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那几天,乔婉还特意抓了两只鸡。
几乎隔一天就炖一回鸡。
反正他们养的鸡好50只小鸡崽儿,居然活下来38只。
加上蚯蚓和饲料,这些鸡长得挺快,母鸡都已经开始下蛋。
家里孩子们现在每天早上人人能吃到一颗蛋。
这一批鸡里面有12只公鸡,26只母鸡。
母鸡下的蛋除了供应孩子们吃,已经可以换钱。
本来他们还觉得养公鸡太费钱,可是这会儿才明白。
婆婆原来是这样打算的。
自家就废了点儿野菜,蚯蚓和功夫养出来的鸡,这会儿就顶上了肉食,男人们身子骨亏空的厉害,可是隔天一只鸡依然是让大家挺过了这个秋收。
吃上鸡肉之后,没人抱怨,跟往年比起来,今年仿佛日子比往年过得还好。
老三和老四到地里干活,这才明白地里的活儿有多重,平日里他们总觉得老大和老二在家没干啥,这会儿才知道是他们眼皮子浅。
尤其是秋收的时候,看着老大和老二两个人在地里干活,一个人顶他们俩。
两个人才羞愧的抬不起头。
以前他们不知道家里日子过得苦,以前不知道大哥,二哥到底为家里付出了多少,现在他们才终于明白。
他们享受的那一些全都是大哥,二哥创造出来的。
而他们不光是忘恩负义,不知感恩,而且还把人家的劳动成果不当回事儿。
秋收过后,乔婉又逼着他们十亩地里全都种上了白菜和萝卜。
趁这个机会到了冬天还能收一波菜,总不能天天光吃米粥。
到了冬天,这年头可没有啥卖菜的白菜,萝卜就是这里的主要冬菜。
不光如此乔婉还让男人们空闲下的时候,在家里挖了两个地窖。
用来储存白菜,萝卜,当然这也储存不了多久。
等到白菜萝卜丰收的时候,又带着媳妇儿们专门腌了萝卜干,还有酸萝卜和咸萝卜。
白菜则是腌成了酸菜。
一部分储存一部分腌成了这些腌菜。
孩子们和男人们也没空闲着,上山打柴火,给冬天储存燃料。
虽然手头没啥银子,鸡蛋换的那零零散散的几文钱也就够家里添置个调味料。
这年头调味料比较匮乏,油是不存在的,菜籽油都很少。
酱油和醋也没有,最多就是盐巴和糖。
乔婉琢磨着明年开春儿地空出来一亩地专门来种大豆。
这大豆不管是榨油还是做豆腐,做豆浆,补身体都不错。
当然还可以在靠山的荒山上开一块地,种花生什么的。
今年也可以试着把土豆和安排上,不过现在肯定没这个指望。
一家子忙忙碌碌,在下了两场大雪之后,彻底猫在屋里不出门。
老三听自己媳妇儿说,娘带着孩子们读书,还教会了几个嫂子认字不以为意。
这会儿回真正猫冬之后才知道他娘居然是有大智慧的人。
娘虽然读书读的磕磕绊绊,但是那些意思都能解释的清清楚楚。
而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孩子们都明白。
才几个月的功夫,孩子们都会背《三字经》。
第一次老三觉得他娘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生了自己这么蠢笨的儿子?
趁着猫冬的时候,老三重新拿起书本儿。
他娘一个大字儿不识一个的女人,也就是看着自己苦读这些年居然啥都会。
自己当儿子还不如娘了解的透彻,这能行吗?
他还多少要点儿脸。
尤其是到了腊月。
两头猪不知道咋养的,居然膘肥体壮,比别人家的猪大了起码有一大圈儿。
两头猪杀了。
留了半头猪给家里改善生活,剩下的一头半都换了银子。
这一头半的猪,足足换了有一两银子。
要知道普通人家一年也就是二两银子的开销。
也就是说他们半年就挣到了半年的开销。
不光是兄弟几个,感觉日子忽然越过越有滋味儿。
连几个妯娌也觉得,大不了明年多养两头猪,这银子开销全部都有。
寒冬都挡不住他们养猪的热情,这回抓了五头小猪回来。
一两银子肯定不够,还跟人家赊了点账。
到夏天就能还上账。
这个年大家过了个最肥厚的年。
别的没有,可是他们家有半扇猪。
从猪头肉到扣肉,到红烧肉到红烧排骨,溜肉片儿,炒回锅肉,木须肉,过油肉。
一家子过足了嘴瘾。
过完年这一家子都胖了一圈儿。
孩子们都比去年长高。
可惜的是家里没钱买布。
到是过年的时候,乔婉给孩子们一人都包了一个红包,虽然里面只有三分钱。
可是到底比没有强。
老四早就收敛很多,不光不出去赌博,冬天猫冬的时候,一个人琢磨着拿院子里的那些木头。
居然做出来了凳子和桌子。
乔婉倒是觉得老子在这方面还有点儿天赋。
特意让哥儿几个上山,又罚了一回木头回来,让老四在自己的指点之下做出来几样家具。
能挂衣服的大衣柜总比现在一样样,叠放在衣服的柜子墙得多。
还试着让老四做出来沙发。
虽然没有海绵垫子,上面只能用旧的棉絮垫上去,可是这玩意儿已经足够让人惊艳。
没想到老四反而在这一方面一发不可收拾。
古人的智慧是很厉害的。
等到开春儿,老四不光做出来的木犁,还帮着村里做了个水车。
给村里解决了浇地的问题。
一时之间,乔家在村子里名声大震。
其实他家乔老四以前那个吃喝嫖赌不干好事的混蛋,居然成了一个厉害的木匠。
还会为村里做出贡献。
乔家开春儿之后又继续忙碌起来。
乔婉的黄豆和花生都种上了,而且土豆和番薯也在山上的荒地种了下去。
更重要的是乔婉家的肥料推广给了全村人,村里人都知道他家去年亩产两百多斤。
听说都是这肥料的功劳。
肥料卖的不贵,基本上一斤一文钱。
乔婉也说了,他们怄的这肥肥足,所以必须稀释以后到地里。
而且浇一次肥大概能管两年用。
家家户户心疼,但是还是咬着牙施了肥。
又看到他家猪养的壮实,其他人家一头猪最多卖几百文,可是他家的猪可是卖了一两多银子。
又跟着他家一块儿挖了蚯蚓池子养蚯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5175/ 第790章 认亲(2/2)
光是乔婉一家的肥料,今年就卖了有三两银子。
等到开春儿地里的秧苗长出来,大家都不由得觉得钱没白花。
地里的秧苗很明显比往年的长得更壮实。
等到夏天的时候,看着地里长得让人欣喜的秧苗,大家都很开心。
尤其是家家户户养的猪,养的鸡,这会儿都已经到了,丰收的时候。
光是他们村子里的,今年每家每户的猪都养的非常壮实,虽然比不过乔家,但是都卖了个好价钱。
而乔婉家这五头猪足足卖了有四两银子。
除了还了欠人家的小猪银子以外,手头还留了三多银子。
于是又抓了五头小猪回来,再多是真养不了。
今年他们又养了50只小鸡,这回养了30只公鸡,就是为了吃肉。
到秋收的时候,他们村子家家户户都丰收。
其实今年年景不算好,因为天最热的时候,旱了差不多有一个多月。
后来又下了差不多七八天的暴雨。
本来以为今年的麦子可能要完蛋。
没想到到了收成的时候,每一亩地居然也能产两百斤。
这也就是他们丰收时候的产量。
当然大家都感念,乔家在下暴雨的时候带着他们挖了排水的沟渠。
尤其是现在丰收之后,所有人对乔家都已经感激不尽。
乔婉在族里的声望到达了。
真正的德高望重,有大智慧的老太太。
家家户户一说起来没人说乔婉泼辣是个泼妇,反倒一说乔婉,那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女人。
而乔家经过这一年多的磨合,兄弟姐妹之间更加齐心。
老三是一边干农活一边读书,不光懂得书里的很多道理,更加懂了很多农务。
从这种生活体验当中,他体会到了一些书上写不出来的东西。
老三彻底的反省当初的自己是多么自私自利。
现在他不光自己读书,还带着底下的侄子侄女儿一块儿读书。
但是地里的活儿一点儿都没有落下。
他准备修心养性,好好的读三年再去科考。
他娘说的对,凭啥读书人就要专心一意的读书,干不了其他的活。
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既能读书,又能养家糊口,那才叫真正的男人。
而老四现在有了一技之长。
有不少村子里和隔壁村的人都请他去做木工活儿。
农忙的时候在家里帮忙,农闲的时候就走街串巷去干这些活儿。
再也没有时间跟那些狐朋狗友鬼混。
重要的是老四这一年的时间居然也能给家里挣来了二两银子。
乔婉拿到这二两银子的时候,特意在欠条上做了修改。
老四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老大和老二也变得自信和开心起来。
老大虽然还傻,但是他再也不担心娘会把他赶出去,和自己媳妇儿也过得琴瑟和鸣。
老二也开始像一个真正的男人一样
老二再也没有那些胆怯,有什么想法也会跟娘商量着说。
因为他娘非常尊重他。
就算知道有问题也会让他去尝试,出了错再弥补。
让老二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像这个家里的一个哥哥。
等到这一年冬天,他们又继续在家里猫冬的时候,他们家的门口来了一辆华丽的大马车。
他派人终于找到了自己女儿的下落,一听到女儿卖给了别人做童养媳。
听说那一家家里儿子众多,是个寡妇,光是想都能想到一个农妇大字不识一个。
这种乡野人家自然是非常粗野,对于童养媳肯定好不到哪里。
又听说这个寡妇在村儿里那是泼辣的有名。
詹王爷都做好了,来到这里自己女儿会怎么被人家虐待的准备。
谁知道和儿子一下马车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孩童稚嫩的读书声伴随着一个温和用宽厚的声音一字一句读的清清楚楚。
两人都对视一眼,是农家小院儿里居然有人在读书,而且看样子不是一个人。
难道说他们找错了人家,这是谁家的私塾?
俩人还是礼貌的上前敲门。
开门的是老三媳妇儿。
见眼前两人的打扮穿着就知道是富贵人家,又看到门口的马车。
急忙施礼问道。
“二位老爷这是有什么事儿?”
“这位大姐就想请问一下。这村里有一家乔姓人家,有个乔秋月是在哪一户?”
老三媳妇儿愣了一下,急忙说道,
“乔秋月是我大嫂。”
又朝着屋里喊道,
“娘,娘,有人找大嫂。”
不大一会儿功夫,一行人坐在了屋子里。
看着这一家收拾的干净亮堂,虽然不如他们王府里宽敞又奢华,可是依然能看得出这家的主人勤劳能干,而且家里日子过得应该是挺富裕。
居然还能给他们端上来茶水,这可不是一般农户人家能做到的。
前的老太太坐在对面,稳稳当当。
面色一点儿都没有改,而且没有被他们的气势给吓住。
两人心里都有些骇然,没想到一个农家老太太居然能有这样的气派。
等到见到瘸着一条腿走进来的秋月的时候,就一眼王爷就知道这是自己的女儿,谁让自己的女儿和自己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当他说明来意,秋月都蒙了,啥时候自己变成了王爷的女儿?
乔婉二话也没说,只是把事情问明白,让王爷拿出了证据。
留着王爷和小王爷在这里吃完了饭。
看着这一户人家,饭菜虽然不如他们那些大鱼大肉,但是也依然是有荤有素。
而且一家子吃饭非常有爱。
自己女儿虽然嫁了个傻子,对于这个傻子女婿不满意,可是看到傻子女婿对女儿非常好。
女儿对傻子女婿也特别照顾。
最重要的是秋月现在已经大了肚子。
对呀,这一年他们终于圆房。
俩人的孩子就快出世。
无论如何来说,女儿的这门婚事,想不认也得认。
更重要的是发觉这一家老太太,那真是有本事的人在村子里打听。
老太太虽然泼辣,可是老太太在名村子里名声,威望都是很高。
据说乔家给村子里做了不少好事。
而且看得出来乔家老三在读书方面非常有耐心,而且很沉稳。
光冲能带着家里女孩子一起读书,就知道这一家,那可是开明人家。
这样诗书传家的人家虽然是农户人家,但是依然让人值得敬佩。
詹王爷和秋月相认,没能把女儿接回府去。
倒是认下了这门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