。
而现在,方唐镜一举成了县尊师爷,逆袭成为人生赢家,更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传奇。
仿佛方唐镜就成了江泉县读书人的名片,还是一张带有传奇色彩的名片。
太过份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按道理来说,新区才刚刚开始动土奠基,这吟诗作对什么的等到建成了再玩也不迟。
可这李才俊的话却偏偏就挠到了周县尊的痒处。
周县尊做出了这诺大的政绩,如果不能早点宣扬出去,那和锦衣夜行有什么分别。
因此这李才俊一提议,周县尊便来了兴致,回头看了看众士绅。
众士绅都是善于观言察色的人物,一见县尊动心,纷纷附和。
只有齐敬贤老夫子心里有些担心。
老夫子是县学教喻,对于方唐镜的八股文章是极欣赏的,却从未见过方唐镜作诗吟词。
因此便以为方唐镜不善于此道,于是看了看方唐镜。
却见方唐镜无动于衷的样子,不由心中一叹,终究还是太过于注重科举,忽略了其他。
他并不怪方唐镜,科举才是正途,除八股之外的都是小技。
只是现在方唐镜被革了功名,八股便没了多大用处。
比如现在这样的场合,总不能拿一篇八股来充数吧,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吗?
就在他要开口劝说周县尊的时候,周县尊已经开口
“小友提议大善,吾辈读书人恭逢盛世,如此佳事,岂能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