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是一对旧相识(1/2)
六皇子呼吸慌乱起来。
他想不通太后的目的,那个出家人一样的太后,离京十六年,在后宫竟还有这样的能耐。
神不知鬼不觉促他成事。
太后已然向他示好,他现在该怎么选?
六皇子手心都渗出了汗水。
现在四面楚歌,他孤立无援。
顾玉对他忽近忽远,看不真切。
皇贵妃只在意小八,全然不顾这些年的母子情分。
圣上虽然表面对五皇子不假辞色,可隐约透露着维护之意。
没人指导,他于政务上一窍不通,屡屡碰壁,惹得父皇嫌弃。
甚至怀疑他是不是不该一时心急,提前跟五皇子一起入朝,生生成了五皇子的陪衬。
他已经见识到了太后的能耐,若是此时,太后愿意帮他
六皇子用指甲狠狠剜着自己的手心,让自己理智一些。
可是这诱惑太大,他只能想起来太后是因何离京的。
莫非太后在心里怨着五皇子的出生,害她去五台山青灯古佛了这么多年,所以不愿帮五皇子?
除了这个解释,六皇子想不到其他。
六皇子道“我可以去皇祖母请安吗?”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与虎谋皮。
花锦城见六皇子上钩,勾起猩红的唇角,道“当然可以。”
花锦城从六皇子府离开当晚,一只白鸽从六皇子府中簌簌飞出,最后落到镇国公府。
顾玉看完纸条,便放在烛火上燃烧起来。
果然有人按捺不住了。
今年发生的事情太多,她一刻不敢掉以轻心,便在六皇子府安插了眼线。
摘星楼事件至今没有查到幕后凶手,顾玉料想仅凭六皇子,根本做不到这种地步,背后一定有人相助。
今日果然等到了那人。
六皇子入朝必然觉得艰难,她一直袖手旁观,只暗中帮助五皇子越来越好。
是以六皇子急不可耐地寻求一个帮手。
顾玉想,无论六皇子和太后在之前是否已经联手,现在的六皇子一定把太后视为救命稻草。
可惜六皇子怕是不知道,花锦城早已与废后徐氏有了联系。
六皇子、九皇子、太后。
三方互为纠缠,且让他们斗一斗吧。
看看是白切黑的六皇子更胜一筹,还是“清心寡欲”的太后更胜一筹。
她要做的,就是在阴谋诡计中护好五皇子。
顾玉思考着花锦城这个人。
太后刚回宫,就上演了一场指鹿为马。
在宫里伺候的宫人不说要多好看,起码五官需周正,这个花锦城让人见了就害怕。
可太后亲自解释,她曾在五台山生病,幸得当地行宫的太监花锦城所救。
所以哪怕花锦城在大火中烧伤了脸,面目可怖,太后依然感怀救命之恩,将他带在身边。
圣上才不会在意这种地位卑微的奴才,太后愿意留就留着,才不会费心思去查。
哪怕宫里有太监认出这是御兽苑的太监花锦城,可圣上和太后这两个宫里最大的主子,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77章 是一对旧相识(2/2)
毫不在意,一个有心维护,其他人便不多说话了。
不过好在阿姐那里已经给了个方向。
根据宫中记档,花锦入宫时,脸上就已有烫伤,被当今太后,当年的江妃娘娘安排在御兽苑这个偏僻,终年不见贵人的地方。
这定然是一对旧相识。
而宫中戒备森严,只有可能是在江妃娘娘入宫前,她便与花锦城认识了。
剩下的,就是调查江妃娘娘入宫前的关系网。
一个闺阁女子,会在什么情况下与一个男子相识呢?
范围再度缩小,顾玉交给郦若去查。
时间转眼到了顾玉生辰,镇国公府热闹不已。
从前都是自己一家人随便过过便得了,但今时不同往日,顾玉要适当展示现在的镇国公府的崛起,以招揽各方识时务的俊杰。
从日渐衰败的镇国公府到门庭若市,顾玉用了三年时间。
大家都看到了镇国公府的崛起。
作为顾玉的双胞胎妹妹,今日亦是顾琼的生辰。
见到顾琼今日的装扮,顾玉着实吓了一跳。
眼前这个身着金缕玉衣、满头珠钗,就差把“有钱”写在脸上的人,真的是她妹妹吗?
就连她的侍女桑芽,都是通体富贵,比起一般的官家小姐还要气派。
似乎看出了顾玉的震惊,顾琼不好意思道“京都贵女、贵妇们现在都知道我是霓裳坊,羽衣局还有琳琅阁的东家,我得穿得好些,让她们看看我们家的实力,引导她们入股。”
顾玉想要尽快复仇,那么以往藏拙的路子便不能走了,府中上上下下高调许多。
入股是顾玉跟顾琼简单提到过的。
她的钱花得太快了,想要更进一步,就得想办法多方来财,而且与一些达官贵人形成利益共同体。
顾琼在经商上一点就通,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便在贵妇圈中放出风声。
士农工商,商人的身份是最低的。
有不少贵妇贵人暗中对她指指点点,说好好的公府小姐不当,偏偏沾染满身铜臭气。
开始顾琼还会因为这些话难过,但是看到顾玉每日的奔波劳累,就觉得让旁人说几句又能如何呢?
只要自己不在意了,那么旁人说什么都是耳旁风。
就算她不经商,也一样会因为退婚和“嫁不出去”被人臆想诟病。
于是她放开了手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今天穿得富贵逼人,未尝没有跟那些自诩清高的贵女、贵妇们赌气的意思。
霓裳坊最贵的衣服在她身上,琳琅阁最贵的首饰也在她身上。
这些人千金求不得的东西,于她来说不过平常,连身边的侍女都能穿戴。
顾琼道“凡是今日来的,都是家世不薄的人,我以利相诱,让她们把手头的余钱投资到咱们家的店铺,非但以后还有分红,春夏秋冬四季所出的珍稀衣服首饰,都会优先给她们留一份。”
顾玉由衷夸道“好聪明。”
顾琼更不好意思了。
还有另外一桩事,顾玉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萧行之多次探我的口风,只要你愿意,他就来下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