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十二年,四月。
随着工部老尚书郑赐的去世,朱允炆伤感之余,终于开始对堂官开始了大规模调整。
新的工部尚书不是一位,而是两位。
黄福,宋礼。
这个结果并没有太出人意料,毕竟宋礼早年间疏浚黄河,后主导会通河工程,为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打下了基础,这些年来又先后参与了吴淞江、汾河、淮河、涡河等疏浚工程,常年在外奔波,其付出众人有目共睹。
郑赐在临终之前,也向朱允炆举荐宋礼接任工部尚书。 𝓜.𝙑🄾🅳𝙏𝙒.🅻𝘼
至于黄福,虽然没有宋礼在外的辛劳,但自郑赐身体不好之后,一直操劳工部事宜,营造新都、龙江造船厂、马鞍山造船厂、清江造船厂、一干大型粮仓等等背后都有工部的影子,而这些都需要黄福来处理。
双尚书的存在并不算什么稀奇,洪武朝时工部尚书最多的时候七个之多。
老朱当年那么做,更多的是因为不清楚谁是真正的人才,搁在砥砺石上磨一磨看看,一看不行就丢了,期间并没有明确的职权划分。
朱允炆为了避免职权重叠,出现相互推诿、责任不清等问题,明确规定宋礼主天下河务,黄福主天下营造。
但凡河流、湖泊、挖井、改道等问题,找宋礼。
但凡建造宫殿房屋,打造船只,各类矿场,道路等等,归黄福主管。
工部的调整刚刚完成,吏部尚书蹇义因母亲过世,请旨奔丧守孝三年,朱允炆应允,提拔杨溥代理吏部尚书。
都察院左都御史戴德彝尚不到五十,右都御史练子宁只有四十五六,皆是清廉之人,干臣能臣,主导了洪武二十年的精简机构,分流人员,裁去官、吏、杂役合计三千余,为朝廷节省了大量财政,朱允炆并没有作调整,但将一向刚正、敢斗勋贵的宋正臣提拔为了副都御史。
有了宋正臣的加入,都察院在治理官场,清查贪污腐败等事上将更得心应手,也更为凌厉。
礼部,董伦请旨致仕。
朱允炆并不舍得这个老人,但董伦实在是干不动了,本身就上了年纪,加上一直劳累礼部、国子监的事,若不是李志刚等人帮着,怕早就累坏了。
经过内阁商讨,最终决定提国子监祭酒李志刚为礼部尚书,胡嫈接任国子监祭酒,叶灵儿升国子监司业。
李志刚、胡嫈的调整并没有引起官员的异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大调整,造价司(2/2)
匠学院上书,请旨开建北京至通州段铁路。
朱允炆召集官员商议。
内阁解缙、杨士奇、铁铉仔细分析之后,表态支持。
朱允炆审视着铁路舆图,相对于北京至宣府、大同、沈阳等方向,北京到通州的道路勘察更容易实现,路程也不算远,总里程五十五里。
工部提出优先建造北京至通州铁路是有充分考虑的,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也是南方粮食漕运过来的终点。
但通州毕竟不是北京,想要将通州的粮食运到北京来,必须借助大量民力运输,主要的运输方式便是马车、推车。
不到六十里路,还是混凝土道路,人工运输一趟需要一日,回去又需要一日,这也就意味着两日一波人运输一次粮。 🄼.🆅🄾🅳🅃𝙬.🄻𝙖
为了提升粮食、货物运输速度,同时考虑到北京南下的便捷,在北京与通州铺筑铁路便提升日程。
黄福肃然道“北京至通州铁路一旦开通,粮食等物资单程运输将缩短至半个时辰,最多也不会超过一个时辰。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民力,还将最大程度上保障粮食等物资的供应……”
夏原吉知道这条路非修不可,一是进一步检验铁路、火车性能,二是培养新一批铺筑铁路的人才,三是完善铁路相关产业在北京的建设。
说到底,这一条铁路和金陵的铁路一样,都是服务于后续规划。
夏原吉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需要多少钱钞?”
黄福认真地说“按照金陵铁路修筑花销,一里铁路需钱钞三万贯,五十五里,合一百六十五万贯。”
夏原吉听得有些心疼。
如此多的钱财,就为了这一点路,到底值不值得……
夏原吉思忖一番,沉声道“铁路修筑是国之大计,户部本该全力支持。然铁路耗费实在过大,当引入各种手段,节省开支。京通铁路可行,但户部只能出一百万贯。”
黄福有些着急,连忙说“夏尚书,铁路耗费何其多,不仅要征用土地,发给百姓赔偿,安置百姓,还需购置大量铁石,需征调大量民力分班劳作……纵万千节省,最多节省十万贯,也不可能省去六十五万贯。”
夏原吉摇头“未来要修的铁路多,若不将花销降低下来,每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