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她说话,她身侧的人已经对着两个表侄道:“坐下慢慢说。”
听到陈宥礼的话,姚春暖忍着好奇,起身走到火炉旁,提下一直温在火炉上的花茶。
在姚春暖给两个表侄倒水的时候,冯怀致也在坐稳后先开了口。
“不知道金匮县这边雪大不大,我们那边前天上午就开始下了,雪挺大的,一路上雪都到了小腿处。”
冯怀致这话刚落下,冻得发僵的手里就被塞了一杯热茶。
他下意识的接过热茶低头浅啄一口,身旁的同胞弟弟也跟着开了口,“我们来的一路上,看到不少人家的房子都被大雪压塌了。”
“还听到不少人家说要收拾点家里的贵重东西就往金匮县县城来。”
等着冯怀远话音落下,他的手里也多了一杯热茶。
他也又冷又渴,低头喝水的时候,他哥自然接过刚才他还未说完的话。
“我们仔细看了一下,路上有不少人家都受灾了。”
“我记得之前要是普通百姓受灾,府城和县里,都会让商家们出钱。”
冯怀致和冯怀远年纪不大,他们能记得之前的事情不多。
这些大多也都是他们一路上和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堂哥们讨论出来的。
长丰和长康两个村子就靠近金匮县县城,到时候县城发现灾民太多,第一件事情怕就是关闭城门。
城门一关,灾民会去哪?
离县城最近的长康村第一个就要被波及。
这个道理,姚春暖和杏林道君也都明白。
如果只是出点银子救治灾民,无论是陈家还是姚家都不会吝啬,就是主人不在家的金家,他们帮着出一点银子,金家人回来也肯定能还。
可如果灾民跑到他们这里来,再做出点什么事来……
姚春暖虽觉得快过年了灾民们不一定能过来,可有些事情还是不得不防。
尤其是没过一会儿,其他几个冯家表侄也来,说了路上看到的画面。
“路上有两个村子十户里九家有哭声,我们南边房子和北方不一样,那些村子里的,能有多少人家住的是砖瓦房?”
“泥草木头建的房子,墙也不厚,雨天不怕,可这大雪,还真是经历的不多。”
“我们家人多,房子也好,就这家里还担心的不行,我爹还有两位伯伯从昨天开始隔两个时辰就有人上屋顶扫雪。”
“不错,大伯和三叔他们忙的不行,就是二爷爷和三爷爷家也是,那是因着我们家里长辈去过北边,知道这大雪的厉害,有许多人家,怕是都没听说过。”
姚春暖听到这位表侄的话,也忍不住点头。
上辈子身为江南人的她,有记忆开始的十几年,也就经历了一次大雪。
虽说古代的冬天本就比现代要冷一些,可今年的这个大雪,的确是少见的。
杏林道君的脸色,随着冯家几个表侄的话变了变。
他往外看了眼天色
杏林道君这个长辈一开口,冯家今天来的几个小子立刻互相看了看,最后推举出冯怀致和兄弟中年纪最大的冯惟东。
这是姚春暖大舅舅家二表哥的长子,今年十六岁,已经订亲,年后就要成亲。
杏林道君对于谁跟着一起无所谓,虽然他和冯怀致还有冯怀远更熟悉,可这几个都是姚春暖大舅舅家的表侄,在他这里,都是一样的。
姚春暖从听到陈宥礼说要去县里找县令就大概猜到了他的意思。
这件事情不管县里目前知不知道,他们发现了立刻就去告之,那是他们用心。
陈家虽然小有钱财,可这次也不可能舍了全部家业帮助灾民。
不过他们银子不多,但他们有人。
姚春暖大舅舅家这次除了年纪最大,且已经成家的冯怀年没来,下面的几个孙子都来了。
这几个小子,最大的十六,最小的十二,因为自幼练武的关系,都比其他同龄孩子看着健壮。
真要是有事,那就让他们几个年纪大的跟着历练一下,也是在县衙那边露露脸。
看着陈宥礼领着两个表侄冒着风雪出门,姚春暖也让剩下的几个表侄去了趟姚家。
“我娘,也就是你们姑奶一直惦记着你们,你们去转一圈和我娘把这事也说一说,待会记得回来吃晚饭。”
姚春暖这话一落,剩下年纪最大的,三表哥家的长子冯愉左就抬手挠头道:“我们带了干粮来,刚才去金家饭馆后厨看了,也有温在炉灶上的羊肉萝卜汤。”
姚春暖瞥了眼这从小就不如弟弟灵活的表侄,笑着说道:“后面如何我可不管,今天你们到这的第一顿,就在表姑这里吃,我公婆最稀罕你们这一群半大小子,吃再多他们都只会高兴。”
说着话,姚春暖就扬声对着门外喊道:“月榕,月榕你过来。”
看着表姑都吩咐了,冯愉左的同胞弟弟冯愉右赶紧拉了拉他的衣摆。
这两个也是双胎兄弟,可能双胎兄弟之间真有心灵感应,反正弟弟的一个眼神看过来,做哥哥的冯愉左就立刻闭上了嘴。
守在杂货铺的陆氏一听儿媳妇要留她几个表侄在家里吃饭,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热情的来关切了两句。
等着这群小子们感受了一番陆奶奶的热情,他们这才迎着风雪又去了姚家。
与此同时,杏林道君带着两个表侄也到了县城门口。
虽然风雪渐大,可因着临近新年的原因,县城依旧热闹。
因为有王弘恩的关系,杏林道君带着两个人,很容易就进了县衙后宅。
他们还坐在偏厅喝茶,王弘恩便急匆匆的披着大氅快步而来。
“宥礼兄,门房说你来了,可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王弘恩说着话的同时人也往偏厅里走,等着走进发现还有两个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冯家小子在,心里也就更加疑惑了。
如果他没记错,冯家可不住在附近。
风雪这么大,他们怎么来了?
https://www.vodtw.la/book/7909/冯怀致的一句话让原本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姚春暖瞬间收起了笑。
不等她说话,她身侧的人已经对着两个表侄道:“坐下慢慢说。”
听到陈宥礼的话,姚春暖忍着好奇,起身走到火炉旁,提下一直温在火炉上的花茶。
在姚春暖给两个表侄倒水的时候,冯怀致也在坐稳后先开了口。
“不知道金匮县这边雪大不大,我们那边前天上午就开始下了,雪挺大的,一路上雪都到了小腿处。”
冯怀致这话刚落下,冻得发僵的手里就被塞了一杯热茶。
他下意识的接过热茶低头浅啄一口,身旁的同胞弟弟也跟着开了口,“我们来的一路上,看到不少人家的房子都被大雪压塌了。”
“还听到不少人家说要收拾点家里的贵重东西就往金匮县县城来。”
等着冯怀远话音落下,他的手里也多了一杯热茶。
他也又冷又渴,低头喝水的时候,他哥自然接过刚才他还未说完的话。
“我们仔细看了一下,路上有不少人家都受灾了。”
“我记得之前要是普通百姓受灾,府城和县里,都会让商家们出钱。”
冯怀致和冯怀远年纪不大,他们能记得之前的事情不多。
这些大多也都是他们一路上和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堂哥们讨论出来的。
长丰和长康两个村子就靠近金匮县县城,到时候县城发现灾民太多,第一件事情怕就是关闭城门。
城门一关,灾民会去哪?
离县城最近的长康村第一个就要被波及。
这个道理,姚春暖和杏林道君也都明白。
如果只是出点银子救治灾民,无论是陈家还是姚家都不会吝啬,就是主人不在家的金家,他们帮着出一点银子,金家人回来也肯定能还。
可如果灾民跑到他们这里来,再做出点什么事来……
姚春暖虽觉得快过年了灾民们不一定能过来,可有些事情还是不得不防。
尤其是没过一会儿,其他几个冯家表侄也来,说了路上看到的画面。
“路上有两个村子十户里九家有哭声,我们南边房子和北方不一样,那些村子里的,能有多少人家住的是砖瓦房?”
“泥草木头建的房子,墙也不厚,雨天不怕,可这大雪,还真是经历的不多。”
“我们家人多,房子也好,就这家里还担心的不行,我爹还有两位伯伯从昨天开始隔两个时辰就有人上屋顶扫雪。”
“不错,大伯和三叔他们忙的不行,就是二爷爷和三爷爷家也是,那是因着我们家里长辈去过北边,知道这大雪的厉害,有许多人家,怕是都没听说过。”
姚春暖听到这位表侄的话,也忍不住点头。
上辈子身为江南人的她,有记忆开始的十几年,也就经历了一次大雪。
虽说古代的冬天本就比现代要冷一些,可今年的这个大雪,的确是少见的。
杏林道君的脸色,随着冯家几个表侄的话变了变。
他往外看了眼天色
杏林道君这个长辈一开口,冯家今天来的几个小子立刻互相看了看,最后推举出冯怀致和兄弟中年纪最大的冯惟东。
这是姚春暖大舅舅家二表哥的长子,今年十六岁,已经订亲,年后就要成亲。
杏林道君对于谁跟着一起无所谓,虽然他和冯怀致还有冯怀远更熟悉,可这几个都是姚春暖大舅舅家的表侄,在他这里,都是一样的。
姚春暖从听到陈宥礼说要去县里找县令就大概猜到了他的意思。
这件事情不管县里目前知不知道,他们发现了立刻就去告之,那是他们用心。
陈家虽然小有钱财,可这次也不可能舍了全部家业帮助灾民。
不过他们银子不多,但他们有人。
姚春暖大舅舅家这次除了年纪最大,且已经成家的冯怀年没来,下面的几个孙子都来了。
这几个小子,最大的十六,最小的十二,因为自幼练武的关系,都比其他同龄孩子看着健壮。
真要是有事,那就让他们几个年纪大的跟着历练一下,也是在县衙那边露露脸。
看着陈宥礼领着两个表侄冒着风雪出门,姚春暖也让剩下的几个表侄去了趟姚家。
“我娘,也就是你们姑奶一直惦记着你们,你们去转一圈和我娘把这事也说一说,待会记得回来吃晚饭。”
姚春暖这话一落,剩下年纪最大的,三表哥家的长子冯愉左就抬手挠头道:“我们带了干粮来,刚才去金家饭馆后厨看了,也有温在炉灶上的羊肉萝卜汤。”
姚春暖瞥了眼这从小就不如弟弟灵活的表侄,笑着说道:“后面如何我可不管,今天你们到这的第一顿,就在表姑这里吃,我公婆最稀罕你们这一群半大小子,吃再多他们都只会高兴。”
说着话,姚春暖就扬声对着门外喊道:“月榕,月榕你过来。”
看着表姑都吩咐了,冯愉左的同胞弟弟冯愉右赶紧拉了拉他的衣摆。
这两个也是双胎兄弟,可能双胎兄弟之间真有心灵感应,反正弟弟的一个眼神看过来,做哥哥的冯愉左就立刻闭上了嘴。
守在杂货铺的陆氏一听儿媳妇要留她几个表侄在家里吃饭,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热情的来关切了两句。
等着这群小子们感受了一番陆奶奶的热情,他们这才迎着风雪又去了姚家。
与此同时,杏林道君带着两个表侄也到了县城门口。
虽然风雪渐大,可因着临近新年的原因,县城依旧热闹。
因为有王弘恩的关系,杏林道君带着两个人,很容易就进了县衙后宅。
他们还坐在偏厅喝茶,王弘恩便急匆匆的披着大氅快步而来。
“宥礼兄,门房说你来了,可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王弘恩说着话的同时人也往偏厅里走,等着走进发现还有两个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冯家小子在,心里也就更加疑惑了。
如果他没记错,冯家可不住在附近。
风雪这么大,他们怎么来了?
https://www.vodtw.la/book/7909/