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伸手想接过刘霞肩膀上的袋子,刘霞道“你别动,你提不动。”
江晚有些不好意思,他们总是这么贴心的照顾自己。
三人进屋后,刘霞和杜芳将肩膀上的袋子放到桌子上。
刘霞道“给你们两个拿了二十斤白面,还有四十斤大米,你不是喜欢吃大米吗,我就给你送过来了。
这里面还有一些包谷面,你跟白面和着吃。
还有啊,你晒的那些红虾肉我也给你拿了一些,还有这几块腊肉,是小芳之前从她娘家拿来的,你们两个现在住在这边,我们都不放心你们。”
看到这么好的婆婆,江晚顿时眼眶一红。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情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一想到自己早晚会离开,现在的她都有些不舍。
江晚道“妈,你拿的细粮实在是太多了。”
刘霞道“不多,反正我们又吃不惯。”
哪里有吃不惯的,江晚又不是白痴。
刘霞这么说,江晚就觉得很对不起杜芳,杜芳也是宋家的媳妇,她就怕杜芳多想。
杜芳道“小晚,妈给你拿来了,你就放心吃吧,我们没了再去粮站换。”
刘霞道“小晚你放心,你也不要担心小芳吃不上细粮,你们两个都是我的孩子,你有的小芳也有,拿这些细粮之前,我都跟小芳商量了的。”
杜芳道“是啊,你别多想。”
江晚道“谢谢妈,谢谢小芳。”
刘霞在房间里没看到宋国安的身影,问道“国安人呢?”
江晚道“在后面刨地了,我想在后面种点白菜。”
刘霞道“也好,那我们就先走了,你们早点休息,晚上记得把门锁好。”
江晚想到自己晚上
刘霞道“好啊,我最喜欢啃玉米了。”
杜芳也道“我也喜欢。”
这婆媳两个拿了玉米棒子和土豆就走,江晚送他们离开后将门反锁上,看着桌子上两大袋子的细粮,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段日子,这家人对自己都很照顾,江晚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或者报答他们,她能想到的就是,等过阵子天凉了,她拿自己挣的钱多扯些布回来,给他们一人做件袄子,就当是感谢这段时间他们对自己的照顾。
等到时候她要走,心里对这家子人也不会愧疚。
江晚继续做衣服,宋国安翻完地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江晚缝了两件衣服的扣子,困得忍不住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宋国安进来后,端了盆子擦洗了身上,进来的时候,周身带着凉意。
宋国安道“好了,别缝了,明天再缝吧。”
江晚道“好。”
她收起衣服,胡乱的抹把脸,钻进被窝后,在被子里换上线衣线裤。
换到一半的时候,宋国安拉住江晚的手,说道“别换了,换了等会儿还得脱。”
江晚“你······”
知道他要干什么,她想说你不嫌累吗?
结果后面的字就被宋国安堵了回去。
之前在老房子里住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8012/ 第一百一十三章 很是愧疚(2/2)
候,房间两边都是人,宋国安在夫妻之事上总是会克制。
自打搬到这边来,两个人白天都很忙,他心疼她,也就没舍得动。
江晚挣扎了一下,身体诚实得要命。
窗外月色浓浓,院子里是屋内两人契合的浅浅低吟声,那声音就像河水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石头上,似悦耳,似迷离。
事后,江晚感觉自己都快虚脱了,宋国安细细地吻不停落在她脸颊,吻过她的眉头,吻过她的眼。
江晚困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今晚的她没有背对着宋国安,一张小脸下意识地往他胸口靠过去,没几分钟,就沉沉睡着了。
宋国安面对江晚,嘴角始终挂着淡淡浅笑。
他抱着怀里的人,两人的体温在这个阴冷的秋夜刚刚好。
第二天一早,江晚醒来的时候,房间里已经没了宋国安的身影,桌子上留着一张字条,字条旁边是个篮子。
字条上写着,让江晚记得吃八月炸。
江晚拿起篮子里的八月炸,仔细研究了一下,还别说,这玩意儿之前她刷小视频的时候看过,听说这东西营养价值很高。
江晚尝了一个,味道软软糯糯还带着奶香,口感不错,就是籽太多。
她吃了两个八月炸,去厨房一看,厨房的锅里放着一碗面茶,还要一盘子炒土豆。
江晚觉得挺过意不去的,论说劳累,其实宋国安比她不知道要累多少倍,可他每天早上还要悄悄起来给自己做早餐。
仔细一想,找一个宋国安这样的男人过一辈子,日子还是挺甜的,没大富也没大贵,两人相互一起努力,
江晚意识到自己脑子里有了这种想法,她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她立刻阻止自己千万不要这样想。
快速吃完早饭,江晚拎着篮子去了村里的供销社,后院那块地她想种点白菜和菠菜,冬天的时候往面条里面一放,看着能稍微好看点。
去县里的路早就封了,供销社也没什么东西,不过这些菜籽啥的还是有的。
江晚买了一颗六十瓦的灯泡,买了菜籽之后,犹豫一下拿布票买了棉布。
宋国安每天晚上睡觉都光着膀子穿个大裤衩子,她觉得很难为情,还是给他用棉布做一身睡衣吧。
天凉了,顺道也给自己做一套。
她拎着东西回来,不慌不忙种上菠菜和白菜,接着又继续去缝衣服。
这两天她做棉衣的速度加快了些,要是中午不吃饭的话,一天能缝四五件了。
没缝好一件,江晚就找张纸条写上名字,叠放整齐放在工作台的边脚上。
这两天,各大公社都忙着修路,晚上下工后八成都累了,都没人来取棉衣。
他们不着急取,江晚也就不着急。
两天后,八月份各大路段塌方滑坡的地方,泥土正式被清理完。
县里边,在塌方的另一端已经在等消息了。
路一通,人能走过的时候,记者就拿着相机在现场拍照。
九月底的天气凉,村里的壮汉都穿着大夏天穿的马褂,露出黑黝黝的光亮的肌肤,这一幕,是农村发展最好的画面。
咔嚓一声,这一幕顿时出现在相机里。
https://www.vodtw.la/book/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